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国作为水果生产的大国,具有很高的水果生产量,但是受我国国情的影响,小户果农的基数占主导地位,大多由小型果农基地进行水果种植。由于这些小型果农的种植规模小,他们在水果采摘后,对水果的商业化处理相对简单,有些果农甚至都不进行处理,直接进入市场销售,这直接造成了经济损失,并且影响中国水果市场。随着时代的进步,果农也开始重视水果的优化处理,来提高水果本身的商品附加价值。所以本设计的目的就是设计一款小型水果分选机,能够满足果农需求,具有市场竞争力。
本文主要介绍了水果分选技术在中国水果农业中存在的目的和意义。 同时,也通过对水果分选技术的学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水果分选机的发展。并以国内外当前的技术为指导,国内外水果分选技术开发市场为技术依托的前提下,设计了一款小型的滚杠式水果分选机。本设计主要以龙眼为研究对象之一,来进行结构计算和数据分析,对其进行大小的分选。主要完成上料机构部分、分级机构部分的设计及计算,包括方案的论证、传动结构、分级部分链条、链轮轴及其他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及计算。
关键词:龙眼;水果分选;滚杠式;分级机构;上料机构
1 总体设计
1.1 设计内容
本设计的定位是机械化的,适合小果农对水果进行分选的一个产品。通过纯机械化结构进行水果的分级筛选,从而来降低生产成本。这样的设计也有效的减少了整机设备的体积,能够使机械设备运输更加简单轻便,同时也降低了装置的加工难度,这样一来一些小型农业设备的生产厂商也可使其进行生产制作。
设计的水果分选机主要是针对“龙眼”一类的小型水果,这类水果具有表皮较厚,分选过程中不易损伤,而且其形状也比较规则。不仅要正确分选出果实的大小,还要减少果实的二次损伤,从而来确保果实的质量。
(1)整体设计:利用现有国内外市场上较为成熟并且流行的一种滚杠式的水果分选方案进行结构设计,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改变传送滚杠之间的间距,来实现水果大小的一个分级。最后经过合理的设计,来实现滚杠在同一平面间隙的动态变化。这可以有效的减少水果多次的掉落,来实现减小水果二次损伤的效果。
1—入料槽;2—铺平刷;3—限距螺杆;4—分级机架;5—一级出料口;
6—二级出料口;7—三级出料口;8—四级出料口;9—上料机机架
图2.1 整机布局图
入料槽是作为储存入料水果的一个部件,铺平刷存在的意义是为了防止水果的堆叠,以免对后续的分选造成影响,而限距螺杆也就是所谓的变螺距螺杆是分级部分的核心组件,它控制分级过程的动态变化。 第一、二、三、四排出口是水果的回收部分,它能够对水果进行一个最终的分类回收。
(2)零部件设计:
a.分级机械机架的结构设计
b.传动轴、链轮和链条的结构设计和和尺寸计算
c.限距螺杆的设计
d.滚杠与变限距螺杆的连接件的设计
e.传动轴、链轮轴等轴类零件的有关计算和力学分析。
2 设计依据
(1)龙眼物理特性:龙眼的外形主要呈现为圆形,多在气温较高的城市种植,例如,海南、厦门、南宁等,它的个头一般较小,直径约为25至35毫米,一般单果重12~15克,最大果重20克[10]。
(2)分级指标:
a.“龙眼”厚度在25~35毫米
b.“龙眼”产品的主要用途:果干类(也就是市面上常见的桂圆干)和新鲜水果对外直接进行销售。
(3)水果分级标准:目前初期的设置为四级,一级的标准直径设置为25mm以下;二级标准直径设置25~30mm之间;三级标准直径设置30~35mm之间;四级标准直径设置35mm及以上。
(4)实地调研:初步选择辽宁沈阳的果品加工企业“沈阳秋实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作为调研对象。该水果加工企业就是采用的滚杠式水果分选机,机器设备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那么在对其进行实地考察后,收集了一些相关资料,方便后期对本设计进行设计时,能够更加的合理可靠。
图2.2 水果加工公司广告海报
3 总体结构的布置与设计
3.1 分级机械整体布局
该分级设备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储存原料部件、上料部件、分级部件和收料部件。
(1)使用者手动送料的频率主要受限于贮存件的大小。存储部件的大小要恰到好处。如果该部件太大,会导致底部的水果受到相比更大的挤压力,这样一来会对水果造成一定的损害。但倘若该部件过小,势必会增加加料的次数,耗时耗力,不容易进行连续分级作业。
(2)上料部件主要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其一是为了完成水果的运输,通过上料部件,水果能够有依次顺利的进入分级部件当中,有效的减少人工的搬运。其二是为了是水果更加均匀的分布,防止水果在进入分级部件时存在堆叠的现象,影响水果分选的精度。
(3)该设计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分级部件,该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水果分选的精度以及设备的制造成本。如果该部分设计的精度过高,势必会增加设备的制造成本,缺少市场竞争力,但是倘若分选精度太低,达不到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和条件,也就缺失了产品设计的意义,所以必须要综合设计出两全的产品,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减少生产成本。
