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Java单例

转载请标明:http://blog.csdn.net/clover_tjp/article/details/26363351

单例分为懒汉模式和饿汉模式:

饿汉模式:

package com.tjp.test;

public class SingletonClass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Class instance = new SingletonClass(); 
    
	  public static SingletonClass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private SingletonClass() { 
	     
	  } 
}
本文主要分析懒汉模式相关。

先说下以前面试时让我写单例模式我的写法:

package com.tjp.test;

public class SingletonClass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Class instance = null;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getInstance() { 
		  if(instance==null)
			  instance=new SingletonClass();
	    return instance; 
	  } 
	  
	  private SingletonClass() { 
	     
	  } 
}
先看下上面写得代码,这个代码基本没有问题,并且还考虑到了线程的问题,但是如果要我打分的话这段代码顶多60分刚及格。那就先分析一下这段代码,这段代码很简单,而且也能在多线程的情况下保证其正确性,但有个致命缺点就是性能,多个线程同时调用这个函数,那这个的性能就可想而知了,每个线程必须等待一个线程执行完才可以进入,这样性能肯定不能满足需求。

再来看下下面的代码:

package com.tjp.test;

public class SingletonClass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Class instance = null; 
	 
	 private int testNum;
    
	  public static SingletonClass getInstance() { 
		if(instance==null)
		{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class) {
				if(instance==null)
				{
					instance=new SingletonClass();
				}
			}
		}
	    return instance; 
	  } 
	  
	  private SingletonClass() { 
		  testNum=100;
	  } 
	  
	  public int getTestNum() {
		return testNum;
	}
	  
}
这段代码将同步块加到函数里,并且在进入同步块之前有个判断,这样当instance不为空的时候,无论有多少线程调用,效率都会非常高。但是这段代码是有问题的代码。
为了了解这段代码的问题所在,那就先分析下Java创建对象时候的内存情况。

instance=new SingletonClass();

这句话在这看似是一句,其实在内存中可以分为一下几步:

1.在堆中创建一个SingletonClass的类对象。

2.调用SingletonClass()函数,来初始化。

3.将类对象地址传递给对象的引用。

还是没有懂得可看这:

http://coolxing.iteye.com/blog/1464501这个讲的this逃逸(我感觉和我说的这个问题属于一个问题,嘻嘻)

http://zhangjunhd.blog.51cto.com/113473/17124/还有这里所讲的创建对象及初始化过程

通过这几个步骤,很容易就可以分析出上面的问题所在。

假如第一个线程进来,此时还未创建对象,instance的值为空,进入同步块,此时执行new对象。而执行顺序是1->3->2。在执行完3后,另一个线程进来,此时instance的值已经不为空了,直接返回,之后这个线程来获取testNum,那么获取的值为0.原因是上一个线程还没有执行初始化,这样获取的值就会错误,程序就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bug。

为了解决上面所说的这些问题,比较完美的单例模式(我自己认为的,其他更好的还没看到。。我见识比较少。。要是有更好的欢迎提出):

package com.tjp.test;

public class SingletonClass {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Class instance = null; 
	 
	 private int testNum;
    
	  public static SingletonClass getInstance() { 
		if(instance==null)
		{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class) {
				if(instance==null)
				{
					instance=new SingletonClass();
				}
			}
		}
	    return instance; 
	  } 
	  
	  private SingletonClass() { 
		  testNum=100;
	  } 
	  
	  public int getTestNum() {
		return testNum;
	}
	  
}
不仔细的人肯定认为这段代码和上面那段一样,注意看变量声明那块,这段代码在声明变量的时候加了个关键字volatile。那么现在就来说说这个关键字。

在说这个关键字之前得先说下Java的重排序相关(好吧~~这篇说的知识点有点多。。而且很枯燥。。)。

简单来说,重排序的意思就是你在执行Java代码的时候,程序的运行顺序可能和你所写顺序不同。举个例子:

double pi = 3.14; //A

double r = 1.0; //B

double s=pi * r * r; //C

一般认为,我书写的是A->B->C,那么执行的顺序也应该是A->B->C.可是由于重排序的关系执行顺序可能会发生改变,变为B->A->C。因为C和A,B有数据依赖关系,所以C的结果是不会变的,而A B之间不存在数据依赖,他们的执行顺便有可能会发生重排序。对于这个例子来说,无论怎么变,都不会影响数据结果。那么来看看这个例子:

package com.tjp.test;

public class ReorderExample {
	int a=0;
	boolean flag=false;
	
	public void write()
	{
		a=2;    //1
		flag=true;    //2
	}
	
	public void read()
	{
		if(flag)    //3
		{
			int i=a*a;  //4
		}
	}

}
如果有两个线程,一个执行write,一个执行read。问i的值会是多少?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值为4.那大家想想有没有可能值为0呢?

根据前面重排序的理论,a和flag没有数据依赖,那么他们在运行时可能会发生重排序,那么就会变为一个线程运行2->1 ,在这个线程运行2的时候另一个运行 3->4 ,也就是运行顺序是2->3->4->1.

