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看到的电池包并没有直接标明多少度电,而是mAh或者是Ah,这么做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仅仅是更直观。
例如小米电池容量标的是:20000mAh
某些民用电池包:4Ah
小米充电宝 20000mAh是指 电池容量,通常表示充电宝的电池能存储多少电量。单位是 mAh(毫安时),表示电池能够提供一定电流持续一段时间的能力,当使用1000mAh的设备时能直观的知道可以使用20小时。
为什么不用kWh这种多少度的标注,因为转换成多少度太小了,但是一般也标注了Wh的电量。那为什么mAh能直观呢?
因为市面上常用的充电宝电压和电子设备的电压有一套统一的标准就那几个:
1. 充电宝的常见电压
市面上的充电宝通常具有以下几种标准电压:
-
3.7V(内部电池电压)
- 充电宝的 内置电池(通常是锂电池)工作电压是 3.7V。
- 这个电压通常用于计算电池的容量(如:10000mAh、20000mAh)。
- 3.7V 仅用于电池内部,实际充电时会通过 升压(Boost)转换器 转换为其他电压输出。
-
5V(USB 标准电压)
- 大多数 USB充电宝 输出电压为 5V,这是 USB 设备的标准电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蓝牙耳机等。
- 5V 输出是充电宝最常见的电压。
-
9V/12V/20V(快充电压)
- 为了提高充电速度,很多现代充电宝支持 快充协议,如 QC(Quick Charge) 或 PD(Power Delivery) 协议,这些协议允许充电宝提供 9V、12V 或 20V 的电压输出,特别适用于支持快充的设备(例如最新款的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
- 快充协议中的电压选择可以根据设备的需求自动调整。
2. 多种输出电压的充电宝
许多充电宝使用 升压转换器(Boost Converter) 和 降压转换器(Buck Converter) 来适应不同电压需求。例如:
- 内部电池电压:充电宝内部的电池电压通常为 3.7V。
- USB 输出(5V):通过 升压转换器 将 3.7V 提升至 5V,以适应 USB 设备的标准。
- 快充输出(9V、12V、20V):通过 升压转换器 或 PD快充协议 提供更高电压的输出。
3. 常见的快充协议
- Quick Charge (QC):高通的快充协议,常见的有 QC 3.0 或 QC 4.0,可以提供 5V、9V、12V 等不同电压的输出,以加速充电速度。
- USB Power Delivery (PD):主要用于支持 USB-C 的设备,支持从 5V 到 20V 的可变电压输出,通常用于充电笔记本电脑、平板等设备。
4. 充电宝的常见电压
市面上的充电宝通常具有以下几种标准电压:
-
3.7V(内部电池电压)
- 充电宝的 内置电池(通常是锂电池)工作电压是 3.7V。
- 这个电压通常用于计算电池的容量(如:10000mAh、20000mAh)。
- 3.7V 仅用于电池内部,实际充电时会通过 升压(Boost)转换器 转换为其他电压输出。
-
5V(USB 标准电压)
- 大多数 USB充电宝 输出电压为 5V,这是 USB 设备的标准电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蓝牙耳机等。
- 5V 输出是充电宝最常见的电压。
-
9V/12V/20V(快充电压)
- 为了提高充电速度,很多现代充电宝支持 快充协议,如 QC(Quick Charge) 或 PD(Power Delivery) 协议,这些协议允许充电宝提供 9V、12V 或 20V 的电压输出,特别适用于支持快充的设备(例如最新款的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
- 快充协议中的电压选择可以根据设备的需求自动调整。
5. 多种输出电压的充电宝
许多充电宝使用 升压转换器(Boost Converter) 和 降压转换器(Buck Converter) 来适应不同电压需求。例如:
- 内部电池电压:充电宝内部的电池电压通常为 3.7V。
- USB 输出(5V):通过 升压转换器 将 3.7V 提升至 5V,以适应 USB 设备的标准。
- 快充输出(9V、12V、20V):通过 升压转换器 或 PD快充协议 提供更高电压的输出。
6. 常见的快充协议
- Quick Charge (QC):高通的快充协议,常见的有 QC 3.0 或 QC 4.0,可以提供 5V、9V、12V 等不同电压的输出,以加速充电速度。
- USB Power Delivery (PD):主要用于支持 USB-C 的设备,支持从 5V 到 20V 的可变电压输出,通常用于充电笔记本电脑、平板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