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提高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综合应对能力,确保及时有效地控制、减轻和消除网络安全突发事件造成的社会危害和损失,保证持续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规定。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行政区域内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基础电信企业、域名注册管理和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域名机构)、互联网企业(含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发生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本预案所称网络安全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由网络攻击、网络入侵、恶意程序等导致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或影响,需要网络安全管理部门组织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网络中断(拥塞)、系统瘫痪(异常)、数据泄露(丢失)、病毒传播等事件。

工业和信息化部及网络安全管理部门对国家和本省重大活动期间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4    工作原则

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坚持统一指挥、密切协同、快速反应、科学处置;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落实基础电信企业、域名机构、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网络安全专业机构、网络安全企业和专家学者等各方面力量的作用。

2.组织体系

2.1      领导机构与职责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部应急办)统一指挥下,在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委网信办)统筹协调下,网络安全管理部门网络安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本省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负责较大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指挥和协调。

2.2     办事机构与职责

在部应急办和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网络安全管理部门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网安办)负责本省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事务性工作;及时向部应急办和领导小组报告突发事件情况,提出较大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对措施建议;负责一般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网安办具体工作由网络安全管理部门网络安全管理处承担,有关单位应明确负责人和联络员参与相关工作。

2.3      其他相关单位职责

基础电信企业、域名机构、互联网企业负责本单位网络安全突发事件预防、监测、报告和应急处置工作,为其他单位的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对提供技术支持。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控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等网络安全专业机构受网络安全管理部门委托,协助监测、报告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和预警信息,为应急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支撑。

鼓励网络安全企业和专家学者支撑参与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3.事件分级

根据社会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分为四级:特别重大事件、重大事件、较大事件、一般事件。

3.1     特别重大事件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1)全国范围大量互联网用户无法正常上网;

(2).CN  国家顶级域名系统解析效率大幅下降;

(3)1 亿以上互联网用户信息泄露;

(4)网络病毒在全国范围大面积爆发;

(5) 其他造成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危害或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

3.2      重大事件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1)多个省大量互联网用户无法正常上网;

(2) 在全国范围有影响力的网站或平台访问出现严重异常;

(3)大型域名解析系统访问出现严重异常;

(4)1 千万以上互联网用户信息泄露;

(5)网络病毒在多个省范围内大面积爆发;

(5) 其他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危害或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

3.1    较大事件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网络安全事件:

(1)1  个省内大量互联网用户无法正常上网;

(2)在省内有影响力的网站或平台访问出现严重异常;

(3)1 百万以上互联网用户信息泄露;

(4)网络病毒在 1 个省范围内大面积爆发;

(5) 其他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大危害或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

3.2      一般事件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网络安全事件:

(1)1  个地市大量互联网用户无法正常上网;

(2)10 万以上互联网用户信息泄露;

(3)其他造成或可能造成一般危害或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

4.   监测预警

4.1      事件监测

基础电信企业、域名机构、互联网企业应当对本单位网络和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密切监测,一旦发生本预案规定的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当立即通过电话等方式向网安办报告,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网络安全专业机构、网络安全企业应当通过多种途径监测、收集已经发生的网络安全突发事件信息,并及时向网安办报告。

报告突发事件信息时,应当说明事件发生时间、初步判定的影响范围和危害、已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有关建议。

4.2     预警监测

基础电信企业、域名机构、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专业机构、网络安全企业应当通过多种途径监测、收集漏洞、病毒、网络攻击最新动向等网络安全隐患和预警信息,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认为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向网安办报告。

4.3     预警分级

按照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网络安全突发事件预警等级分为四级:由高到低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分别对应可能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网络安全突发事件。

4.4     预警发布

网安办及时汇总分析突发事件隐患和预警信息,必要时组织相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学者进行会商研判。

红色、橙色预警由部应急办统一发布。

黄色、蓝色预警由网安办报请领导小组同意后统一发布,并报部应急办,同时通报委网信办等相关部门。

对达不到预警级别但又需要发布警示信息的,网安办可以发布风险提示信息。

发布预警信息时,应当包括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的影响范围和造成的危害、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时限要求和发布机关等,并公布咨询电话。面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可通过网站、短信、微信等多种形式。

4.5     预警响应

4.5.1     黄色、蓝色预警响应

发布黄色、蓝色预警后,网安办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

(1) 要求有关单位、机构和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加强网络安全风险的监测;

(2) 组织有关单位、机构和人员加强事态跟踪分析评估,密切关注事态发展,重要情况报部应急办和领导小组;

(3)及时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措施,公布咨询电话,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正确引导。