(4)最后的部件就是收料部件,相比其他部件,它的设计较为简单,但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件,因为它能避免水果在分选后部分水果发生混合的现象,使得分选的目的功亏一篑,也能有效的防止水果在分选后的一个堆叠碰撞,减少水果的二次损失率。故而一个良好的收纳装置,也是整分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主要结构分析与设计
(1) 纵观整体结构会发现,该设备中水果上料装置存在着一定的坡度。这个角度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协调水果的分布,使水果能够均等地分布。因为物体在斜面爬坡的前提下,会受到重力的影响,存在着沿着斜面向下产生重力分量。如果水果之间的摩擦力比这个重力分量小,它就会下坡移动。因此,上料装置的传送带存在着有一定的角度,有助于水果能够均匀的分布,减少水果的堆积。果实进入分级部件的话,会变成分散的状态。有利于分级的精准。同时也是基于人性化的考虑。所以为了方便使用者的入料操作,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相比带传动,滚杠之间的缝隙能够更加有效的对水果进行一个运输,防止水果在向上运输时的滚落,而且滚杠为光滑的组件,水果在运输时,不会对水果进行一个磨损。故而用来输送水果,较为理想。
图3.1 上料输送机构
(2)铺平刷的存在是为了对上料机构上的水果再次调整。因为在有些时候,水果经过上料机构不一定都能完全平均的落在每个缝隙之间,仍然会存在着堆叠的现象,铺平刷就是为了对水果的状态进行一个二次调整,达到最优状态。对水果进行一个拨刮的效果,使仍然堆叠的水果从叠加处下落到下一层缝隙中,来实现二次调整的目的。平滑刷选用的是具有一定的柔韧性的塑料材质,总宽度为1100mm。
(3)限距螺杆也就是所谓的变螺距螺杆,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达到滚杠间隙的一个动态变化的目的,从而来实现对水果进行一个大小的分选。其主要原理是:滚杠通过滚杠螺杆连接件与螺杆进行连接,连接件的一部工在螺杆螺纹沟槽中进行滚动,实现滚杠的动态变化。本设计总共设计了四个大小范围的选择,所以该大小范围决定了螺杆螺纹的间隙大小选择。
图3.3 限距螺杆
(4)滚杠主要应用于上料机构和分选机构当中。对于滚杠的初步设计主要是采用铁皮卷纸而成,采用铁皮的目的是,达到表面的光滑度,防止在运输过程当中对水果造成磨损。滚杠的外观初步设计尺寸为:外部直径30mm,内部直径28mm,壁厚1mm,整体长度为1100mm。
4 分级部件设计
4.1 分级部件布局设计
(1)分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图5-1 分级部分示意图
a.该部分主要按照设计要求对龙眼进行四级分级的要求,而分级部分的总长是4m,所以每个等级的行程长度为1m。
b.为了降低成本,滚杠采用的是通用件,与上料机构中保持一致。
图5.2 分级部分示意图
5 结 论
本设计主要对水果分选机进行设计创新。以龙眼为例,对采摘后的“龙眼”一类的小型水果进行了基于大小分级的分选处理,主要完成了从上料机构部分、分级结构部分进行设计及计算,其中包括方案的论证、传动结构、上料和分级链条、限距螺杆等其他主要零部件的计算和设计得处了以下结论:
(1)面对对象为小果类的水果,分类方法大多是采用对其大小来进行分类。一般采用机械方法进行大小的识别和筛选。主要是由于果实小,重量轻,体积小。因为小型水果它的重量过轻,如果采用称重式分类方法对其进行一个分类筛选的话,很难保证准确性。而与之相比如果采用光电识别方法的话势必将提高成本,并且对其硬件的要求非常高。目前,荔枝等水果的分级主要采用光电识别方法(仅在实验室)。
(2)对于一些比较脆弱的水果,如果采用固定间隙的分选设备进行分选时,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对它的表面或内部造成一定的伤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就在于减少水果转移。而本设计实现了分级间隙在同一平面上的动态变化。
(3)设计满足了使用者的实际需求,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充分的体现了了人性化的理念。
(4)该水果分级机械具有产品体积小、移动方便、对生产环境要求低、分级较为精准、能实现一机多用等特点。在面对小型农户这样的市场主体,那么该设计在面向我国国内这种以小型种植基地为主导的市场下,将有很好的市场竞争力。
本设计存在的问题:
(1)限距螺杆的设计仍然还有些粗糙,因为滚杠连接件与螺杆的连接为刚性连接,之间会产生刚性冲击,在长时间的工作条件下会对机器产生磨损,所以该部分的设计仍待优化。
(2)收料部分的装置仍存在着一些设计缺陷,因为水果下落至收料装置时,势必会产生刚性碰撞,如果接触不好,就会对水果造成二次损伤,增加了水果的损失率。
(3)限距螺杆的直径大小的确定仍需优化,直径过大圆周线速度大会产生热,直径过小导程角变大,不利于滚杠向前移动。需要经过优化设计来确定最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