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添加一个Native Service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Android中创建一个Native Service,并利用Binder机制实现客户端与服务端的通信。通过定义接口类IZxTask,实现客户端的代理类BpZxTask和服务器端的BnZxTask,利用BinderService模板启动服务并处理请求。在客户端,通过asInterface函数获取服务的接口对象,从而实现跨进程通信。

Native Service其实就是一个linux守护进程,提供一些服务,不过由于android的进程间通讯使用了Binder机制,那么我们就需要按照android的规则来实现我们的Native Service。

客户端在请求service的服务时使用了一个具有相同接口的Proxy类。native service这具体实现这个接口,所以android提供了IInterface类,其是”base class for Binder interfaces”,所以我们的IZxTask类继承它:

class IZxTask : public IInterface {
public:
    enum { TASK_GET_PID = IBinder::FIRST_CALL_TRANSACTION,
    };

    virtual int getPid() = 0;

    DECLARE_META_INTERFACE(ZxTask);
};
IMPLEMENT_META_INTERFACE(ZxTask, "android.hardware.IZxTask");

必须以I开头,因为后面会用到一些宏,比如DECLARE_META_INTERFACE,I开头是写到宏里面的,所以我们只要传入了ZxTask就行了。我们的Native Service提供一个接口就是返回Service的进程号。
下面我们就需要开始分化实现,一个是客户端,一个是native service。
先来看代理类

class BpZxTask : public BpInterface<IZxTask> {
public:
    BpZxTask(const sp<IBinder>& binder)
        : BpInterface<IZxTask>(binder)
    {
    }

    virtual int getPid()
    {
        Parcel data, reply;
        data.writeInterfaceToken(IZxTask::getInterfaceDescriptor());
        remote()->transact(TASK_GET_PID, data, &reply);
        return reply.readInt32();
    }
};

BpInterface模板类,其中的p就是代理的意思。其以我们前面定义的Interface为模板参数。
BpInterface声明如下:

template<typename INTERFACE>
class BpInterface : public INTERFACE, public BpRefBase
{
public:
                                BpInterface(const sp<IBinder>& remote);

protected:
    virtual IBinder*            onAsBinder();
};

我们的BpZxTask需要实现我们定义的接口类中的接口函数。在实现中,我们是客户端,我们需要向native service提申请,我们使用remote获得关联service的IBinder对象,然后通过transact提交,通过reply获得返回值。

下面来看BnInterface的实现。

class BnZxTask : public BnInterface<IZxTask> {
public:
    virtual status_t 
评论 1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