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国产动漫的迅猛发展,修仙题材更是百花盛开,其中《师兄啊师兄》以其独特的国风风格和深入人心的故事情节,迅速在动漫市场中崭露头角,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近期《师兄啊师兄》宣布升级为年番,这也是玄机科技旗下的第三部年番动画,国风动画果然就是玄机娘娘的统治区!这部作品不仅为国风动漫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思考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动漫相结合的绝佳案例。
在《师兄啊师兄》更新的37集里,传说神话中的妖庭太子陆压登场,带着抑制人族、复兴妖族的雄心壮志,对主角李长寿与天庭构成了巨大威胁。身为金乌一族的陆压,出场就是特效拉满,如同烈日般炽热逼人。同时,《师兄啊师兄》中的法宝道具设计也非常精美,在此次对战中,陆压使用的法宝乃是“斩仙飞刀”,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件法宝的大名,但是一定听说过驱使这件法宝的口令:请宝贝转身!
在《封神演义》中,书中对于斩仙飞刀的描述是:“花篮中取出一个葫芦,葫芦内有一线毫光,高叁丈有馀,上边现出一物,长有七寸,横在白光顶上,有眼有翅,眼中两道白光。”随着那物转起,它眼中白光罩下的人头势必就会落于尘埃,无人可躲。而在师兄中,制作组则完美复现了这副宝贝的神威,当陆压请出宝贝,俯身喊令,即使是玉帝化身也难逃其威压,可谓是让观众大饱眼福。
正当观众沉浸在37集的激战余韵中,38集却以更加精彩的文戏惊艳四座。李长寿为抵御陆压对人界的侵袭,求助于人皇大禹,并面临了直击心灵的三重拷问。这不仅是对李长寿这一角色的深度挖掘,也包含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现代诠释。
第一问,身为天庭海神的李长寿,当有一天,人族面对来自天庭的祸害时,他当如何?
对此,李长寿给出的答案是,人无法决定天灾,但能以人力渡灾祸。
与天搏命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抗争,从流传至今的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故事中就有所体现,中国人民有着生生不息的民族伟力,坚信“人力胜天”。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无数先辈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古时没有先进的技术,无法控制灾情的泛滥,但古人们从没有对天屈服,他们修建水利设施,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他们观察天象,预测气候变化,提前做好防灾准备;他们栽树围栏,加强生态保护,阻止风沙的进一步蔓延,有效扼制了西部的沙漠化。正是这种与天搏命的精神,使得中华文明得以延续数千年而不衰。
大禹听此回答又反问,妖庭借天道之力施罚人族,人既然该与天争,那为何李长寿要弃人而归天?
李长寿立即给出了他的回答:因时制宜,争亦有道。人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人族既然要从妖族手中争得生路,必定得武力胜过妖族,如今天庭正好大兴人族,人族争的是长久发展,那“天人合一”正是长久之道,所以他加入天庭,以此来更好帮助人族。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关系的思考,强调天人关系的统一性。在这里,李长寿所阐释的“天人合一”理念,特指的是人类应当顺应天意,与天界携手共进,共谋人族发展。
而这一思想在历史上所承载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天人合一思想以其鲜明的民族性,彰显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独特魅力。它关注的问题及其处理方式,无不折射出中华文化的精髓。这一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倡导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这种理念与中国的农耕文明背景紧密相连。在农耕社会中,人们依赖自然生存,因此对自然怀有深深的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之情进一步促进了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入人心。天人合一思想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和实践强调统一性,也具有中国传统思维综合性的特点。
因此,当观众们欣赏《师兄啊师兄》中李长寿所阐述的“天人合一”理念时,也会不由得更加深入地思考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为观众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思考天人关系的切入视角。
第二问,假如你与你的夫人有了分歧,是该隐忍退步,还是该就此断情?
李长寿很快就琢磨出此问背后的深意,动画中大禹的妻子涂山氏为涂山狐族的首领,此问是在探究人族与其他种族之间的关系处理,所以这一问他答为:凡事以和为贵,一族不稳,族族不稳。
跳脱开动画,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大禹提出的这一问题实则触及了人类社会矛盾与冲突处理的根本,问的是如何处理人类社会中的矛盾与战争。作为一种社会性群居生物,家庭是人类最小的社会群体单位,往上划分出了家族、地域、国家、种族、种群,在这个相互关联的世界中,每一种社会群体单位之间都存在着潜在的冲突与矛盾,这些矛盾一旦激化,其影响往往会波及更广泛的领域。因此,如何妥善处理这些矛盾与冲突,也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更进一步地说,李长寿这一回答也体现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决定了人类的行为必须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一旦人类的行为违背了这些规律,破坏了生物链中的某一环,那么自然界必然会以某种方式对人类进行惩罚。这种惩罚最终会反噬到人类自身。
第三问,倘若大劫将至,人族当如何求生?
面对此问,李长寿也不由得心神动摇,人类在自然与宇宙面前如此渺小,单个生命在社会与自然无情的巨轮下苟且求生已然困难,更何况是拯救所有人类呢?
这一问,大禹道出了他自己的答案:“人”字由一撇一捺写成,撇是羸弱之躯,捺是铮铮傲骨。天不予光,燧人钻木取火;妖绝人路,伏羲自卜前程;瘟疫祸乱,神农遍尝百草;巫纵强敌,轩辕举剑伐之。吾等便为人族之薪火,薪火不息,人族不灭。
个人的力量或许微小,但正是这些渺小的“人”字相互支撑,汇聚成一条通往文明的道路。每个人的存在都是这个“人”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地位高低,能力大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这便是最后一问答案所传达出来的深刻内涵。
回顾过往,从汶川地震中的全民救援,到抗击新冠疫情的众志成城,中国社会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体的伟大凝聚力。在灾难面前,无数平凡的人们站了出来,他们是医护人员、志愿者、社区工作者……每一个个体的力量虽微不足道,但当这些微光汇聚,便成了照亮黑夜的熊熊火炬。正如古人云,“众人拾柴火焰高”,正是这份团结协作,让中国社会在一次次考验中屹立不倒,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大禹的三问,从天人关系到人际关系,再到生存危机,层层递进,触及了人性、社会、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考。《师兄啊师兄》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精良的制作和出色的故事情节,更在于它所传递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它在娱乐之余,更激发了观众对于文化传承、社会责任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深入思考。如今,《师兄啊师兄》已经成功晋升为年番动画,这不仅仅是对它品质的认可,更是对无数观众喜爱的回应,更让观众开始期待,《师兄啊师兄》能够讲述更多触及人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