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扩展:
+ 双极性传号交替反转(AMI):0为零、1交替正负
目标:直流为零、长串1同步
+ 双极性8连0替换(B8ZS,北美):连续8个零,则如果前导1为正,则为*000正负0负正*,如果前导1为负,则为*000负正0正负*
+ 3阶高密度双极性(日欧):每遇见4个连0根据前导1和上次变换后1比特数,以四种方式改变对应的比特模式
- 基带传输常用数字到数字编码
- RS-232-C
12. 模拟到数字编码(PAM、PCM)
1. 采样频率:根据奈奎斯特定理,采样频率必须至少是最高分量频率的两倍
2. 量化精度:每一样本要发送的比特位数,由精度决定
3. 比特率:采样频率\*每个样本的位数
- 数字到模拟信号
* 波特率:每秒传递信号单元数
每个信号值可表示3位,则比特率是波特率的3倍;每个信号值可表示1位,则比特率和波特率相同
* ASK:**幅度调制**
+ 受噪声影响大
+ 带宽=(1+d)\*波特率,最小为波特率
* FSK:**频率调制**
+ 避免噪声影响,受载波的物理容量影响
+ 带宽=波特率+(Fc1-Fc0)
* PSK:**相位调制**
+ 不受噪声影响,受带宽限制
+ 波特率与ASK相同,比特率更高
* QAM:**正交幅度调制**
+ 抗噪能力强,每种振幅间距离加大,相位也可帮助纠错
+ 最小带宽与ASK相同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84St6yMj-1592973538259)(E:\POST\assets\1592710676091.png)]](https://img-blog.csdnimg.cn/20200624125857782.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type_ZmFuZ3poZW5naGVpdGk,shadow_10,text_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3dlaXhpbl80MjY1MzUwMQ==,size_16,color_FFFFFF,t_70)
* **载波(宽带)传输**:基带信号经过高频调制后在远程信道上传输
* 调频、调相抗干扰能力强,实现成本高,数字通信中以**载波调幅传输**方式为主
* **解调**:用滤波器滤掉载波信号和噪声
- 模拟到模拟信号
* 幅度调制AM:载波的F&P不变
+ 带宽为调制信号的两倍,并已覆盖载波为中心
* 频率调制FM:载波的A&P不变
+ 带宽为调制信号的十倍,并已覆盖载频为中心
* 相位调制PM: 载波的A&F不变
+ 载波信号的峰值幅度和频率不变
+ 载波信号的相位随待调信号的幅度而变
+ 调制结果类似FM
-
通信线路的通信方式:
- 连接方式:点-点、多点
- 通信方式: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
多路复用技术(多个信号共用一条物理线路)
-
时分复用(TDM)
- 同步复用:固定分配时隙,根据时隙位置传输。输入带宽总和等于输出带宽
- 资源独占,时延可控 电话网(电路交换)
- 为了有效地利用传输线路,可将多个话路的PCM 信号用时分复用 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方法装成时分复用帧,然后发送到线路上
- 异步复用:时隙可变不固定,统计复用
- 资源共享,时延不可控 INTERNET(分组交换)
- 同步复用:固定分配时隙,根据时隙位置传输。输入带宽总和等于输出带宽
-
频分复用(FDM)
采用不同的载波频率,之间有间隔
3. 波分复用(WDM)——光的频分复用
4. 码分复用(CDMA)1. 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 2. 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 3. 每一个比特时间划分为 m 个短的间隔,称为**码片(chip)** 4. 每个站被指派一个惟一的 m bit 码片序列 1. *如发送比特 1,则发送自己的 m bit 码片序列 0* 2. *如发送比特 0,则发送该码片序列的二进制反码* 5. 特点:n每个站分配的码片序列不仅必须各不相同,并且还必须互相正交,实用系统中使用**伪随机码序列** 6. 正交关系的特性: 1. 任何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向量自己的规格化内积都是1 2. 一个码片向量和该码片反码的向量的规格化内积值是 –1
-
-
通信交换方式
- 电路交换
- 特定:在发送数据前,必须建立起点到点的物理通路;建立物理通路时间较长,数据传送延迟较短
- 例:Telephone networks、ISDN
- 电路交换适用于实时信息和模拟信号传送,在线路带宽比较低的情况下使用比较经济
- 报文交换
- 适用于线路带宽比较高的情况,可靠灵活,但延迟大
- 分组交换
- 原理:信息以分组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源结点把报文分为分组,在中间结点存储转发,目的结点把分组合成报文。每个分组包括数据和控制信息(源、目的地址)
- 分组:比报文还小的信息段,可定长,也可变长
- 特点:
- 每个分组头包括目的地址,独立进行路由选择
- 网络结点设备中不预先分配资源
- 线路利用率高
- 节点存储器利用率高
- 易于重传,可靠性高
- 易于开始新的传输,让紧急信息优先通过
- 额外信息增加
