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棱镜干涉
实验简介
大学物理实验–双棱镜干涉简介
实验目的:
通过双棱镜干涉实验,观察光的干涉现象,掌握干涉条纹的测量方法,测定光的波长。
实验原理:
- 双棱镜干涉:
- 双棱镜将一束光分为两束相干光,经折射后形成干涉条纹。
- 干涉条纹的间距 Δ x \Delta x Δx 与波长 λ \lambda λ 的关系为:
Δ x = λ D d \Delta x = \frac{\lambda D}{d} Δx=dλD
其中, D D D 为双棱镜到屏的距离, d d d 为两相干光源的间距。
- 光波长计算:
-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间距 Δ x \Delta x Δx、双棱镜参数和距离 D D D,计算光的波长 λ \lambda λ。
实验步骤:
- 仪器调整:
- 调节光源、双棱镜和接收屏,使光路对称且干涉条纹清晰。
- 观察干涉条纹:
- 观察并记录干涉条纹的分布和间距。
- 测量条纹间距:
- 使用测微目镜或刻度尺测量多个条纹间距,计算平均值 Δ x \Delta x Δx。
- 计算光波长:
- 根据公式计算光的波长 λ \lambda λ。
注意事项:
- 实验环境需防震,避免振动干扰干涉条纹。
- 光路调节需精确,确保干涉条纹清晰可见。
结论:
通过双棱镜干涉实验,能够深入理解光的干涉现象,掌握干涉条纹的测量方法,为光学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仪器展示
实验报告
说明: 每个老师要求不同,实验报告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