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架构
X86
X86中的“86”源于英特尔1978年推出的一款微处理器8086。
8086是16位微处理器,它具有16位的数据总线和20位的地址总线,能够寻址1MB的内存空间,在当时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为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英特尔又陆续推出了80186、80286、80386、80486等一系列基于8086架构的微处理器,这些处理器在性能和功能上不断改进和增强,但保持了与8086的指令集兼容性,人们便用“X86”来统称这一系列的处理器架构,其中“X”代表一系列的数字,如286、386、486等,“86”则指代最初的8086。
2.主频
指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即CPU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指令周期数,通常以GHz(吉赫兹)为单位。例如,一颗主频为2.7GHz的CPU,理论上每秒可以完成27亿个指令周期。
3.睿频
睿频通常是指CPU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自动达到的较高频率,但一般不能简单地认为它就是CPU可以达到的最高频率。
例如:海光7490的主频为2.7GHz,睿频为3.1GHz。海光7390基频2.7GHz,睿频3.3GHz。7380基频2.2GHz,睿频3.0GHz,7390的主频和睿频更高,运算速度理论上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