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继承和多态

继承

为什么需要继承

java中使用类对现实世界中的实体来进行描述,类经过实例化之后的产物是对象,对象则可以用来表示现实中的实体,但是现实世界比较复杂,事物之间可能存在关联,可能会导致程序代码重复冗余,比如:狗和猫都是动物,存在相同的属性和行为,所以设计程序时就需要考虑如何使代码复用,所以出现了继承
我们可以看看如果没有继承,我们分别创建两个类,其中是否存在重复代码

public class Dog {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int age;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name + "正在吃饭...");
    }
    public void sleep(){
        System.out.println(name + "正在睡觉...");
    }
    public void bark(){
        System.out.println(name + "正在汪汪叫...");
    }
}
public class Cat {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int age;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name + "正在吃饭...");
    }
    public void sleep(){
        System.out.println(name + "正在睡觉...");
    }
    public void mew(){
        System.out.println(name + "正在喵喵叫...");
    }
}

根据上述代码可以发现,猫和狗的类中存在大量重复代码,能否将这些共性(都具有名字、年龄等属性,吃饭、睡觉等行为)进行提取呢
面向对象思想中提出了继承的概念,专门用来进行共性提取,实现代码复用

继承的概念

继承机制: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使代码可以复用的最重要手段,它允许程序员在保持原有类体特性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增加新功能,这样产生新的类,称为派生类。继承呈现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层次结构,体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继承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共性的提取,实现代码的复用。

继承的语法

在java中如果要表示类之间的继承关系,需要借助 extends 关键字

修饰符 class 子类 extends 父类{
	//...
}

所以上面狗和猫两个类可以这样改:

public class Animal {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int age;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name + "正在吃饭...");
    }
    public void sleep(){
        System.out.println(name + "正在睡觉...");
    }
}
public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public void bark(){
        System.out.println(name + "正在汪汪叫...");
    }
}
public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public void mew(){
        System.out.println(name + "正在喵喵叫...");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g类中并没有定义任何成员变量,name 和 age是从父类 Animal中继承过来的
        Dog dog = new Dog();
        dog.name = "旺仔";
        dog.age = 3;
        //dog访问的 eat 方法也是从父类中继承过来的
        dog.eat();
        dog.bark();
        System.out.println("------------------");
        Cat cat = new Cat();
        //Cat类中并没有定义任何成员变量,name 和 age是从父类 Animal中继承过来的
        cat.name = "小虎";
        cat.age = 1;
        cat.eat();
        cat.mew();
    }
    //结果为:
    //旺仔正在吃饭...
    //旺仔正在汪汪叫...
    //------------------
    //小虎正在吃饭...
    //小虎正在喵喵叫...
}

Dog 和 Cat 都继承了 Animal 类,其中:Animal类称为父类、基类或超类, Dog 和 Cat 可以称为 Animal 的子类或派生类,继承之后,子类可以复用父类中成员,子类在实现时只需要关心自己新增加的成员即可。
注意:

  1. 子类会将父类中的成员变量或者成员方法继承到子类中
  2. 子类继承父类之后,必须要新添加自己特有的成员,体现出与基类的不同,否则没有必要继承

父类成员访问

子类中访问父类成员变量

  1. 子类和父类不存在同名成员变量
public class Base {
    int a;
    int b;
}
public 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
    int c;
    public void func(){
        a = 100;    //访问从父类继承下来的 a
        b = 200;    //访问从父类继承下来的 b
        c = 300;    //访问子类自己的 c
    }
}
  1. 子类和父类成员变量同名
public class Base {
    int a;
    int b;
}
public 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
    int a;  //与父类中成员 a 同名,且类型相同
    char b; //与父类中成员 b 同名,且类型不同
    int c;
    public void func(){
        a = 100;    //访问的成员变量子类有,优先访问子类的
        b = 200;    //访问的成员变量子类有,优先访问子类的
        c = 300;    //访问的成员变量子类没有,访问从父类继承下来的
    }
}

在子类方法中 或者 通过子类对象访问成员时:

  • 如果访问的成员变量子类中有,优先访问自己的成员变量。
  • 如果访问的成员变量子类中没有,则访问父类继承下来的,如果父类也没有定义,则编译报错。
  • 如果访问的成员变量与父类中成员变量同名,则优先访问自己的。

