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学过Java的人肯定对Hash这个词非常之熟悉,HashTable、HashSet、HashMap等都是对哈希表的封装或改进。这次我们来看下哈希表用C语言表示的封装实现。
哈希表
哈希表又叫散列表,是实现字典操作的一种有效数据结构。哈希表的查询效率极高,在没有冲突(后面会介绍)的情况下不需经过任何比较,一次存取便能得到所查记录,因此理想情况下,查找一个元素的平均时间为O(1)。
哈希表就是描述key—value对的映射问题的数据结构,这在Java中大家都知道,更详细的描述是:在记录的存储位置和它的关键字之间建立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每个关键字与哈希表中唯一一个存储位置相对应。我们称这个对应关系f为哈希函数,这个存储结构即为哈希表。
直接寻址表
当关键字的全域U比较小时,直接寻址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技术,它的哈希函数很简单:f(key) = key,即关键字大小直接与元素所在的位置序号相等。另外,如果关键字不是自然数,我们需要通过某种手段将其转换为自然数,比如可以将字符关键字转化为其在字母表中的序号作为关键字。直接寻址法不会出现两个关键字对应到同一个地址的情况,既不会出现f(key1) = f(key2)的情况,因此不用处理冲突,这便是其优点所在。
散列表
直接寻址的缺点非常明显,如果全域U很大,则在一台标准的计算机可用内存容量中,要存储大小为U的一张表也许不太实际,而且,实际需要存储的关键字集合K可能相对U来说很小,这时散列表需要的存储空间要比直接表少很多。散列表通过散列函数f计算出关键字key在槽的位置。散列函数f将关键字域U映射到散列表T[0...m-1]的槽位上。但是这里会存在一个问题:若干个关键字可能映射到了表的同一个位置处(算法导论上名其曰“槽”),我们称这种情形为冲突。当然理想的方法是尽量避免冲突,我们可以尽可能第将关键字通过f随即地映射到散列表的每个位置上。
哈希函数
哈希函数的构造方法很多,最好的情况是:对于关键字结合中的任一个关键字,经哈希函数映射到地址集合中任何一个地址的概率相等,也就是说,关键字经过哈希函数得到一个随机的地址,以便使一组关键字的哈希地址均匀分布在整个地址空间中,从而减少冲突。同样,由于多数哈希函数都是假定关键字的全域为自然数集N={0、1、2....},因此所给关键字如果不是自然数,就要先想办法将其转换为自然数。下面我们就来看常用的哈希函数。
直接定址法
对应前面的直接寻址表,关键字与哈希表中的地址有着一一对应关系,因此不需要处理冲突。
除法散列法
哈希函数如下:
f(key)= key%m
即对所给关键字key取余,这里m必须不能大于哈希表的长度len,通常m取一个不太接近2的整数次幂的素数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乘法散列法
用关键字key先乘上A(0<A<1),取出其小数部分,然后用m乘以这个值,再向下取整,该哈希函数为:
f(key)= floor(m*(key*A%1))
通常,A=(sqrt(5)-1)/2 = 0.6180339877...(黄金分割点)是个比较理想的值。
其他还有一些,诸如数字分析法、折叠法、全域散列法等,这里不再一一介绍,有兴趣了解的可以参考相关书籍(其实我们一般用的比较多的可能也就是除法散列法和乘法散列法)。
冲突处理
但我们前面提到,为了节省空间,表中槽的数目应该是小于关键字的数目的,因此完全避免冲突是不可能的。下面介绍两种解决冲突的方法:链接法和开放定址法。
链接法
链接法的思路很简单:如果多个关键字映射到了哈希表的同一个位置处,则将这些关键字记录在同一个线性链表中,挂在该位置处,如下图所示:
图中,关键字k1和k4映射到了哈希表的同一个位置处,k5、k2和k7映射到了哈希表的同一个位置处。另外,为了更快地删除某个元素,可以将链表设计为双向链表。后面的代码中我们采用的是单向链表。
开放定址法
在开放定址法中,所有的元素都存放在散列表中,也即是说,每个表项或包含动态集合的一个元素,或为空。该方法采用如下公式记性再散列:
F(key,i) = (f(key) + i)%len
其中,f(key)为哈希函数,len为哈希表长,i为增量序列,它可能有如下三种情况:
1)i = 1,2,3...m-1
2)i = 1,-1,4,-4,9,-9...k^2,-k^2
3)i为伪随机序列
采用第一种序列的叫做线性探测再散列,采用第二种序列的叫做二次探测再散列,采用第三种序列的叫做随机探测再散列。说白了,就是在发生冲突时,将关键字应该放入的位置向前或向后移动若干位置,比如采取第一种序列时,如果遇到冲突,就向后移动一个位置来检测,如果还发生冲突,继续向后移动,直到遇到一个空槽,则将该关键字插入到该位置处。
线性探测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它存在一个问题,称为一次群集。随着连续被占用的槽不断增加,平均查找时间也随之不断增加,群集现象很容易出现,这是因为当一个空槽前有i个满槽时,该空槽为下一个将被占用的概率为(i+1)len。
同样采用二次探测的方法,会产生二次群集,因为每次遇到冲突时,寻找插入位置时都是在跳跃性前进或后退,因此这个相对于一次群集来说,比较轻度。
代码实现
下面我们要来看下代码的实现了,我们这里采用链接法来处理冲突,因此描述数据结构的h文件的代码如下:
我们需要先建立一个空哈希表,而后可能要执行插入、删除、查询等相关操作,最后要销毁哈希表,因此相关函数的实现代码如下: 我们采用如下代码来测试: 输出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