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的生前身后事

管仲(前735—前645年)姓管,字仲,名夷吾,颖水之滨人,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身寒微,而智识过人,春秋时期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和齐国频繁复杂的宫延斗争把他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

公元前686年,暴虐无道的齐襄公谋杀鲁桓公,并与其妻私通,弟弟们恐怕被牵累,二弟公子纠由管仲、召忽铺佐逃到鲁国,三弟公子小白由鲍牙叔辅佐避难于莒城。不久,齐襄公被族弟无知所杀,无知又被别人袭杀,于是小白和纠都想抢先回到齐国继位。管仲为了使纠早日回到齐国,另率一支军队拦住了从莒到齐都的道路,与小白在乾时不期而遇,管仲拔箭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小白倒车装死,瞒过管仲。小白昼夜兼程回到齐国,被立为国君,是为齐桓公。

鲍叔荐管仲

齐桓公有感于鲍叔牙的才能,决定任命他为宰相,鲍叔牙推辞说:“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理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桓公意欲杀了管仲,以报一箭之仇,怎能用仇人为相。鲍叔牙再三剖析:“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柔惠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仪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桴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加勇焉,弗若也”。于是,桓公如鲍叔之言,并依其计从鲁国接回管仲,拜为上卿,并尊其为“仲父”。

管仲在他的功业未显之时,其实缺点还相当突出,得遇鲍叔牙,真可谓三生有幸。后来,管仲回忆说:“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亡,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所列举的事例,无论哪一件,在当今的人看来都是难以饶恕的过错,唯独鲍叔牙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以小疵而损大德,使管仲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成就旷世奇功。鲍叔牙这种知人善任、公而忘私、胸怀坦荡、推贤让贤的高贵品质诚为世人景仰。

管仲相齐

管仲做了齐国的宰相后,尽心竭力为齐国服务,协助齐桓公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管仲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执政理念,在经济上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即根据土地好坏肥瘠的等级而确定赋税轻重;同时,实行“两年一税制”,丰年征收农民收入的十分之三,平年十之二,凶年十之一,鼓励农耕。由国家垄断矿权,设置盐官、铁官,在强调国家所有权的基础上,采用“量其重,计其赢,民得其七,君得其三”的分配办法,鼓励百姓开采和经营盐铁。倡导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国家统一铸造货币,统一规定盐、铁和“五谷食米”等主要物资的价格,对盐铁制品免征“出口税”,由国家统一建立粮仓,对主要粮食作物丰年储备,凶年抛售,使得齐国在诸侯国中稳操外贸胜券。管仲在经济上的很多政策,至今都可资借鉴。在军事上建立五户相连,层层节制,政军合一的行政制度;设立常备军,兵民合一,寓兵于民,耕战合一,加强了对国家常备军士的控制和定期操练。在政治上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先后联合燕国打败山戎,联合宋、曹等国制止了狄人的扰害,存邢救卫,并率领诸侯国讨伐了对周天子不忠的蔡国和楚国。管仲任齐相四十年,全面彻底的改革,使齐国收到了“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效果。管仲协助齐桓公,迫使诸侯各国“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即使对管仲有看法的孔子也不得不承认:“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管仲十分重视人才的推荐和使用,他规定乡属都要推荐人才,否则,处以“蔽贤”、“蔽明”之罪。当时的名士隰朋、宁越、王子成父、宾须无、东郭牙等因管仲的推荐而被齐桓公委以重任。

管仲的遗憾

公元前645年,管仲卧病不起,齐桓公前去探望,并询问管仲身后谁可为相。桓公问:“鲍叔牙的为人怎样?”管仲回答说:“鲍叔牙是一个正人君子,但他憎恶恶人太过分,掌管不了国家大事”。桓公问:“那谁还可以呢?”管仲回答:“宁越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惜他已经死了。现在只有隰朋可以,他为人目光长远,不耻下问,可谓大仁大义,但上天生下了隰朋,是用来做我的口舌的,现在我的身体要死了,口舌还能长久吗?”桓公又问:“易牙烹子为羹,满足我的胃口,爱我胜过爱儿子,还有什么可疑问的吗?”管仲说:“易牙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爱,他还能热爱您吗?”桓公说:“竖刁自宫为阉人而侍奉我,爱我胜过了爱自己,还有什么可疑问的吗?”管仲说:“竖刁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他还能热爱您吗?”桓公说:“卫公子开方放弃自己千乘之封,父母死了不奔丧,爱我胜过爱父母,这还可疑问吗?”管仲说:“他想从您身上得到的一定超过了一个千乘的国家,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怎可望能够热爱您呢?”桓公惊讶地说:“平时怎么没有听到您说过他们的一句坏话呢?”管仲回答说:“我主要是为了满足您的心愿。但我为这三只嗷嗷叫唤的疯狗上了三把大锁,我的存在犹如堤防挡住了洪水的泛滥”。

管仲死后,隰朋继位不到十个月也死了,齐桓公曾因管仲和鲍叔牙的劝谏免去了易牙、竖刁、开方。但不久,齐桓公吃饭没有了滋味,又召回了易牙;朝延混乱,又召回了竖刁;由于听不到耳旁甜言蜜语的恭维,又召回了卫公子开方。桓公本来爱色,管仲死后他更是荒淫无道,对内不量国力,对外讨伐四邻。桓公病重,易牙等人将齐桓公的大臣和左右侍奉之人尽行逐出,塞断宫门,筑起三丈高墙,完全对齐桓公实行了封锁。齐桓公有三位夫人,六位如夫人,十多个儿子,却没有人为他侍病送终,甚至弥留之际贪图一口粥水都不可得。齐桓公死后,易牙等人蛊惑齐桓公的五位公子争夺王位,无人为他办理丧事,以致齐桓公死后六十七天未入殓,弄得腐臭不堪,尸体上的蛆虫爬到了宫墙外面,过了九个月也没有安葬。齐桓公在位四十二年,享寿七十三岁,最后却落到了这般下场。因为内乱,齐国很快失去了霸主地位,并且在以后的一百多年中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齐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鲍叔牙推荐了管仲,而管仲却没有培养和推荐一位合适的人才以自代。管仲不是不懂得人才的重要性,他曾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宋代政论家苏洵在读这段历史时,深刻地写道:“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读史至此,我有叹焉!一叹人才选拔之不易,而笑“小人”钻营之机巧;二叹“可靠接班人”的培养之不易,而恨“掘墓人”产生之嚣险;三叹建功立业之不易,而痛亡国破家之迅忽。这就是我对管仲生前身后事最沉痛的感悟。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