成员变量访问遵循就近原则,自己有优先自己的,如果没有则向父类中找。

子类中访问父类成员方法

  1. 成员方法名字不同
public class Base {
    public void funcA(){
        System.out.println("Base 的 funcA 方法");
    }
}
public 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
    public void funcB(){
        System.out.println("Derived 的 funcB 方法");
    }

    public void funcC(){
        funcA();//访问从父类继承下来的方法
        funcB();//访问子类自己的方法
    }
}

总结:成员方法没有同名时,在子类方法中或者通过子类对象访问方法时,则优先访问自己的,自己没有时再到父类中找,如果父类也没有则报错。

  1. 成员方法名字相同
public class Base {
    public void funcA(){
        System.out.println("Base 的 funA 方法");
    }
    public void funcB(){
        System.out.println("Base 的 funcB 方法");
    }
}
public 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
    public void funcA(int a){
        System.out.println("Derived 的 funcA 方法");
    }
    public void funcB(){
        System.out.println("Derived 的 funcB 方法");
    }

    public void funcC(){
        funcA();//没有传参,访问父类的funcA方法
        funcA(10);//传递int参数,访问子类的funcA方法
        funcB();//直接访问子类的funcB方法,且永远访问的都是子类的,基类的无法访问到。
    }
}
  • 通过子类对象访问父类与子类中不同名方法时,优先在子类中找,找到则访问,否则在父类中找,找到则访问,否则编译报错。
  • 通过派生类对象访问父类与子类同名方法时,如果父类和子类同名方法的参数列表不同(重载),根据调用方法传递的参数选择合适的方法访问,如果没有则报错。
    到这里我们或许有一个问题:如果子类中存在与父类中相同的成员,我们要在子类中访问父类相同名称的成员时,应该如何访问呢?
    答案是 super 关键字

super 关键字

java提供了super关键字,该关键字的中主要作用:在子类方法中访问父类的成员

public class Base {
    int a;
    int b;
    public void funcA(){
        System.out.println("Base 的 funA 方法");
    }
    public void funcB(){
        System.out.println("Base 的 funcB 方法");
    }
}
public 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
    int a;  //与父类中成员 a 同名,且类型相同
    char b; //与父类中成员 b 同名,且类型不同
    int c;

    //与父类中的 funcA 构成重载
    public void funcA(int a){
        System.out.println("Derived 的 funcA 方法");
    }

    //与父类中的 funcB 构成重写
    public void funcB(){
        System.out.println("Derived 的 funcB 方法");
    }

    public void funcC(){
        //对于同名的成员变量,直接访问时,访问的都是子类
        a = 100;    //等价于:this.a = 100;
        b = 200;    //等价于:this.b = 200;
        //注意: this是当前对象的引用

        //访问父类的成员变量时,需要借助super关键字
        //super是获取到子类对象中从基类继承下来的部分
        super.a = 10;
        super.b = 20;

        //父类和子类中构成重载的方法,直接可以通过参数列表区分清楚访问子类还是父类方法
        funcA();//没有传参,访问父类的funcA方法
        funcA(10);//传递int参数,访问子类的funcA方法

        //如果在子类中要访问重写的基类方法,则需要借助super关键字
        funcB();//直接访问子类的funcB方法,且永远访问的都是子类的,基类的无法访问到。
        super.funcB();//访问基类的funcB方法
    }
}

注意:

  1. 只能在非静态方法中使用
  2. 用于在子类方法中,访问父类的成员变量和方法。

子类构造方法

子类对象构造时,需要先调用基类构造方法,然后执行子类构造方法

public class Base {
    public Base() {
        System.out.println("Base()");
    }
}
public 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
    public Derived() {
        //super();  //注意子类构造方法中会默认会调用基类的无参构造方法:super()
        //用户没有写时,编译器会自动添加,而且super()必须是子类构造方法中第一条语句,并且只能出现一次
        System.out.println("Derived()");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rived derived = new Derived();
    }

    //结果为:
    //Base()
    //Derived()
}

在子类构造方法中,并没有写任何关于基类构造的代码,但是在构造子类对象时,先执行基类的构造方法,然后执行子类的构造方法,因为:子类对象中成员是有两部分组成的,基类继承下来的以及子类新增加的部分。所以在构造子类对象的时候,先调用基类的构造方法,将从基类继承下来的成员构造完整,然后再调用子类自己的构造方法,将子类自己新增加的成员初始化完整。
注意:

