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基础知识

1.考试题型:
填空,问答以及应用
2.掌握的概念:
涂色重点句子,重点理解掌握每章的重要概念
自己的话清楚的表达使用数据库的原因和目标
3.根据给定关系使用SQL完成对各类数据基本的增删改查
4.对于给定一个关系R,就能根据其给定的依赖集,找到它所有的候选集,指出它符合的最高级范式(1,2,3,BCNF关系集合)。。。。
5.实际用户需求画E-R图 R部分
6.描述数据库各类故障恢复策略和具体算法

1.文件系统到数据库系统标志着数据管理技术的飞跃
2.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本质区别,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
3.整体结构化指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再仅仅针对某一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组织或企业;数据内部结构化,整体也是结构化的,数据之间具有联系。
4.数据库管理系统产生:
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5.数据安全性保护:是指数据以防止不合法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密和破坏。
6.数据完整性:数据正确性、有效性、相容性
7.数据库系统出现使信息系统从以加工数据的程序为中心转向围绕共享的数据库为中心
8.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9.数据模型分为:
第一类:概念模型(用户观点)
第二类: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逻辑模型:(计算机观点)层次、网状、关系、面向对象数据、对象关系模型、半结构化数据(层次和网状统称为格式化模型)
物理模型:(数据最底层抽象)数据系统内部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
首先将现实世界抽象为信息世界,然后将信息世界转换为机器世界
10.概念模型: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
①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eg:一个职工、学生选课、部门一次订货、教师和学院的工作关系
②属性:实体所具有某一种特性,学生实体可以由学号、姓名等属性组成
③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学号是学生的码
④实体型:实体名以及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
⑤实体集: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全体学生
⑥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指不同实体集之间的联系。事物和实体内部和之间
一对一,多,多多
⑦表示方法:E-R图
11.数据模型组成要素: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三部分组成
①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组成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
②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和(值)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操作规则
查询
更新(插入、删除、修改)
③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

12.格式化的模型中的数据结构的单位是基本层次联系。基本层次联系是指记录以及它们之间的一对多(包括一对一)的联系。双亲和子女节点(网状和层次)
13.层次模型数据结构:
1.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这个结点称为根结点
2.根以外的其他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结点,双亲结点唯一
13. 网状数据模型的典型代表是DBTG系统
1.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
2.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子女结点和双亲结点联系可以不唯一
14.关系模型:
①关系:一个关系通常对应一个表
②元组: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祖
③属性:表中的每一列就是一个属性
④码: 码键 表中的某个属性组 唯一确定
⑤域: 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值的集合,属性的取值范围 1–120岁
⑥分量: 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⑦关系模式: 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3)
关系模式要求的关系必须是泛化的,关系的每个分量必须是不可以分割的
操作对象和操作结果都是关系 把存取路径向用户隐蔽起来
15.数据库模式的概念:
在数据库模型中有型和值的概念,模式稳定实例变动。
型是指对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值是一个型的具体赋值
16.数据库的三级模式:
①模式:逻辑模式,数据库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试图
②外模式:子模式,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
③内模式: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他是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在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组织方式
17.数据库的二级映像与数据独立性:
①外模式/模式映像:
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作出相应的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②模式/内模式映像: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出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使得数据的定义和描述可以从应用程序分离出去。由于数据的存取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从而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第二章:
SQL 是非过程化的结构化语言
1.关系的五种基本操作:选择、投影、并、差、笛卡儿积
2.关系操作特点,集合操作方式,即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集合
3.参照系和被参照系:
专业号是学生关系的外码,但是是专业关系的主码 所以学生关系是参照系
谁的属性被其他关系引用 就是参照系
主码不一定不能做外码
4.关系完整性:实体、参照、用户定义
5.关系代数:对关系的运算表达查询
6.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被舍弃的元祖是悬浮元祖,
7.等值连接和自然连接P54
8.被舍弃的元祖 是悬浮元祖
9.外连接是保留所有悬浮元祖,左外连接是保留左边关系 右外连接
10. 关系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完整性
11. 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约束三部分
12.关系语言分类:关系代数语言、关系演算语言、SQL
13. 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并、差、笛卡尔积、投影、选择
14.交、连接、除 均可以用以上三种运算表达