4.5.2     红色、橙色预警响应

发布红色、橙色预警后,网安办除采取黄色、蓝色预警响应措施外,还应当在部应急办和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针对即将发生的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配合采取下列措施:

(1)要求各相关单位实行 24 小时值班,相关人员保持通信联络畅通;

(2)按照部应急办制定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工作方案,协调调度各方资源,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重要情况报部应急办和领导小组;

(3) 组织有关单位加强对重要网络、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

(4) 要求相关网络安全专业机构、网络安全企业进入待命状态,针对预警信息研究制定应对方案,检查应急设备、软件工具等,确保处于良好状态。

4.6      预警解除

红色、橙色预警由部应急办统一解除。

黄色、蓝色预警发布后, 网安办应当根据事态发展,报请领导小组同意后,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按照权限重新发布;经网安办组织研判确定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风险已经解除的,报请领导小组同意后,应当及时宣布解除预警,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并报部应急办,同时通报委网信办等相关部门。

5.   应急处置

5.1      响应分级

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分为四级:I 级、 II 级、III 级、IV 级,分别对应已经发生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事件的应急响应。

5.2     先行处置

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在按照本预案规定立即向网安办报告的同时,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组织本单位应急队伍和工作人员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尽最大努力恢复网络和系统运行,尽可能减少对用户和社会的影响,同时注意保存网络攻击、网络入侵或网络病毒的证据。

5.3     启动响应

I 级响应根据国家有关决定或经部领导小组批准后启动, II 级响应由部应急办决定启动。

III 级响应由领导小组决定启动,并负责指挥、协调。IV 级响应由网安办决定启动,并负责指挥、协调。启动 I 级、II 级响应后,网安办在部应急办和领导

小组指挥、协调下开展相关工作。

启动 III 级、IV 级响应后,经领导小组批准,网安办立即将突发事件情况向部应急办报告;网安办和相关单位进入应急状态,实行 24 小时值班,相关人员保持联络畅通;网安办视情况组织相关单位集中办公,设立应急恢复、攻击溯源、影响评估、信息发布、跨部门协调等工作组。

5.4     事态跟踪

启动 I 级、II 级响应后,网安办立即全面了解受影响情况,经领导小组批准后,及时报部应急办。

启动 III 级、IV 级响应后,网安办组织相关单位加强事态跟踪研判。事发单位和网络安全专业机构、网络安全企业应当持续加强监测,及时将事态发展情况、处置进展情况、相关舆情报网安办。基础电信企业、域名机构、互联网企业立即了解自身网络和系统受影响情况,并及时报网安办。

5.5     决策部署

启动 I 级、II 级响应后,网安办在部应急办和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协调下,组织开展相关处置工作。

启动III 级、IV 级响应后,领导小组或网安办紧急召开会议,听取各相关方面情况汇报,研究紧急应对措施,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决策部署。

针对突发事件的类型、特点和原因,要求相关单位采取以下措施:带宽紧急扩容、控制攻击源、过滤攻击流量、修补漏洞、查杀病毒、关闭端口、启用备份数据、暂时关闭相关系统等;对大规模用户信息泄露事件,要求事发单位及时告知受影响的用户,并告知用户减轻危害的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其他可以控制和减轻危害的措施。

做好信息报送。经领导小组批准,及时向部应急办报告突发事件处置进展情况;视情况由网安办向委网信办等相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有关情况,必要时向部应急办和委网信办等相关部门请求提供支援。

注重信息发布。及时向社会公众通告突发事件情况,宣传避免或减轻危害的措施,公布咨询电话,引导社会舆论。未经领导小组或网安办同意,各相关单位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

5.6     结束响应

突发事件的影响和危害得到控制或消除后,I 级响应根据国家有关决定或经部领导小组批准后结束;II 级响应由部应急办决定结束;III 级、IV 级响应由领导小组或网安办决定结束,并报部应急办,同时通报委网信办等相关部门。

6.  事后总结

6.1      调查评估

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结束后,事发单位要及时调查突发事件的起因(包括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经过、责任,评估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总结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在应急响应结束后 10 个工作日内形成总结报告,报

网安办。网安办汇总并研究后,在应急响应结束后 20 个工作日内形成报告,经领导小组批准,报部应急办。

6.2      奖惩问责

对在应急事件响应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网络安全管理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不按照规定制定应急预案和组织开展演练,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在预防、预警和应急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单位或个人,由网络安全管理部门给予约谈、通报或依法、依规给予问责或处分。基础电信企业有关情况纳入企业年度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考核。

7.   预防与应急准备

7.1      预防保护

基础电信企业、域名机构、互联网企业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采取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建设网络安全技术手段,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及时消除隐患和风险。网络安全管理部门依法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查,指导督促相关单位消除安全隐患。

