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能条件
(一)关键概念
-
使能条件是事故场景转化为损失事件的关键操作状态或条件,类似于 “隐形开关”,其本身不会直接引发事故,但没有它,事故就不会发生。它是让事故链成立的关键,是事故转变为损失事件的那把 “钥匙”。
-
判断口诀:“若拿掉某个条件,事故链立即断裂?如果是,它就是使能条件。” 使能条件侧重条件状态描述,而非具体事件,需与减缓因素(如人员暴露概率等修正因子)区分清楚。
(二)识别要点
-
特定时间 :例如必须在夜班无人值守时。
-
特定活动 :比如设备维护期间未上锁。
-
特定状态 :如系统处于手动模式而非自动。但并非所有场景都有使能条件,像地震等极端事件可能直接导致事故,无需中间条件。
(三)时效使能条件
-
可检出失效与不可检出失效 :可检出失效像 “显眼的警示灯”,能快速反应避免事故升级;不可检出失效如管道冻堵或阀门卡死,难以立即发现,可能成为事故隐患。
-
时效风险与季节性风险 :如冬季低温冻堵仪表管线、夏季高温冷却系统超负荷等,系统设计时要确保这类风险能被实时检测或在暴露时自动触发保护机制。
-
工业生产中的时效使能条件 :异常工况与保护失效的双重风险,如低温导致仪表冻堵和保护系统失灵;蒸气消耗与风险,季节性条件只是触发 “开关”,不能直接当作事故的初始原因;冷却系统的关键节点,某些化学反应间歇操作的第一步冷却故障会引发反应飞温,其时间比例可作为使能条件概率考量。
(四)操作使能条件
-
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分布不均衡 :可根据不同生产情况调整操作条件平衡风险。例如原料、催化剂、产品、操作条件和工艺流程变化导致风险分布不均衡,使用操作使能条件应对。
-
使能条件概率计算 :初始事件是冷却水故障,未削减的后果发生概率在无其他修正因素下约为每年 0.05 次。使能条件概率通常通过 “时间比例” 计算,如循环操作每年 10 次,每次持续 100 小时,使能条件概率约为 0.1。且使能条件概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市场状况、产能、运行模式等。
-
注意事项 :使能条件不适用于人为失误场景,系统启动需具备可操作性,人员再培训必要;若操作时间比例变化显著,需触发变更管理流程,评估其对安全健康的影响。
(五)其他使能条件及应用原则
-
其他使能条件 :某些使能条件不像时效或操作使能条件那样发生在特定时间或活动环境中,但仍存在一定的非故障概率,且会在事故序列中发展为失效事件。如某类化学物质仅在冷藏区域储存 30% 的时间,尽管冷藏系统可一直运作,但这种情况的风险仍不容忽视。
-
应用原则 :使能条件在 LOPA 分析中是精准评估风险的重要工具,使用时需结合实际数据,如气象数据、操作记录等,避免混淆使能条件与初始事件或修正因子,确保风险评估科学且贴合生产实际。使能条件概率通常通过时间比例计算,且必须独立于初始事件,不能将使能条件与初始事件相关联,如低温导致的仪表冻堵和保护系统失效若由同一原因引起,就不能作为独立使能条件。同时,要注意避坑场景,如连续操作且风险稳定时,无需使用使能条件;短期高风险操作,如储罐冷启动时人员暴露风险极高,此时平均风险计算可能低估峰值风险,使能条件不适用;人为失误或程序错误场景,如压缩机试车操作不当,属于失效概率而非使能条件。
二、修正因子
(一)核心概念
-
修正因子是风险计算器的调节器,用来量化风险评估中间环节的发生概率,让风险计算更精准。例如评估 “储罐泄漏” 的风险时,考虑泄漏气体是否形成可燃环境、是否有点火源、当时有没有人在附近等因素,修正因子就像 “过滤器”,筛选出真实会导致后果的场景,避免高估或低估风险。
-
