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91)
  • 收藏
  • 关注

原创 中国当代印章孙溟㠭篆刻锤凿印《无题Ⅵ》

这方 《无题Ⅵ》是孙溟㠭先生根据章料的自然纹路创作的,章料为10厘米正方的乌木,平面有不规则的裂痕,孙先生根据裂痕的走向,顺势而为,用锤法和点法加以熟练的锤凿便创作出了这方作品。此作品有人说看到了流星雨,有人说看到了战争,有人说看到了疾风暴雨,有人说看到了烟花庆新年,有人说是天气突变下的冰雹……至于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孙溟㠭篆刻锤凿印《无题Ⅵ》孙溟㠭篆刻锤凿印《无题Ⅵ》孙溟㠭篆刻锤凿印《无题Ⅵ》孙溟㠭篆刻锤凿印《无题Ⅵ》

2024-12-18 21:37:31 200

原创 中国当代篆刻孙溟㠭作品《美》

美”字这方篆刻作品,据孙溟㠭先生讲,是他看过一部印度电影《摔跤吧!故事情节曲折,处处令人感动,经过主角不屈不挠的坚持练习摔跤,终究练成了真功夫,比赛时主角抓住对手快速转身一个过肩摔,将对手摔在地上,动作之娴熟,速度之快,一气呵成,真是太漂亮了,那是一种艺术之美。孙先生根据电影里过肩摔的动作,以“美”字为基础,通过合理的创作,“美”字犹如过肩摔动作一样展现着力量加运动的艺术美,又不失金石趣味和美感。孙先生的作品与众不同,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作品背后的哲理给人以启迪,值得细细品味,是艺术界的一股新流。

2024-12-18 21:29:19 253

原创 中国当代篆刻,孙溟㠭当代篆刻作品《一切都会过去》

人生之中的苦和甜,都是美好的经历,但都会成为过去,珍惜当下的一切。杨绛先生有言,人这一辈子就是一个过程,没有永远盛开的花,也没有不老的青春,时间一到该老的老,该走的走,我们终究是时间的过客,既然是过客何必执着。溟㠭先生的这方篆刻作品,是用简体字入印,有着魏碑的气魄,揉入了当代的气息,作品简约而不俗,结体陈而不旧的效果。新旧巧妙的结合,不失金石的趣味,凸显了溟㠭自由艺术的风格。人生当中多么的贫穷和多么的富有,终究都会过去,珍惜自己人生之旅。中国当代篆刻,孙溟㠭当代篆刻作品《一切都会过去》

2024-12-18 21:20:55 227

原创 中国篆刻艺术孙溟㠭凿木《未来之门》

每人都有着自己对未来的期盼,未来并不遥远,下一秒就是未来,当下的一切好和一切的恶是暂时的,都会随着时间一秒一秒过去,走向未来,希望每人都能尽早打开未来之门,到达自己理想中的美好世界。孙溟㠭凿木《未来之门》孙溟㠭凿木《未来之门》孙溟㠭凿木《未来之门》甲辰伏末于舍下溟㠭凿木。

2024-08-18 22:41:34 239

原创 2024年1月1日孙溟㠭篆刻艺术展开幕式于北京大学北大书店成功举办

本次篆刻展展期由2024年1 月1日起至2024年1月31日止, 共展出8部分内容:“觉醒之 美”、“意象之美”、“创新之美”、“金石之美”、“甲 骨文篆刻之美”、“草书篆刻之美”、“自然之美”、“名 家作品之美”。篆刻艺术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距今已有 37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门 将中国书法、镌刻相结合的艺术,始于殷商,兴于汉代。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不但有原北京大学校长“胡适”的 名章,以及各种田黄石,还有孙溟㠭先生的恩师——中 国著名书法家杨萱庭先生的代表作。

2024-01-11 22:18:48 571

原创 中国艺术孙溟㠭篆刻《泡泡》

孙溟展先生现在的这方篆刻作品,没有使用大篆和小篆文字来篆刻,彰显篆刻的金石魅力。一改以往的不同,以圆形组合设计,用篆刻的刀法刻出,即体现篆刻的美,又达到了作者想表达的感情。这方篆刻作品溟展先生起名为《泡泡》,寓意美好的生活就像泡泡一样一个接一个不断涌现出来……珍惜当下美好的生活。孙溟展癸卯年秋月于寒舍小窗下刊。