- 分组交换分为数据报、虚电路、PVS
- 缩短了延迟,也能满足一般的实时信息传送。在高带宽的通信中更为经济、合理、可靠。是目前公认较(最)好的一种交换技术
- 混合交换
- 电路交换
-
数据通信交换机分类
- 广域网交换机:通信平台
- 局域网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FDDI交换机、ATM交换机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架构
-
ARPAnet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贡献:
- 提出并实现了分组交换的数据交换方式
- 采用层次化的网络体系结构
- 提出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两层子网概念
-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 定义:网络协议的层次划分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 从功能的角度描述计算机网络
-
层次结构的优点
- 层之间独立,每层只需要知道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服务
- 灵活性好,只要接口不变,每层的变化不影响其他层
- 结构可分割,每层可采用最适合的技术实现
- 易于实现与维护
- 促进标准化
-
协议
- 定义:计算机网络通信双方为实现信息交换,而建立的必须遵守的规则、标准和约定的总和
- 组成:
- 语法: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命令和相应的结构或形式
- 语义:由发出的命令请求,完成的动作和回送的响应组成的集合
- 定时关系:有关事件顺序的说明
-
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和软件进程
-
对等实体:位于不同子系统的同一层内相互交互的实体
-
服务:同层实体间通信时,向上层提供的功能
-
接口:定义了下层向上层提供的原语操作和服务
-
服务访问点SAP:
- 相邻两层交互信息处
- 任何层间服务是在接口的SAP上进行的
- 每个SAP有唯一的识别地址
- 每个层间接口可以有多个SAP
- 一个SAP只能对应一个实体,一个实体可以对应多个SAP
-
信息传输单元
-
协议数据单元(PDU)
- 第N层实体通过网络传送给它的对等实体的信息单元
- PDU由上层的用户数据和协议控制信息PCI组成
-
接口数据单元(IDU)
- IDU是通过SAP进行传送的层间信息单元
- IDU由上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和接口控制信息ICI组成
-
服务数据单元(SDU)
- 一个(N)服务数据单元就是(N)服务所要传送的逻辑数据单元
- 一个(N)服务数据单元就是(N)服务所要传送的逻辑数据单元
-
-
服务原语
- 四种类型:请求(Request)、指示(Indication)、响应(Response)、确认(Confirm)
-
服务分类
- 基于连接的服务
- 当使用服务传送数据时,首先建立连接,然后使用该连接传送数据。使用完后,关闭连接
- 特点:顺序性好
- 无连接服务
- 直接使用服务传送数据,每个包独立进行路由选择
- 特点:顺序性差
- 基于连接的服务
连接并不意味可靠,可靠要通过确认、重传等机制来保证
-
OSI参考模型
- 三级抽象:参考模型、服务定义、协议规范
- 七层网络模型:(自底向上)
- 物理层
- 接口与介质的物理特性
- 位同步
- 线路配置(点点、多点)
- 传输速率
- 物理拓扑
- 传输方式:单工、双工、半双工
- 数据链路层
- 成帧
- 物理寻址
- 流量控制
- 访问控制
- 网络层
- 逻辑寻址
- 路由
- 传输层
- 服务点寻址
- 拆分组装
- 连接控制
- 流量控制
- 差错控制
- 会话层
- 对话控制
- 同步
- 表示层
- 翻译
- 加密
- 压缩
- 应用层
- 网络虚拟终端
- 文件传输、访问、管理
- 邮件服务
- 目录服务
- 物理层
-
TCP/IP模型
- Internet 网络体系结构 (五层网络结构)
- 应用层
- 运输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 TCP/IP四层网络结构:
- 应用层(HTTP、SMTP、DNS、RTP)
- 运输层(TCP、UDP)
- 网络层(IP)
- 网络接口层(无具体内容)
- Internet 网络体系结构 (五层网络结构)
-
OSI与TCP/IP模型比较:
- 都基于独立协议栈的概念,对应层的功能大体相同
- OSI明确提出服务、接口、协议
- OSI能用于分析不同的技术。TCP/IP是先有协议后有模型
- OSI在 传输层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在网络层提供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服务
- TCP/IP在传输层提供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服务,IP层提供无连接的服务
-
TCP/IP的缺点
- 没有明确区分服务、协议和接口概念
- 模型不通用
- 主机中网络层只是一个接口
- 不区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 有些协议提出时没有仔细推敲
