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溟㠭篆刻,红木上的‘’椎凿稚趣‘’

篆刻艺术家孙溟㠭在疫情期间以红木为材,创作出别具一格的篆刻作品,突破传统金石美学,展现出木材肌理与刀法融合的韵味。他的作品如《数》、《右施左不知》、《悟》,以独特的风格和创新的形式,诠释了篆刻艺术的现代审美趣味。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了解中国传统篆刻的人,一定知道篆刻作品中追求的“金石气”。作为拥有37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篆刻艺术是将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相结合,制作印章,亦是汉字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

 

       何为金石之美?金:一般指青铜器中的文字,也叫钟鼎文;石:是指在石头上刻字;所谓金石气韵,就是刻出的印章效果有金文与石刻的味道,更是审美上的直观感受。

3eed0b1635c54b39b0f9ad15179c6214.png

 孙溟㠭老师的红木系列篆刻作品

     篆刻、书画艺术家孙溟㠭先生在疫情期间,创作了一系列红木材质的篆刻作品。区别于传统篆刻强调金石的雄浑、残破美,孙先生进行了全新的尝试,木材相较于传统石材、金属更加具有肌理变化,和艺术家的力道、刀法融为一体,产生奇妙反应。凿痕的不确定性又增加了作品的趣味,似是童稚、却是超然。

1e4ed1a518214121b0fb49cad1a04e43.png

 溟㠭风格篆刻《数》

白文草书,出框的篆刻形式,尽显线条美感

体现了作者创作中突破、求变的思想

16f092c413374968a02b443d7311ecd0.png

 

孙溟㠭红木系列篆刻《右施左不知》

源自古兰经名言

“最好的施舍是右手施舍,而左手不知”

采用简化字白文、具有溟㠭风格特点

ee858e9b2eb740b5a51b7bcbf9d42d48.png

 

孙溟㠭红木系列篆刻《悟》

白文篆书、上下结构,以凿痕凸显自然质朴

因不是传统文字结构,更具神秘韵味

 

 

艺海无涯,谁可泛舟?审美趣味,各有千秋

借用黄宾虹先生所言:

“一印虽微,可与寻丈摩崖,千重器同其精妙。”

 

45b6d8b207d3449d930f7b20a57da82b.p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