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数字计算机是在1935-1939年由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物理系副教授阿塔纳索夫和其合作者贝瑞研制成功的,用了300个电子管,取名为ABC。阿塔纳索夫被称为电子计算机之父
2.1946年,由莫科利和艾克特负责的真正实用的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研制成功。该方案由美国军方扶持用来计算弹道参数。得到了冯·诺依曼等人的帮助。使用了18800个电子管,重30t,占地面积170平方米,耗电功率150kw。
3.意义:自从第一台实用的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后,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电子计算和信息化时代。
元器件的更新与体系结构的发展
1.第一代计算机: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
电子计算机;
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
存储器件为声延迟线或磁鼓
采用低级编程语言(早期机器语言,后期汇编语言)编制程序
电子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速度慢
第一代计算机的典型代表是冯·诺依曼等人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IAS于1946年设计的**存储程序计算机**。该机被称为**IAS计算机**,是后来通用计算机的**原型**。
2.第二代计算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
晶体管计算机;
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
存储器件内存采用磁芯存储器,外存采用磁鼓与磁带存储器
实现了浮点数运算
在系统结构方面提出了变址,中断,I/O处理器等新概念
出现了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
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三位科学家于1947年研制了晶体管,该实验室于1954年研制了晶体管计算机TRADIC。
麻省理工学院学院于1957年完成了TX-2;
IBM公司于1955年宣布了全晶体管计算机7070和7090,于1959年推出商用机IBM 1401;
3.带三代计算机: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逻辑元件与存储器均由集成电路实现;
1958年,工程师杰克·基尔比和罗伯特·诺伊斯分别独自发明了集成电路;
1964年,IBM公司宣布了世界上第一台采用集成电路的计算机IBM 360,该系统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包括微程序控制,高速缓存,虚拟存储器和流水线技术等。在软件首先实现了并配置了操作系统,具有资源调度,人机通信和输入输出控制等功能;
这一时期,大型/巨型/小型机同时发展。
1964年 CDC 6600 ,CDC 7600 ,CYBER系列都是大型机代表;
巨型机有CDC STAR-100和ILLIAC IV等;
小型机有DEC公司的PDP系列;
4.第四代计算机: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微电子学的发展产生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
大规模(LSI)和超大规模(VLSI)集成电路成为计算机的主要器件
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
摩尔定律:由于硅技术的不断改进,每18个月,集成度将翻一番,速度将提高一倍,价格将降低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