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双重差分SDID原理、Stata实现及8篇TOP应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Imbens团队在经济学顶刊American Economic Review发表论文"Synthetic Difference-in-Differences",提出一种新的因果推断方法——合成双重差分法(Synthetic Difference-in-Differences,简称SDID)。合成双重差分法结合合成控制法(Synthetic Control,简称SC)和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s,简称DID),吸收二者优点,SDID方法使用个体权重和时间权重,并引入固定效应,削弱对平行趋势假设的依赖,允许有效的大面板推断,估计量更稳健、精度更高。

SDID基本原理

论文“Synthetic Difference-in-Differences”原理介绍如下:

(1)最小化问题

论文提出了一个在包括个体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的双向固定效应 (two-way fixed effects,TWFE)回归中引入个体权重和时间权重的最小化问题。

SDID方法是在TWFE回归中,通过个体权重和时间权重加权来估计因果效应(加权最小二乘回归),包括个体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

图片

与SDID方法相比,DID方法通过解决相同的TWFE回归问题来估计因果效应,包括个体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但既不使用个体权重,也不使用时间权重(普通最小二乘回归)。

图片

与SDID方法相比,SC方法仅包括时间固定效应,通过个体权重加权估计因果效应(加权最小二乘回归),不使用个体固定效应和时间权重。

图片

通过上述比较可知,SDID方法在TWFE回归中,引入个体权重和时间权重,与DID和SC相比,更具一般性。

(2)确定个体权重和时间权重

个体权重和时间权重是SDID方法的关键,确定权重的思想:平均意义上,与处理组个体越相似的个体赋予更高的权重,与处理时期越相似的时期赋予更高的权重。

个体权重应用于控制组个体,用来匹配控制组个体与处理组个体的处理前趋势。个体权重可以通过求解式(4)的最优化问题得到,最优化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对处理前的每一时期,控制组的加权平均结果与处理组的算数平均结果,尽可能接近,相差一个常数(截距项)。截距项是为了保证事前趋势平行,不需要完全匹配。式(4)目标函数的最后一项添加了一个正则化惩罚项(限制取值范围),是为了使权重分散且唯一。

图片

时间权重应用于处理前时期,用来平衡处理前和处理后的时期。个体权重可以通过求解式(6)的最优化问题得到,这个最优化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对控制组中的每一个体,处理前时期的加权平均结果与处理后时期的算数平均结果,相差一个常数。由于时间权重可能不唯一(目标函数有多个极小值),实践中通常添加一个很小的正则化惩罚项(限制取值范围)。

图片

在确定好个体权重和时间权重,以及正则化参数之后,可以通过加权DID回归计算SDID估计量。

(3)处理效应

为了便于直接比较SC、DID和SDID三种方法的估计量(处理效应),论文将三个估计量改写为调整后结果的平均值减去调整后结果的加权平均值(权重为个体权重)的一般形式,如式(7)所示。其中,DID方法的个体权重为常数权重,即不随个体变化而变化。

图片

对于三个估计量的调整后结果,SC方法使用处理后时期的未加权平均值,DID方法使用处理后时期的未加权平均值与处理前时期的未加权平均值之间的差异,SDID方法使用处理后时期的未加权平均值与处理前时期的加权平均值(权重为时间权重)之间的差异,如式(8)所示。

图片

Stata实现

SDID方法提出后,来自University of Chile的Damian Clarke和 Daniel Pailañir迅速地编写了相应的stata程序包,命令为SDID,具体语法如下:

SDID depvar groupvar timevar treatment, vce(vcetype) [options]

SDID命令完全实现了Arkhangelsky 等(2021 年)描述的方法过程。SDID命令需要一个因变量、一个处理组(例如州、国家)的指示变量、一个时间变量和一个二元处理指示变量作为参数。基于个体和时间的面板必须高度平衡,并且不包含关键变量的缺失值,因为最佳权重是根据政策处理前期间的全覆盖计算的。

SDID还允许以多种方式在模型中包含协变量,若需要,还可以提供图形输出,记录最佳权重,以及合成双重差分框架下的匹配处理和综合控制趋势。与协变量和图形选项相关的详细信息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可选项:

vce(vcetype)vcetype可以是bootstrap, jackknife, 或 placebo

covariates(varlist,[type])允许在计算合成反事实时包含协变量。可选项是“optimized”(默认设置)或“projected”(在某些情况下更可取)

seed(#) 将随机数种子设置为#

reps(#) bootstrap和placebo推断的重复次数

顶刊应用梳理

Arkhangelsky, Dmitry, Susan Athey, David A. Hirshberg, Guido W. Imbens, and Stefan Wager. 2021."Synthetic Difference-in-Differenc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11 (12): 4088–4118.

