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内存空间的测试和调整设置命令

目录

JVM内存空间的测试和调整设置命令

默认的堆空间的大小:

默认的栈空间大小

堆(栈)大小设置

典型设置:

参考文献


JVM内存空间的测试和调整设置命令

默认的堆空间的大小:

初始堆内存大小:物理电脑内存大小的 1 / 64 最大堆内存大小:物理电脑内存大小的 1 / 4

测试代码

public class Heap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返回Java虚拟机中的堆内存总量
        long initialMemory = Runtime.getRuntime().totalMemory() / 1024 / 1024;
        //返回Java虚拟机试图使用的最大堆内存量
        long maxMemory = Runtime.getRuntime().maxMemory() / 1024 / 1024;
        System.out.println("-Xms : " + initialMemory + "M");
        System.out.println("-Xmx : " + maxMemory + "M");
//        System.out.println("系统内存大小为:" + initialMemory * 64.0 / 1024 + "G");
//        System.out.println("系统内存大小为:" + maxMemory * 4.0 / 1024 + "G");
        try {
            Thread.sleep(1000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默认的栈空间大小

测试本机默认的栈内存大小

写一个简单的递归,测试栈内存的大小

public class StackOverFlowTest {
    private static int count = 1;

    public static void countPlus(){
        System.out.println(count++);
        countPlu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ackOverFlowTest.countPlus();
    }
}

 虚拟机栈内存为256k的情况:约调用2400+次

所以推测出的本机默认栈内存约为 9986/2400*256K≈1M

堆(栈)大小设置

JVM 中最大堆大小有三方面限制:相关操作系统的数据模型(32-bt还是64-bit)限制;系统的可用虚拟内存限制;系统的可用物理内存限制。32位系统下,一般限制在1.5G~2G;64为操作系统对内存无限制。我在Windows Server 2003 系统,3.5G物理内存,JDK5.0下测试,最大可设置为1478m。

典型设置:

java -Xmx3550m -Xms3550m -Xmn2g -Xss128k

- Xmx3550m :设置JVM最大可用内存为3550M。 -Xms3550m :设置JVM促使内存为3550m。此值可以设置与-Xmx相同,以避免每次垃圾回收完成后JVM重新分配内存。 -Xmn2g :设置年轻代大小为2G。整个堆大小=年轻代大小 + 年老代大小 + 持久代大小 。持久代一般固定大小为64m,所以增大年轻代后,将会减小年老代大小。此值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Sun官方推荐配置为整个堆的3/8。 -Xss128k :设置每个线程的堆栈大小。JDK5.0以后每个线程堆栈大小为1M,以前每个线程堆栈大小为256K。更具应用的线程所需内存大小进行调整。在相同物理内存下,减小这个值能生成更多的线程。但是操作系统对一个进程内的线程数还是有限制的,不能无限生成,经验值在3000~5000左右。

java -Xmx3550m -Xms3550m -Xss128k -XX:NewRatio=4 -XX:SurvivorRatio=4 -XX:MaxPermSize=16m -XX:MaxTenuringThreshold=0

-XX:NewRatio=4 :设置年轻代(包括Eden和两个Survivor区)与年老代的比值(除去持久代)。设置为4,则年轻代与年老代所占比值为1:4,年轻代占整个堆栈的1/5 -XX:SurvivorRatio=4 :设置年轻代中Eden区与Survivor区的大小比值。设置为4,则两个Survivor区与一个Eden区的比值为2:4,一个Survivor区占整个年轻代的1/6 -XX:MaxPermSize=16m :设置持久代大小为16m。 -XX:MaxTenuringThreshold=0 :设置垃圾最大年龄。如果设置为0的话,则年轻代对象不经过Survivor区,直接进入年老代 。对于年老代比较多的应用,可以提高效率。如果将此值设置为一个较大值,则年轻代对象会在Survivor区进行多次复制,这样可以增加对象再年轻代的存活时间 ,增加在年轻代即被回收的概论。