第三章:
1.SQL分为: 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控制四大部分
2.数据更新又称数据操纵
3.三级模式的基本对象:模式、表、索引、视图
4.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例可以建立多个数据库、一个数据库可以建立多个模式、一个模式可以包括多个表、视图、索引等数据库对象
5 基本的行列子集视图一般是可更新的。若视图的属性来自集合函数,表达式,则该视图肯定是不可以更新的。
6 不是所有的视图都可以更新,如果视图的更新不能唯一有意义的转换成对应基本表的更新,则不能。
7 Create schema T authorization zhang
8 Create table student(
Sno char(9) primary key,
Sname char(10) unique,
Ssex char(2)
);.
9.create table “S-T”.Student();
10.alter table student add s_dfd Date;
11.Drop table studnet cascade;
12.Create unique index Sno ON Student (Sno,cno);
13.Alter index scno rename to sno
14.Drop index studentname
15.Select sno from student;
16.Oder by grade desc ; 默认 asc desc
17.聚集函数只能用于SELECT 子句和 group by 中的having子句中
18.Group by sno
Having avg(grade)>=90;
19.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1,2,3);
20.update student
Set sage=10
21.delect student
From sc;
22.create view s(1,2,3)
As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IS’;
23.update is_s
Set sname = ‘刘辰’
Where

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
1.数据库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破坏
2.安全级别:
A1, //安全性最高
B3,B2,B1, //B1 标记安全保护 真正意义上的安全
C2,C1, //C1 自主安全保护 进行自主存取控制
D //最低级安全级别
3.EAL 1—7 分为7级 程度逐渐增高
4.7最低
5.常用的用户身份鉴别方法:
①静态口令鉴别
②动态口令鉴别
③生物特征鉴别
④智能卡鉴别
6.存取控制包括 定义用户权限 和 合法权检查 两部分,他们组成了数据库的 存取控制子系统
C1级 数据库管理系统 支持自主存取控制 DAC (转权)
B1级 支持强制存取控制 MAC
7.用户权限 由 数据库对象 和 操作类型组成
8.定义存取权限称为 授权
9.授权和收回操作
①定义了with grant option 子句 则获得某种权限用户还可以把这种权限授予其他用户
②把查询Student表权限授给用户U1
Grant select
On table Studnet
To U1;
③把Student和Course表全部操作权限授予用户U2,U3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table Student ,Course
To U1,U2;
④把对表SC的查询权限授予所有用户:
Grant select
On table SC
To public;
⑤把查询学生表和修改学生和学号的权限授予用户U4
Grant update(Sno),select
On table Student
To U4;
⑥把对表SC的insert权限授予用户U5,并允许将该权限再授予给其他人
Grant insert
On table SC
To U5
With grant option;
10.revoke:
权限收回
①用户U4修改学生学号的权限收回
Revoke update(Sno)
On table Student
From U4;
②收回所有用户对表SC的查询权限
Revoke select
On table SC
From public;
③把用户U5对SC表的insert权限收回
Revoke insert
On table SC
From U5 casc;
11.自主存取控制:
用户可以自主的决定将数据的存取权限授予任何人、决定是否也将授权的权限授予别人,这样的存取控制是自主存取控制。
12.强制存取控制方法的思想:
牵制存取控制是对数据本身进行密级标记,无论数据如何复制,标记与数据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只要有符合密级标记要求的用户才可以操纵数据,从而提高更高级别的安全性。
数据库的全部实体被分为主体(主动)和客体(数据文件)
敏感度标记为 绝密TS 机密S 可信C 公开P
主体的密级高于客体 可以读数据
低 可以写数据 防止数据泄密
13.建立计算机系学生视图,对该视图的SELECT 权限授予王平,把该视图上的所有操作权限授予张明
Create view IS_Student
As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 ‘IS’;

Grant select
On IS_Student
To Wangping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To