解决方法如下:

package com.tjp.test;

public class ReorderExample {
	int a=0;
	volatile boolean flag=false;
	
	public void write()
	{
		a=2;    //1
		flag=true;    //2
	}
	
	public void read()
	{
		if(flag)    //3
		{
			int i=a*a;  //4
		}
	}

}
只要在flag申明的时候加个volatile就可解决。

那么现在就先分析这段代码。

根据happens-before原则,

根据程序次序:1 happens-before 2, 3 happens-before 4

根据volatile规则:2 happens-befoe 3

根据传递原则:1 happens-before 4

这样就不会出现上面说的:2->3->4->1这样的结果了。

这次再来分析一下上面所说的单例模式。

给instance加上volatile后,会阻止instance重排序,根据规则(对于volatile的读,总是能看到对volatile的最后写入),这样我们new instance的时候,如果instance未写入,其他线程都会取得instance为空,当instance写入后,由于volatile阻止了重排序,这样写入后初始化也完成了,再次获取初始化的值也就是正确的了,也就不会有上面那种错误了。

按道理文章应该到此结束,单例的相关已经分析完成,但是对于volatile的理解可能还是模棱两可,而且在程序中很容易理解错误。

很多人认为我把一个变量加上volatile后就能保证多线程同步,该变量的操作就变成了原子操作,这个想法绝对不对!!!

首先,volatile不能保证同步,他可以阻止重排序,每次读的值是上次赋的值,比如:

a初始值为0,100个线程去操作。

a=a+1;

问a的值是多少?

答案是1到100都可能。有人会说,不是说volatile读的是上次的值嘛,为什么还会有这种情况。对volatile是读取的是上次的值,可是我们要得分析一下a=a+1的操作。从上层来看这就是一步加法操作,可是电脑不认,我们得从汇编角度来看这段代码,汇编寄存器记号什么的我还给老师了,那就用口述吧。

1,获取a的值,将a放到寄存器中;

2,将a自加一;

3,将结果放回变量地址;

这个三步,假如A线程获得a的值,++后,还未放回去,B线程再来获取a的值时,获取的是以前的值,这时a的值就会发生错误。当写入后下一个线程过来读取的就是新的a的值。如此继续下去,a的值肯定会和所想值不一样。

我想现在应该比以前更了解volatile的作用了。

好吧,稍微总结下:

程序中使用volatile,可以防止重排序,这样可以免去重排序所带来的未知错误。

volatile没办法保证同步问题,要解决同步相关还得加synchronized或者lock。

以上文章是自己的认识,有什么不对请指出,谢谢!

更多关于多线程的知识请参考: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和“JSR133”这两本书

内容概要:本文档围绕“虚拟电厂的多时间尺度调度”展开,重点研究在考虑储能系统容量衰减的前提下,如何整合发电侧与多用户负荷的灵活性,实现优化调度。该研究属于顶级SCI论文复现项目,采用Matlab进行代码实现,涵盖日前调度与日【顶级SCI复现】虚拟电厂的多时间尺度调度:在考虑储能系统容量衰减的同时,整合发电与多用户负荷的灵活性研究(Matlab代码实现)内调度两个时间尺度,旨在提升虚拟电厂对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和负荷不确定性的应对能力。文档还列举了多个相关科研方向与技术资源,包括Copula理论用于光伏功率预测、鲸鱼算法优化深度学习模型(如WOA-CNN-LSTM)、风光互补制氢合成氨系统优化、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等,展示了其在电力系统优化、新能源调度、储能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价值。; 适合人群:具备电力系统、能源管理、自动化或相关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博士生及科研人员,熟悉Matlab编程与优化建模工具(如YALMIP、Cplex)者更佳;同时适用于从事虚拟电厂、微电网、综合能源系统等领域工程实践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复现高水平SCI论文中的虚拟电厂多时间尺度调度模型,掌握考虑储能衰减的建模方法;② 学习并应用先进优化算法(如智能算法、ADMM、纳什博弈)解决能源系统调度问题;③ 拓展至风光氢储耦合系统、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等复杂场景的容量配置与运行优化研究;④ 获取完整的Matlab代码资源与仿真案,支撑科研论文写作与项目开发。; 阅读建议:建议按目录顺序系统浏览,优先理解虚拟电厂调度的整体架构与数学模型,再结合提供的Matlab代码进行调试与仿真;对于涉及的概率预测、优化求解、系统建模等内容,应参考相应文献深化理论基础,注重模型假设与实际工程的衔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这个是完整源码 python实现 Django,echarts 【python毕业设计】基于Python的农产品可视化系统(Django+echarts) 源码+论文+sql脚本 完整版 数据库是mysql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Python的农产品可视化系统,结合Django框架和ECharts库,旨在为农产品数据的展示和分析提供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系统通过Django框架构建后端服务,使用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Python的农产品可视化系统,结合Django框架和ECharts库,旨在为农产品数据的展示和分析提供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系统通过Django框架构建后端服务,使用ECharts实现前端数据可视化展示,能够直观地呈现农产品的产量、销售情况、价格波动等多维度数据。通过数据处理与图表绘制相结合,用户可以实时查看农产品相关信息,并进行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操作,从而为农业生产决策、市场分析等提供数据支持。此外,系统还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添加新的功能模块,如数据导入导出、用户管理等。实验结果表明,ECharts实现前端数据可视化展示,能够直观地呈现农产品的产量、销售情况、价格波动等多维度数据。通过数据处理与图表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Python的农产品可视化系统,结合Django框架和ECharts库,旨在为农产品数据的展示和分析提供便捷绘制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Python的农产品可视化系统,结合Django框架和ECharts库,旨在为农产品数据的展示和分析提供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系统通过Django框架从而为农业生产决策、市场分析等提供数据支持。此外,系统还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添加新的功能模块,如数据导入导出、用户管理等。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提高农产品数据管理效率、优化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