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因为比赛的事情断更了,言归正传。
1、冷字与冷的那些个孽缘
这次课徐sir又又又提及了冷字和冷这个感受的问题了,冷字是如何冷这个感觉建立联系的呢?这是个哲学问题兼语言习惯问题,不过有一点是显然的,那就是冷字出现在冷这个感觉之后。我个人认为冷字之所以能和冷这个感觉产生联系这是因为我们小时候看到别人感受到冷时说了冷这个字,换言之,就是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可以用冷来代表冷这个感觉。这就意味着当我们想告诉别人我现在很冷的时候,不需要表现出感受到冷的表情和动作,只需要说:“嘶嘶,好冷啊”。这就是语言简洁性和规范性的魅力。我们只需要用一个简单的符号就可以表达出一个很复杂的意思。但是,简洁性通常会带来歧义性的问题,也就是一语多义。举个简单例子,“这个人好冷啊!”,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感兴趣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你想到的第一个意思。这样你将对这个问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我列举一下这句话可能有的意思:1、这个人衣服穿太少了,天气还很冷,所以这个人感觉到很冷。2、这个人很高冷。3、这个人对人很冷淡。4、冷这个字可能是某个团体的标签。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你觉得自己表达得很清楚,但是,对方完全没有get到的原因。生活中有很多矛盾也是因为语言的歧义性导致的。所以呢,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是件极其主要也极具难度的事情。基于前面提出的语言歧义性,我在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一下这个问题,我将冷这个字看成标签,就是说是人赋予了冷这个标签是冷这个感觉的意思,而不是冷字天生具备冷感觉这个意思。So,这也就意味着其实我们还可以用其它字来代表冷这个感觉,因为字仅仅只是一个标签是没有含义,它的含义是被人赋予的且被广泛认同的,它只是为了区别其它意思而已。这就是机器学习里面无标签学习的基本思想。(我居然在计网课学人工智能^_^)。
2、你别再问了,没有意义了
然后,就是徐sir最喜欢问的问题了,你如何证明你是你?你又如何证明你证明你是你的方法是对的呢?你又如何证明(无限套娃)……可以看见这个过程是无限的,而每个阶段又或多或少地会有成本的消耗,这也就意味着每一个小小的问题都会消耗巨大的成本,最气人的是这个问题还不能解决。也就是我花了钱和时间,结果你说这个问题无解。什么鬼????那就有人要说了,我直接在第一层就结束不就行了吗?又快又节约成本。这个要看问题吧,比如说你是某某,这个问题对于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毫无意义,nobody care。但是,如果是国家之间的某些动作的解析,这种问题还是值得消耗巨大成本的。所以我们就应该采取一些适当的策略来权衡这个问题的收益和成本了。但是,这种问题常常是不可量化的,所以我们只能通过以往的经验来做一个相对武断的决定。同时,这也是为什么在网络安全里面蜜罐战术那么好用的原因。
3、肢体语言也很重要
在这次课,我也是体验了一把微教练。在我们进行了一轮交流后,徐sir突然提出一个问题,他们在交流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呢?我当时以为是提的问题太差了,但是,没想到是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都是在端端正正地坐着,都没有面对面。这传达了一个消息,我不想和你交流,我·和你交流时迫不得已的。如果,不是徐sir提醒,我还真的无法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也突然想明白了为什么古代贵族要花那么大的工夫在社交礼仪上面了。因为我们在和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时候,第一时间得到的信息是肢体语言所传达的。而第一印象往往是很重要的。
4、微教练,如何驱动AI,如何让AI成为强大的黑奴
之前,我一直不理解徐sir说的微教练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我以为是引导人思考,没想到徐sir提到这个概念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学会驱动AI,也就是如何分多个阶段由浅到深地解构一个问题,同时我们要根据被训练者的反馈来及时调整自己的问题,但是问题体的最终目的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也就是要有个交互过程,但是这个交互是为了自己最开始的那个目的,尽管这个最开始的目的有可能因为被训练者的反馈而调整。前段时间的那个比赛让我对这个概念🈶了一个很深刻了理解,一开始,我只会问你介绍一下这个算法,但是,我发现这只能得到很肤浅的认知和理解。后面,我做出了调整,我会先问AI说,你先介绍一下这个算法的过程以及应用场景,然后,根据ai的回答,继续提问每一步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它可以在哪些场景下使用以及在每个场景下,这个算法优缺点是什么?我可以如何改进来减少这个算法缺点带来的影响?这个算法的优点是算法的那个部分带来的,以及这个思路可不可迁移到其它问题里面。
最后的总结感受
所以啊,实践真的能出真知。而实践需要需求来驱动,比如比赛啥的,所以呢,大学还是要找点事情做,不然就真的碌碌无为咯!(不久,会加点图片的,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