第四章 物理层接口与协议
- 四大特性:机械、电气、功能、规程
- 机械:主要定义物理连接的边界点,即接插装置。规定物理连接时所采用的规格、引脚的数量和排列情况
3. 电气:规定传输二进制位时,线路上信号的电压高低、阻抗匹配、传输速率和距离限制
4. 功能:主要定义各条物理线路的功能
线路功能:数据、控制、定时、地
5. 规程:主要定义各条物理线路的工作规程和时序关系
6. 典型物理层标准接口
1. **EIA RS-232-D**
1. 机械:DB25(DB9)芯连接器,DTE为插头,DCE为插座
2. 电气:非平衡型电气特性,非归零编码(NRZ-L)
3. 功能:定义了25条线,许多子集,基本与CCITT V.24兼容
4. 规程:RS-232-C 有14种不同的接口类型,适合于:单工,半双工,全双工,同步,异步
-
传输介质
- 双绞线(UTP、STP)
- 同轴电缆(基带同轴、宽带同轴)
- 光纤(多模光纤MMF、单模光纤SMF)
- 光缆
- 光网
- 。。。
-
网络传输技术
-
SONET/SDH
- SONET主要用于北美和日本,SDH主要用于欧洲和中国
-
DWDM/CWDM
CWDM的优点:
1. 在较短距离和相同容量下,和DWDM系统相比具有成本上的优势 2. 具有业务“透传”能力,适合多种业务格式 3. 更低的功耗、更小的体积 4. 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网络维护和操作更简单方便
应用:城域光网络、存储域网络、各种专网
-
-
接入技术
- ISDN
- 最后一公里:电话线(ADSL)、CATV电缆、电力线、无线(WIFI)、光纤(FTTH)
- 无源光网络
第五章 数据链路控制及其协议
- 数据链路 = 实现协议的软硬件(适配器/网卡)+ 物理链路
- 数字管道数据传输单位为帧
- 端到端通信: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的通信称为端到端通信
- 点到点通信:在相邻结点间的一条链路上的通信称为点到点通信
- 数据链路层协议基本功能:
- 数据在数据链路上的正常传输(建立、维护和释放)
- 定界与同步,也处理透明性问题
- 差错控制
- 顺序控制
- 流量控制
- 寻址
- 为网络层提供服务:无确认无连接、有确认无连接、有确认有连接
- 成帧
- 将比特流分成离散的帧,并计算每个帧的校验和
- 方法:字符计数法、**带字符填充的首尾字符定界法 **、带位填充的首尾标记定界法、物理层编码违例法
- 差错控制(帧出错、帧丢失)
- 流量控制(主要在传输层实现)
- 错误检测与纠正
- 检错
- 奇偶校验(VRC)
- 纵向冗余校验(LRC)
- 循环冗余校验(CRC)
- 校验和
- 纠错
- 单比特纠错
- 海明码
- 检错
- 基本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 无约束单工协议
- 单工停等协议
- 有噪声信道的单工协议
- 发方在发下一个帧之前等待一个肯定确认的协议叫做PAR或ARQ
- 滑动窗口协议
- 一比特滑动窗口协议
- 退后n帧协议
- 选择重传协议
- 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 面向字符的链路层协议:ISO的IS1745、IBM的BSC、DEC的DDCMP、PPP(Internet)
- 面向比特的链路层协议:IBM的SDLC、ANSI的ADCCP、ISO的HDLC、CCITT的LAPB(X.25网络接口标准的一部分)
- HDLC
- 组成
- 适用范围
- 适用链路构型
- 基本操作模式
- 功能组合
- LAPB
- PPP
- 组成
- 帧格式
- 透明传输问题(同步:硬件,异步:字符填充法)
- 工作状态
- 小结
- HDLC具有三种站,两种构型,三种操作模式
- X.25 LAPB是HDLC的子集
- PPP 提供差错校验、支持多种协议、允许动态分配IP地址、支持认证
- PPP帧没有序号域,不使用滑动窗口技术
第六章 局域网
-
局域网优点:
- 能方便地共享昂贵的外部设备、主机以及软件、数据。从一个站点可访问全网
- 便于系统的扩展和逐渐地演变,各设备的位置可灵活调整和改变
-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残存性
-
局域网技术
- 媒体共享技术
- 静态划分信道(频分,时分,波分,码分)
- 动态媒体接入控制(随机接入、受控接入(轮询、多点线路探询))
- 站点模型
- 单信道假设
- 冲突假设
- 连续时间和时间分槽
- 载波监听与非载波监听
- 信道分配协议
- ALOHA协议
- 竞争系统:多用户共享单一信道,由此产生冲突
- 分类:纯ALOHA协议、分槽ALOHA协议
- 纯ALOHA协议
- 基本思想:用户有数据要发送时,可以直接发至信道;然后监听信道看是否产生冲突,若产生冲突,则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重发
- 信道效率:最高只有18.4%
- 分槽ALOHA协议
- 基本思想:把信道时间分成离散的时间槽,槽长为一个帧所需的发送时间。每个站点只能在时槽开始时才允许发送。其他过程与纯ALOHA协议相同。比纯ALOHA协议减少了冲突的可能
- 信道效率:最高36.8%,冲突危险区是纯ALOHA的一半
- 纯ALOHA协议
- ALOHA协议
- 媒体共享技术
-
CSM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
- 1-坚持型CSMA
原理:
