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文章平均质量分 62
aimingoo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OSCHINA答读者问之六:杂谈(完结篇)
我曾经去给OSCHINA做过一期有关“软件工程实践”的有奖高手问答 (奖是给提问者的,哈哈),现在来看,许多问题仍然可读之处,因此整理成文字,以为众赏。原贴在这里:http://www.oschina.net/question/12_78459本篇的问题:(没有主题,呵呵)问:我们公司准备进行“敏捷测试”。有没什么建议~!答:基本上,所有带着“敏捷”字头的,我都很难有建议。原创 2013-01-02 23:17:38 · 8094 阅读 · 0 评论 -
不可能解开的谜题
本文为《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评注版)》一书的序。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531373该书的这一版次是英文版原版(带原版页码),由学镛(在这里在这里)与我合写的点评,点评是中文。我主要评点内容细节,也就是各章内插入的只言片语,以及后来补写的第七、八两章的全章点评。以前做过《大道至原创 2011-11-18 12:21:10 · 8725 阅读 · 0 评论 -
VCL已死,RAD已死(6) - 结语与预测
VCL已死,RAD已死——SD2C中未能尽言的话题六、更远的将来(有限无责任预测)-----再接下来,更为迎合这种面向领域组织团队并开发的工具便会出现。但这种工具不再期望整合各个领域的实现技术(注意我不是说“开发技术”),而是提供领域间的交付标准。或者更为直接地提供交付物。更多领域专精的公司受到关注(例如现在的macromedia),大厂商开原创 2008-12-25 22:01:00 · 4876 阅读 · 16 评论 -
VCL已死,RAD已死(插播)
VCL已死,RAD已死 ——SD2C中未能尽言的话题 这个插播,是Shaofei Cheng在MSN跟我的一段聊天记录。关于这个话题,我在会后休息的时候,与很多朋友都谈到过,但限于现场,无法记录。正好Shaofei Cheng与我又一次沟通了这个,得以形成记录,也能反映一些我在“VCL已死,RAD已死”这个论题中有关架构的思想。故此公众,大家可以狂批……建议整篇文章从头读起,在这里在原创 2008-12-07 18:00:00 · 10263 阅读 · 7 评论 -
旧文重发:苹果是怎么吃到的?
这篇文章发表于《程序员》2008.03期。苹果是怎么吃到的?——职业规划,从了解自己开始 克里希拉穆提有一本著作,名为《重新认识你自己》,我每每读起,都汗如雨下。克氏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发问都直刺人的内心,其目如炬如电。克氏的作品大多如此:不停地陈述、不停地发问。 引子========= ……路人甲抬头的时候,看见一棵巨大的苹果树,他想,我如果能吃一个苹原创 2008-06-02 00:45:00 · 4052 阅读 · 9 评论 -
本来面目——大教堂、集市,与作坊
本文刊发在《程序员》杂志09年第三期上。讨论了三种不同背景下的软件工程方法。本文恢复了发表时(因为篇幅)删除掉的一些文字内容。本来面目 ——大教堂、集市,与作坊一、两本书===== 1997年,论文《大教堂与集市(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成为一篇挑战教义神权的战斗檄文。从那之后,开源与闭源的战火就从未熄灭过。那些日子里原创 2009-04-23 21:18:00 · 5499 阅读 · 4 评论 -
感受支付宝
去年英雄会前后到的北京,而今年离开北京也是在英雄会的前后。时间匆匆便是一年,一面是无有所得,另一面则是心性练得越发的沉稳了。有很多东西渐渐地去做、去感受、去蹉跎,慢慢地也就明白了。所以人嘛,不要怕错,不要怕烦,不要怕没成绩,怕的是没思考。走过了路,摔过了跟头,跟没事人一样,那便是白经历了,老天爷掉块宝在他身边,也是无视的。去年赴京时正赶上英雄会,那时便做了一首小诗,写道: 昨夜方泸原创 2009-06-16 23:32:00 · 9532 阅读 · 46 评论 -
饭桶英雄
饭桶英雄——第三届英雄大会场外的几顿饭· 又见David I=====这次来英雄会,意外地提前见到前Borland的David I。现在Borland被易博龙(Embarcadero)收购了,所以David也就穿着印着Embarcadero字样的T裇。我三年前见过他,与李维和Vivia一道在上海吃过饭。这事儿他显然忘掉了,不过我此次还是备了一本《Delphi源代码分原创 2009-04-19 22:48:00 · 5573 阅读 · 10 评论 -
VCL已死,RAD已死(4)
VCL已死,RAD已死 ——SD2C中未能尽言的话题 四、后RAD时代:界面可视,到界面可描述-----RAD过程与快速原型构建的理论直接相关,这种过程方法要求用户及早看到一个产品并试用之。通过用户对产品原型的体验与确认来固化用户需求,这个是应对用户需求变化的有效手段。RAD过程方法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原创 2008-12-17 15:19:00 · 8965 阅读 · 30 评论 -
形式重要吗?