7.2     应急演练

网络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相关单位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域名机构要积极参与网络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的应急演练,并应每年组织开展本单位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情况要向网络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7.3     宣传培训

网络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应急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和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相关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应急能力。基础电信企业、域名机构、互联网企业要面向本单位员工加强网络安全应急宣传教育和培训。鼓励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安全竞赛。

7.4     手段建设

网络安全管理部门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建设的网络安全应急指挥平台,汇集、存储、分析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开展应急指挥调度;指导基础电信企业、大型互联网企业、域名机构和网络安全专业机构等单位规划建设本单位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并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指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7.4.1   工具配备

基础电信企业、域名机构、互联网企业和网络安全专业机构应加强对木马查杀、漏洞检测、网络扫描、渗透测试等网络安全应急装备、工具的配备,及时调整、升级软件硬件工具。鼓励研制开发相关技术装备和工具。

8.   保障措施

8.1      落实责任

基础电信企业、域名机构、互联网企业和网络安全专业机构要落实网络安全应急工作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单位领导、具体部门、具体岗位和个人,建立健全本单位网络安全应急工作体制机制。

8.2     经费保障

网络安全管理部门为网安办开展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基础电信企业、域名机构、互联网企业应当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本单位网络安全应急队伍建设、手段建设、应急演练、应急培训等工作开展。

8.3      队伍建设

基础电信企业、域名机构、互联网企业要建立专门的网络安全应急队伍,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储备,提升本单位网络安全应急能力。支持网络安全企业提升应急支撑能力,促进网络安全应急产业发展。

