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Java零基础入门(一)

本文转载自http://www.jianshu.com/p/5e93c9101dc5 谢谢原文作者.
注:这里使用的是RxJava1.x版的,最新的是RxJava2.x,但是基本思想是一样,依然可以拿这个先入门。文末有写的比较好的基于RxJava2.x系列的文章链接。

前言

相信各位看官对RxJava早有耳闻,那么关于什么是RxJava我就不再赘述了,不知道的可自行百度。如果你已经大致了解过什么是RxJava,想开始学习,那么本文不失为你良好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也是刚学几天,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网上流传,RxJava的入门门槛高,而经过我这几天的学习,我反而不那么认为,精通我不敢说,但入门确实也不难,不信?我先来个简单的例子预热一下。

先创建个数据发射源,很好理解,就是发射数据用的:

   Observable<String> sender =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ubscriber<? super String> subscriber) {

                subscriber.onNext("Hi,Weavey!");  //发送数据"Hi,Weavey!"
            }
        });

再创建个数据接收源,同理,接收数据用的:

Observer<String> receiver = new Observer<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d() {

                //数据接收完成时调用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发生错误调用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String s) {

               //正常接收数据调用
                System.out.print(s);  //将接收到来自sender的问候"Hi,Weavey!"
            }
        };

好了,将发射源和接收源关联起来:

  sender.subscribe(receiver);

这样就形成RxJava一个简单的用法,sender发射”Hi,Weavey!”,将会被receiver的onNext的接收,通过这个例子,也许你会想到“异步”、“观察者模式”,没错,这些都是RxJava所做的事情,并且让他们变得更简单和简洁,而RxJava所有的一切都将围绕这两个点展开,一个是发射数据,一个是接收数据,是不是很通俗易懂?如果你理解了这点或者你已经知道RxJava就是这么一回事,那么恭喜你,你已经一只脚跨进RxJava的大门了,如果不是!!!!那也无所谓,请继续往下看…

论概念的重要性

网上关于RxJava的博文也有很多,我也看过许多,其中不乏有优秀的文章,但绝大部分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侧重于讲RxJava中各种强大的操作符,而忽略了最基本的东西——概念,所以一开始我也看的一脸懵逼,看到后面又忘了前面的,脑子里全是问号,这个是什么,那个又是什么,这两个长得怎么那么像。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概念之于初学者,就像食物之于人,当你饿了,你会想吃面包、牛奶,那你为什么不去吃土呢,因为你知道面包牛奶是用来干嘛的,土是用来干嘛的。同理,前面已经说过,RxJava无非是发送数据与接收数据,那么什么是发射源,什么是接收源,这就是你应该明确的事,也是RxJava的入门条件之一,下面就依我个人理解,对发射源和接收源做个归类,以及RxJava中频繁出现的几个“单词”解释一通,说的不好还请海涵,欢迎补充。

基本概念

Observable:发射源,英文释义“可观察的”,在观察者模式中称为“被观察者”或“可观察对象”;

Observer:接收源,英文释义“观察者”,没错!就是观察者模式中的“观察者”,可接收Observable、Subject发射的数据;

Subject: Subject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对象,既可充当发射源,也可充当接收源,为避免初学者被混淆,本章将不对Subject做过多的解释和使用,重点放在Observable和Observer上,先把最基本方法的使用学会,后面再学其他的都不是什么问题;

Subscriber:“订阅者”,也是接收源,那它跟Observer有什么区别呢?Subscriber实现了Observer接口,比Observer多了一个最重要的方法unsubscribe( ),用来取消订阅,当你不再想接收数据了,可以调用unsubscribe( )方法停止接收,Observer 在 subscribe() 过程中,最终也会被转换成 Subscriber 对象,一般情况下,建议使用Subscriber作为接收源;

Subscription: Observable调用subscribe( )方法返回的对象,同样有unsubscribe( )方法,可以用来取消订阅事件;

Action0: RxJava中的一个接口,它只有一个无参call()方法,且无返回值,同样还有Action1,Action2…Action9等,Action1封装了含有 1 个参的call()方法,即call(T t),Action2封装了含有 2 个参数的call方法,即call(T1 t1,T2 t2),以此类推;

Func0:与Action0非常相似,也有call()方法,但是它是有返回值的,同样也有Func0、Func1…Func9;

