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创建一个新专栏——网络路由与交换,主要学习交换机与路由器以及一些常见网络协议配置。
一、简单介绍VLAN和二层交换机交换机
VLAN全称是 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它是一种将网络中的设备逻辑地划分成不同的广播域的技术,允许网络管理员基于功能、部门或其他标准将网络分割成多个虚拟的局域网,而无需物理地重新配置网络设备的位置。
二层交换机是一种网络设备,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二层交换机主要用于处理数据帧的转发,根据帧中包含的MAC地址信息来决定如何转发数据。支持虚拟局域网(VLAN),允许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上创建多个逻辑网络,每个VLAN都有独立的广播域。
二、开始进行配置
1.设计一个简单拓扑图
把5台PC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配置一下,配置好之后,交换机不进行任何配置,先检测网络连通性,在PC1上ping 其他4台PC机,都是可以ping通的。
2.配置1号交换机---VLAN创建与测试
双击LSW1交换机
sys #进入系统视图
sysname S1 #将交换机重命名为S1(这一步可以不做,用原来的LSW1也一样,我只是想要名字短一点)
vlan 10 #创建VLAN 10
vlan 20 #继续创建VLAN 20
diaplay vlan #查看所有VLAN情况
可以看到图中除了我们创建的VLAN10 和VLAN 20之外,还有一个VLAN 1,这个是交换机初始就有的一个虚拟局域网。然后把需要分配的接口划分到对应的VLAN中,依旧是在1号交换机上操作。这里再插入介绍一下交换机端口的链路访问类型,分为access port(访问端口)和trunk port(中继端口)。
访问端口access port : 访问端口是连接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电话等)的端口。在大多数情况下,访问端口只属于一个VLAN(虚拟局域网)。适用于连接单个设备到单一VLAN的场景,如办公室网络、家庭网络等。
中继端口trunk port : 中继端口是用于连接其他交换机或路由器的端口。中继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允许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的标记流量。适用于网络设备间连接、VLAN间路由、负载均衡等场景,如数据中心、企业网络等。
把连接同一台交换机的不同端口划分到不同VLAN中(g0/0/1和g0/0/2分到vlan 10,g0/0/3划分到vlan 20),再检测网络连通性。
示例:
int g0/0/1 #进入g0/0/1接口
port link-type access #设置端口链路访问类型
port default vlan 10 #将此端口划分到vlan 10
在PC1上分别ping PC2和PC3,结果如下:PC2能通,PC3不通,因为PC1跟PC2属于同一个虚拟局域网VLAN 10 中,所以能二层互通,而PC3属于VLAN 20 ,与PC1并不能互通。
3.配置2号交换机,与1号交换机同理
sys
sysname S2
vlan 10
vlan 20
int g0/0/1
port link-type access
port default vlan 10
int g0/0/2
port link-type access
port default vlan 20
dis vlan
2号交换机配置后,用PC1去ping PC4,发现ping不通,因为PC1和PC4不属于同一台交换机,因此即使他们都属于VLAN 10 ,也是ping不通的
4.修改接口类型
在1,2号交换机的g0/0/24接口上将端口链路访问类型改成trunk,在尝试PC1与PC4是否能ping通
但是发现PC1与PC4之间依然ping不通,再修改交换机配置,加上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all之后再尝试ping一次,结果如下:通
三、总结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即使在交换机间链路上配置了trunk端口,也需要确保每个VLAN的流量能够到达所有需要它的端口。如果只配置了port trunk
而没有允许所有VLAN通过,那么只有默认VLAN(通常是VLAN 1)的流量可以通过。
要使不同交换机上的相同VLAN之间能互通,需要在两台交换机的g0/0/24接口上加上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all
,以允许所有VLAN流量通过。
最后一个小问题:在进行了以上配置的基础上,PC3上pingPC5可以ping 通吗?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留言回答,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