8.4      社会力量

建立网络安全应急专家组,充分发挥专家在应急处置工作中的作用。从网络安全专业机构、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中选拔网络安全技术人才,形成网络安全技术人才库。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提高我单位处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 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最大 限度地减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 护公众利益,维护正常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发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和可能导致网络与信息安 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 本预案启动后,我单位其它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与本预案相冲突的,按照本预 案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管理规定 1.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 脉、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系统,从预防、监控、应急处理、应急保障和打击犯罪等环节 ,在法律、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共同构 筑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快速反应: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按照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充分 而准确的信息,跟踪研判,果断决策,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公民财产遭受损失。 分级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以及"条块结 合,以条为主"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及联动工作机制。根据部门职能,各司其 职,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履行应急处置工作的管理职责。 常备不懈:加强技术储备,规范应急处置措施与操作流程,实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 共事件应急处置的科学化、程序化与规范化。 2. 组织指挥机构与职责   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后,应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协调小组(以下简 称协调小组),为本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机构,负责领导、协调网络 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生产调 度指挥中心),负责日常工作和综合协调,并与公安网监部门进行联系。 3. 先期处置 (1)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时,事发科室应做好先期应急处置工作,立即 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同时向生产调度指挥中心通报。 (2) 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分为四级:特别重大( 级)、重大( 级)、较大( 级)、一般( 级)。 (3)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在接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信息后, 应加强与有关方面的联系,掌握最新发展态势。对 级或 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 事件,由网络管理中心自行负责应急处置工作。对有可能演变为 级或 级的网络与信息 安全突发公共事件,要为安全协调小组处置工作提出建议方案,并作好启动本预案的各 项准备工作。网络管理中心要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展态势,视情况决定 赶赴现场指导、组织派遣应急支援力量,支持事发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4 应急处置 4.1 应急指挥 本预案启动后,根据安全协调小组会议的部署,担任总指挥的领导和参与指挥的领 导迅速赶赴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进入指挥岗位,启动指挥系统。相关联动部门按照本预 案确定的有关职责立即开展工作。 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的,事发部门立即在现场开设指挥部,并提供现场指挥运作的 相关保障。现场指挥部要根据事件性质迅速组建各类应急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现场指挥部在安全协调小组的领导下全权负责现场的应急援救工作。网络管理中心负责 对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4.2 应急支援 本预案启动后,安全协调小组的应急响应先遣小组,赶赴事发地,督促、指导和协调处 置工作。安全协调小组办公室根据事态的发展和处置工作需要,及时增派专家小组和应 急支援单位,调动必需的物资、设备,支援应急工作。   参加现场处置工作的安全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在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协助开展 处置行动。 4.3 信息处理   (1)现场信息收集、分析和上报。事发部门应对事件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及时将 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损失情况及处置工作等情况按紧急信息报送的有关规定,及时 报安全协调小组办公室,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2)安全信息处理。安全协调小组办公室要明确信息采集、编辑、分析、审核、签 发的责任人,做好信息分析、报告和发布工作。   (3)信息发布和咨询。当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安全协调小组办公 室要及时做好信息发布工作,通过安全新闻单位发布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 及应急处置的相关信息,通知社会各界做好应急准备及预防措施,增强公众的信心。信 息发布与新闻报道要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时进行。 4.4 应急结束
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1页。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1页。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1页。 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1页。 为确保校园网安全有序平稳运行,保证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避免校园网络被黑客攻击、病毒入侵,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维护安全、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保证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支撑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各项工作正常高效的运行。 二、组织指挥 1.组织机构 网络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 员: 2.职责任务 (1)加强宣传,监督检查各教研组处室网络信息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2)加强网上信息监控巡查,重点监控可能出现有害信息的网站、网页。 (3)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对校园网上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并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上报有关部门。 (4)与教育局装备站保持热线联系,协助装备站对教育网络信息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2页。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2页。安全的监控和保障。 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2页。 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2页。 三、处置原则 1.主动防范,跟踪检查。根据情况通报和预警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做好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落实。 2.先期处置,及时上报。重大突发事件,要迅速向市公安局网监科报案,保护好现场,并先期开展工作,及时控制事态,防止扩大蔓延,减少和降低危害。 四、处置程序及措施 1.校园网内发现网络突发事件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应立即关闭其连接,保存好相关技术数据和资料,并上报学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采用以下方案: (1)病毒传播:及时寻找并断开传播源,判断病毒的类型、性质、可能的危害范围;为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保护健康的计算机,必要时可关闭相应的端口,甚至相应楼层的网络,及时请有关技术人员协助,寻找并公布病毒攻击信息,以及杀毒、防御方法。 (2)外部入侵:判断入侵的来源,区分外网与内网,评价入侵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危害。对入侵未遂、未造成损害的,且评价威胁很小的外网入侵,定位入侵的IP地址,及时关闭入侵的端口,限制入侵的lP地址的访问。对于已经造成危害的,应立即采用断开网络连接的方法,避免造成更大损失和带来恶劣影响。 (3)内部入侵:查清入侵来源,如IP地址、所在办公室等信息,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3页。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3页。同时断开对应的交换机端口,针对入侵方法调整或更新入侵检测设备。对于无法制止的多点入侵和造成损害的,应及时关闭被入侵的服务器或相应设备。 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3页。 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3页。 (4)网络故障:判断故障发生点和故障原因,能够迅速解决的尽快排除故障;必要时向计算机网络公司求助技术援助,并优先保证主要应用系统的运转。 (5)其它未列出的不确定因素造成的事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具体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寻求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2.校园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应及时掌握网上重大突发事件有关信息,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3.做好善后工作。在确认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危害已经消除后,按照审批程序,报经批准后,终止处置行动。 4.校园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根据网络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保持市公安局网监科联络,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工作。 六、保障措施 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跟踪式的、发展变化的工作,是有组织的科学与社会行为,必须做好各项应急保障工作。 1.队伍保障 重视信息安全队伍的建设,并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过程和重建工作中技术人员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4页。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4页。的在岗与防护能力。 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4页。 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4页。 2.技术保障 重视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升级换代,重视网络安全整体方案的不断完善,加强技术管理,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稳定与安全,聘请信息安全顾问为应急处置过程和重建工作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 3.资金保障 根据校园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实际需要,将所需网络安全设备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给予资金保障。 4.安全培训 举办全校教职工网络与信息安全知识培训,加强教职工和学员的计算机操作、信息技能、网络和信息安全等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预
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PDF版本作为一种电子文件格式,具有便捷性和易于获取、传播的特点。通过将应急预案以PDF格式发布,可以确保用户可以快速下载和浏览文件,方便统一管理和使用。 首先,PDF格式具有跨平台的特点,用户可以在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和设备上打开和查看预案文件,无论是在个人电脑、平板电脑还是手机等移动设备上都可以顺利浏览。 其次,PDF格式的文件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可保密性。PDF文件可以保留原始预案文件的格式、布局、字体和图像等各种细节,确保用户在浏览时能够准确地阅读和理解相关内容。同时,PDF格式也支持文件加密和密码保护,确保预案内容不会被非授权人员获取。 另外,PDF格式还具有可搜索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预案内容,快速定位到所需信息,提高效率。此外,PDF文件还可以添加书签、标注和注释等功能,方便用户进行交流和记录。 最后,PDF格式在网络安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且为行业内一种较为通用的文件格式。通过发布PDF版本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可以方便不同机构之间的共享和合作,促进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工作的协同进行。 综上所述,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PDF版本具有便捷、可读性高、易于保密、可搜索和通用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发布和传播方式。它可以帮助用户更加方便、快速地获取和利用预案,提高网络安全应急响应的效率和水平。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廾匸0705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