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最近想学一下dsp,但是苦于手头没有开发板,网上的开发板又过于昂贵,加之网上很少看到带大家一步一步解读性芯片手册的文章。所以打算借自己研究DSP手册画板子的过程,代领大家解读芯片手册。(如果有错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1 Feature:
打开芯片手册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的是Feature这栏,这一栏主要是对这款芯片的一个大致的介绍,比如他的工作频率是150Mhz,6.67ns的周期时间,3.3的IO电平,1.9/1.8的内核电平。之后就是这款芯片具有的一些配置的简单介绍。这部分大家可以不需要重点关注,要是感兴趣想都看看的话可以使用微软的Edge浏览器,可以免费翻译。
2 Application:
这部分主要是介绍了这一系列芯片的用途,比如应用于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楼宇自动化,工厂自动化控制......这部分我们也不需要重点关注,大家看一下了解一下即可。
3 Description:
这部分介绍了这系列芯片使用的内核,和系列划分为几个部分。下面那个表格则是芯片型号分类,每个型号与之对应的封装和封装和体积大小。这部分需要关注一下,我们设计PCB封装的时候会用到。
3.1 Functional Block Diagram:
这部分就是芯片的结构框图了。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框图知道外设挂载在哪个总线上,还有一些外设的参数,大小信息。
4 Table of Contents:
这个就是这个手册的目录了,我们可以通过目录定位到需要查看的信息点。
4 Revison History:
手册修订时间表(手册最好下载官网的,因为翻译的手册和当前芯片可能会出现版本不匹配的问题)
5 Device Comparison:
这一部分主要比较了该系列不同型号芯片的特性。
6 Terminal Configuration and Functions:
这一款芯片有好几种封装,手册中接下来的几张图片就是LQFN封装和BGA封装对应的引脚图介绍。
6.1 Singal Description:
这部分就比较重要了,根据这部分我们才能很好的绘制开发板。
这部分比较长,但是很重要,因为这部分介绍了芯片的引脚和他们对应的功能,这对我们绘制原理图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JTAG接口:
JTAG的基本原理是在器件内部定义一个TAP(Test Access Port)(测试访问口)通过专用的JTAG测试工具对内部节点进行测试。TAP是Test Access Port(测试访问端口)的缩写,是芯片内部一个通用的端口,通过TAP可以访问芯片提供的所有数据寄存器(DR)和指令寄存器(IR),对整个TAP的控制是通过TAP控制器(TAP Controller)完成的。(引用自:http://t.csdnimg.cn/LXFCf)
TRST:TRST该引脚用于复位TAP状态机,当该引脚被驱动为高电平时,扫描系统可以控制设备的操作。该引脚是高电平有效引脚,因此正常运行时必须保持为低电平。根据手册推荐,正常使用的时候接一个外部下拉电阻即可。注(该引脚可以不使用,不使用的时候接地即可,因为TMS引脚也可以执行对TAP状态机的复位)因为JATG有四线和五线之分。多的那一根线就是TRST引脚。
TCK:测试时钟引脚(JATG必含引脚),该引脚内部有上拉电阻。
TMS:具有内部上拉功能的JTAG测试模式选择(TMS)。该串行控制输入被时钟输入到位于TCK上升沿的TAP控制器中。(一, ↑),该引脚也是JTAG必含应引脚。
TDI:JTAG测试数据输入(TDI),带内部上拉。TDI 被时钟输入到 TCK 上升沿的选定寄存器(指令或数据)中。(一, ↑),该引脚也是JTAG必含应引脚。
TDO:JTAG扫描输出,测试数据输出(TDO)。所选寄存器的内容(指令或数据)在 TCK 的下降沿从 TDO 移出。(O/Z 8 mA 驱动器),该引脚也是JTAG必含应引脚。
EMU0:仿真器引脚 0。当TRST被驱动为高电平时,该引脚用作进出JTAG硬件调试器系统的中断,并通过JTAG扫描定义为输入/输出。该引脚还用于将器件置于边界扫描模式。当 EMU0 引脚处于逻辑高电平状态,而 EMU1 引脚处于逻辑低电平状态时,TRST 引脚上的上升沿会将器件锁定到边界扫描模式。(I/O/Z,8 mA 驱动 ↑)注意:此引脚上需要一个外部上拉电阻。该电阻的值应基于适用于设计的调试器pod的驱动强度。2.2kΩ至4.7kΩ电阻通常就足够了。由于这是特定于应用的,因此 TI 建议验证每个目标板,以确保调试器和应用程序正常运行。