今天看到一篇关于20行代码的文章,说到JS圈子里有一项赛事,就是在20行代码中写出尽可能丰富的效果来。当然,类似的事情在种种语言中都有,不惟JS。于是一时兴起,打算把Qomo写出个20行的版本来。是啊,如果Qomo可以写成20行,将是何等快意啊?于是就动手写了写。写之前,看了别个的一些20行,大意是声明语句可记为一行,连续表达式可以记为一行,又则,函数声明按内部的行数来记行原创 2009-01-09 16:16:00 · 4753 阅读 · 14 评论 -
详图实证:再谈JavaScript的语源问题
简而言之:JavaScript在语源上与Cmm没有关系。原创 2011-08-02 18:12:14 · 12931 阅读 · 11 评论 -
三谈类型问题:ECMAScript为什么错了?
我在本文中所指它的“错误”,而令人误解的这一部分类型描述,而非严格的正确与错误的判决。原创 2011-07-27 13:32:59 · 11902 阅读 · 3 评论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技术”
没有可讲的,我就不讲;多言误事,胡言误人,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态度。原创 2011-07-20 14:23:22 · 11651 阅读 · 0 评论 -
迟来的真相:关于JavaScript的历史
今天看到李松峰老师(@李松峰)发布了新版的《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第三版)的预售消息,于是跑去当当(在这里)仔细地读了一下新版有关“JavaScript起源”的段落。读罢,心中的种种不安一扫而空:在这本书的第三版,总算还原了JavaScript起源的真相。 话说有一本《JavaScript权威指南》,以及这本《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算这些年对前端界/JavaSc原创 2012-03-22 15:13:39 · 20807 阅读 · 13 评论 -
VCL已死,RAD已死(5)
VCL已死,RAD已死 ——SD2C中未能尽言的话题五、后RAD时代:领域的成熟-----从界面可视,到界面可描述的变化,使UI设计渐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领域。UI团队与UED团队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学术性区别,在不同的公司中它们的定义并不一样。一般而言,我们称前者为参与UI的全体,而UED则更关注于用户体验的这一部分。有些时候,我原创 2008-12-25 21:52:00 · 5041 阅读 · 4 评论 -
VCL已死,RAD已死(2)
VCL已死,RAD已死 ——SD2C中未能尽言的话题二、分层,真的改变了你的思想了吗?-----分层思想提出来了——这在操作系统的设计上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但在应用软件开发上却并不太久。一个比较稳定的分层系统是“交互、业务和数据”三层,当然,与实际需要相关的还有更多层、更多更多层。分层没有什么不好。正如我说WIMP没有什么不好原创 2008-12-07 03:48:00 · 5979 阅读 · 1 评论 -
OSCHINA答读者问之一:“软件工程”的学法与用法
我曾经去给OSCHINA做过一期有关“软件工程实践”的有奖高手问答 (奖是给提问者的,哈哈),现在来看,许多问题仍然可读之处,因此整理成文字,以为众赏。原贴在这里:http://www.oschina.net/question/12_78459本篇的问题是:软件工程要怎么学,学了有什么用、怎么用?答:首先,软件工程是学不得的。是所谓“学之不得”,通过死学,是得不到什原创 2013-01-02 20:46:26 · 9125 阅读 · 2 评论 -
OSCHINA答读者问之五:小作坊如何实施所谓的软件工程?
