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电路教材这么讲--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

我在学习放大电路的反馈时,前面的知识点都可以看得懂,什么正反馈,负反馈,虚短,虚断等等,可能是还没有真正的理解,到自激振荡时就不明白了,怎么就自激振荡了?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始学习下这个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是怎么回事,可自行结合教材一起参透理解。

什么是自激振荡?

比喻:你把麦克风对着音箱产生的刺耳啸叫,就是一种“自激”——声音被放大→反馈回麦克风→再次放大,循环失控。

在电路中:信号在反馈环路里无限循环放大,导致电路自己“尖叫”(高频振荡)或“蜂鸣”(低频振荡),无法正常工作。

什么样的电路容易自激?

记住三个关键词:高频、多级放大、相位延迟

1. 高频信号放大时容易中招

原因:信号频率越高,电路中的电容/电感产生的“延迟”(相移)越大。

例子:放大100MHz信号的电路 → 高频相移大 → 比放大1kHz的电路更容易自激。

2. 三级及以上的多级放大器是重灾区

为什么:每一级放大器都会产生相移,假设每级有60°相移→三级共180°,叠加反馈回路的原本180°相移 → 总相移360°,负反馈变正反馈!

通俗理解:三班学生传话接力(三级放大),每个班级传话都带“一点曲解”(相移),最后传回老师耳朵时(反馈),意思全变了,反而火上浇油。

3. 环路增益太高的电路

条件:某个频率点满足以下两点:

相位条件:环路总相移=-180°(负反馈变正反馈);

幅度条件:环路增益≥1(信号绕一圈不减反增)。

结果:电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 自激振荡。

如何消除自激?

核心思路:破坏自激的两个条件(相位或幅度)

方法1:相位补偿(给信号踩刹车)

操作:在电路中加入小电容(如几pF~几十pF),或引入“RC低通网络”。原理:高频信号通过电容时被衰减 → 降低高频增益(破坏幅度条件);

电容引入滞后相位 → 让总相移无法达到-180°(破坏相位条件)。

案例:运算放大器反馈电阻并联3pF电容 → 高频信号被短路,避免自激。

方法2:减少放大器级数(别让信号绕太远)

规则:能用两级放大解决的问题,绝不堆三级!

原因:级数越多,相移越容易积累到危险值。

方法3:增大主极点频率(让高速信号放慢)

操作:在放大器内部的关键节点(如两级之间)添加补偿电容。

效果:人为压低高频带宽,让放大器在相移危险区之前已无法放大。

案例:经典运放LM741内部通过30pF电容补偿 → 稳定工作不振荡。

方法4:电源退耦(清理战场干扰)

操作:在电源引脚就近接0.1μF瓷片电容+10μF电解电容。

原理:滤除电源噪声 → 避免高频噪声从电源路径引入额外相移。

额外技巧:布局布线的隐藏招数

缩短反馈路径 → 走线长会引入电感 → 高频相移意外增大。

避免信号线与电源线平行 → 减少耦合干扰。

单点接地 → 避免地线噪声影响反馈。

方法总结:“高频多级易自激,补偿电容加接地,级数能少尽量少,电源退耦要牢记!”

如果本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收藏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