基本用法####

-Observable的创建
1.使用create( ),最基本的创建方式:

normalObservable =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ubscriber<? super String> subscriber) {
      subscriber.onNext("create1"); //发射一个"create1"的String
      subscriber.onNext("create2"); //发射一个"create2"的String
      subscriber.onCompleted();//发射完成,这种方法需要手动调用onCompleted,才会回调Observer的onCompleted方法
  }});

2.使用just( ),将为你创建一个Observable并自动为你调用onNext( )发射数据:

justObservable = Observable.just("just1","just2");//依次发送"just1"和"just2"

3.使用from( ),遍历集合,发送每个item: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from1");
list.add("from2");
list.add("from3");
fromObservable = Observable.from(list);  //遍历list 每次发送一个
/** 注意,just()方法也可以传list,但是发送的是整个list对象,而from()发送的是list的一个item** /

4.使用defer( ),有观察者订阅时才创建Observable,并且为每个观察者创建一个新的Observable:

deferObservable = Observable.defer(new Func0<Observable<String>>() {
  @Override
  //注意此处的call方法没有Subscriber参数
  public Observable<String> call() {
      return Observable.just("deferObservable");
  }});

5.使用interval( ),创建一个按固定时间间隔发射整数序列的Observable,可用作定时器:

intervalObservable = Observable.interval(1, TimeUnit.SECONDS);//每隔一秒发送一次

6.使用range( ),创建一个发射特定整数序列的Observable,第一个参数为起始值,第二个为发送的个数,如果为0则不发送,负数则抛异常:

rangeObservable = Observable.range(10, 5);//将发送整数10,11,12,13,14

7.使用timer( ),创建一个Observable,它在一个给定的延迟后发射一个特殊的值,等同于Android中Handler的postDelay( )方法:

timeObservable = Observable.timer(3, TimeUnit.SECONDS);  //3秒后发射一个值

8.使用repeat( ),创建一个重复发射特定数据的Observable:

repeatObservable = Observable.just("repeatObservable").repeat(3);//重复发射3次

Observer的创建

mObserver = new Observer<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d() {
      LogUtil.log("onCompleted");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String s) {
      LogUtil.log(s);
  }};

ok,有了Observable和Obsever,我们就可以随便玩了,任取一个已创建的Observable和Observer关联上,即形成一个RxJava的例子,如:

justObservable.subscribe(mObserver);

mObserver的onNext方法将会依次收到来自justObservable的数据”just1”、”just2”,另外,如果你不在意数据是否接收完或者是否出现错误,即不需要Observer的onCompleted()和onError()方法,可使用Action1,subscribe()支持将Action1作为参数传入,RxJava将会调用它的call方法来接收数据,代码如下:

justObservable.subscribe(new Action1<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tring s) {

          LogUtil.log(s);
     }});

以上就是RxJava最简单的用法。看到这里,我也不知道我写的是否简单明了,也许你会想,“哎呀,写个异步的东西,怎么这么麻烦,为什么不用Thread+Handler呢”,那你就错了,RxJava也以代码的简洁深受广大用户喜爱,简洁不能理解为代码量少,而是随着逻辑的复杂,需求的更改,代码可依然能保持极强的阅读性,举个简单的例子(前方高能预警~~~),领导要我从数据库的用户表查找出所有用户数据,我二话不说拿出心仪的RxJava就写: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List<Us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ubscriber<? super List<User>> subscriber) {
              List<User> userList = null;
              ···
              //从数据库获取用户表数据并赋给userList
              ···
              subscriber.onNext(userList);
          }
      }).subscribe(new Action1<List<Us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List<User> users) {

              //获取到用户信息列表
          }
      });

但是,领导突然又不想要所有用户了,只要名字叫“小明”的用户,行吧,领导最大,我改(假设名字唯一):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List<Us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ubscriber<? super List<User>> subscriber) {
              List<User> userList = null;
              ···
              //从数据库获取用户表数据并赋给userList
              ···
              subscriber.onNext(userList);
          }
      }).flatMap(new Func1<List<User>, Observable<User>>() {
          @Override
          public Observable<User> call(List<User> users) {
              return Observable.from(users);
          }
      }).filter(new Func1<User, Boolean>()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call(User user) {
              return user.getName().equals("小明");
          }
      }).subscribe(new Action1<Us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User user) {
              //拿到谜之小明的数据
          }
      });

