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和网络协议】浅析 - 前(真的很浅)

目录

一、概述

1.网络

1.1 释义

1.2 发展史

1.3 网络的四要素:

2.功能

3.网络类型

3.1 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外部网络)

3.2 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内部网络)

4.概念

4.1 网络协议与标准

4.1.1 协议

4.1.2 标准

4.2 IEEE 802局域网标准

4.2.1 IEEE 802.3  有线局域网

4.2.2 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

4.3 网络常见设备

4.3.1 交换路由设备

4.3.2 网络安全设备

4.3.3 无线网络设备

4.3.4 网络设备生产厂商

4.4 网络拓扑结构

4.4.1 星型拓扑

4.4.2 网型拓扑

5.数制介绍

5.1 数制

5.2 数位

5.3 基数

5.4 位权

二、网络协议

1.分层模型

1.1 分层思想

1.2 OSI七层模型

1.3 TCP/IP五层模型

1.3.1 应用层

1.3.2 传输层

1.3.3 网络层

1.3.4 数据链路层

1.3.5 物理层

2.数据传输过程

2.1 数据封装过程

2.2 数据解封装过程

2.3 设备与层的对应关系

2.4 各层间通信

三、IP地址概述

1.IP地址的定义

2.组成

3.地址概念

3.1 网络地址

3.2 广播地址

3.3 任意地址

3.4 回环地址

3.5 子网掩码

4.IP地址分类

4.1 特殊

4.2 A 类

4.3 B类

4.4 C类

4.5 D类

4.6 E类

5.网络测试

5.1 ping 127.0.0.1

5.2 ping 本地计算机的IP地址

5.3 ping默认网关的IP地址

5.4 ping远程主机的IP地址

四、网络设备配置

1.网络设备类型

1.1 二层交换机

1.2 三层交换机

1.3 路由器

1.4 防火墙

2.网络设备互联经验

3.设备模拟器

3.1 思科

3.2 H3C

3.3 华为


一、概述

1.网络

1.1 释义

两个不在同一地理位置的主机,通过传输介质和通信协议,实现通信和资源共享。

1.2 发展史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一个阶段(60年代)
                     标志性的事件:ARPANET
                     关键技术:分组交换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二个阶段(70-80年代)
                     标志性的事件:NSFNet
                     关键技术:TCP/IP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三个阶段(90年代)
                     标志性的事件:浏览器Mosaic
                     关键技术:Web技术

1.3 网络的四要素:

传输介质:同轴线缆,光纤,双绞线,无线电波等
通信协议:设备之间的语言,比如——eigrp,rip,OSPF,is-is,BGP,TCP,ip,ppp等
资源:数据,图片,视频,音频
终端:手机,笔记本,平板,台式机等

2.功能

数据通信
资源共享
增加可靠性
提高系统处理能力

3.网络类型

3.1 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外部网络)

范围:几十到几千千米 
作用:用于连接远距离的计算机网络
典型应用:Internet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城域网

3.2 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内部网络)

范围:1km左右 
作用:用于连接较短距离内的计算机
典型应用:企业网,校园网

4.概念

4.1 网络协议与标准

4.1.1 协议

语法:多个对象之间协商的一个接口对象
同步:以多字节或多比特组成的数据块为传送单位,仅在帧的起始处同步,帧内维持固定的时钟。
语义:解释控制信息每个部分的意义。它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什么样的响应。

4.1.2 标准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
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
ANSI(美国国家标准化局)

4.2 IEEE 802局域网标准

4.2.1 IEEE 802.3  有线局域网

IEEE 802.3u标准,百兆快速以太网标准
IEEE 802.3z标准,光纤介质实现千兆以太网标准规范
IEEE 802.3ab标准,双绞线实现千兆以太网标准规范
IEEE 802.3ae标准,实现万兆以太网标准
IEEE 802.3ba标准,实现十万兆以太网标准

4.2.2 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a,速率最高可达54Mbps
IEEE 802.11b,速率最高可达11Mbps
IEEE 802.11g,速率最高可达54Mbps
IEEE 802.11n ,速率最高可达600Mbps     