我曾经去给OSCHINA做过一期有关“软件工程实践”的有奖高手问答 (奖是给提问者的,哈哈),现在来看,许多问题仍然可读之处,因此整理成文字,以为众赏。原贴在这里:http://www.oschina.net/question/12_78459本篇的问题:小作坊如何实施所谓的软件工程? 答:作坊式的,小公司,或需求变化太频繁等等,都不是不做软件工程的理由。往往的,我们一谈工程就原创 2013-01-02 23:00:33 · 9487 阅读 · 1 评论 -
OSCHINA答读者问之四:如何做好团队建设以及提高个人领导力?
我曾经去给OSCHINA做过一期有关“软件工程实践”的有奖高手问答 (奖是给提问者的,哈哈),现在来看,许多问题仍然可读之处,因此整理成文字,以为众赏。原贴在这里:http://www.oschina.net/question/12_78459 本篇的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下功夫才能做好团队建设?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的领导力?答:1. 修炼自己,服人之口莫若服人之心,你得让原创 2013-01-02 22:57:12 · 9482 阅读 · 1 评论 -
OSCHINA答读者问之二:什么是架构?以及什么是架构师?
我曾经去给OSCHINA做过一期有关“软件工程实践”的有奖高手问答 (奖是给提问者的,哈哈),现在来看,许多问题仍然可读之处,因此整理成文字,以为众赏。原贴在这里:http://www.oschina.net/question/12_78459本篇的问题是:什么是架构?以及什么是架构师?答:几位读者都提到了架构的问题,但架构话题并没有在《大道至简》这本书里讨论过,而在另一原创 2013-01-02 22:43:59 · 9769 阅读 · 1 评论 -
OSCHINA答读者问之三:架构是否就是把问题域理清楚?软件工程各要素可有比重?
我曾经去给OSCHINA做过一期有关“软件工程实践”的有奖高手问答 (奖是给提问者的,哈哈),现在来看,许多问题仍然可读之处,因此整理成文字,以为众赏。原贴在这里:http://www.oschina.net/question/12_78459本篇的问题有两个:架构是否就是把问题域理清楚?软件工程各要素可有比重?问:一、关于架构。我认为架构就是把问题域的方方面面理清楚咯,设原创 2013-01-02 22:48:32 · 8646 阅读 · 1 评论 -
“不要急”——《大道至简》典藏版(第四版)前言
什么!你还在讲《大道至简》?!是的,我说的是《大道至简》,它的上一个版本是“点评版”,也是我这么多年来非常遗憾的一个版次。当然,这也是刊印这个“典藏版”的最基本和最强大的动力了!====================第四版前言====================不要急我是天生的急脾气。据父母说,我曾经与哥哥各分得一桃,便见我原创 2012-09-17 16:01:14 · 12104 阅读 · 1 评论 -
信任--谈谈企业成功中的人力因素
信任--谈谈企业成功中的人力因素老K,这是一封邮件,但也不仅是邮件。我想讨论一个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为什么总面临极大的企业决策负担?引起我讨论这个话题的,主要是一篇名为《中国企业欠缺的不是创新,而是信任》的文章,作者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三获普利策奖的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相对次要的原因,则是你的公司以及我经历过的、了解过的其它公司的一些现原创 2012-09-15 03:19:37 · 10622 阅读 · 1 评论 -
像大师们一样思考——从“UML何时死掉”谈起
题记: 在与Ivar的访谈之后,我一直想把这一段过程写出来。我尝试拟过许多个题目,最后都写不成文章。几乎在我要放弃的时候,BLOG读者在评论中,对我所解释的“函数式语言”的置疑提醒了我:很多时候不是问题的答案令人置疑,而是问题的思想方法令人置疑。如同我问Ivar的问题,他的答案“令人怀疑的正确”,其实是思想方法的问题。不站在Ivar的历史,以及Ivar的成就的角度上去思考,你会认为Ivar是原创 2008-10-09 02:11:00 · 10075 阅读 · 9 评论 -
能力要成体系
