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RCH算法---使用聚类特征树的多阶段算法

更多数据挖掘代码:https://github.com/linyiqun/DataMiningAlgorithm

介绍

BIRCH算法本身上属于一种聚类算法,不过他克服了一些K-Means算法的缺点,比如说这个k的确定,因为这个算法事先本身就没有设定有多少个聚类。他是通过CF-Tree,(ClusterFeature-Tree)聚类特征树实现的。BIRCH的一个重要考虑是最小化I/O,通过扫描数据库,建立一棵存放于内存的初始CF-树,可以看做多数据的多层压缩。

算法原理

CF聚类特征

说到算法原理,首先就要先知道,什么是聚类特征,何为聚类特征,定义如下:

CF = <n, LS, SS>

聚类特征为一个3维向量,n为数据点总数,LS为n个点的线性和,SS为n个点的平方和。因此又可以得到

x0 = LS/n为簇的中心,以此计算簇与簇之间的距离。

簇内对象的平均距离簇直径,这个可以用阈值T限制,保证簇的一个整体的紧凑程度。簇和簇之间可以进行叠加,其实就是向量的叠加。

CF-Tree的构造过程

在介绍CF-Tree树,要先介绍3个变量,内部节点平衡因子B,叶节点平衡因子L,簇直径阈值T。B是用来限制非叶子节点的子节点数,L是用来限制叶子节点的子簇个数,T是用来限制簇的紧密程度的,比较的是D--簇内平均对象的距离。下面是主要的构造过程:

1、首先读入第一条数据,构造一个叶子节点和一个子簇,子簇包含在叶子节点中。

2、当读入后面的第2条,第3条,封装为一个簇,加入到一个叶子节点时,如果此时的待加入的簇C的簇直径已经大于T,则需要新建簇作为C的兄弟节点,如果作为兄弟节点,如果此时的叶子节点的孩子节点超过阈值L,则需对叶子节点进行分裂。分裂的规则是选出簇间距离最大的2个孩子,分别作为2个叶子,然后其他的孩子按照就近分配。非叶子节点的分裂规则同上。具体可以对照后面我写的代码。

3、最终的构造模样大致如此:


算法的优点:

1、算法只需扫描一遍就可以得到一个好的聚类效果,而且不需事先设定聚类个数。

2、聚类通过聚类特征树的形式,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对数据的压缩。

算法的缺点:

1、该算法比较适合球形的簇,如果簇不是球形的,则聚簇的效果将不会很好。

  • 3
    点赞
  • 2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BIRCH(Balanced Iterative Reducing and Clustering using Hierarchies)天生就是为处理超大规模(至少要让你的内存容不下)的数据集而设计的,它可以在任何给定的内存下运行。关于BIRCH的更多特点先不介绍,我先讲一下算法的完整实现细节,对算法实现过程搞清楚后再去看别人对该算法的评价才会感受深刻。 你不需要具备B的相关知识,我接下来会讲得很清楚。 BIRCH算法的过程就是要把待分类的数据插入一棵中,并且原始数据都在叶子节点上。这棵看起来是这个样子: 在这棵中有3种类型的节点:Nonleaf、Leaf、MinCluster,Root可能是一种Nonleaf,也可能是一种Leaf。所有的Leaf放入一个双向链表中。每一个节点都包含一个CF值,CF是一个三元组,其中data point instance的个数,和是与数据点同维度的向量,是线性和,是平方和。比如有一个MinCluster里包含3个数据点(1,2,3),(4,5,6),(7,8,9),则 N=3, =(1+4+7,2+5+8,3+6+9)=(12,15,18), =(1+16+49,4+25+64,9+36+81)。 就拿这个MinCluster为例,我们可以计算它的 簇中心 簇半径 簇直径 我们还可以计算两个簇之间的距离,当然你也可以使用D0,D1,D3等等,不过在这里我们使用D2。 有意思的是簇中心、簇半径、簇直径以及两簇之间的距离D0到D3都可以由CF来计算,比如 簇直径 簇间距离,这里的N,LS和SS是指两簇合并后大簇的N,LS和SS。所谓两簇合并只需要两个对应的CF相加那可 CF1 + CF2 = (N1 + N2 , LS1 + LS2, SS1 + SS2) 每个节点的CF值就是其所有孩子节点CF值之和,以每个节点为根节点的子都可以看成 是一个簇。 Nonleaf、Leaf、MinCluster都是有大小限制的,Nonleaf的孩子节点不能超过B个,Leaf最多只能有L个MinCluster,而一个MinCluster的直径不能超过T。 算法起初,我们扫描数据库,拿到第一个data point instance--(1,2,3),我们创建一个空的Leaf和MinCluster,把点(1,2,3)的id值放入Mincluster,更新MinCluster的CF值为(1,(1,2,3),(1,4,9)),把MinCluster作为Leaf的一个孩子,更新Leaf的CF值为(1,(1,2,3),(1,4,9))。实际上只要往中放入一个CF(这里我们用CF作为Nonleaf、Leaf、MinCluster的统称),就要更新从Root到该叶子节点的路径上所有节点的CF值。 当又有一个数据点要插入中时,把这个点封装为一个MinCluster(这样它就有了一个CF值),把新到的数据点记为CF_new,我们拿到的根节点的各个孩子节点的CF值,根据D2来找到CF_new与哪个节点最近,就把CF_new加入那个子上面去。这是一个递归的过程。递归的终止点是要把CF_new加入到一个MinCluster中,如果加入之后MinCluster的直径没有超过T,则直接加入,否则譔CF_new要单独作为一个簇,成为MinCluster的兄弟结点。插入之后注意更新该节点及其所有祖先节点的CF值。 插入新节点后,可能有些节点的孩子数大于了B(或L),此时该节点要分裂。对于Leaf,它现在有L+1个MinCluster,我们要新创建一个Leaf,使它作为原Leaf的兄弟结点,同时注意每新创建一个Leaf都要把它插入到双向链表中。L+1个MinCluster要分到这两个Leaf中,怎么分呢?找出这L+1个MinCluster中距离最远的两个Cluster(根据D2),剩下的Cluster看离哪个近就跟谁站在一起。分好后更新两个Leaf的CF值,其祖先节点的CF值没有变化,不需要更新。这可能导致祖先节点的递归分裂,因为Leaf分裂后恰好其父节点的孩子数超过了B。Nonleaf的分裂方法与Leaf的相似,只不过产生新的Nonleaf后不需要把它放入一个双向链表中。如果是的根节点要分裂,则的高度加1。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