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
💥💥💞💞欢迎来到本博客❤️❤️💥💥
🏆博主优势:🌞🌞🌞博客内容尽量做到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为了方便读者。
⛳️座右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本文目录如下:🎁🎁🎁
目录
💥1 概述
图 1 为一个典型的由风电场、光伏电站、电制氢系统组成的能源系统。现实当中,风电场、光伏
电站、电制氢系统通常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在传统非合作运行模式下,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发电直接以各自上网电价销售给电网,而电制氢系统以工业电价向电网购电进行电解水制氢以满足氢气负荷需求。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24]给出的分布式交易模式:分布式发电项目与电力用户进行电力直接交易,向电网企业支付“过网费”,文中假设在合作运行模式下,风电主体和光伏主体通过与电制氢主体签订协议,经谈判协商确定交易电量和价格,通过电网直接向电制氢系统售电,电网企业对电能交易收取相应过网费用。下面具体建立合作运行模式下考虑风–光–氢电能交易的各主体优化模型。
电制氢主体通过优化生产计划,确定从电网、风电主体和光伏主体的购电量以满足电制氢电能
需求,并最小化运行成本。如图 2 所示,电制氢系统主要由电解槽、压缩 机、储氢罐和电储能设备组成。
基于纳什谈判理论的风–光–氢多主体能源系统合作运行方法研究
一、纳什谈判理论的核心原理与应用基础
-
理论基础
纳什谈判理论是一种合作博弈理论,旨在通过协商解决多方利益分配问题。其核心公理化条件包括:- 有效性公理:谈判结果需为帕累托最优,即不存在任何一方在不损害其他方利益的前提下改善自身收益的可能。
- 对称性公理:若谈判各方地位对称,则最终分配方案应具有对称性。
- 无关备选独立性:最终解仅与可行集和冲突点(谈判破裂时的收益)相关。
- 线性变换不变性:效用函数的线性变换不影响谈判解的公平性。
纳什谈判解通过最大化各方效用相对于冲突点的剩余乘积实现,数学表达式为:
-
在能源系统中的应用逻辑
在风–光–氢多主体系统中,各主体(风电场、光伏电站、氢能系统)因资源互补性需合作,但存在利益冲突(如电能交易价格、储能分配)。纳什谈判理论通过以下机制解决矛盾:- 冲突点定义:各主体在非合作模式下的独立收益(如风电以固定电价售电、氢能以工业电价购电)作为谈判底线。
- 联盟效益最大化:将合作产生的整体剩余价值(如弃风弃光消纳、氢能成本降低)作为谈判空间。
- 公平分配:通过剩余价值乘积最大化原则分配合作收益,确保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兼容。
二、风–光–氢多主体能源系统的协同机制与冲突点
-
系统构成与运行特点
- 风–光互补性:风电的夜间出力与光伏的日间出力形成时间互补,但受天气波动影响显著。
- 氢能的缓冲作用:通过电解水制氢储存富余电能,平衡供需波动,并作为高能量密度储能介质。
- 多主体利益结构:风电/光伏主体追求售电收益最大化,氢能主体需降低购电成本,电网企业关注过网费用。
-
关键协同机制
- 电能交易协议:风电和光伏直接向氢能系统售电,避免电网中间环节的成本。
- 动态定价模型:基于供需关系和边际成本制定内部交易电价,提升整体效益。
- 氢能储能调度:在电价低谷期购电制氢,高峰期释放氢能发电,实现削峰填谷。
-
主要冲突点
- 价格谈判矛盾:风电/光伏期望高价售电,氢能需压低购电成本。
- 储能分配优先级:多主体对氢能储能的调用权存在竞争。
- 信息不对称:各主体仅掌握局部运行数据,难以全局优化。
三、基于纳什谈判的方法论框架构建
-
模型构建步骤
步骤1:定义冲突点与非合作收益- 风电/光伏主体在非合作模式下以上网电价售电,氢能以工业电价购电。
- 计算各主体独立运行时的收益CiCi(如风电收益=售电量×上网电价−运维成本)。
步骤2:建立合作联盟效益模型
- 目标函数:最大化联盟总收益(风电售电收入+光伏售电收入−氢能购电成本−电网过网费)。
- 约束条件:能源供需平衡、设备容量限制、电网传输约束。
步骤3:纳什谈判模型分解
- 子问题1:联盟效益最大化
通过集中式优化求解合作后的最大剩余价值。 - 子问题2:剩余价值分配
利用纳什乘积最大化原则分配收益,确保各方效用提升比例均衡。
步骤4:分布式求解算法
- 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各主体仅共享必要交易参数(如电量、价格),保护隐私。
- 迭代更新拉格朗日乘子,收敛至纳什均衡点。
-
仿真案例分析
- 场景设置:4MW风电、2MW光伏、5MW氢能系统,合作后总效益提升9074元,各主体收益提升19.4%~51.9%。
- 分配公平性:剩余价值按1:1:1比例分配,体现对称性公理。
- 动态电价影响:电价降低10%可使合作收益提升15%,促进多主体长期合作。
四、技术挑战与优化方向
-
关键技术挑战
- 多主体协同优化:需解决风电/光伏出力预测误差对氢能调度的影响。
- 隐私与通信安全:分布式算法需抵御数据篡改和网络攻击。
- 动态市场适应性:实时电价波动要求模型具备快速重优化能力。
-
未来研究方向
- 多时间尺度优化:结合日前、日内、实时三阶段滚动优化,提升系统灵活性。
- 碳交易机制融合:将碳成本纳入纳什谈判模型,推动低碳化运行。
- 人工智能辅助:利用强化学习动态调整谈判策略,应对复杂市场环境。
五、结论
纳什谈判理论为风–光–氢多主体能源系统提供了一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合作框架。通过冲突点定义、联盟效益最大化、剩余价值分配三阶段模型,结合ADMM分布式算法,实现了多方利益协同优化。未来需进一步解决动态市场适应性和安全通信问题,推动理论向实际工程应用转化。
📚2 运行结果
算法收敛性分析:
本文采用 ADMM 算法实现风–光–氢联盟效益最大化子问题和电能交易支付谈判子问题的分布
式求解。图 3 给出风–光–氢联盟效益最大化子问题各主体目标函数及联盟效益函数收敛结果,可以看出所提算法在经过 30 次迭代后实现收敛;图 4 给出电能交易谈判子问题风–氢交易电价和光–氢交易电价收敛结果,可以看出所提算法在经过 23 次迭代后实现收敛。说明本文基于 ADMM 提出的风–光–氢联盟效益最大化子问题和电能交易支付谈判子问题的分布式求解算法均具有较好收敛特性,在兼顾保护各主体隐私信息的同时,可实现两个子问题的分布式高效求解。
复现运行图:
🎉3 文献来源
文章中一些内容引自网络,会注明出处或引用为参考文献,难免有未尽之处,如有不妥,请随时联系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效果以运行结果为准)
[1]马腾飞,裴玮,肖浩,李德鑫,吕项羽,侯恺.基于纳什谈判理论的风–光–氢多主体能源系统合作运行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41(01):25-39+395.DOI:10.13334/j.0258-8013.pcsee.2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