【引子】这两天关于我那篇“架构师的能力模型”的BLOG上的讨论终于停歇了,所有的几十个回复我都一一看过。大多数不是在第一时间看到,也差不远了。正好CSDN的blog又新添了回访的功能,于是一一回访,看了看批评我的,或者赞许我的都是些谁。 但是我一篇也没有回复,回访时也没给人家留个信儿。以前的或许是懒,或者是没想说的,这次却不是。这次真的是故意不回。这有原因。 今天要讲这原创 2007-07-09 03:29:00 · 9250 阅读 · 9 评论 -
旧文重发:谈企业软件架构设计
这篇专访是ZDNET的李宁编辑在2007.03月期间做的。[编者语]最近在网上读到了“杀不死的人狼——我读《人月神话》”系列文章。是周爱民关于《人月神化》的读书心得。《人月神化》在软件工程里一本很有分量的书,讲述了Brooks博士在IBM公司 System/360家族和OS/360中的项目管理经验。周爱民在他的这一系列文章中用自己架构师经历为基础,从他的视角重新品读了这本书。而这也使我原创 2008-06-01 23:58:00 · 4265 阅读 · 2 评论 -
VCL已死,RAD已死(3)
VCL已死,RAD已死 ——SD2C中未能尽言的话题 三、RAD之死与系统的复杂性-----RAD在较小规模应用的开发上,具有相当的优势。同时,它具有两方面特性:1、对于应付在各个模向分层上需求相对均势,并且在开发工具商提供的方案可应付的区间内的需求中,RAD以及使用RAD开发的团队具有极大的能量。例如早期的C/S模式下的数据库应用。原创 2008-12-07 04:54:00 · 5660 阅读 · 8 评论 -
VCL已死,RAD已死(1)
VCL已死,RAD已死 ——SD2C中未能尽言的话题今年的SD2C,我匆匆去又匆匆还,因为有急事要处理,所以第三天的课程都没来得及参加。与此相同的是,我的那场话题,也讲得匆匆忙忙,有许多不清楚透彻的地方。其中之一便是这两个断言:“VCL已死,RAD已死”。所以今次开贴重讲!一、从UI的变革到系统的复杂性-----UI怎么构成?在Window原创 2008-12-07 03:15:00 · 8750 阅读 · 10 评论 -
一个程序员的迷离人生
一个程序员的迷离人生(哈哈,标题党一下)1、回郑州小住=====总算,我在北京的事务一一结了。大概是在春节前后,一切都已然渐渐安定,而麦子也开始建议我们回郑州小住。是啊,小住。很多年没有歇着了。许多朋友以为我08年在北京晃着,一定很悠闲。事实上却相反,那是我这十余年来最忙、最乱和最不堪的一段时间了。所以就回郑州小住罢。该歇歇了,麦子总在我耳边这么说。正是因为这,我才第一次没列出“2009年计划”,原创 2009-06-16 03:21:00 · 24783 阅读 · 26 评论 -
从“架构师书单”讲开去
【源起】琉璃要我推荐一下给工程师们的各阶段的书单,这件事被我压在手边好些天了已经。然后呢就看见了公司内网中孙坚的一份推荐。其实那份书单的一些信息也是有出处的(或者说有类似介绍的地方),是江南白衣的另一份架构师书单,目前已经“翻新”到2009年版和第3版了:http://calvin.javaeye.com/blog/351007http://calvin.javaeye.com/blo原创 2010-05-13 18:14:00 · 20815 阅读 · 34 评论 -
架构师的能力模型(图)
今天下午做了这幅脑图,为便于显示,切成了四个部分,描述了我对架构师能力的基本理解。 这四幅图不见得能阐述架构师能力的全部,但我尽量给出范围和有用的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裨益。 图一:本能力模型的基本角度。与爱立信人力模型做了一个对比,请注意没有涉及到与“个人内在素质”相关的任何部分。所以类似于诚信、坚韧、耐心等等这类素质不在讨论的范围之内。图二:个人特性原创 2007-06-26 17:37:00 · 36708 阅读 · 44 评论 -
推个荐:十年学会编程
我很少在自己的Blog上推荐什么。一则是怕推荐错了,二者是怕耽于自己的个人喜欢,扰了别人的视听。所以我的链接里头, 除了老婆、自己,就剩下一个Hello World了。但现在我要正式地做个推荐。是关于一篇文章的,因为这篇文章实在说到了我的心底,也实在说了我想说的话。这篇文章就是《十年学会编程》。http://daiyuwen.freeshell.org/gb/misc/21-days-cn原创 2006-11-30 19:15:00 · 20659 阅读 · 7 评论 -
关于Borland's IDE:发生了就发生了吧!
