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k收集k8s微服务日志_微服务日志elk

vi filebeat-configmap.yaml

apiVersion: v1
kind: ConfigMap
metadata:
  name: filebeat-config
  namespace: elk

data:
  filebeat.yml: |
    filebeat.autodiscover:       #使用filebeat自动发现模块
     providers:
       - type: kubernetes        #配置为k8s类型 
         templates:
           - condition:         #通过标签、命名空间筛选需要的pod日志,这里是匹配后端服务的日志
               and:
                 - or:
                     - equals:
                         kubernetes.labels:
                           app: foundation
                     - equals:
                         kubernetes.labels:
                           app: api-gateway
                     - equals:
                         kubernetes.labels:
                           app: field
                     - equals:
                         kubernetes.labels:
                           app: report
                 - equals:
                     kubernetes.namespace: java-service
                     
             config:            #配置收集的pod日志路径,这里配置日志路径时要使用变量的方式定义日志路径,至于为什么使用这些变量,可以自行去看一下该日志目录下的路径名称
                - type: container    #配置为container模式
                  symlinks: true      #使用了软链接的话需要加上该配置
                  paths:
                   - /var/log/containers/${data.kubernetes.pod.name}_${data.kubernetes.namespace}_${data.kubernetes.container.name}-*.log
                  multiline.pattern: '^\d{4}-\d{2}-\d{2} \d{2}:\d{2}:\d{2}'  #使用multiline匹配以时间开头的行
                  multiline.negate: true     #反转匹配的内容,即匹配不是以时间开头的行
                  multiline.match: after     #将匹配到不是以时间开头的行就合并到上一个事件中
           - condition:      #通过标签、命名空间筛选需要的pod日志,这里是匹配前端服务的日志,这里是因为前端的日志格式和后端的日志格式不一样,所以分开收集
               and:
                 - or:
                     - equals:
                         kubernetes.labels:
                           app: nodejs
                 - equals:
                     kubernetes.namespace: nodejs
             config:
                - type: container
                  symlinks: true
                  paths:
                   - /var/log/containers/${data.kubernetes.pod.name}_${data.kubernetes.namespace}_${data.kubernetes.container.name}-*.log
                  processors:         #配置filebeat识别收集的日志格式为json,这里前端的日志已经配置为了json格式,所以在filebeat收集的时候需要将日志识别为json格式的日志,不配置的话收集出来的是一整串日志,和普通日志一样
                    - decode_json_fields:
                        fields: ["message"]
                        target: ""
                        overwrite_keys: true
                        add_error_key: true

    output.logstash:          #将收集的日志输出到logstash
      hosts: ['logstash.elk:5044']

logstash配置

vi logstash-configmap.yaml

apiVersion: v1
kind: ConfigMap
metadata:
  name: logstash-configmap
  namespace: elk
  labels:
    app: logstash
data:
  logstash.conf: |
      input {
        beats {
            port => 5044
         #   codec => "json"
        }
      }
      filter {
        grok {        #这里使用grok将java日志分割为json格式
          match => { 
            "message" => "%{TIMESTAMP_ISO8601:timestamp}\s+%{LOGLEVEL:level}\s+%{NUMBER:thread}\s+---\s+\[%{DATA:thread_name}\]\s+%{JAVACLASS:java_class}\s+:\s+%{GREEDYDATA:log_message}"
          }
        }
      }
      output {
       # stdout{                 #该项为测试模式,将收集的日志内容输出到logstash的日志中
       #   codec => rubydebug
       # }
        elasticsearch {
            hosts => "elasticsearch:9200"    #这里的索引名称使用日志中包含的变量自动命名
            index => "%{[kubernetes][container][name]}-%{+YYYY.MM.dd}"
        }
      }

这里对java日志进行一下说明,java日志都是特定的日期格式开头,基本上都是单行的,除了报错日志,报错日志会换行,因为报错栈非常多,filebeat收集日志是一行一行收集的,在收集java报错日志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错误日志的报错栈也被分开很多行去收集了,这是有问题的,所以会在filebeat收集java日志的时候加入multiline,进行事务的一个合并,下面来看一下java的日志

正常日志

可以看到都是以特定的时间格式开头

错误日志

其实错误日志的结构和正常日志是一样的,只是后面的报错栈被分行了,所以在filebeat使用multiline将这些不是以时间开头的行合并到上一个事件中即可

可以使用kibana试验一下对java日志的分割是否能生效

%{TIMESTAMP_ISO8601:timestamp}\s+%{LOGLEVEL:level}\s+%{NUMBER:thread}\s+---\s+\[%{DATA:thread_name}\]\s+%{JAVACLASS:java_class}\s+:\s+%{GREEDYDATA:log_message}

