《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的小说,本书娓娓道来地讲述了一个普通工人许三观的一生。他的一生贯穿着“卖血”二字,第一次是出于好奇,为了证明自己身体结实;第二次卖血是因为大儿子打伤了他人需要赔钱;第三次卖血是为了回报初恋;第三次是因为大饥荒时代需要钱;第四次为了给儿子治病……多次卖血,让他及家人一次次度过生活中的危机,收获了幸福圆满的生活。
初读本小说,我被许三观的担当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动。是啊,许三观不过是个普通老百姓,他渴望家庭幸福、家人平安,这有什么错呢?
许三观的一生,贯穿卖血二字,甚至形成了对卖血的依赖,直到老了,仍然想着靠卖血解决灾祸,当没有人要他的血了,他开始哭,担心再出现灾祸,无法靠自己解决灾祸。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许三观作为一家之主的担当和奉献,可以看见一个小人物身上的韧劲,值得肯定。
可是,当我开始思考卖血所带来的深层次的隐患,不禁担忧。
在小说中,提到另两位卖血人阿方和根龙,他们开始和许三观一样去卖血,后来却因卖血而死,可以说,许三观是众多卖血中的幸运儿。
根据美国统计学家沃德教授提出的观点,幸存者偏差指的是当取得资讯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