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参考模型----开放式参考互联模型
OSI是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79定颁布的,定义了数据产生过程的标准格式,不同的系统不同的软件在产生数据时定义了统一的标准。
将数据的产生过程分为了7层,提出了分层的思想。
分层:不同层实现不同的功能,集合起来定义了数据的产生过程。
分层的优点: 1.降低了层次之间的关联性,减少了某些层协议对其他层的影响
2.便于指定标准化
3.方便学习和理解
4.各个层之间清楚自己的目标并且相对独立,便于后期单独协议的增强升级
OSI七层参考模型:
应用层:接收用户的数据,人机交互的接口,面向的应用程序。(可以理解为不同的软件产生了数据,这些数据要有对应的协议或者服务定义,应用层定了这些服务例如HTTP 、DHCP、DNS、SMTP 等等)
表示层:将逻辑语言(软件语言)转换为机器语言(二进制语言),翻译 。(数据的编码解码、数据的加密解密、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等等)
语言介绍: 1.自然语言(中文 英文 日文等等)2.逻辑语言(也称为编码语言,通过不同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定义,例如国际码 Unicode 中国的GBK、GB2312、BIG5等等)3.机器语言(也就是计算机能够直接处理的二进制语言)
会话层: 管理通信,针对传输的每一种数据建立(管理:建立、维持、终止)一条会话虚链接。
上三层为控制层面
下四层为数据层面
传输层:定义数据的传输方式,以及定义用于在数据层面区分不同流量。
1.区分流量: 通过传输层端口号进行区分(不同的端口号代表了不同的流量)
端口号范围:0-65535
端口号分类:静态端口号(也称为知名端口号):1-1023
动态端口号:1024-65535
静态端口:每个端口号定义了特定的服务(流量),特点:端口号与流量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并绑定的关系
常见端口号:
- 域名系统 (DNS)— TCP/UDP 端口 53
- 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 TCP 端口 80
-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MTP)— TCP 端口 25
- 邮局协议 (POP)— TCP 端口 110
- Telnet — TCP 端口 23
-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 UDP 端口 67 和端口 68
- 文件传输协议 (FTP)— TCP 端口 20 和端口 21
动态端口:大多数服务使用随机的动态端口号进行区分,特点:动态端口与流量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但并无绑定)
2.定义数据的传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