2023-10-24 22:51:13 222

原创 中国艺术溟㠭篆刻作品《止语》

孙溟㠭先生篆刻作品《止语》:“一出生先学说话,却用一生来学闭口,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智者语迟,愚着话多,人不贵牙尖嘴硬,而贵在耳聪目明,癸卯秋月寒舍小窗下溟㠭刊。孙溟㠭篆刻作品《止语》孙溟㠭篆刻作品《止语》

2023-09-19 23:03:09 325

原创 中国艺术孙溟㠭篆刻《爻变5》

文/氿波。

2023-09-05 09:29:07 148

原创 《了》溟㠭篆刻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底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2023-09-03 22:59:12 87

原创 中国艺术孙溟㠭篆刻《童年》

找回童年…文/氿波。

2023-08-30 07:46:56 138

原创 中国篆刻艺术孙溟㠭作品《红火1号》

美国的抽象艺术家巴内特·纽曼,画过一副黑火1号,构图简介直接,线条美,色彩华贵,富有内在,很是喜欢。斯以中国篆刻艺术形式呈现其思想,自由的刀痕,质朴富有哲理的线条,自然纯真的朱红颜色更为无邪,癸卯年夏季在寒舍小窗下孙溟㠭刊。孙溟㠭篆刻作品《红火1号》孙溟㠭篆刻作品《红火1号》

2023-08-19 22:15:27 153

原创 中国艺术孙溟㠭篆刻作品《得大自在》

关汉卿《四块玉·闲适》:“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

2023-08-14 22:00:59 176

原创 中国篆刻艺术溟㠭作品《酒》

孙先生得此一意,便时常与三五好友纵情豪饮,任性放诞,在醉眼朦胧中与造化同游,放浪形骸,玉山倾颓。而孙先生忽然纵身跃起,刀笔在手,石头在握,只听咔咔一阵乱响,几下就刻出了这方憨态可掬的酒字来。定睛一看,于恣意酣畅之中透出一股散淡闲适的意韵,甚是欢喜,倒头便睡。当真是幕天席地,纵意所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自古道圣贤寂寞,唯有饮者留名,而留名者全赖其艺术作品流芳百世。李白斗酒诗百篇,说到底,酒还是个好东西,只有醉中的自己随意所适,无忧无虑,那才是生命的本真。孙溟㠭篆刻作品《酒》

2023-08-10 00:56:00 155

原创 中国艺术孙溟㠭篆刻作品《活着》

人人为生活挣扎着,做着不想做的事,说着不想说的话,为生活低头弯腰委屈求全人生苦多甜少,何时了!孙溟㠭篆刻作品《活着》孙溟㠭篆刻作品《活着》孙溟㠭篆刻作品《活着》

2023-08-03 23:02:53 411

原创 中国篆刻艺术家孙溟㠭作品《无心》

希运禅师云:" 无心,无一切心。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 又说:" 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孙溟㠭篆刻作品《无心》孙溟㠭篆刻作品《无心》孙溟㠭篆刻作品《无心》孙溟㠭篆刻作品《无心》

2023-08-02 23:43:49 150

原创 中国篆刻孙溟㠭禅意《闭嘴》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孙溟㠭篆刻作品《闭嘴》孙溟㠭篆刻作品《闭嘴》

2023-08-02 23:35:43 193

原创 中国篆刻艺术孙溟㠭作品《瀚ll》

这个作品结束以后,妻 晓蕾云:每个人生犹如一颗颗繁星,在时空交错中汇聚成一条星汉灿烂的银河,在静谧深邃的宇宙中清澈回响,熠熠生辉……孙溟㠭篆刻作品《瀚ll》孙溟㠭篆刻艺术《瀚ll》孙溟㠭篆刻作品《瀚ll》

2023-08-02 23:19:38 150

原创 中国艺术孙溟㠭篆刻作品《真空妙有》

佛教认为:“空、有”是一体的两面,像手心和手背都是肉一样,两者相需相求、相生相成;又如孪生兄弟,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从“有”之中可以体悟到“空”的妙谛,从“空”里面又可以认识“有”的义蕴。反观溟㠭先生创作的《真空妙有》,寥寥数笔,若有似无,无中生有,意境悠远,引人深思。这方印用留白去引发观者的思考,正体现了他对传统篆刻的创新,传统篆刻绵延数千年,彼间众人还在追逐金石之美,孙先生则尝试用更现代的手法和表达形式去展现传统的篆刻艺术。似图又非图,结合《真空妙有》的主题,观者方能明白艺术家所要传达的意境。

2023-05-12 06:45:59 266

原创 不黑文化艺术学社祝大家国庆快乐

金秋十月,举国同庆,华夏大地,繁花似锦。祝福不黑学社的好朋友们,国庆快乐。借孙溟㠭老师《芳华》中的秋色,然后鼓励它们明年再次枝繁叶茂。爱这些树木,直到秋叶落尽,纵享这深秋的美景、美事,月白风清,共酒开怀!