  1. 若父类显式定义无参或者默认的构造方法,再子类构造方法第一行默认有隐含的super()调用,即调用基类构造方法
  2. 如果父类构造方法是带有参数的,此时需要用户为子类显式定义构造方法,并在子类构造方法中选择合适的父类构造方法调用,否则编译失败。
  3. 在子类构造方法中,super()调用父类构造时,必须是子类构造函数中的第一条语句。
  4. super()只能在子类构造方法中出现一次,并且不能和this同时出现

super 和 this

相同点:

  1. 都是java中的关键字
  2. 只能在非静态方法中使用,用来访问非静态成员方法和字段
  3. 在构造方法中调用时,必须是构造方法中的第一条语句,并且不能同时存在

不同点:

  1. this 是当前对象的引用,当前对象即调用实例方法的对象,super相当于是子类对象中从父类继承下来部分成员的引用
  2. 在非静态成员方法中,this用来访问本类的方法和属性,super用来访问父类继承下来的方法和属性
  3. 在构造方法中:this()用于调用本类构造方法,super()用于调用父类构造方法,两种调用不能同时在构造方法中出现
  4. 构造方法中一定会存在super()的调用,用户没有写,编译器也会增加,但是this()用户不写则没有自动增加

再谈代码块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

public class Student {
    //实例成员变量
    private String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double grade;

    private static String className = "1班";

	//静态代码块
    static{
        className = "1班";
        System.out.println("静态代码块被触发了");
    }

    //实例代码块
    {
        this.id = "无";
        this.name = "无";
        this.age = -1;
        this.grade = -1;
        System.out.println("实例代码块被触发了");
    }

    //构造方法
    public Student(String id, String name, int age, double grade) {
        this.id = id;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this.grade = grade;
        System.out.println("构造方法执行了");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1 = new Student("202401","zhangsan",14,99);
        System.out.println("---------------------------");
        Student s2 = new Student("202402","lisi",18,88);
    }
}

//结果为:
//静态代码块被触发了
//实例代码块被触发了
//构造方法执行了
//---------------------------
//实例代码块被触发了
//构造方法执行了

静态代码块先执行,并且只执行一次,在类加载阶段执行
当有对象创建时,才会执行实例代码块,实例代码块执行完成后,最后构造方法执行

继承关系上代码块和构造方法的执行顺序

public class Person {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int ag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System.out.println("Person:构造方法被执行了...");
    }

    //实例代码块
    {
        System.out.println("Person:实例代码块被执行了...");
    }

    //静态代码块
    static{
        System.out.println("Person:静态代码块被执行了...");
    }

}
public class Student extends Person{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super(name, age);
        System.out.println("Student:构造方法被执行了...");
    }

    //实例代码块
    {
        System.out.println("Student:实例代码块被执行了...");
    }

    //静态代码块
    static{
        System.out.println("Student:静态代码块被执行了...");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1 = new Student("张三",22);
        System.out.println("----------------------------");
        Student s2 = new Student("李四",25);
    }

    //结果为:
    //Person:静态代码块被执行了...
    //Student:静态代码块被执行了...
    //Person:实例代码块被执行了...
    //Person:构造方法被执行了...
    //Student:实例代码块被执行了...
    //Student:构造方法被执行了...
    //----------------------------
    //Person:实例代码块被执行了...
    //Person:构造方法被执行了...
    //Student:实例代码块被执行了...
    //Student:构造方法被执行了...

}

通过结果分析:

  1. 父类静态代码块优先于子类静态代码块执行,且静态代码块都是最早执行的
  2. 父类实例代码块和父类构造方法紧接着执行
  3. 子类的实例代码块和子类构造方法紧接着再执行
  4. 第二次实例化子类对象时,父类和子类的静态代码块都将不会再执行

protected 关键字

类和对象这篇博客中,为了实现封装特性,java中引入了访问限定符,主要限定:类或者类中的成员能否在类外或者其他包中被访问。

No范围private没有限定符修饰 (默认)protectedpublic
1同一包中的同一类可以使用可以使用可以使用可以使用
2同一包中的不同类不可以可以使用可以使用可以使用
3不同包中的子类类不可以不可以可以使用可以使用
4不同包中的非子类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可以使用
package demo2;

//demo2包中
public class A {
    private int a;
    protected int b;
    public int c;
    int d;
}
package demo2;