搞定,这时候领导又说,我不要小明了,我要小明的爸爸的数据,(坑爹啊~~),我继续改: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List<Us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ubscriber<? super List<User>> subscriber) {
              List<User> userList = null;
              ···
              //从数据库获取用户表数据并赋给userList
              ···
              subscriber.onNext(userList);
          } 
     }).flatMap(new Func1<List<User>, Observable<User>>() {
          @Override
          public Observable<User> call(List<User> users) {
              return Observable.from(users);
          }
      }).filter(new Func1<User, Boolean>()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call(User user) {
              return user.getName().equals("小明");
          }
      }).map(new Func1<User, User>() {
          @Override
          public User call(User user) { 
              //根据小明的数据user从数据库查找出小明的父亲user2
              return user2;
          }
      }).subscribe(new Action1<Us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User user2) {
            //拿到谜之小明的爸爸的数据
          }
      });

搞定,“还想怎么改?领导请说···”。
以上例子,涉及到几个操作符,初学者可能无法理解,但是无所谓,这不是重点,我的目的只是为了向你展示RxJava在需求不断变更、逻辑愈加复杂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持代码简洁、可阅读性强的一面,没有各种回调,也没有谜之缩进!

总结

看了以上所讲,如果你已经爱上了RxJava,如果你已经全部理解,我确信,你已经跨入RxJava的大门,剩下的只是时间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实际开发场景中去应用的问题,那么下篇文章,我将继续讲解RxJava中各种强大的操作符,并尽量以实际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例子,提升自己的同时,帮助初学者迅速上手RxJava,如有写的不好的地方,还请见谅,真心欢迎各路大神指点,探讨相关技术。

RxJava 1.x.x 详细介绍的中文文档

注(添加于2017-08)


这里给出两篇基于RxJava2.x的好文章地址,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也不错。
1、这可能是最好的RxJava 2.x 教程(完结版)
2、这可能是最好的RxJava 2.x 入门教程(一)
3、给初学者的RxJava2.0教程(一)写的比较好,也是通俗易懂的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东南亚位于我国倡导推进的“一带一路”海陆交汇地带,作为当今全球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区域内生产总值实现了显著且稳定的增长。根据东盟主要经济体公布的最新数据,印度尼西亚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05%;越南2023年经济增长5.05%;马来西亚2023年经济增速为3.7%;泰国2023年经济增长1.9%;新加坡2023年经济增长1.1%;柬埔寨2023年经济增速预计为5.6%。 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总体GDP经济规模、贸易总额与国外直接投资均为最大,因此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当前,东盟与中国已互相成为双方最大的交易伙伴。中国-东盟贸易总额已从2013年的443亿元增长至 2023年合计超逾6.4万亿元,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4%。在过去20余年中,东盟国家不断在全球多变的格局里面临挑战并寻求机遇。2023东盟国家主要经济体受到国内消费、国外投资、货币政策、旅游业复苏、和大宗商品出口价企稳等方面的提振,经济显现出稳步增长态势和强韧性的潜能。 本调研报告旨在深度挖掘东南亚市场的增长潜力与发展机会,分析东南亚市场竞争态势、销售模式、客户偏好、整体市场营商环境,为国内企业出海开展业务提供客观参考意见。 本文核心内容: 市场空间:全球行业市场空间、东南亚市场发展空间。 竞争态势:全球份额,东南亚市场企业份额。 销售模式:东南亚市场销售模式、本地代理商 客户情况:东南亚本地客户及偏好分析 营商环境:东南亚营商环境分析 本文纳入的企业包括国外及印尼本土企业,以及相关上下游企业等,部分名单 QYResearch是全球知名的大型咨询公司,行业涵盖各高科技行业产业链细分市场,横跨如半导体产业链(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制造、封测、分立器件、传感器、光电器件)、光伏产业链(设备、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辅料支架、逆变器、电站终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动力电池及材料、电驱电控、汽车半导体/电子、整车、充电桩)、通信产业链(通信系统设备、终端设备、电子元器件、射频前端、光模块、4G/5G/6G、宽带、IoT、数字经济、AI)、先进材料产业链(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纳米材料等)、机械制造产业链(数控机床、工程机械、电气机械、3C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激光、工控、无人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农业等。邮箱:market@qyresearch.com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