14.审计功能把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自动记录下来放入审计日志中。
15.审计:
①对修改的SC表结构或者修改SC表数据的操作进行审计
Audit alter ,update
On sc;
②取消对SC的一切审计
Noaudit alter,update
On SC;
16.数据加密:
加密的基本思想: 根据一定算法将原始数据—明文 变换为不可直接识别的格式—密文
17.数据加密:包括 存储加密 和 传输加密(链路和端到端加密)
18.推理控制:避免用户利用其能够访问的数据推知更高的密级的数据
19.隐蔽信道:
20.数据隐私:控制不愿被他人知道或他人不知道的个人数据的能力。

第七章:
1.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各级模式并建立数据库
2.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设计优化的数据库逻辑模式和物理结构,并据此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有效的管理和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需要,包括信息管理要求和数据操作要求
3.十二分基础数据强调了数据收集、整理、组织和不断更新是数据库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4.数据库设计六个步骤:
①需求分析:数据字典 数据流
②概念结构设计:E-R图
③逻辑结构设计:数据模型
④物理结构设计:存储安排、存取方法、存取路径建立
⑤数据库实施:创建数据库、装入数据
⑥数据库运行和维护:性能监测、转储/恢复、数据库的重组和重构
5.需求分析调查的重点是数据和处理,通过调查、收集、分析,获得用户对数据库的如下要求:
信息要求
处理要求
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6.E-R图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包括实体、属性、实体之间的联系
7.实体之间的联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8.一个实体依赖于其他实体则为弱实体型,否则为强实体型
9.子系统的E-R图之间的冲突有三类:属性冲突、命名冲突、结构冲突
10.常用的存取方法:索引(B树和hash)方法和聚簇方法

11.事务: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程序包含多个事务

12.事务的ACID特性:
事务的四个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原子性:要么做要么不做
一致性:事务执行结果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状态变到另一个状态
隔离性: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
持续性: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

13.事务是恢复和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
14.恢复的基本原理:冗余
15.建立冗余数据最常用的技术:数据转储和登记日志文件
16.数据转出分为:静态转储和动态转储
静态转储:系统无运行事务时进行转储操作
动态转储:转储期间允许对数据库进行存取或修改 建立日志文件
17.数据转储方法:动态海量转储、静态海量转储、动态增量转储、静态增量转储
18.数据库镜像:是介质故障
19.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恢复的基本单位,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
20.恢复经常用的技术:数据转储/登记文件
21.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包括 丢失修改 不可重复读 读脏数据
22.基本封锁类型:排他锁(写锁)X 共享锁(读锁)S
23.封锁协议:
①一级封锁协议:修改数据R之前必须加X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 只解决了丢失修改、没有解决不可重复读和读脏数据
②二级封锁协议:一级封锁协议基础上,读数据之前加S锁,读完释放S,能解决读脏数据
③三级封锁协议:在一级封锁协议基础上,读数据之前加S锁,事务结束才释放 ,解决了不可重复读

24.诊断死锁方法:超时法或事务等待图法
25.索引:顺序文件 B+ 散列 位图索引

数据库简答:
1.数据库4个基本概念;
①数据:data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数据的含义:称为数据的语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②数据库:database DB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为各种用户共享。
③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
计算机基础软件
④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 DBS
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维护数据的系统。
2. 使用数据库的原因和目标:??
使用数据库的原因取决于他的优点和特点。
提高应用开发效率,方便用户使用,能够减轻数据库系统管理人员维护的负担
①提高应用开发的效率,是因为在数据库系统中应用程序不必考虑数据的定义,存储和数据存取的具体路径。这些工作都有DBMS完成。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逻辑设计。
②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当应用逻辑改变时,数据逻辑结构也需要改变时,数据库提供了数据和程序的独立性,数据逻辑结构的改变是DBA的责任,开发人员不必修改应用程序。
③减轻数据库管理人员维护系统的负担,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在建立、运行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包括数据完整性、安全性、多用户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
④方便用户使用