~~~~~一、 发生了就发生了吧~~~~~关于Borland出售IDE的消息,我比CSDN上公开这条消息早了半天知道。接下来这些天,总有人在MSN或者mail里问我关于这个消息的态度,我一方面显得很乐观,另一方面也很淡然。从整件事情开始直到现在,我似乎少了李维那种惊叹的表情,我总是淡淡地说:发生了就发生了吧。我的释然却是与李维有关的。我第一次见李维的时候是去BorCon 2003大会做演讲。跟原创 2006-02-16 16:08:00 · 6695 阅读 · 16 评论 -
新手的开源之路~
Qomo项目中有很多人给我mail,说自己是新手,没有多少经验,不知道能不能加入Qomo。关于这个问题,首先给个答案,只要愿意参与开源项目,即使是不会写Code,也能够在项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Qomo亦然。我不会拒绝任何人加入Qomo的申请,没有回mail并不表明你被否决了,只因为(目前)项目还没有正式展开,因此也没有项目角色的分派。之所以提到这个问题,是因为今天在CCF里看到另一个开源项原创 2006-01-27 13:23:00 · 6174 阅读 · 3 评论 -
任何想法的致命问题,并不在于没有实施条件,而在于根本不被实施
远在98年,富翁doubt就提议“希望大富豪能有更多主题,如Linux”(http://www.delphibbs.com/delphibbs/dispq.asp?lid=95681),这个问题争论一时,在当时delphibbs的规模下,还是颇可观的。当时我回过一贴:===================我们说的《大富翁之xxx世界》,不是《Delphi之xxx世界》,我并不希望在这个Delphi原创 2005-12-06 01:58:00 · 5152 阅读 · 2 评论 -
关于大富翁(delphibbs)灌水的历史~~~
大富翁(www.delphibbs.com)第一个被结贴的是ID号为20的技术贴。提问时间是(1998-09-08 22:51),提问者是yysun,答复人则是我(aiming/aimingoo)。而大富翁第一个水贴却是谁呢?偶没考证过。不过看起来,大富翁里有悠久的灌水历史,以至于到才两个半月(1998-11-25 12:51)之后,贴子ID已经涨到93056。这个水贴里面的灌水角色,不妨列出来大原创 2005-12-04 03:35:00 · 6356 阅读 · 21 评论 -
关于Borland Delphi's Bug~~
2001年的时候,我开始使用Delphi 6。只用了三天,便测出了7个bug。后来我将bug列表整理出来,发在delphibbs上。http://www.delphibbs.com/delphibbs/dispq.asp?lid=597592随后写了如下一段感概:~~~~~~~~~~很多的时候,我信任Borland,但更多的时候,我宁可去读完它的源码,然后再来发表对Borland的看法。我一面承认原创 2005-12-04 02:17:00 · 2837 阅读 · 0 评论 -
关于测试与测试工具~
在delphibbs里发布《测试、调试软件软件使用评测计划·评测报告》时(http://www.delphibbs.com/delphibbs/dispq.asp?lid=872413),讨论到各个(被评测的)工具的优劣,andrewbar希望我能够给他一些测试上的建议。因而我有回复下面的一段文字:============================但你要注意的是,用DUnit可能需要花费较长原创 2005-12-04 14:42:00 · 3572 阅读 · 0 评论 -
善于使用资源的程序员才是好程序员
曾经在delphibbs上贴过一套试题(http://www.delphibbs.com/delphibbs/dispq.asp?lid=1052925),是2002年时所在的公司的一套招聘题。在应聘者中有一个程序员在答卷上到处写的是“可参考XX书”或“可参考MSDN对有关XX问题的说明”,他几乎没有写什么代码,但最后被我们聘用了。对于这件事,我在论坛上做过一个解释:===============原创 2005-12-04 22:50:00 · 6116 阅读 · 12 评论 -
伴随开发人员成长的问题:工程重要,还是算法重要?细节重要,还是架构重要?
为了考虑一段代码中的字符串处理效率问题,我写了一个测试程序来检测字符串引用,然后把它贴在delphibbs里(http://www.delphibbs.com/delphibbs/dispq.asp?lid=1220572)。随后这引起了对软件工程和开发技巧的争论。下面的文字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当时(2002年中)对开发技术、技巧的观点,我想这与现在的很多开发人员的观点是一致的:==========原创 2005-12-04 22:07:00 · 16203 阅读 · 6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