前端日志对于nginx的配置也做一下说明,需要在nginx配置文件中提前定义nginx的日志格式

vi nginx-public.yaml

apiVersion: v1
kind: ConfigMap
metadata:
  name: public-config
  namespace: nodejs
data:
  nginx.conf: |
    user  nginx;
    worker_processes  auto;

    error_log  /var/log/nginx/error.log notice;
    pid        /var/run/nginx.pid;


    events {


**自我介绍一下,小编13年上海交大毕业,曾经在小公司待过,也去过华为、OPPO等大厂,18年进入阿里一直到现在。**

**深知大多数Linux运维工程师,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或者是报班学习,但对于培训机构动则几千的学费,着实压力不小。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Linux运维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同时减轻大家的负担。**
![img](https://img-blog.csdnimg.cn/img_convert/4908896b0252c383b487795de60eaf47.png)
![img](https://img-blog.csdnimg.cn/img_convert/38b4e88acf65468b86be4d46f10d5aba.png)
![img](https://img-blog.csdnimg.cn/img_convert/9dff7989419127b19d38401f494964b6.png)
![img](https://img-blog.csdnimg.cn/img_convert/b7d0a8cbc60538b4b0c550b362bd5303.png)
![img](https://img-blog.csdnimg.cn/img_convert/36f74a76ec5ff28fc6b58bcc0646e1b6.png)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Linux运维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大纲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添加VX:vip1024b (备注Linux运维获取)**
![img](https://img-blog.csdnimg.cn/img_convert/3cb4b6c7b5ea8cd4c1fb1be14232346d.jpeg)

![](https://img-blog.csdnimg.cn/img_convert/9a8cb5f8c0ec69e6499adead0da6e95b.png)



最全的Linux教程,Linux从入门到精通

======================

1.  **linux从入门到精通(第2版)**

2.  **Linux系统移植**

3.  **Linux驱动开发入门与实战**

4.  **LINUX 系统移植 第2版**

5.  **Linux开源网络全栈详解 从DPDK到OpenFlow**



![华为18级工程师呕心沥血撰写3000页Linux学习笔记教程](https://img-blog.csdnimg.cn/img_convert/59742364bb1338737fe2d315a9e2ec54.png)



第一份《Linux从入门到精通》466页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获得了很多读者好评的Linux经典畅销书**《Linux从入门到精通》的第2版**。本书第1版出版后曾经多次印刷,并被51CTO读书频道评为“最受读者喜爱的原创IT技术图书奖”。本书第﹖版以最新的Ubuntu 12.04为版本,循序渐进地向读者介绍了Linux 的基础应用、系统管理、网络应用、娱乐和办公、程序开发、服务器配置、系统安全等。本书附带1张光盘,内容为本书配套多媒体教学视频。另外,本书还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Linux学习资料和Ubuntu安装镜像文件,供读者免费下载。



![华为18级工程师呕心沥血撰写3000页Linux学习笔记教程](https://img-blog.csdnimg.cn/img_convert/9d4aefb6a92edea27b825e59aa1f2c54.png)



**本书适合广大Linux初中级用户、开源软件爱好者和大专院校的学生阅读,同时也非常适合准备从事Linux平台开发的各类人员。**

> 需要《Linux入门到精通》、《linux系统移植》、《Linux驱动开发入门实战》、《Linux开源网络全栈》电子书籍及教程的工程师朋友们劳烦您转发+评论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img](https://img-blog.csdnimg.cn/img_convert/e86a72d3ba40b34fc4538aa2684abba5.jpeg)

Linux入门到精通》、《linux系统移植》、《Linux驱动开发入门实战》、《Linux开源网络全栈》电子书籍及教程的工程师朋友们劳烦您转发+评论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uijGPpMC-1712831868936)]

  • 1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建设微服务API网关是微服务架构中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我们将多个微服务组合成一个整体,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性能。以下是一些实践,可以帮助您建设微服务API网关: 1. 选择一个适合您的API网关: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的API网关,如Kong、Apigee、Zuul等。您需要根据您的需求和团队的技术水平选择一个适合您的API网关。 2. 定义API网关的功能:API网关的功能包括路由、负载均衡、安全性、监控和日志记录等。您需要根据您的需求定义API网关的功能,以便您可以选择适合您的API网关。 3. 定义API网关的API:您需要定义API网关的API,以便您的开发团队可以使用它们。您需要考虑API的版本控制、文档和测试等。 4. 集成微服务:您需要将您的微服务集成到API网关中。您需要考虑微服务的版本控制、文档和测试等。 5. 确保安全性:您需要确保API网关的安全性,包括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等。您可以使用OAuth、JWT等技术来实现安全性。 6. 监控和日志记录:您需要监控和日志记录API网关的性能和错误。您可以使用ELK、Prometheus等工具来实现监控和日志记录。 7. 测试和部署:您需要测试和部署API网关。您可以使用CI/CD工具来自动化测试和部署过程。 总之,建设微服务API网关需要您考虑多个方面,如选择适合您的API网关、定义API网关的功能和API、集成微服务、确保安全性、监控和日志记录、测试和部署等。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