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的配置机制及其编译过程。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内核的配置机制,包括Makefile、配置文件和配置工具的作用。重点解析了make menuconfig过程,涉及到scripts目录、Kconfig文件、.config文件和autoconf.h文件的角色。此外,还阐述了如何通过修改Kconfig和makefile文件来添加新功能,并以一个模块实验为例,展示了如何将模块编译进内核或编译为模块。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linux内核的配置机制及其编译过程。

一、配置系统的基本结构

Linux内核的配置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

   1、Makefile:分布在 Linux 内核源代码根目录及各层目录中,定义 Linux 内核的编译规则;

    2、配置文件(config.in(2.4内核,2.6内核)):给用户提供配置选择的功能;

    3、配置工具:包括配置命令解释器(对配置脚本中使用的配置命令进行解释)和配置用户界面(提供基于字符界面、基于 Ncurses 图形界面以及基于 Xwindows 图形界面的用户配置界面,各自对应于 Make config、Make menuconfig 和 make xconfig)。

   这些配置工具都是使用脚本语言,如 Tcl/TK、Perl 编写的(也包含一些用 C 编写的代码)。本文并不是对配置系统本身进行分析,而是介绍如何使用配置系统。所以,除非是配置系统的维护者,一般的内核开发者无须了解它们的原理,只需要知道如何编写 Makefile 和配置文件就可以。

二、makefile menuconfig过程讲解

当我们在执行make menuconfig这个命令时,系统到底帮我们做了哪些工作呢?

这里面一共涉及到了一下几个文件我们来一一讲解

Linux内核根目录下的scripts文件夹

arch/$ARCH/Kconfig文件、各层目录下的Kconfig文件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zhengmeifu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