参考文献

一文带你深入简出JVM的内存溢出,面试官看了都说好 - 知乎

JVM调优总结 -Xms -Xmx -Xmn -Xss_xms xmx_无心水的博客-CSDN博客

JVM设置栈大小(idea)_jvm调整栈大小_SanfordChern的博客-CSDN博客

29.JVM堆空间大小的设置(-Xms和-Xmx)和查看_xms和xmx怎么定大小_simpleGq的博客-CSDN博客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1.JVM的gc概述 gc即垃圾收集机制是指jvm用于释放那些不再使用的对象所占用的内存。java语言并不要求jvm有gc,也没有规定gc如何工作。不过常用的jvm都有gc,而且大多数gc都使用类似的算法管理内存和执行收集操作。 在充分理解了垃圾收集算法和执行过程后,才能有效的优化它的性能。有些垃圾收集专用于特殊的应用程序。比如,实时应用程序主要是为了避免垃圾收集中断,而大多数OLTP应用程序则注重整体效率。理解了应用程序的工作负荷和jvm支持的垃圾收集算法,便可以进行优化配置垃圾收集器。 垃圾收集的目的在于清除不再使用的对象。gc通过确定对象是否被活动对象引用来确定是否收集该对象。gc首先要判断该对象是否是时候可以收集。两种常用的方法是引用计数和对象引用遍历。 1.1.引用计数 引用计数存储对特定对象的所有引用数,也就是说,当应用程序创建引用以及引用超出范围时,jvm必须适当增减引用数。当某对象的引用数为0时,便可以进行垃圾收集。 1.2.对象引用遍历 早期的jvm使用引用计数,现在大多数jvm采用对象引用遍历。对象引用遍历从一组对象开始,沿着整个对象图上的每条链接,递归确定可到达(reachable)的对象。如果某对象不能从这些根对象的一个(至少一个)到达,则将它作为垃圾收集。在对象遍历阶段,gc必须记住哪些对象可以到达,以便删除不可到达的对象,这称为标记(marking)对象。 下一步,gc要删除不可到达的对象。删除时,有些gc只是简单的扫描堆栈,删除未标记的未标记的对象,并释放它们的内存以生成新的对象,这叫做清除(sweeping)。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内存会分成好多小段,而它们不足以用于新的对象,但是组合起来却很大。因此,许多gc可以重新组织内存中的对象,并进行压缩(compact),形成可利用的空间。 为此,gc需要停止其他的活动活动。这种方法意味着所有与应用程序相关的工作停止,只有gc运行。结果,在响应期间增减了许多混杂请求。另外,更复杂的gc不断增加或同时运行以减少或者清除应用程序的中断。有的gc使用单线程完成这项工作,有的则采用多线程以增加效率。 2.几种垃圾回收机制 2.1.标记-清除收集器 这种收集器首先遍历对象图并标记可到达的对象,然后扫描堆栈以寻找未标记对象并释放它们的内存。这种收集器一般使用单线程工作并停止其他操作。 2.2.标记-压缩收集器 有时也叫标记-清除-压缩收集器,与标记-清除收集器有相同的标记阶段。在第二阶段,则把标记对象复制到堆栈的新域中以便压缩堆栈。这种收集器也停止其他操作。 2.3.复制收集器 这种收集器将堆栈分为两个域,常称为半空间。每次仅使用一半的空间jvm生成的新对象则放在另一半空间中。gc运行时,它把可到达对象复制到另一半空间,从而压缩了堆栈。这种方法适用于短生存期的对象,持续复制长生存期的对象则导致效率降低。 2.4.增量收集器 增量收集器把堆栈分为多个域,每次仅从一个域收集垃圾。这会造成较小的应用程序中断。 2.5.分代收集器 这种收集器把堆栈分为两个或多个域,用以存放不同寿命的对象。jvm生成的新对象一般放在其中的某个域中。过一段时间,继续存在的对象将获得使用期并转入更长寿命的域中。分代收集器对不同的域使用不同的算法以优化性能。 2.6.并发收集器 并发收集器与应用程序同时运行。这些收集器在某点上(比如压缩时)一般都不得不停止其他操作以完成特定的任务,但是因为其他应用程序可进行其他的后台操作,所以中断其他处理的实际时间大大降低。 2.7.并行收集器 并行收集器使用某种传统的算法并使用多线程并行的执行它们的工作。在多cpu机器上使用多线程技术可以显著的提高java应用程序的可扩展性。 3.Sun HotSpot 1.4.1 JVM堆大小的调整 Sun HotSpot 1.4.1使用分代收集器,它把堆分为三个主要的域:新域、旧域以及永久域。Jvm生成的所有新对象放在新域中。一旦对象经历了一定数量的垃圾收集循环后,便获得使用期并进入旧域。在永久域中jvm则存储class和method对象。就配置而言,永久域是一个独立域并且不认为是堆的一部分。 下面介绍如何控制这些域的大小。可使用-Xms和-Xmx 控制整个堆的原始大小或最大值。 下面的命令是把初始大小设置为128M: java –Xms128m –Xmx256m为控制新域的大小,可使用-XX:NewRatio设置新域在堆中所占的比例。 下面的命令把整个堆设置成128m,新域比率设置成3,即新域与旧域比例为1:3,新域为堆的1/4或32M: java –Xms128m –X