1. 若站点有数据发送,先监听信道 ``` 2. 若站点发现信道空闲,则发送 ``` 3. 若信道忙,则继续监听直至发现信道空闲,然后完成发送 4. 若产生冲突,等待一随机时间,然后重新开始发送过程优点:减少信道空闲时间
缺点:增加冲突概率
广播延迟对协议性能的影响:广播延迟越大,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越大,协议性能越差
2. 非坚持型CSMA原理:
1. 若站点有数据发送,先监听信道 2. 若站点发现信道空闲,则发送 3. 若信道忙,等待一随机时间,然后重新开始发送过程 4. 若产生冲突,等待一随机时间,然后重新开始发送过程优点:减少冲突概率
缺点:增加了信道空闲时间,数据发送延迟增大
信道效率比 1-坚持CSMA高,传输延迟比 1-坚持CSMA大
3. p-坚持型CSMA——适用于分槽通信原理:
1. 若站点有数据发送,先监听信道 2. 若站点发现信道空闲,则以概率p发送数据,以概率q =1- p 延迟至下一个时槽发送。若下一个时槽仍空闲,重复此过程,直至数据发出或时槽被其他站点所占用 3. 若信道忙,则等待下一个时槽,重新开始发送 4. 若产生冲突,等待一随机时间,然后重新开始发送
-
CSMA/CD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 )
原理:
1. 站点使用CSMA协议进行数据发送
2. 在发送期间如果检测到冲突,立即终止发送,并发出一个瞬间干扰信号,使所有的站点都知道发生了冲突
3. 在发出干扰信号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重复上述过程
特点:
1. 负载小好用,超过30%时重负载
2. 有的达200台(最大1024)
3. 小范围LAN的RTT取5μs不是51.2**工作状态**:传输周期、竞争周期、空闲周期
- 无冲突协议(效率:轻:d/(N+d);重:d/(d+1))
- 二进制倒数法(效率:nd / (d + log2N) )
- 有限竞争协议
- 适应树搜索协议
- 无线局域网协议
特点:
1. 基于蜂窝(cell)的通信
2. 每个蜂窝内只有一个信道(与蜂窝电话不同)
3. 一个站点发送的信号,只能被它周围一定范围内的站点接收到
4. 短距离传输**隐藏站点问题**、**暴露站点问题**
MACA(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的基础)
MACAW
10. IEEE802
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分成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LLC、媒体接入控制MAC
LLC标准定义:802.3
LLC层的服务访问点是SAP
11. 以太网四种物理层:10BASE5粗缆、10BASE2细缆、10BASE-T双绞线、10BASE-F光缆
12. 网卡
1. 数据的封装与解封
2. 链路管理
3. 编码译码
-
星形网 10BASE-T——集线器(集线器很像一个多端口的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
-
MAC帧格式:DIX Ethernet V2标准、IEEE的802.3标准
-
扩展局域网
- 物理层:集线器
- 数据链路层:网桥
-
网桥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涵盖了95%以上软件测试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多,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全套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大纲路线、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1. 数据的封装与解封
2. 链路管理
3. 编码译码
-
星形网 10BASE-T——集线器(集线器很像一个多端口的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
-
MAC帧格式:DIX Ethernet V2标准、IEEE的802.3标准
-
扩展局域网
- 物理层:集线器
- 数据链路层:网桥
-
网桥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Mhuo43o1-1715002468705)]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eQocIkMf-1715002468705)]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9Zpwb73K-1715002468705)]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涵盖了95%以上软件测试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多,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截图出来,全套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大纲路线、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