2023-05-12 06:41:08 99

原创 孙溟㠭20余载春秋,4000多方印章,这双质朴的手有多么倔强的生命力

美国学者威廉·罗肯特曾说篆刻是“世界公认的最高艺术,代表了世界美学的最高成就。愿篆刻艺术家们保持初心,用这样一双双质朴的手,为人间,创造更多的佳作。孙溟㠭说:“创作时最费功夫的是构思阶段,一个作品有了灵感后,创作的过程往往是酣畅淋漓的,从选材至创作再到最终成品,创作者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这种精神享受很难用语言形容。在创作《药生尘》时,整个过程不过几个小时,但孙溟㠭情趣所致,即使刻刀划破虎口处流出鲜血也分毫不受影响,一笔一划,一刀刀刻下去,石屑飞溅,白文呼之欲出。在他创作纪念吴品超院士的作品《药生尘》时,

2023-05-12 06:36:31 666

原创 中国艺术孙溟㠭篆刻——《无题》

无题》的创作灵感,源于艺术家的情绪感受,借用大于号“>”小于号“<”加号“+”减号“-”乘号“×”等号“=”和粗线、细线,一系列的组合变化,表达了孙溟㠭内心对逻辑与哲理的诠释。孙溟㠭抛弃了传统印章的文字书写和造型构图,红和白的对比,具有溟㠭风格的“”书法与图形融合“的特点。同时,利用凿痕特有的自然效果达到相对平衡,将凿痕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疫情期间,孙溟㠭创作了大量红木材质的篆刻,凿痕的自然效果颇为奇特,无法复制。灵感来时,只为抒发胸中的激情,红木、凿痕、非常规文字、造型,此方印章名为《无题》,

2023-05-08 15:38:46 152

原创 中国艺术孙溟㠭禅意篆刻——《虚空粉碎》

虚空粉碎的境界,一般道家说的较多,后来佛家尤其是禅宗的大德也会用到“虚空粉碎”的概念。孙溟㠭研习书法数十年,对禅宗理解颇深,因此,在他的篆刻作品中,禅宗是他常用的创作主题。虚空粉碎,体现了篆刻艺术的金石之美。孙溟㠭采用了简化字书写,刀痕短且直,文字构图饱满,字体颇具童趣,带有艺术家强烈的个人风格。孙溟㠭篆刻作品《虚空粉碎》更觉世界之大,境界之高,

2023-05-08 15:33:42 225

原创 中国艺术孙溟㠭禅意篆刻《来此作甚》

此方印,在陶瓷材质上用甲骨文以白文的形式进行篆刻,创作灵感颇具机缘。孙溟㠭在云南昆明采风期间,一日游历至昆明著名的佛教寺院华亭寺,由碧峣精舍向南斜登上径,上至华亭山山腰处,只见修竹蔽天,松荫夹道,就在山门的背后以行书书写的“到此作甚”四个大字映入眼帘,使得孙溟㠭大为触动。孙溟㠭潜心治印多年,对禅宗有所参悟,被华亭寺山门的行书触动后,他把“到”字改成了“来”字,“来此作甚”即是艺术家对人生的自问,亦是对自己的回答。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笔法以直线居多,显得刚硬。在字体的选择上,孙溟㠭使用了甲骨文,

2023-05-08 15:26:20 329

原创 中国艺术孙溟㠭禅意篆刻——《虚妄的心》

学习篆刻的人,必先修习书法;篆刻集大成者,必博古通今、对哲学、佛学、艺术具有一定专业素养。《虚妄的心》是先锋篆刻家孙溟㠭的禅意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尤其凸显溟㠭风格中“书法绘画结合、篆刻写意“的特点,抛弃传统文字布局,以现代的审美构图,结合篆刻技法体现其金石之美。构图饱满,线条曲意变化,层层关联,形成视觉冲击。刻“心”而不写“心”,孙溟㠭更想传达的关乎意韵,图形与写意的结合,使古老的篆刻艺术变得生动、活泼而又现代,正如孙溟所说:“继承和创新,让篆刻这门古老艺术鲜活起来,是吾辈的使命。