//demo2包中
//同一个包中的子类
public class B extends A{
    public void func(){
        //super.a = 10;     //编译报错,父类 private 成员在相同包中的子类不可见,只能在父类中使用
        super.b = 20;       //父类中 protected 成员在相同包子类中可以直接访问
        super.c = 30;       //父类中 public 成员在相同包子类中可以直接访问
        super.d = 40;       //父类中默认访问权限修饰的成员在相同包子类中可以直接访问
    }
}
package demo3;

import demo2.B;

//demo3包中
//不同包中的子类
public class C extends B {
    public void func(){
        //super.a = 10;     //编译报错,父类 private 成员在不同包中的子类不可见,只能在父类中使用
        super.b = 20;       //父类中 protected 成员在不同包子类中可以直接访问
        super.c = 30;       //父类中 public 成员在不同包子类中可以直接访问
        //super.d = 40;       //父类中默认访问权限修饰的成员在不同包子类中不能直接访问
    }
}
package demo3;

//在demo3包中
//不同包的其他类
public class Test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 c = new C();
        //c.a = 10;      //编译报错,父类 private 成员在不同包的其他类不可见,只能在父类中使用
        //c.b = 20;      //父类中 protected 成员在不同包的其他类中不可以直接访问
        c.c = 30;        //父类中 public 成员在不同包的其他类中可以直接访问
        //c.d = 40;      //父类中默认访问权限修饰的成员在不同包的其他类中不能直接访问
    }
}

final 关键字

  1. 修饰变量或字段,表示常量,不能被修改
  2. 修饰类:表示此类不能被继承
  3. 修饰方法:表示该方法不能被重写

多态

多态的概念

多态就是多种形态,具体点就是去完成某个行为,当不同的对象去完成时会产生不同的状态和结果。

多态实现条件

  1. 必须在继承体系下
  2. 子类必须要对父类中方法进行重写
  3. 通过父类的引用调用重写的方法

多态体现:在代码运行时,当传递不同类对象时,会调用对应类中的方法。

重写

重写:也称为覆盖。重写是子类对父类非静态,非private修饰,非final修饰,非构造方法等的实现过程进行重新编写,返回值和形参都不能改变。即外壳不变,核心重写!重写的好处在于子类可以根据需要,定义特定于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子类能够根据需要实现父类的方法。
方法重写的规则:

  • 子类在重写父类的方法时,一般必须与父类方法原型一致: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列表)要完全一致
  • 被重写的方法返回值类型可以不同,但是必须是具有父子关系的
  • 访问权限不能比父类中被重写的方法的访问权限更低。例如:如果父类方法被public修饰,则子类中重写该方法就不能声明为 protected
  • 父类被static、private修饰的方法、构造方法都不能被重写。
  • 重写的方法可以使用@Override 注解来显式指定,有了这个注解能帮我们进行一些合法性校验。例如不小心将方法名写错,此时编译器就会发现父类没有该方法,就会编译报错,提示无法构成重写。

重写和重载的区别

区别点重写(override)重载(overload)
参数列表一定不能修改必须修改
返回类型一定不能修改可以修改
访问限定符一定不能做更严格的限制(可以降低限制)可以修改

向上转型和向下转型

向上转型:创建一个子类对象将其当成父类对象来使用
语法格式:父类类型 对象名 = new 子类类型();

Animal animal = new Cat("小花", 3);

Animal 是父类类型,但是可以引用一个子类对象,因为是从小范围向大范围转换
有三种方式实现向上转型:

  1. 直接赋值
Animal animal = new Dog("旺财",2);
  1. 方法的传参
public static void func(Animal animal){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imal animal = new Dog("旺财",2);
    Dog dog = new Dog("旺财",2);
    func(dog);
}
  1. 函数的返回值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Animal func(){
        Dog dog = new Dog("旺财",2);
        return do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imal animal = func();;

    }

}

向上转型的优点:让代码实现更简单灵活
向上转型的缺陷:不能调用子类特有的方法

向下转型:将一个子类对象经过向上转型后当成父类方法使用,再无法调用子类特有的方法,但是有时候需要调用子类特有的方法,此时将父类引用还原为子类对象即可,这就是向下转型

public class Animal {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int age;

    public Animal(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name + "正在吃饭...");
    }
    public void sleep(){
        System.out.println(name + "正在睡觉...");
    }
}
public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public Dog(String name, int age) {
        super(name, age);
    }

    public void bark(){
        System.out.println(name + "正在汪汪叫...");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imal animal = new Dog("旺财",3);    //向上转型
        animal.eat();   //调用父类方法
        //animal.bark();  //向上转型没办法使用子类特有的方法
        //若想调用子类特有的方法,则需要向下转型
        //因为animal原来指向的是狗,所以还原为狗类,进行强转是安全的
        Dog dog = (Dog)animal;
        dog.bark();
    }

