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认证》ospfv3的基本原理

OSPFV2与ospfv3的区别:

相同点:

泛洪机制

网络类型和接口类型

接口状态机和邻居状态机

链路状态数据库

相同类型的报文

不同点:

1、ospfv3基于链路而ospfv2基于ip网段

2、ospfv3移除了ip地址的意义。拓扑与路由分离。

ospfv3的报文格式及lsa格式发送改变

ospfv3报文不包含ip地址

ospfv3的1类lsa和2类lsa不包含ip地址。路由部分由新增的两类lsa 8类和9类宣告。

ospfv3的router id 、area id、 lsa link state id 不再表示ip地址。

广播、nbma、p2mp网络中,邻居不再由ip地址标识,只由router id标识。

3、ospfv3报文中增加了泛洪范围

Ospfv3可存储或泛洪不识别报文,而ospf直接丢弃不识别的报文。

Ospfv3允许泛洪的访问为区域和链路本地。

4、ospfv3支持一个链路上多个实例(多个进程),增加链路的复用率

5、ospfv3利用了链路本地地址

OSPFv3的路由器使用链路本地地址作为发送报文的源地址

虚连接上, 必须使用全球范围地址或者站点本地地址作为OSPFv3协议报文的源地址

由于链路本地地址只在本链路上有意义且只能在本链路上泛洪,因此链路本地地址只能出现在Link LSA中。

iPv6使用链路本地(Link-local)地址在同一链路上发现邻居及自动配置等。运行ipv6的路由器不转发目的地址为链路本地地址的iPv6报文,此类报文只在同一链路有效。链路本地单播地址从FE80/10开始。

6、ospfv3移除了认证字段,直接使用ipv6的认证以及安全处理,不再需要自身来完成认证。

7、增加了两种lsa

Ospfv3的基本配置:

ospfv3 1 //配置ospfv3进程

 router-id 1.1.1.1 //配置router id(必须要配置)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ospfv3 1 area 0.0.0.1 //在接口使能ospfv3

Ospfv3 lsa的介绍:

网络拓扑:

此处为AR1上查看LSDB的结果:

1类lsa:

查看AR1的G0/0/0口的接口ID为3

通过以上输出得知,AR1生成了一条1类lsa,通过G0/0/0口连接了router id为1.1.1.1的DR设备,链路的网络类型为MA网络。

同时AR1收到AR2的1类lsa组成此MA网络的拓扑信息。

通过以上输出,可以得知逻辑拓扑如下所示

2类lsa:

总结:ospfv3的1类及2类lsa携带的只有拓扑信息而没有路由信息。而ospfv2的1类和2类lsa即携带路由信息也携带拓扑信息。

那么ospfv3的路由信息应该如何描述:

在ospfv3新增了9类lsa用于描述区域内的路由信息,新增8类lsa用于描述设备每一个接口的链路本地地址以及接口的路由信息。

8类lsa:描述各个链路的链路本地地址以及其配置的ipv6全球单播地址,仅在链路泛洪

AR1的8类lsa:

AR1的9类lsa:用于向其他路由器宣告本路由器的全局地址信息,在区域内泛洪

值得注意的是,在ospfv3中,在MA网络中,区域内的该MA网络路由信息是由DR通过8类lsa收集到然后宣告给其他邻居的。而在P2P网络中,每台设备负责产生自己的路由信息的发布即可。

例如AR3和AR4为P2P网络,9类lsa就是由本设备生成

 

Ospfv3的3类、4类、5类与ospfv2作用相似,大家可以做实验自行查看。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OSPFv3协议的相关信息,包括介绍、原理、配置示例。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OSPFv3的基本概念。OSPFv3是OSPF协议的第3版,用于IPv6网络的路由选择,而OSPFv2则是用于IPv4的。记得OSPFv3在RFC 5340中定义,所以应该先提到这个标准。 接下来是协议的原理部分。需要说明OSPFv3作为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特点,比如使用SPF算法,划分区域,路由器类型,LSA类型等。这里要注意OSPFv3OSPFv2的主要区别,比如OSPFv3运行在IPv6上,使用链路本地地址进行邻居发现,多实例支持,以及LSA的变化,比如不再有Type-3 LSA,而是用Inter-Area-Prefix-LSA等。 然后是配置示例部分。用户可能需要一个实际的配置案例,比如在华为或Cisco设备上的配置步骤。根据之前引用的内容,用户提到了配置进程号、router-id,所以需要包括启用OSPFv3进程、配置router-id、接口区域分配等步骤。同时,验证命令如display ospfv3 peer和display ipv6 routing-table也是必要的,这能帮助用户检查邻居状态和路由表。 关于引用部分,用户提供的引用[1]提到了OSPFv3需要手动配置进程号和router-id,所以在配置示例中必须包含这些步骤,并在适当的位置添加引用标识。引用[2]是关于OSPF的RxmtInterval参数,虽然主要针对OSPFv2,但可能相关,不过用户的问题是关于OSPFv3,所以可能不需要直接引用,除非有类似参数在OSPFv3中的应用。 还要考虑用户可能的后续问题,比如OSPFv3OSPFv2的异同,多区域配置,认证机制的变化(OSPFv3依赖IPv6的IPsec),以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因此,在相关问题的部分可以生成这些问题,帮助用户进一步学习。 最后,确保回答符合系统级指令:使用正确的中文,数学公式的格式(如果有的话),引用标识的正确放置,以及生成相关问题。同时,配置示例需要用代码块,并保持结构清晰,分点说明原理和配置步骤。</think>### OSPFv3协议详解 #### 一、协议介绍 OSPFv3(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version 3)是IPv6网络中使用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定义于$RFC\ 5340$[^1]。相较于OSPFv2,其核心改进包括: - 原生支持IPv6地址结构 - 独立于网络层协议的设计 - 使用链路本地地址建立邻居关系 - 支持多实例化(通过Instance ID实现) #### 二、工作原理 1. **邻居发现** 通过组播地址$FF02::5$(AllSPFRouters)和$FF02::6$(AllDRRouters)发送Hello报文,使用链路本地地址建立邻居关系。 2. **LSDB同步** $$ DR/BDR \leftarrow \xrightarrow{DD\ Packets} \rightarrow DROther $$ 通过Database Description报文交换LSDB摘要,请求缺失的LSA3. **SPF计算** 采用Dijkstra算法计算最短路径树: $$ cost = \sum_{i=1}^{n} \frac{10^8}{BW_i} $$ 4. **LSA类型** | 类型编号 | LSA名称 | 作用域 | |----------|---------------------|-------------| | 0x2001 | Router-LSA | 本区域 | | 0x2002 | Network-LSA | 本区域 | | 0x2003 | Inter-Area-Prefix | 整个自治系统| #### 三、配置示例(华为设备) ```python # 启用OSPFv3进程 [Router] ospfv3 1 [Router-ospfv3-1] router-id 1.1.1.1 # 必须手动配置 # 接口配置 [Router-GigabitEthernet0/0/0] ospfv3 1 area 0 [Router-GigabitEthernet0/0/0] ipv6 enable # 查看邻居状态 <Router> display ospfv3 peer ``` #### 四、关键参数优化 ```python # 调整Hello间隔(默认10秒) [Router-GigabitEthernet0/0/0] ospfv3 timer hello 20 # 设置重传间隔(参考RFC2328附录C.3[^2]) [Router-ospfv3-1] retransmit-interval 5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