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存储基础知识及NFS服务

存储管理(磁盘管理)

   识别硬盘--分区--格式化(创建文件系统)--挂载(挂载点为真实存在的目录)

分区:硬盘直接使用

      硬盘结合使用   

分区模式:MBR,硬盘第一个扇区,记录引导程序和分区表信息。分区表记录只有64字节,

       每一个分区需占有16字节,此模式支持最多4个主分区,需要更多分区时,需建立

       扩展分区【逻辑分区1,逻辑分区2,....】

  fdisk磁盘设备文件路径常用交互命令:

                          -m: 查看帮助命令       -p: 打印分区表

                          -n: 新建分区          -d: 删除分区

                          -t: 变更分区类型       -q: 放弃更改并退出

                          -w: 保存更改并退出

 mkfs——Make Filesystem

   格式: mkfs -t 文件系统类型 分区设备文件路径

   临时挂载: mount 分区设备文件路径 挂载点(真实存在的目录)

   开机自动挂载:vi /etc/fstab

     分区设备文件路径  挂载点  文件系统类型  defaults  0  0

   取消挂载:umount 设备文件路径  或挂载点

   

PV (物理卷):物理分区,或整个物理磁盘

VG(卷组):由一个或多个物理卷整合而成的整个虚拟磁盘

LV(逻辑卷):从卷组中分割出的虚拟分区

在系统中新建PV ,VG ,LV

  pvcreate 设备名

  vgcreate [-s PE大小] 卷组名 物理卷

  lvcreate -L 大小 -n 逻辑卷名 卷组名

  lvcreate -I PE个数 -n 逻辑卷名 卷组名

   删除卷组:vgremove 卷组名称

扩展逻辑卷:

   当卷组有足够空间时,直接使用lvextend

  lvextend -L 新大小 /dev/卷组名/逻辑卷名

  当卷组空间不足时,还需要先扩展卷组的容量

    vgextend 卷组名 新增物理卷

  

若逻辑卷已经格式化过,调整大小后需通知内核

  对于EXT3/EXT4文件系统

  使用:resize2fs /dev/卷组名/逻辑卷名

RAID级别及特点

 

廉价冗余磁盘阵列:将多个较小/低速的磁盘整合成一个大磁盘,提高读写效率,实现数据冗余(具体取决于不同的RAID技术级别)

                            由主板上的阵列卡实现的,称为硬RAID

                            有操作系统中的软件实现的,称为软RAID

使用mdadm管理工具

    用法:mdadm -C 阵列名 [选项]   成员盘

   -l:指定RAID级别

   -n:指定成员磁盘数量

   -x:指定冗余个数

   -v:显示详细执行过程信息

mdadm -D 磁盘阵列路径  作用:查看磁盘阵列详细信息

mdadm -f 阵列路径 阵列中磁盘路径      设置阵列某设备为故障状态

mdadm -S 磁盘阵列名称    :停止磁盘阵列运行

 

单台服务器:很重要盘不多,系统盘,RAID1

数据库服务器:主库:RAID10 从库:RAID5RAID0(为了维护成本,RAID10)

WEB服务器,如果没有太多的数据的话,RAID5,RAID0(单盘)

有多台,监控,应用服务器,RAID0,RAID5

硬件raid在配置前需要清除旧的配置

NFS服务

NFS:NFS最早是由Sun公司于1984年开发,目的是让不同计算机不同操作系统之间可以彼此共享文件。

NFS采用服务器/客户端工作模式

     在NFS服务器上将目录设置为输出目录(即共享目录)后,客户端可以将这个目录挂载到自己系统中的某个目录中  

三个系统守护进程

 rpc.nfsd:他是基本的NFS守护进程,主要功能是管理客户端是否能够登入服务器

 rpc.mountd:他是RPC安装守护进程,主要功能是管理NFS的文件系统。他会读取NFS的配置文件/etc/erports来对比客户端权限

 rpc.portmap:主要功能是进行端口映射工作,当客户端尝试连接并使用RPC服务器提供的服务时, portmap会将所管理的与服务对应的端口提供给客户端,而使客户可以通过该端口向服务器请求服务

 

安装所需软件:yum install -y nfs-utils*

   查看安装:rpm -qa|grep nfs

   配置文件:/etc/exports

 配置语法:共享目录的绝对路径  客户端(选项)——    

 

 

 

NFS启动:启动rpc守护进程:systemctl start rpcbind

      启动或重启nfs服务:systemctl restart nfs

                         exportfs -r (重读/etc/exports文件)

 

Linux操作系统中,我们设定的权限是访问权限,指的是对它管理的下一级所具备的权限。

文件的访问权限:指的是能否对这个文件的内容进行增删改查

目录的访问权限:指的是能否对这个目录的下属文件或目录进行增删改查

一个文件是否能被创建,删除,修改名称,修改路径,取决于这个文件所在目录的访问权限

权限包含:r: 读 ,w 写 (增,删,改), x 执行 (是否能直接作为脚本运行)

使用showmount命令测试nfs服务器的输出目录状态

    showmount [选项] nfs服务器名称或地址

    -e 显示指定的nfs服务器上所有输出的共享目录

:showmount -e 192.168.100.50

autofs按需挂载:只要访问挂载点,触发挂载策略,自动挂载指定设备,

               闲置超时(默认五分钟)后,自动挂载已挂载设备

 环境条件:已安装autofs软件包,启动sutofs服务

           配置有监控目录(挂载点的父目录),不可以直接使用/目录来作为父目录(权限不够)

 设备挂载策略,路径可自定义。

 挂载策略文件:/etc/auto.misc

  有用户或程序需要访问目录/misc/下名为cd的子目录时,autofs自动创建此挂载点,并将设备/dev/cdrom挂载到/misc/cd

:客户端实现NFS自动挂载共享目录192.168.100.100:/ceshi 到本地 /share/nfs/

 安装软件:autofs

修改监控文件:/etc/auto.master

最后一行: /share  /etc/uto.misc(策略文件)

修改监控文件:/etc/misc

添加一行: nfs   -fstype=nfs4    192.168.100.100:/ceshi

重启服务:autofs

测试方式:df-hT查看共享目录是否挂载   切换到/share/nfs后,再查看共享目录是否挂载,挂载成功,则证明服务配置正确生效。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