修正因子有三个关键特征:独立于严重性评估,如计算人员暴露概率时不考虑受伤程度;独立于场景本身,如集尘器破裂与旁边人行道上是否有人经过无关;独立于其他因子,不能因使用一个修正因子而过度推断其他相关情况的概率。
(二)六大类修正因子
-
危险环境概率 :不是每次危险物料泄漏都会造成危险环境,如氮气泄漏只有在泄漏孔径够大且通风不足时才导致缺氧环境;二甲苯泄漏只有当环境温度高于其闪点时才形成可燃蒸气云。在有粉尘积聚并扩散形成爆炸粉尘云时,使用危险环境概率修正因子要避免重复计算条件因素,如清洁程序控制不能在计算时重复考虑。
-
点燃 / 触发概率 :在有可燃气体泄漏的情况下,点火概率这个修正因子是看特定时间点能让气体点燃的火源出现的可能性。其可能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厂房布局、人员活动、生产能力和反应物配方变化等。修正因子的使用要与变更管理计划紧密相连,确保条件成立。在评估工艺设备内部点燃概率时,要考虑历史经验、封闭空间内的电气等级等众多因素,需专家参与评估;评估工艺设备外部点燃概率时,要考虑易燃蒸气云或可燃粉尘云的规模、泄放持续时间等关键因素,还要区分立即点燃和延迟点燃的概率。对于失控反应的触发概率,要对浓缩相态物质进行触发能量机理分类和能量比较,必要时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
-
爆炸概率 :粉尘爆炸需要有限空间、足量的爆炸性粉尘聚集等 5 个关键要素,评估粉尘爆炸修正因子要考虑这些要素相关因素,如形成密闭空间概率、狭小空间内粉尘积聚量概率等,且因粉尘爆炸机理复杂,建议采用检查表分析或故障树分析等方法。容器破裂爆炸概率可通过比较压力源与容器强度极限来确定修正因子,如高压液体进入储罐时,评估压力是否超过容器极限强度。蒸气云爆炸概率计算需关注空间受限和扩散受阻程度、风频数据等因素,对于爆燃转变为爆炸的情况,要考虑气相组成变化等多方面因素。
-
人员暴露概率 :和事件发生时人出现在受影响区域的时间比例有关,要准确使用需编制事件发生发展的时序图等,且要避免重复计算,不能与伤害或死亡概率修正因子等混淆。在厂区外财产损失、环境受影响时,选用修正因子更要小心,要保证其有效性。人员暴露在特定条件下还能当作独立保护层,如通过严格操作程序限制人员在影响区域的占用时间和暴露概率。确定影响区域范围时,扩散模型起关键作用,要考虑物料释放的各种参数,确定边界要与评价标准一致。
-
伤亡概率修正因子 :描述人员处于影响区域时的伤亡概率,和人员暴露概率紧密相关。确定有四种方法,要根据具体场景和公司风险可接受标准来选择,同时考虑危险物质特性等因素。
-
设备损伤或财产损失的概率 :爆炸对设备和结构的损坏程度取决于冲击波压力和设备自身特性,不同冲击波压力下设备和结构预计的损伤等级,但使用时要谨慎,因其有一定局限性。压缩机液损概率与压缩机类型等因素有关,评估时不考虑独立保护层。建筑爆炸损伤评估超出 LOPA 常规范围,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风险。
(三)修正因子与独立保护层
独立保护层是能应对工艺偏差、避免或减轻事件损失的措施,如报警响应、安全仪表等,而修正因子不直接给出响应动作,而是和事件发生时设施的状况有关,如危险环境概率、点火概率等。
(四)使用注意事项
-
制定标准的修正因子准则,避免常见错误。
-
注意修正因子的独特之处,其可能性受多种因素影响,要保证相关假设成立。
-
在现有工厂里建新装置、未遂事件调查等场景中要合理运用修正因子。
(五)重点回顾
-
修正因子的定义和特征:是场景风险计算时用的可能性概率,和独立保护层不一样,与事件中设施的状态有关,使用时要独立于严重性评估、场景和其他因子,公司最好有统一使用准则。
-
几种常见修正因子及其应用场景和确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