提出了一种新的面板数据因果效应估计方法,该方法融合了广泛使用的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的核心思想。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发现,相较于传统方法,这种"合成双重差分"估计量展现出更优的稳健性特征,且在常规估计方法普遍应用的实际场景中表现优异。研究深入探讨了当结果模型的系统部分包含潜在单元因子与潜在时间因子交互作用时,该估计量的渐近性质,并给出了保证其一致性与渐近正态性的条件。

陈胜蓝,王鹏程,马慧,等.《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纾困效应:产品市场表现视角[J].世界经济,2023,46(09):181-205.

摘要:解决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是助力企业纾困、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保障。本文利用《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形成的准自然实验,考察其对企业产品市场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新三板企业年报与“企查查”平台构建新数据集的双重差分检验结果显示,《中小企业促进法》能够使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提高约9.31%。强化中小企业权益保护带来的商业信用供给下降是其中主要的作用机制。当企业融资能力较弱、竞争对手财务实力较强时,《中小企业促进法》促进企业产品市场表现提升的效应更强。本文揭示了《中小企业促进法》通过缓解中小企业流动性约束,促进了产品市场竞争,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中小企业促进法;产品市场表现;商业信用供给;准自然实验;

谢泽宇,静峥,杨冕.水资源约束缓解与区域经济增长——来自“南水北调”工程的经验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9):93-115.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水资源短缺是制约中国华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刚性约束,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旨在从根本上缓解华北地区城市缺水问题。本文通过构建适用于中国发展实际的水资源约束理论模型,阐述南水北调工程促进受水区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2009~202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省份(京津冀豫)县级层面的夜间灯光亮度数据、土地覆盖数据、地下水位监测井数据、企业注册数据和土地出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受水省内受水县经济增长和城市扩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实现机制。结果发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促使受水县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了6.1%,并使受水县建成区面积占比显著提升了0.671个百分点;上述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该项工程建成通水缓解了受水县的水资源约束,使受水县地下水位增长率显著提高了1.329个百分点,且异质性分析发现受水县地下水位上升越多,其建成区扩张越快。机制分析表明,该项工程建成通水显著提升了受水县的招商引资能力和人口吸引力,所产生的人口集聚效应将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长期人力资本保障。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约束;城市扩张;双重差分模型;合成DID;

李治国,车帅,王军.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施的政策有效性分析——来自PSM-DID与SCM的新证据[J].管理评论,2023,35(12):308-318.

摘要:基于中国各省份2000—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与合成控制法以及空间双重差分方法综合考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研究发现,就平均效应而言,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试点地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分析政策的动态影响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存在“倒U型”特征;利用SCM方法进行个案研究发现,试点政策实施后湖北、天津、重庆等省份碳排放量明显减少;而北京、上海、广东等省份减排效果并不理想;进一步将空间溢出效应纳入考量范围分析发现,碳泄漏问题的存在导致试点政策的整体减排效果显著降低。鉴于此,各试点省份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低碳发展,加强区域联动以推动协同减排。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减排效应;PSM-DID;SCM;SDID;

许文立,孙磊.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来自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经验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40(07):133-155.

摘要: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是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以碳排放权交易为代表的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在转型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中国2013年设立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匹配省级宏观数据库和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库,运用双重差分、合成双重差分等方法,实证检验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对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加速了能源消费结构双重替代进程,指数值提升5.3%,有效助推实现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双控”目标。政策效应的发挥,得益于企业绿色创新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绿色金融深化效应和公众行为驱动效应,但也受到地方政府环境治理重视程度和地区产业结构特征、可再生能源丰裕度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还产生了其他环境红利,且并未造成明显的社会福利损失。本文为政府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进而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更多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能源消费结构;平行趋势敏感性;合成双重差分;

杨达,丁川.碳交易政策的减排效应及空间溢出——基于SCM和S-DID方法的中国经验实证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23,39(05):132-140.

