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论文快讯”栏目旨在精简地分享一周内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Metasurface领域研究成果,帮助读者及时了解领域前沿动态,如果对专栏的写法或内容有什么建议欢迎留言,后续会陆续开启其他专栏,敬请期待。
- 论文基本信息
-
标题: Planar Large Field-of-View Spectral Imaging Based on Metasurface Array
-
作者:
Quan Yuan (南京大学 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Yuhang Yang (南京大学 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Qianhui Bi (南京大学 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Fei Wu (南京大学 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Haoxiang Yu (南京大学 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Qin Ge (南京大学 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Boping He (南京大学 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Shujie Yang (南京大学 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Qingyue Zhen (南京大学 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王漱明(南京大学 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祝世宁院士(南京大学 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王振林 (南京大学 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
发表时间: 2024年12月16日
-
发表期刊: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JCR-Q1,IF: 8)
论文快览:
解决的问题:
传统光谱成像系统在大视场条件下难以实现高分辨率与紧凑化,面临光谱分散一致性差、系统复杂笨重、重建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限制了实际应用的性能与效率。
提出的方法: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散超表面阵列的光谱成像方案,结合相位梯度设计与基因算法。超表面通过精确相位调控,在0°–60°大入射角范围内稳定分散光谱;基因算法优化光谱重建,快速反演光谱信息,提升计算效率与重建精度。
实现的效果:
实现了120°大视场光谱成像,覆盖11个光谱通道(400–700 nm,间隔30 nm),光谱编码效率达81.5%,系统具有高分辨率、低串扰与紧凑设计,展现高性能光谱成像能力。
创新性分析:
该研究在硬件设计与算法优化方面创新结合,提出了基于相位梯度的超表面光谱编码与基因算法光谱重建方法,解决了大视场光谱分散与计算复杂度问题,为光谱成像系统的小型化与高效能提供了新方案。
论文重要图文:
-
**摘要:**实现大视场(FOV)高性能光谱成像一直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在传统笨重的光学系统中。本文提出了一种紧凑的横向色散超表面阵列,专为宽视场光谱成像设计。该系统通过针对不同入射角设计的独特相位梯度,实现了高效的孔径编码。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光谱重建过程,可在单次曝光中实现高精度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