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概念全面接触(二)
草木瓜
网络编程通常被称为Socket编程,在《网络编程概念全面接触一》一文中已经做了比较
详细的解释。这里就涉及的相关传输技术做实际的分析。
一、Socket的两种类型
套接字的两种类型:一种采用"Stream Sockets"(流格式),另一种为"Datagram Sockets"
(数据报格式)。
数据报格式又称为无连接套接字,相反流格式肯定是有连接了。这是跟两种类型采用的
传输协议有关。"Stream Sockets"(流格式)基于TCP协议,"Datagram Sockets"(数据报格式)
基于UDP协议。
对比上UDP与TCP协议的区别,就可以明确Socket的两种类型的含义了。
二、TCP与UDP
TCP 传输控制协议 Transfer Control Protocal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 User Datagram Protocol
TCP与UDP的区别:
TCP UDP
基于连接 基于无连接
系统资源的要求多 系统资源的要求少
数据包结构复杂 数据包结构简单
保证数据正确性 可能丢包
保证数据顺序 不保证
通信效率相对低 通信效率较高
可见TCP保证数据能可靠并且按顺序到达,是完全可靠的连接传输,然而资源要求也比较
多,结构也比较复杂。TCP首先需要在传输方的两端建立一可靠的连接(通过信号的三次握手,
详细可参考TCP相关资料),然后通过数据包的各项校验确保数据完全正确。UDP设计初衷就是
尽可能快的将数据包发送出去。所以UDP协议显得非常精简。你只要建立一个包,构造一个有
目标信息的IP头,然后发出去。无需连接。当然UDP也需要通过对方返回“命令正确应答”也叫
“ACK”包,来避免数据包丢失。假使一定时间内,发送方没有收到接收方的应答,则重新发送
数据包,直到收到"ACK"确认包。
比如聊天室用TCP协议来传送文字、控制信息、画板和屏幕广播数据,用UDP协议来传送语
音和视频流。
三、数据包在网络上的传输
著名的网络七层模型OSI/RM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应用层 (Application)
表示层 (Presentation)
会话层 (Session)
传输层(Transport)
网络层(Network)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物理层(Physical)
TCP/IP四层模型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TFTP,FTP,TELNET)
传输层(Host-to-Host Transport Layer) (TCP, UDP)
网络层(Internet Layer) (IP和路由)
网络接口层(Network Access Layer)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模型的核心思想就是层层封装,工作独立化,即做应用层不必关于下面是如何工作的。
发送数据包从顶层一步步封装,依次加入传输层的报头(TCP,UDP),再加入IP报头,只到物
理层,接收方再依次从物理层开始相反方向解开数据包,直到分析出应用层数据。
例:TFTP的一个包,先是被第一个协议(在这里是TFTP)在它的报头(也许是报尾)包装
(“封装”),然后,整个数据(包括TFTP头)被另外一个协议(在这里是UDP)封装,然后下一个
(IP),一直重复下去,直到硬件(物理)层(这里是以太网)。
当另外一台机器接收到包,硬件先剥去以太网头,内核剥去IP和UDP 头,TFTP程序再
剥去TFTP头,最后得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