摘要:碳交易政策是我国目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措施,但关于其减排效应是否显著、是否存在空间溢出等问题仍存争议。本文基于2005-2019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SCM与S-DID方法,定量分析了碳交易政策在试点省市所展现出来的政策效果与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有效推动了试点省市碳排放量的下降,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即中等发展地区的减排效应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碳交易政策不仅能够降低本地区的碳排放量,还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临近地区的减排,而东部沿海地区间的减排空间相关性高于西部地区。同时本文结合全国碳交易体系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深度搭载中国绿色治理经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碳减排;合成控制法;空间计量-双重差分法;

鲁贺玉,吴宗法.用能权政策与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转型的关系[J].资源科学,2023,45(06):1181-1195.

摘要:【目的】环境恶化和能源安全问题要求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加速向低碳化转型。厘清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试点(简称用能权政策)对省域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转型的影响和作用路径对市场型环境权益规制建设具有重要政策启示。【方法】本文从“准自然实验”视角研究用能权政策试点省份政策实施效果,把用能权政策试点的4省份(浙江、福建、河南和四川)作为实验组,其余26省份(因数据缺失不包括港、澳、台及西藏)作为对照组。选择政策起始年2016年为冲击时间点,构建双重差分模型验证用能权政策实施与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转型的关系。【结果】(1)用能权政策可以显著提升试点省份和毗邻省份的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水平;(2)绿色技术进步和降低资源依赖是用能权政策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的主要路径,产业结构升级和公众环保关注的中介机制路径尚未畅通;(3)用能权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和环境信息披露程度低值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结论】本文证实了用能权政策能够通过绿色技术进步和降低资源依赖实现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转型。因此,建议积极有序扩大用能权政策的试点范围,充分认识地区差异性和环境信息披露程度对用能权实施效果的异质性影响,推动地区经济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用能权交易制度;准自然实验;绿色技术;影响机制;规制效应;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

闫昊生,王剑飞,孙久文.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如何影响国有建设用地市场?——基于机器学习的新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40(06):195-216.

摘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当前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使用机器学习与合成双重差分等方法,借助2007~2018年中国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数据,研究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对城镇国有建设用地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显著减少了国有建设用地的土地出让金,其原因在于改革提升了集体和国有土地的替代性,因而降低了国有建设用地的出让面积,但是未显著影响国有建设用地的单位价格。结合理论分析,上述结果说明该改革并未显著改变城镇国有建设用地的市场结构。成本收益分析表明,该改革对国有建设用地出让金的影响大于集体建设用地。以上结论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国有建设用地市场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器学习;建设用地;市场结构;

参考文献

[1]Arkhangelsky, Dmitry, Susan Athey, David A. Hirshberg, Guido W. Imbens, and Stefan Wager. 2021."Synthetic Difference-in-Differenc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11 (12): 4088–4118.

[2]陈胜蓝,王鹏程,马慧,等.《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纾困效应:产品市场表现视角[J].世界经济,2023,46(09):181-205.

[3]谢泽宇,静峥,杨冕.水资源约束缓解与区域经济增长——来自“南水北调”工程的经验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9):93-115.

[4]李治国,车帅,王军.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施的政策有效性分析——来自PSM-DID与SCM的新证据[J].管理评论,2023,35(12):308-318.

[5]许文立,孙磊.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与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来自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经验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40(07):133-155.

[6]杨达,丁川.碳交易政策的减排效应及空间溢出——基于SCM和S-DID方法的中国经验实证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23,39(05):132-140.

[7]鲁贺玉,吴宗法.用能权政策与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转型的关系[J].资源科学,2023,45(06):1181-1195.

[8]闫昊生,王剑飞,孙久文.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如何影响国有建设用地市场?——基于机器学习的新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40(06):195-216.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