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nceof:是Java里面的二元运算符,判断左边的对象是否是右边类的实例。假如是的话,返回true;假如不是的话,返回false。
示例一:
String s = "I AM an Object!";
boolean isObject = s instanceof Object;
eg:我们声明了一个String对象引用,指向一个String对象,然后用instanceof来测试它所指向的对象是否是Object类的一个实例,显然,这是真的,所以返回true,也就是isObject的值为true。
示例二:
instanceof有一些用处。
比如我们写了一个处理账单的系统,其中有这样三个类:
public class Bill {//省略细节}
public class PhoneBill extends Bill {//省略细节}
public class GasBill extends Bill {//省略细节}
在处理程序里有一个方法,接受一个Bill类型的对象,计算金额。
假设两种账单计算方法不同,而传入的Bill对象可能是两种中的任何一种,所以要用instanceof来判断:
public double calculate(Bill bill) {
if (bill instanceof PhoneBill) {
//计算电话账单
}
if (bill instanceof GasBill) {
//计算燃气账单
}
...
}
这样就可以用一个方法处理两种子类。
然而,这种做法通常被认为是没有好好利用面向对象中的多态性。
其实上面的功能要求用方法重载完全可以实现,这是面向对象编程应有的做法,避免回到结构化编程模式。
只要提供两个名字和返回值都相同,接受参数类型不同的方法就可以了:
public double calculate(PhoneBill bill) {
//计算电话账单
}
public double calculate(GasBill bill) {
//计算燃气账单
}
所以,使用instanceof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推荐的做法,应当好好利用多态。
instanceof 一般情况下 用在对象类型的强制转换 ,
例如:
//继承关系
class Manager extends Employee {}
public void doSomething(Employee e) {
if ( e instanceof Manger){
Manager m = (Manager) e ;
}
}
示例三:
//判断里面的意思是:context对象是否来自actvity。
if (context instanceof Activity) {
Log.i(LOGTAG, "Callback Activity...");
Activity callbackActivity = (Activity) context;
callbackActivityPackageName = callbackActivity.getPackageName();
callbackActivityClassName = callbackActivity.getClass().getName();
}
Android里面context还可能代表application和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