2023-05-08 15:18:50 140

原创 孙溟㠭先生禅意篆刻——自己的伞

我只想让他找到他自己想要的目标,如果没有,那就先等等,为什么那么着急呢?儿子,从小我就想让你活成你想要的样子,而不是别人希望你的样子。中年了,需要事业有成,负起工作和家庭的责任,尤其养育好自己的子女。从小时候被父母教育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到在社会中随波逐流,累着,苦恼着,又无可奈何。每个都市中的打拼人都太累了,需要放下身心,听首哪怕不知道名字的曲子,和他人聊聊心里话,哪怕是和一个转身再也不会见的陌生人。我这个中年大叔呢,该为自己活活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接触自己喜欢的人,哪怕都跟名利无关,也要轻松些,快乐些。

2023-05-08 15:08:15 175

原创 孙溟㠭篆刻,红木上的‘’椎凿稚趣‘’

篆刻、书画艺术家孙溟㠭先生在疫情期间,创作了一系列红木材质的篆刻作品。区别于传统篆刻强调金石的雄浑、残破美,孙先生进行了全新的尝试,木材相较于传统石材、金属更加具有肌理变化,和艺术家的力道、刀法融为一体,产生奇妙反应。了解中国传统篆刻的人,一定知道篆刻作品中追求的“金石气”。作为拥有37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篆刻艺术是将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相结合,制作印章,亦是汉字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所谓金石气韵,就是刻出的印章效果有金文与石刻的味道,更是审美上的直观感受。孙溟㠭红木系列篆刻《悟》

2023-05-05 22:05:28 580

原创 孙溟㠭先生禅意篆刻《虚空粉碎》

桶底脱落,大地平沉,虚空粉碎。此为修禅大彻大悟的境界,非一般人所能知,非一般人所能得。禅宗的种种说法非口头说说而已,都是亲修实证的功夫。有些学人拿着自己理上有所悟的东西写个偈子,说自己开悟了,让明眼人贻笑大方。理上知道些东西,离证悟得远呢,哪怕证悟了,离成佛还差十万八千里呢,还得悟后真修。孙溟㠭先生所刻“虚空粉碎”干净、利落,形容证悟得彻底,了道,究竟。其心向往之,于其有默契焉。但是,一有所求,立马走样。佛曰: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溟㠭先生于禅宗往昔即有因缘,今世亦是个禅和子也!

2023-05-05 21:55:58 194

原创 孙溟㠭先生禅意篆刻——《自己的伞》

我只想让他找到他自己想要的目标,如果没有,那就先等等,为什么那么着急呢?儿子,从小我就想让你活成你想要的样子,而不是别人希望你的样子。中年了,需要事业有成,负起工作和家庭的责任,尤其养育好自己的子女。从小时候被父母教育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到在社会中随波逐流,累着,苦恼着,又无可奈何。每个都市中的打拼人都太累了,需要放下身心,听首哪怕不知道名字的曲子,和他人聊聊心里话,哪怕是和一个转身再也不会见的陌生人。我这个中年大叔呢,该为自己活活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接触自己喜欢的人,哪怕都跟名利无关,也要轻松些,快乐些。

2023-05-05 21:49:51 128

原创 孙溟㠭先生禅意篆刻——“道”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孙溟㠭先生代表北京不黑文化艺术学社进行中国禅宗文化之旅的第一站——福建省福清黄檗山万福禅寺,有感而篆“道”字。孙溟㠭篆刻作品《道》

2023-05-05 21:44:49 142

原创 孙溟㠭先生禅意篆刻——微笑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本来天真佛,如此而已。释迦文佛讲法四十九年,只为教人识得自己本来面目,识得了,经论言语都是多余,只此微笑足以。孙溟㠭篆刻作品《微笑》孙溟㠭篆刻作品《微笑》