}

向下转型使用的比较少,而且不安全,万一转换失败时,运行时会抛出异常 。
java中为了提高向下转型的安全性,引入了 instanceof ,如果该表达式为true,则可以安全转换。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imal animal = new Dog("旺财",3);    //向上转型
        animal.eat();   //调用父类方法

        //向下转型
        if (animal instanceof Dog){
            Dog dog = (Dog)animal;
            dog.bark();
        }

        if (animal instanceof Cat){
            Cat cat = (Cat)animal;
            cat.mew();
        }
    }

}

多态的好处和缺陷

多态的好处:

  1. 能够降低代码的“圈复杂度”,避免使用大量的if-else
public class Shape {
    public void  draw(){
        System.out.println("画图形");
    }
}
public class Rect extends Shape{
    public void draw(){
        System.out.println("🔹");
    }
}
public class Cycle extends Shape{
    public void draw(){
        System.out.println("⚪");
    }
}
public class Flower extends Shape{
    public void draw(){
        System.out.println("❀");
    }
}

如果我们不使用多态来实现打印多个图形,代码如下实现: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ct rect = new Rect();
        Cycle cycle = new Cycle();
        Flower flower = new Flower();
        String[] shapes = {"rect", "cycle", "flower", "rect", "cycle"};
        for (String shape:shapes) {
            if (shape.equals("rect")){
                rect.draw();
            }else if (shape.equals("cycle")){
                cycle.draw();
            }else{
                flower.draw();
            }
        }
    }
    //🔹
    //⚪
    //❀
    //🔹
    //⚪
}

如果使用多态,代码更简单,不必写那么多if-else语句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hape[] shapes = {new Rect(), new Cycle(), new Flower(), new Rect(), new Cycle()};
        for (Shape shape:shapes) {
            shape.draw();
        }
    }
    //🔹
    //⚪
    //❀
    //🔹
    //⚪
}
  1. 可拓展能力更强
    如果要新增一种新的形状,使用多态的方式代码改动的成本较低
public class Triangle extends Shape{
    public void draw(){
        System.out.println("▲");
    }
}

对与类的调用者来说,只要在shapes数组中再添加新的类实例即可,改动成本很低,而对于不用多态的情况下,就要对if-else进行一定的修改,改动成本很高。
多态的缺陷:代码的运行效率低

  1. 属性没有多态性
    当子类和父类有同名属性的时候,通过父类引用,只能引用父类自己的成员属性
  2. 构造方法没有多态性
    避免在构造方法中调用重写的方法
    我们通过一段有坑的代码来体会
    创建两个类,A是父类,B是子类,B中重写func方法,并且在A的构造方法中调用func
public class A {
    public A(){
        func();
    }
    public void func(){
        System.out.println("A:func()");
    }
}
public class B extends A{
    private int num = 1;
    public void func(){
        System.out.println("B:func()" + num);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 b = new B();
    }
}

//结果为:B:func()0
  • 构造B对象的同时会先调用A的构造方法
  • A的构造方法中调用了func方法,此时会触发动态绑定,会调用到B中的func
  • 此时B对象自身还没有构造,此时num处在未初始化的状态,值为0,如果存在多态性,此时num的值应该为1
  • 所以在构造方法中尽量避免使用实例方法,除了final和private修饰的方法。

结论:“用尽量简单的方式使对象进入可工作状态”,尽量不要在构造器中调用方法(如果这个方法被子类重写,就会触发动态绑定,但是此时子类对象还没有构造完成),可能会出现一些隐藏又极难发现的问题。

静态绑定:前期绑定(早绑定),即在编译时,根据用户所传递的实参类型就确定了具体调用哪个方法,典型代表是方法重载
动态绑定:后期绑定(晚绑定),即在编译时,不确定方法的行为,需要等到程序运行时,才能确定具体调用哪个类的方法,典型代表:方法重写


继承和多态我们先学到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共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