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常用开发方法
- 结构化方法
- 面向对象方法
- 原型化方法
- 面向服务的方法
1. 结构化方法
也称生命周期法(因为它严格划分生命周期)。是一种传统的信息系统开方法,由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和结构化程序设计三部分有机组合而成,其精髓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和模块化设计。
结构化方法的主要特点列举如下:
(1)开发目标清晰化。结构化方法的系统开发遵循“用户第一”的原则。
(2)开发工作阶段化。每个阶段工作完成后,要根据阶段工作目标和要求进行审查,这使各阶段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便于项目管理与控制。
(3)开发文档规范化。结构化方法每个阶段工作完成后,要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文档,以保证各个工作阶段的衔接与系统维护工作的便利。
(4)设计方法结构化。在系统分析与设计时,从整体和全局考虑,自顶向下地分解;
结构化方法是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工程化方法,它特别适合数据处理领域的问题;但不适应于规模较大,比较复杂的系统开发,这是因为结构化方法具有以下局限性:
(1)开发周期长
(2)难以适应需求变化
(3)很少考虑数据结构
2. 面向对象方法
面向对象(OO)方法认为,客观世界都是由各种对象组成的,任何事物都是对象。
特点:
- 更好的复用性;
- 也划分阶段,但其中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三个阶段之间已没有“缝隙”;
- 可以普遍适用于各类信息系统的开发
不足:
必须依靠一定的面向对象技术支持,大型项目开发上有一定局限性,不能涉足系统分析以前的开发环节。
当前一些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通常是将结构化方法和OO方法结合起来,首先,使用结构化方法进行自顶向下的整体划分;然后,自底向上的采用OO方法进行开发。
3. 原型化方法
也称快速原型法,它是根据用户初步需求,利用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地建立一个系统模型展示给用户
特点:
- 使开发周期缩短,成本和风险降低,速度加快;
- 是以用户为中心来开发系统的
- 用户参与了系统开发的全过程,有利于系统移交,有利用运行维护
不足:
- 开发环境要求高
- 管理水平要求高
- 适用于需求不明确,分析层面难度大,技术层面难度不大的系统
不是独立的系统开发方法,是一种开发思想,通常与其它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结合使用。
4. 面向服务的方法
进一步将接口的定义与实现进行解耦,于是产生了服务和面向服务(SO)的开发方法。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组织内部、组织之间各种应用系统的互相通信和互操作性直接影响着组织对信息的掌握程度和处理速度。
如何使信息系统快速响应需求与环境变化,提高系统可复用性、信息资源共享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成为影响信息化建设效率的关键问题,而SO的思维方式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