2023-05-05 21:40:47 164

原创 孙溟㠭篆刻作品“真空妙有”印章诞生记

这通体的红色隐隐露出三处可爱的白色,红与白看似不同,又融为一体,就叫‘真空妙有’如何?”溟㠭先生这样一说,我反而害羞而局促起来,这是他灵感突现,又辛苦构思而有的杰作,怎好用我起的名字?借着这个话题,溟㠭先生聊开了他的篆刻思想: 篆刻发展了这么多年还是金石的老路子,传统再学得好,再按老祖宗的方法去篆刻,也突破不了明清时期的高度;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篆刻该有所突破,该有所创新了,简化字为何不能以篆刻的艺术形式表现?殊不知,溟㠭先生从行书、草书、隶书,到大篆、小篆,再到鼎文、甲骨文,均熟稔并信手拈来。

2023-04-26 17:07:44 138

原创 孙溟㠭先生书法艺术——“求”

孙溟㠭篆刻作品《求》

2023-04-26 17:03:55 109

原创 孙溟㠭先生篆刻欣赏——“数”

人生几多戏谑,世事几多无常;趣心对待,过而无痕。突破了,出框了,还是很耐看。游龙戏凤,嬉戏又雅趣。此时溟㠭先生之心境又如何?孙溟㠭篆刻作品《数》孙溟㠭篆刻作品《数》

2023-04-26 17:01:11 127

原创 孙溟㠭先生篆刻“药生尘”——纪念吴孟超院士精神永在

清朝末年,一老中医写了一副春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溟㠭先生感念其情怀,以珍藏的老挝田黄而治此印,亦借以缅怀吴孟超院士精神永在。其刀法古朴,厚重,苍劲有力,字态又与切面呼应而有趣味。发力治印,难免伤手,溟展兄,你的“药”又在哪里呢?然,普通医务工作者亦默默耕耘在自己的岗位中,医者,救人也。佛教中也有一佛,名东方琉璃光如来,那里没有世间的沟坎,病痛,丰衣足食不求自来,琉璃为地,七宝充满,这是药师佛在因地修行发愿而成就的。世有良医,仁心仁术,以所得报效国家,如吴孟超院士,国之重器。

2023-04-26 16:57:37 119

原创 孙溟㠭先生篆刻作品“千载寿”

孙溟㠭篆刻作品《天载寿》

2023-04-26 16:52:03 85

原创 孙溟㠭创作篆刻作品(稻)纪念袁隆平老先生

拓印右侧为袁老的样子,人瘦心厚,顶着烈日,照料自己试验的稻田。袁老一生只做一件事——为了人类远离饥饿,真乃国之栋梁。“稻”字中间的三点,又何尝不是袁老饱含深情又坚定的眼光?溟㠭先生用印章的红和白的反差,对比更强烈,也体现金石篆刻的魅力!上面的缺口表示万物的不完美,亦表达了溟㠭先生对袁老的哀思,伟大如此,生命一样如滔滔江水不可留啊!袁老走了,粮食和精神留给了后人。我相信千万个学人会踏着他的足迹,用不同的方法利益世人,踏实、厚重、精进、利他的精神将永垂不朽!稻穗熟了,袁老走了。孙溟㠭篆刻作品《稻》

2023-04-26 16:48:38 102

原创 孙溟㠭先生现代篆刻——《天问》

此“天问”二字,大概一年以前溟㠭先生已经呈现其艺术风貌,似乎与火星行动的宗旨不谋而合。溟㠭先生以艺术化形象化的方式展现“天问”,其“天”简约而无穷,以三道圆弧直通苍穹;其“问”拟人疑惑而又穷追之形象。宇宙浩瀚,非人类小我所能完全知晓。人,作为地球的主宰,以科技为依托,走出家园,探月揽天,如今我国“天问一号”行动又登上了火星。孙溟㠭篆刻作品(天问)孙溟㠭篆刻艺术(天问)

2023-04-26 16:42:25 140

原创 孙溟㠭先生禅意篆刻——正

孙溟㠭篆刻作品《正》孙溟㠭篆刻作品《正》

2023-04-26 16:38:10 184

原创 孙溟㠭先生书画艺术《贵妃》

孙溟㠭作品《贵妃》华枝春满灵光闪耀姹紫嫣红姿态万千不经意间抬头你就是那一抹心动(文/九章)

2023-04-25 14:16:27 73

原创 孙溟㠭匪石记白羊峪之行

孙溟㠭篆刻作品 《干屎撅》孙溟㠭篆刻作品《干屎撅》回头已成大作“屎橛”

2023-04-25 14:13:06 155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