前 言   致 谢   第一部分 走近Java   第1章 走近Java / 2   1.1 概述 / 2   1.2 Java技术体系 / 3   1.3 Java发展史 / 5   1.4 展望Java技术的未来 / 9   1.4.1 模块化 / 9   1.4.2 混合语言 / 9   1.4.3 多核并行 / 11   1.4.4 进一步丰富语法 / 12   1.4.5 64位虚拟机 / 13   1.5 实战:自己编译JDK / 13   1.5.1 获取JDK源码 / 13   1.5.2 系统需求 / 14   1.5.3 构建编译环境 / 15   1.5.4 准备依赖项 / 17   1.5.5 进行编译 / 18   1.6 本章小结 / 21   第二部分 自动内存管理机制   第2章 Java内存区域与内存溢出异常 / 24   2.1 概述 / 24   2.2 运行时数据区域 / 25   2.2.1 程序计数器 / 25   2.2.2 Java虚拟机栈 / 26   2.2.3 本地方法栈 / 27   2.2.4 Java堆 / 27   2.2.5 方法区 / 28   2.2.6 运行时常量池 / 29   2.2.7 直接内存 / 29   2.3 对象访问 / 30   2.4 实战:OutOfMemoryError异常 / 32   2.4.1 Java堆溢出 / 32   2.4.2 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溢出 / 35   2.4.3 运行时常量池溢出 / 38   2.4.4 方法区溢出 / 39   2.4.5 本机直接内存溢出 / 41   2.5 本章小结 / 42   第3章 垃圾收集器与内存分配策略 / 43   3.1 概述 / 43   3.2 对象已死? / 44   3.2.1 引用计数算法 / 44   3.2.2 根搜索算法 / 46   3.2.3 再谈引用 / 47   3.2.4 生存还是死亡? / 48   3.2.5 回收方法区 / 50   3.3 垃圾收集算法 / 51   3.3.1 标记 -清除算法 / 51   3.3.2 复制算法 / 52   3.3.3 标记-整理算法 / 54   3.3.4 分代收集算法 / 54   3.4 垃圾收集器 / 55   3.4.1 Serial收集器 / 56   3.4.2 ParNew收集器 / 57   3.4.3 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 / 59   3.4.4 Serial Old收集器 / 60   3.4.5 Parallel Old收集器 / 61   3.4.6 CMS收集器 / 61   3.4.7 G1收集器 / 64   3.4.8 垃圾收集器参数总结 / 64   3.5 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 / 65   3.5.1 对象优先在Eden分配 / 66   3.5.2 大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 / 68   3.5.3 长期存活的对象将进入老年代 / 69   3.5.4 动态对象年龄判定 / 71   3.5.5 空间分配担保 / 73   3.6 本章小结 / 75   第4章 虚拟机性能监控与故障处理工具 / 76   4.1 概述 / 76   4.2 JDK的命令行工具 / 76   4.2.1 jps:虚拟机进程状况工具 / 79   4.2.2 jstat:虚拟机统计信息监视工具 / 80   4.2.3 jinfo:Java配置信息工具 / 82   4.2.4 jmap:Java内存映像工具 / 82   4.2.5 jhat:虚拟机堆转储快照分析工具 / 84   4.2.6 jstack:Java堆栈跟踪工具 / 85   4.3 JDK的可视化工具 / 87   4.3.1 JConsole:Java监视与管理控制台 / 88   4.3.2 VisualVM:多合一故障处理工具 / 96   4.4 本章小结 / 105   第5章 调优案例分析与实战 / 106   5.1 概述 / 106   5.2 案例分析 / 106   5.2.1 高性能硬件上的程序部署策略 / 106   5.2.2 集群间同步导致的内存溢出 / 109   5.2.3 堆外内存导致的溢出错误 / 110   5.2.4 外部命令导致系统缓慢 / 112   5.2.5 服务器JVM进程崩溃 / 113   5.3 实战:Eclipse运行速度调优 / 114   5.3.1 调优前的程序运行状态 / 114   5.3.2 升级JDK 1.6的性能变化及兼容问题 / 117   5.3.3 编译时间和类加载时间的优化 / 122   5.3.4 调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