4.3 网络常见设备

4.3.1 交换路由设备

Cisco 3560系列交换机、Cisco 2800系列路由器

4.3.2 网络安全设备

Cisco 5500系列防火墙、防火墙、VPN设备

4.3.3 无线网络设备

无线网卡和无线路由器等

4.3.4 网络设备生产厂商

Cisco(思科)、华为、H3C

4.4 网络拓扑结构

4.4.1 星型拓扑

优点:易于实现、易于网络扩展、易于故障排查
缺点:中心节点压力大、组网成本较高

4.4.2 网型拓扑

各个节点至少与其他两个节点相连
可靠性高、组网成本也高

5.数制介绍

5.1 数制

计数的方法,指用一组固定的符号和统一的规则来表示数值的方法

5.2 数位

指数字符号在一个数中所处的位置

5.3 基数

指在某种进位计数制中,数位上所能使用的数字符号的个数

5.4 位权

指在某种进位计数制中,数位所代表的大小,即处在某一位上的“1”所表示的数值的大小

二、网络协议

1.分层模型

1.1 分层思想

将复杂的流程分解为几个功能相对单一的子过程,整个流程更加清晰,复杂问题简单化,更容易发现问题并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1.2 OSI七层模型

应用层:提供与用户的接口
表示层:定义传递信息的语法和语义,编码和解码、压缩解压缩、加密解密
会话层:建立用户间的会话关系
传输层:用户进程间的通信,承上启下
网络层:数据包封装结构,源和目的方的逻辑地址,根据包头的逻辑地址选路
数据链路层:据帧封装结构,源和目的方的物理地址,数据校验功能
物理层:如何使用物理信号来表示数据1和0,数据传输是否可同时在两个方向上进行,通信双方如何建立和中止连接,物理接口特性

1.3 TCP/IP五层模型

1.3.1 应用层

HTTP        传输文本协议              检测端口号    80/TCP
HTTPS     安全的传输文本协议    检测端口号    443/TCP
FTP          文件传输协议               检测端口号    21/TCP
TFTP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检测端口号    69/UDP
DNS         域名解析协议               检测端口号    53/UDP
SMTP       邮件传输协议               检测端口号    25/TCP

1.3.2 传输层

TCP    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
UDP    无连接传输协议

1.3.3 网络层

ICMP    控制报文协议

       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

IGMP    Internet 组管理协议    组播协议
       运行在主机和组播路由器之间

ARP     地址解析协议
       根据网络层IP数据包包头中的IP地址信息解析出目标硬件地址(MAC地址)信息,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RARP    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RARP发出要反向解析的物理地址并希望返回其对应的IP地址,应答包括由能够提供所需信息的RARP服务器发出的IP地址。

1.3.4 数据链路层
1.3.5 物理层

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有底层网络定义的协议

2.数据传输过程

2.1 数据封装过程

应用层:发出上层数据
传输层:接收后添加TCP头部                  称为数据段
网络层:接收后添加IP头部                      称为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接收后添加MAC头部          称为数据帧
物理层:转换为比特流                             称为比特流

2.2 数据解封装过程

物理层:比特流传输
数据链路层:接收后去除MAC头部
网络层:接收后去除IP头部
传输层:接收后去除TCP头部
应用层:接收上层数据

2.3 设备与层的对应关系

应用层:计算机
               具有所有层功能
传输层:防火墙
              同时具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功能
网络层:路由器
              同时具有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功能
数据链路层:交换机
                      同时具有物理层功能
物理层:网卡

2.4 各层间通信

应用层:应用层协议
传输层:传输层协议
网络层:网络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协议
物理层:物理层协议

只能同层传输

三、IP地址概述

1.IP地址的定义

主机唯一的标识,保证主机间正常通信 ;一种网络编码,用来确定网络中一个节点
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32bit)组成:
                                                       11010010.01001001.10001100.00000110
                      便于记忆转为十进制  210.73.140.6

2.组成

网络部分(NETWORK)
主机部分(HOST)

例如:192.168.0.25
           192.168.0   为网络部分
            25为主机部分

3.地址概念

3.1 网络地址

网络ID,用来标识一个网络的符号。当前网络范围内的最小IP地址,不能用于网络通信。

3.2 广播地址

当前网络范围内的最大IP地址,不能用于网络通信。

3.3 任意地址

0.0.0.0/0

3.4 回环地址

127.0.0.0/8
127.0.0.1/8
测试本机的网络配置

3.5 子网掩码

用来确定IP的网络地址


32个二进制位:对应IP地址的网络部分用1表示 
                          对应IP地址的主机部分用0表示 

IP地址和子网掩码作逻辑“与”运算得到网络地址:0和任何数相与都等于0
                                                                              1和任何数相与都等于任何数本身 

