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x264输出(Stats Output)如下:
取决于输入源会有不同,但大致形式一样,以上三行分别对应于avisynth, y4m, yuv输入。
以下行对应于x264 CLI,使用libx264时不会显示。
信息未必对应上CPU所有的指令集。有些芯片上,x264不会使用某些指令集,因为用了反而更慢。
视频的h264 profile, output-csp, colorspace和level信息。profile由使用的参数决定(如,B帧决定了至少是main profile,8x8dct决定了至少是high profile),只是在此显示该信息。而level值会写入码流。可以用--level来手工指定所需level,或不指定,让x264来猜(还是比较准的)。显示的位深与level取决于x264的版本及编码参数。
对于三种不同类型的帧,分别显示该类型总帧数、该类型帧内每个宏块的平均量化值、该类型帧的平均大小、以及PSNR结果(需设置)
各个连续B帧数的百分比, P = 1, PB = 2, PBB = 3, 以此类推
对三种不同类型的宏块(I,P,B),分别显示区块中是I或native type(P表示P宏块,B表示B宏块)的百分比。
I区块的三个数,分别代表16x16, 8x8和4x4。
对于P区块,5个数分别代表16x16, 16x8/8x16, 8x8, 8x4/4x8和4x4。
对于B区块,3个数分别代表16x16, 16x8/8x16和8x8。
skip显示不用residual而使用skip vector的宏块数量(编码器不将运动向量写入比特流,跳过之),而direct显示使用skip vector且使用residual的宏块数。解码器自身计算获取skip/direct块的运动向量:利用附近已解码的其它块、平均已知且已预估的运动向量。
L0和L1分别表示向前和向后参考帧的百分比。译者注:BI为同时参考了之前和之后的帧。
当编码器决定使用PCM宏块时(相同大小的原始未压缩的块),会显示出类似上面的宏块表格。但块的名字前加上PCM前缀。
在使用ABR pass时显示,表示编码的平均QP
direct/skip vector计算的各种方法的使用百分比。
使用这么多个参考帧的宏块数(每个类型分别列出)。
ref B L1这一行在开启b-pyramid时显示,表明向后参考B帧与P帧的百分数。若b-pyramid关闭,则L1永远参考下一个P帧,因此无需显示百分比。L0与L1的比例信息出现在上面(mb-B那块)。
编码成intra or inter的块数百分比,三个数分别是亮度(luma),色度直流值(chroma DC)和色度交流值(chroma AC)
i8c那行仅在色度分辨率与亮度分辨率不匹配的情况(输出色彩空间:yuv420, yuv422)下出现,显示以下各帧内预测模式的使用情况。
加权P参考帧(weighted-p ref frames)的百分比
当指定计算SSIM时,显示其数值及分贝数
当指定计算PSNR时,数值与码率一同显示。(不考虑容器占用体积)
当不指定输出PSNR时,x264的最终输出码率的格式如上,不考虑容器占用体积。
最后给出编码的帧数,平均编码速度,以及最终码率(包含容器体积)
此行仅在x264 CLI中出现,使用libx264时不会显示。
取决于输入源会有不同,但大致形式一样,以上三行分别对应于avisynth, y4m, yuv输入。
以下行对应于x264 CLI,使用libx264时不会显示。
信息未必对应上CPU所有的指令集。有些芯片上,x264不会使用某些指令集,因为用了反而更慢。
视频的h264 profile, output-csp, colorspace和level信息。profile由使用的参数决定(如,B帧决定了至少是main profile,8x8dct决定了至少是high profile),只是在此显示该信息。而level值会写入码流。可以用--level来手工指定所需level,或不指定,让x264来猜(还是比较准的)。显示的位深与level取决于x264的版本及编码参数。
对于三种不同类型的帧,分别显示该类型总帧数、该类型帧内每个宏块的平均量化值、该类型帧的平均大小、以及PSNR结果(需设置)
各个连续B帧数的百分比, P = 1, PB = 2, PBB = 3, 以此类推
对三种不同类型的宏块(I,P,B),分别显示区块中是I或native type(P表示P宏块,B表示B宏块)的百分比。
I区块的三个数,分别代表16x16, 8x8和4x4。
对于P区块,5个数分别代表16x16, 16x8/8x16, 8x8, 8x4/4x8和4x4。
对于B区块,3个数分别代表16x16, 16x8/8x16和8x8。
skip显示不用residual而使用skip vector的宏块数量(编码器不将运动向量写入比特流,跳过之),而direct显示使用skip vector且使用residual的宏块数。解码器自身计算获取skip/direct块的运动向量:利用附近已解码的其它块、平均已知且已预估的运动向量。
L0和L1分别表示向前和向后参考帧的百分比。译者注:BI为同时参考了之前和之后的帧。
当编码器决定使用PCM宏块时(相同大小的原始未压缩的块),会显示出类似上面的宏块表格。但块的名字前加上PCM前缀。
在使用ABR pass时显示,表示编码的平均QP
direct/skip vector计算的各种方法的使用百分比。
使用这么多个参考帧的宏块数(每个类型分别列出)。
ref B L1这一行在开启b-pyramid时显示,表明向后参考B帧与P帧的百分数。若b-pyramid关闭,则L1永远参考下一个P帧,因此无需显示百分比。L0与L1的比例信息出现在上面(mb-B那块)。
编码成intra or inter的块数百分比,三个数分别是亮度(luma),色度直流值(chroma DC)和色度交流值(chroma AC)
i8c那行仅在色度分辨率与亮度分辨率不匹配的情况(输出色彩空间:yuv420, yuv422)下出现,显示以下各帧内预测模式的使用情况。
- v - vertical
- h - horizontal
- dc - mean of corner pixels touching this macroblock
- ddl - diagonal down-left
- ddr - diagonal down-right
- vr - vertical-right
- hd - horizontal-down
- vl - vertical-left
- hu - horizontal-up
- p - plane
加权P参考帧(weighted-p ref frames)的百分比
当指定计算SSIM时,显示其数值及分贝数
当指定计算PSNR时,数值与码率一同显示。(不考虑容器占用体积)
当不指定输出PSNR时,x264的最终输出码率的格式如上,不考虑容器占用体积。
最后给出编码的帧数,平均编码速度,以及最终码率(包含容器体积)
此行仅在x264 CLI中出现,使用libx264时不会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