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个人赛规则解析
一、组别划分
本次大赛C/C++和Java两个语言分别设有四个组别:研究生组、大学A组、大学B组和大学C组。选手只能选择参加其中一个组别的竞赛,各组评奖独立进行。
组别资格对应如下:
- 研究生组:只限研究生参加
- 大学A组:985、211等重点本科院校本科生,也可选择参加研究生组
- 大学B组:其他本科院校本科生,也可选择参加大学A组或研究生组
- 大学C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可自由选择参加任意组别
二、赛程安排
省赛和决赛的比赛时长均为4小时。详细赛程以官方公布为准。比赛采用封闭限时的个人赛形式,选手通过机器和服务器完成试题,过程中不得使用互联网和外部资源。
三、参赛环境
参赛选手需自备内存4G以上、硬盘60G以上的x86兼容机。操作系统可选用Windows7/8/10/11。
开发环境要求:
- C/C++组:Dev-cpp 5.11(支持C++11),提供C/C++ API文档
- Java组:JDK 1.8,Eclipse-java-2020-06,提供API文档
四、试题类型
竞赛全部为客观题,分为结果填空题和编程大题两类,最终评分以测评结果为依据。
结果填空题只需填写最终结果,对解题方法和过程不做要求。编程大题则要求选手根据题面描述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程序应能处理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具有普遍适用性。
五、考查范围
竞赛重点考查选手运用算法和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范围涵盖程序设计基础、常见算法(排序、搜索、贪心、动规等)和基本数据结构(数组、字符串、树、图等),研究生组和大学A组的范围还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