A、B、C三类有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
                                                              A类:255.0.0.0
                                                              B类:255.255.0.0
                                                              C类:255.255.255.0
以网络部分的bit位数来表示
    A:8
    B:16
    C:24
特殊的子网掩码: /32,表示唯一地址

4.IP地址分类

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每一类有不同的划分规则

4.1 特殊

0.0.0.0   特殊IP地址      
代表任意地址 : 00000000 0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127.       回环网卡
测试本机中配置的Web服务器。

4.2 A 类

网络部分(十进制):1~126
地址范围:1.0.0.1-126.255.255.254
私有地址:10.0.0.0~10.255.255.255   (用于大型网络)

4.3 B类

网络部分:128~191
地址范围:128.0.0.1-191.255.255.254
私有地址:172.16.0.0-172.31.255.254

4.4 C类

网络部分:192~223
地址范围:192.0.0.1-223.255.255.254
私有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 

4.5 D类

网络部分:224~239
地址范围:224.0.0.0-239.255.255.254

4.6 E类

网络部分:240~255
地址范围:240.0.0.0~255.255.255.254

5.网络测试

5.1 ping 127.0.0.1

验证本地计算机上是否正确地配置了TCP/IP

5.2 ping 本地计算机的IP地址

验证其是否已正确地添加到网络中

5.3 ping默认网关的IP地址

验证默认网关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可以与本地网络上的主机进行通信

5.4 ping远程主机的IP地址

验证是否可以通过路由器进行通信

四、网络设备配置

1.网络设备类型

1.1 二层交换机

二层设备,透明设备
作用:将局域网中的终端设备进行互联,进行虚拟局域网的划分(vlan)

1.2 三层交换机

三层设备,既能做交换机也能够充当路由器
作用:不同虚拟局域网之间进行通信

1.3 路由器

三层设备,进行路由选路
作用:实现不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隔离局域网
特点:隔断所有广播

1.4 防火墙

四层设备,进行流量转发规则的定制
作用:控制流量转发

2.网络设备互联经验

IP地址一般采用/30的子网掩码

3.设备模拟器

3.1 思科

Cisco Packet Tracer
GNS3 路由器 2811
           交换机 2960

3.2 H3C

H3C Cloud Lab

3.3 华为

eNSP

  • 5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docker-compose 是 Docker 官方的一个用于定义和运行容器化应用的工具。它使用 YAML 文件来配置应用的服务、网络和卷等方面的设置。 当使用 docker-compose 部署 MySQL 时,可能会遇到无法访问 MySQL 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有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 1. 网络配置问题:docker-compose 在默认情况下会创建一个默认的网络,并将所有定义的服务连接到该网络。如果服务的网络配置不正确,可能导致无法访问 MySQL。可以通过检查网络配置或创建自定义网络来解决此问题。 2. 端口映射问题:MySQL 默认使用 3306 端口进行通信,但是在容器内部的端口与宿主机上的端口之间可能存在映射问题。可以通过检查端口映射配置或使用容器的 IP 地址来解决此问题。 3. 认证问题:MySQL 服务通常需要进行身份验证才能访问。在 docker-compose 文件中,可以通过设置环境变量来指定 MySQL 的用户名和密码。如果未正确设置这些环境变量,可能导致无法访问 MySQL。可以检查环境变量配置或者在容器内部手动配置用户名和密码来解决此问题。 4. 容器启动顺序问题:如果在 docker-compose 文件中定义了多个服务,并且它们之间有依赖关系,那么容器启动的顺序可能会影响 MySQL 的访问。可以通过在容器之间添加依赖或者设置延迟启动来解决此问题。 总结起来,当 docker-compose 部署的 MySQL 无法访问时,通常是由于网络配置、端口映射、认证配置或容器启动顺序等问题造成的。通过检查这些配置,并进行适当的调整或修复,通常可以解决无法访问 MySQL 的问题。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