解决共享资源的问题。
3. 数据库的主要功能:
目标(功能):
①数据库定义功能
②数据的存取功能
③数据库运行管理
④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4.数据模型构成: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条件
5.SQL的特点:
①综合统一。语言集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语言功能为一体
②高度非过程化。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操作,提出做什么,怎么做,无需了解存储路径,系统自动完成
③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操作对象可以是元祖集合
④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两种使用方式。即是自含式语言,又是嵌入式语言。
⑤语言简捷,易学易用。
6.什么是视图?什么是基本表?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基本表是本身独立存在的表,在SQL中一个关系对应一个表。
视图是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表。
视图本身不独立存储在数据库中,是一个虚表。即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仍放在导出视图的基本表中。视图在概念上与基本表等同,用户可以如同基本表那样使用视图,可以在视图上再定义视图。
7. 视图的作用:
①视图能够简化用户操作
②使用户能以多角度看待同一数据
③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④视图能够对机密数据提供安全保护
⑤适当利用视图可以更清晰的表达查询
8.数据库的不安全因素:
①非授权用户对数据库的恶意存取和破坏
②数据库中重要或敏感的数据泄露
③安全环境的脆弱
9.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安全措施:
①用户身份鉴别:该方法由系统提供一定的方式让用户标识自己的名字或者身份,每次用户进入系统,由系统进行核对,通过鉴定后才提供系统使用权
②自主存取控制和强制存取控制技术:
③视图技术和审计技术:为不同的用户定义视图,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存取的用户隐藏起来,从而对数据实现一定程度的保护
④数据加密:数据存储和加密传输,使不知道解密算法的人无法知道数据内容
⑤审计:建立审计日志,把用户对数据库所有的操作自动记录,对数据实现追踪。
数据安全定义:
10.实体与属性的区别准则?
①作为属性不能在具有需要描述的性质,属性不可分的数据项,不能包含其他属性
②属性不能与其他实体具有联系
11.各子系统的E-R图冲突主要有三类:
①属性冲突:
属性域冲突:即属性值得类型、取值范围或取值集合不同。
属性取值单位冲突
解决 部门协商
②结构冲突:
同一对象在不同应用中具有不同的抽象。职工在某一局部应用中被当作实体,而在其他应用中被当作属性,
解决办法:属性变化为实体,实体变换为属性,使同一对象具有相同的抽象
同一实体在不同子系统E-R图中包含属性个数和属性排列次序不完全相同
解决方法:使该实体的属性取各子系统的E-R系统属性的并集,再适当调整顺序
实体间的联系在不同的E-R图中为不同的类型
解决办法:根据应用的语义对实体联系的类型进行综合调整

③命名冲突:
同名异义,不同意义的对象在不同局部应用中具有相同的名字
异名同义:同一意义的对象在不同局部应用具有不同名字
解决 :协商

12.数据库设计过程各个阶段设计描述:
①需求分析:准确了解和分析用户需求(数据、处理)
②概念结构设计:通过对用户进行综合、归纳、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概念模型
③逻辑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优化
④数据库物理设计: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⑤数据库实施:设计人员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以及宿主语言
⑥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评价调整和修改

  1. 14.数据库系统的故障的种类:
    ①事务内部的故障
    ②系统故障
    ③介质故障
    ④计算机病毒
    故障对数据库的影响的可能性:
    ①数据库本身被破坏
    ②数据不正确

恢复的基本原理:
冗余

15.日志文件: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的文件
保证数据可恢复,登记日志文件两个基本原则:
①登记的次序严格按照并发事务执行的时间次序
②必须先写日志文件,再写数据库文件
原因:
把对数据的修改写到数据库中和把这个修改的日志写到日志文件中,是两个不同的操作。故障很可能发生在这两个操作之间,如果先执行数据修改,没有记录修改,则数据内容无法根据日志文件恢复,反之有了先写日志文件,但并没有执行数据操作,日志文件恢复只是多执行了一次不必要的undo操作,不影响数据正确性。

16.恢复策略:
事务故障的恢复、系统故障的恢复、介质故障的恢复
17.两段锁锁协议:
两段锁协议是指所有事务必须分为两个阶段对数据项:加锁和解锁
第一个阶段:扩展阶段,获得封锁,不能释放
第二个阶段:收缩阶段,释放封锁,不能申请
事务遵守两段锁协议是可串行化调度的充分条件,不必要条件
18.两段锁协议和三级锁协议区别?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