EMU1:仿真器引脚 1。当TRST被驱动为高电平时,该引脚用作进出JTAG硬件调试器系统的中断,并通过JTAG扫描定义为输入/输出。该引脚还用于将器件置于边界扫描模式。当 EMU0 引脚处于逻辑高电平状态,而 EMU1 引脚处于逻辑低电平状态时,TRST 引脚上的上升沿会将器件锁定到边界扫描模式。(I/O/Z,8 mA 驱动 ↑)注意:此引脚上需要一个外部上拉电阻。该电阻的值应基于适用于设计的调试器pod的驱动强度。2.2kΩ至4.7kΩ电阻通常就足够了。由于这是特定于应用的,因此 TI 建议验证每个目标板,以确保调试器和应用程序正常运行。
需要注意:EMU0和EMU1本身并不属于JTAG协议规定的引脚,而是TI的JTAG才带有的引脚。
根据介绍我们可以得知这两个引脚主要是选择JTAG的模式的。
当EMU0处于高电平EMU1处于低电平的时候,此时JTAG的模式是边界扫描模式。画原理图的时候按照手册的要求给这两个引脚外接2.2K-4.7K的上拉电阻即可。即默认是仿真模式。
Flash引脚:
这三个引脚我们只需要关注第一个引脚即可,我们给第一个引脚接一个3.3V电源即可。剩下两个测试引脚按手册要求保持未连接状态,即悬空。
Clock:
XCLKOUT:时钟输出引脚,要是有需要DSP作为时钟源输出的话,该引脚引出即可。该输出可以是系统时钟频率,也可以是系统时钟频率的二分至于或者是四分之一。输出频率的大小XINTCNF2寄存器中的位 18:16 (XTIMCLK) 和位 2 (CLKMODE) 控制。
XCLKIN:该引脚是时钟输入引脚用与连接外部有源时钟信号。
X1和X2:则是外部无源晶振接口。实际使用的时候只需要有源无源二者选其一即可。
Reset:
复位电路就不用过多介绍了,重启程序使用。给该引脚一个低电平即可复位,含内部上拉电阻。
ADC SIGNALS:
ADC信号引脚。这部分就不重点介绍了,主要是ADC信号的采集引脚,其中只重点强调几个引脚。
ADCLO:低基准电压源,该引脚需要连接至模拟地,保证ADC采集的精度。
ADCRESEXT:ADC外部电流偏置电阻,需要串联一个22K的电阻到模拟地。
ADCREFIN:ADC外部参考输入。可以使用电压基准芯片提供一个ADC基准电压。
ADCREFP:内部基准正输出。需要一个 2.2 μF 的低 ESR(低于 1.5 Ω)陶瓷旁路电容器到模拟接地。(O) 注意:使用 ADC 时钟速率从系统中使用的电容器数据手册中得出 ESR 规格。
ADCREFM:内部参考介质输出。需要一个 2.2 μF 的低 ESR(低于 1.5 Ω)陶瓷旁路电容器到模拟接地。(O) 注意:使用 ADC 时钟速率从系统中使用的电容器数据手册中得出 ESR 规格。
Power Pin:
这部分就是电源引脚了,按手册的要求接上电源即可。最好电源旁边并联一个100nf电容,可以使得芯片供电更加稳定。(强调一点,芯片上的普通IO口3.3V,但是内核的电压只能是1.9/1.8V)
GPIO AND PERIPHERAL SIGNALS:
、
这部分就是GPIO和外设的引脚了。这部分其实直接用排针或者排母引出即可,引脚的具体功能和复用看手册即可。这部分就需要根据大家的实际需要来处理了。因为本人是打算做为开发板,所以这部分引脚全部引出。
至此,对于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版比较关键的几个部分 下载电路 晶振电路 复位电路 电源电路 BOOT启动电路。 其中的4个我们已经介绍完毕。
接下里介绍BOOT电路。介绍完之后对于28335芯片手册的第一部分就到此结束。
BOOT电路:
boot电路可用于确定DSP的引导模式,在DSP上电时,引导系统会引导DSP到达程序所在的位置,使程序能够正常运行。这类似于计算机在装系统时选择的从U盘启动或者是从硬盘启动,选择不同的引导模式,则运行的程序也相应不同。
可以看到TI的dsp 28335支持多种启动方式,主要配置BOOT引脚的电平即可。
一般我们选择Flash启动方式即可,因为Flash启动方式比较常见也比较好用。
根据手册,在使用Flash启动方式的时候我们需要将XA12 XA13 XA14 XA15引脚拉高至高电平。串联10K电阻到3.3V即可满足要求。
以上是本人对于TI DSP28335芯片手册解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