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深圳杯C题编译器识别24页参考论文+Q1-Q3小问完整代码解题

后续还会持续更新内容,论文还会进行瑞色修改,思路和代码也会不断修正,有新的思路

                【编译器识别】2024深圳杯C题24页参考论文+1-3小问完整解题代码icon-default.png?t=N7T8https://www.jdmm.cc/file/2710545/

一、问题研究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编译实验、分析编译结果,并构建判别函数。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初步分析和可能的方法:

问题1:编译并对比结果

1.获取不同版本的GCC编译器:首先,需要确保安装了不同版本的GCC编译器。这可以通过下载和安装不同版本的GCC或使用包管理器(如apt, yum等)来实现。

2.编译附件1中的程序:使用每个版本的GCC编译器编译附件1中的C++源代码,并确保使用默认编译选项(通常是不带任何额外标志的g++命令)。

3.对比编译结果:对比不同版本编译器生成的编译输出(包括警告、错误和生成的代码)以及二进制文件。寻找明显的不同点,比如特定的警告信息、优化级别或生成的机器码差异。

问题2:构建判别函数

1.提取特征:从编译结果中提取关键特征,如特定警告信息、编译器的内建版本信息字符串等。

2.设计判别逻辑:根据提取的特征,设计判别逻辑。这可能是一个简单的if-else结构,或者是基于规则的匹配系统,甚至是机器学习模型。

3.验证判别函数:使用已知版本的GCC编译器生成的编译结果来验证判别函数的准确性。

问题3:应用判别函数

1.编译附件2中的程序:使用不同版本的GCC编译器编译附件2中的C++源代码,并收集编译结果。

2.应用判别函数:将问题2中构建的判别函数应用于附件2的编译结果,观察其是否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版本的编译器。

3.研究泛化性:比较附件1和附件2的代码,分析哪些编译结果特征是通用的,哪些是特定于某个代码的。这有助于提高判别函数的泛化性。

问题4:提高判别函数性能的建议

1.增加特征:考虑从编译输出中提取更多特征,如编译时间、生成文件的大小等。

2.使用机器学习:考虑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训练一个分类器,根据编译结果自动区分编译器版本。

import re  

# 定义一个函数来提取以制表符开头的行中的第一个单词  
def extract_first_word_from_indented_lines(filename):  
    words = set()  # 使用集合来自动去重  
  
    with open(filename, 'r') as file:  
        for line in file:  
            # 检查行是否以制表符开头  
            if line.startswith('\t'):  
                # 查找制表符后面的第一个单词  
                parts = line.split()  
                if parts:  
                    # 提取第一个单词(指令),并添加到集合中  
                    first_word = parts[0]  
                    words.add(first_word)  # 直接添加 first_word 到集合中  
  
    return words 
  
# 定义需要处理的.s文件列表  
s_files = ['att2_8.1.0.s', 'att2_13.2.0.s']  
  
# 提取所有文件中的单词,并合并到一个集合中去重  
all_words = set()  
for s_file in s_files:  
    all_words.update(extract_first_word_from_indented_lines(s_file))  
  
# 将去重后的单词按行输出到lan.txt文件中  
with open('lan.txt', 'w') as out_file:  
    for word in sorted(all_words):  # 排序输出(可选)  
        out_file.write(word + '\n')  
  
print("Words have been extracted, deduplicated, and written to ang.txt.")

二、模型假设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中关于编译器版本识别的模型假设,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个假设,这些假设将作为构建判别函数和模型的基础:

模型假设

1.编译器版本与编译结果具有可区分性:

o不同版本的编译器在编译相同的源代码时,会生成具有显著区别的编译结果。这些区别可能体现在生成的机器码、警告信息、错误信息以及编译日志中的其他方面。

2.默认编译选项的一致性:

o当使用默认编译选项时,同一版本的编译器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环境下对同一源代码的编译结果应该是稳定且一致的。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依赖默认编译选项下的编译结果来区分编译器版本。

3.编译结果的可提取性:

o编译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如警告、错误、日志输出等)是可以被提取和分析的。这些信息将作为特征用于构建判别函数。

4.特征的有效性和可区分性:

o从编译结果中提取的特征应能有效地代表编译器的版本信息,并且在不同版本的编译器之间应具有明显的区分度。

5.模型的泛化性:

o构建的判别函数或模型应具有一定的泛化能力,即对于新的、未曾在训练数据中出现过的源代码,也能够较准确地判断其编译所使用的编译器版本。

6.模型的鲁棒性:

o模型应能够抵抗一定程度的噪声和干扰,例如由于编译器优化级别的微小变化或源代码的微小修改导致的编译结果变化。

这些假设构成了我们构建编译器版本识别模型的基础。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通过实际的编译实验和数据分析来验证这些假设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假设可能不是绝对的,因为它们基于当前对编译器行为和编译过程的理解,而随着编译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这些假设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符号定义

在构建编译器版本识别模型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描述和表达相关的概念和特征,我们可以为它们定义一些符号。以下是基于之前提出的模型假设的符号定义:

符号定义

1.编译器版本:

o(V):表示编译器的版本集合,其中每个元素 (v_i) 代表一个具体的编译器版本(如 GCC 13.2.0)。

2.源代码:

o(S):表示源代码的集合,其中每个元素 (s_j) 代表一份特定的源代码文件。

3.编译结果:

o(C(v, s)):表示使用版本为 (v) 的编译器编译源代码 (s) 得到的编译结果。这可以是一个包含多种信息的集合,如警告、错误、生成的二进制文件等。

4.特征提取函数:

o(F(C)):表示从编译结果 (C) 中提取特征的函数,返回一个特征向量或集合。这些特征可能包括特定的警告信息、编译日志中的关键字、生成的二进制文件的大小和哈希值等。

5.判别函数:

o(D(F)):表示根据提取的特征 (F) 判断编译器版本的函数,返回一个版本标签 (v_i \in V)。这个函数可以是基于规则的分类器,也可以是机器学习模型。

6.训练数据集:

o(T = {(C_1, v_1), (C_2, v_2), ..., (C_n, v_n)}):表示用于训练判别函数的数据集,其中每个元组包含一份编译结果 (C_k) 和对应的编译器版本标签 (v_k)。

7.测试数据集:

o(E = {C_1', C_2', ..., C_m'}):表示用于测试判别函数性能的数据集,包含多份未知版本的编译结果。

8.性能度量指标:

o(A):表示判别函数的准确度(Accuracy)。

o(P):表示判别函数的精确度(Precision)。

o(R):表示判别函数的召回率(Recall)。

o(F1):表示判别函数的F1分数(F1 Score),

参数名

参数值

训练用时

0.004s

数据切分

0.7

数据洗牌

交叉验证

节点分裂评价准则

friedman_mse

特征划分点选择标准

best

划分时考虑的最大特征比例

None

内部节点分裂的最小样本数

2

叶子节点的最小样本数

1

叶子节点中样本的最小权重

0

树的最大深度

10

叶子节点的最大数量

50

节点划分不纯度的阈值

0

  • 21
    点赞
  • 2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