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笔记

01.变量

理解变量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容器”,掌握变量的声明方式

变量是计算机中用来存储数据的“容器”,它可以让计算机变得有记忆,通俗的理解变量就是使

【某个符号】来代表【某个具体的数值】(数据)

<script>
  // x 符号代表了 5 这个数值
  x = 5
  // y 符号代表了 6 这个数值
  y = 6
    
  //举例: 在 JavaScript 中使用变量可以将某个数据(数值)记录下来!

  // 将用户输入的内容保存在 num 这个变量(容器)中
  num = prompt('请输入一数字!')

  // 通过 num 变量(容器)将用户输入的内容输出出来
  alert(num)
  document.write(num)
</script>

1.2.声明

声明(定义)变量有两部分构成:声明关键字、变量名(标识)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声明和赋值</title>
</head>
<body>
  
  <script> 
    // let 变量名
    // 声明(定义)变量有两部分构成:声明关键字、变量名(标识)
    // let 即关键字,所谓关键字是系统提供的专门用来声明(定义)变量的词语
    // age 即变量的名称,也叫标识符
    let age
  </script>
</body>
</html>
```

关键字是 JavaScript 中内置的一些英文词汇(单词或缩写),它们代表某些特定的含义,如 `let` 的含义是声明变量的,看到 `let`  后就可想到这行代码的意思是在声明变量,如 `let age;` 

`let` 和 `var` 都是 JavaScript 中的声明变量的关键字,推荐使用 `let` 声明变量!!!

1.3.赋值

声明(定义)变量相当于创造了一个空的“容器”,通过赋值向这个容器中添加数据。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声明和赋值</title>
</head>
<body>
  
  <script> 
    // 声明(定义)变量有两部分构成:声明关键字、变量名(标识)
    // let 即关键字,所谓关键字是系统提供的专门用来声明(定义)变量的词语
    // age 即变量的名称,也叫标识符
    let age
    // 赋值,将 18 这个数据存入了 age 这个“容器”中
    age = 18
    // 这样 age 的值就成了 18
    document.write(age)
    
    // 也可以声明和赋值同时进行
    let str = 'hello world!'
    alert(str);
  </script>
</body>
</html>

1.4.关键字

JavaScript 使用专门的关键字 `let` 和 `var` 来声明(定义)变量,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以下是使用 `let` 时的注意事项:

1. 允许声明和赋值同时进行
2. 不允许重复声明
3. 允许同时声明多个变量并赋值
4. JavaScript 中内置的一些关键字不能被当做变量名

以下是使用 `var` 时的注意事项:

2. 允许声明和赋值同时进行
2. 允许重复声明
3. 允许同时声明多个变量并赋值

大部分情况使用 `let` 和 `var` 区别不大,但是 `let` 相较 `var` 更严谨,因此推荐使用 `let`,后期会更进一步介绍二者间的区别。

1.5.变量名命名规则

关于变量的名称(标识符)有一系列的规则需要遵守:

1. 只能是字母、数字、下划线、$,且不能能数字开头
2. 字母区分大小写,如 Age 和 age 是不同的变量
3. JavaScript 内部已占用于单词(关键字或保留字)不允许使用
4. 尽量保证变量具有一定的语义,见字知义

注:所谓关键字是指 JavaScript 内部使用的词语,如 `let` 和`var`,保留字是指 JavaScript 内部目前没有使用的词语,但是将来可能会使用词语。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变量名命名规则</title>
</head>
<body>
  
  <script> 
    let age = 18 // 正确
    let age1 = 18 // 正确
    let _age = 18 // 正确

    // let 1age = 18; // 错误,不可以数字开头
    let $age = 18 // 正确
    let Age = 24 // 正确,它与小写的 age 是不同的变量
    // let let = 18; // 错误,let 是关键字
    let int = 123 // 不推荐,int 是保留字
  </script>
</body>
</html>

02.常量

概念:使用 const 声明的变量称为“常量”。

使用场景:当某个变量永远不会改变的时候,就可以使用 const 来声明,而不是let。

命名规范:和变量一致

~~~javascript
const PI = 3.14
~~~

>注意: 常量不允许重新赋值,声明的时候必须赋值(初始化)

03.数据类型

> 计算机世界中的万事成物都是数据。

计算机程序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为了方便数据的管理,将数据分成了不同的类型:

注:通过 typeof 关键字检测数据类型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数据类型</title>
</head>
<body>
  
  <script> 
    // 检测 1 是什么类型数据,结果为 number
    document.write(typeof 1)
  </script>
</body>
</html>

3.1.数值类型

即我们数学中学习到的数字,可以是整数、小数、正数、负数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数据类型</title>
</head>
<body>
  
  <script> 
    let score = 100 // 正整数
    let price = 12.345 // 小数
    let temperature = -40 // 负数

    document.write(typeof score) // 结果为 number
    document.write(typeof price) // 结果为 number
    document.write(typeof temperature) // 结果为 number
  </script>
</body>
</html>

3.2.字符串类型

过单引号( `''`) 、双引号( `""`)或反引号包裹的数据都叫字符串,单引号和双引号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推荐使用单引号。

注意事项:

1. 无论单引号或是双引号必须成对使用
2. 单引号/双引号可以互相嵌套,但是不以自已嵌套自已
3. 必要时可以使用转义符 `\`,输出单引号或双引号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数据类型</title>
</head>
<body>
  
  <script> 
    let user_name = '小明' // 使用单引号
    let gender = "男" // 使用双引号
    let str = '123' // 看上去是数字,但是用引号包裹了就成了字符串了
    let str1 = '' // 这种情况叫空字符串
		
    documeent.write(typeof user_name) // 结果为 string
    documeent.write(typeof gender) // 结果为 string
    documeent.write(typeof str) // 结果为 string
  </script>
</body>
</html>

3.3.布尔类型

表示肯定或否定时在计算机中对应的是布尔类型数据,它有两个固定的值 `true` 和 `false`,表示肯定的数据用 `true`,表示否定的数据用 `false`。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数据类型</title>
</head>
<body>
  
  <script> 
    //  pink老师帅不帅?回答 是 或 否
    let isCool = true // 是的,摔死了!
    isCool = false // 不,套马杆的汉子!

    document.write(typeof isCool) // 结果为 boolean
  </script>
</body>
</html>

3.4.undefined


未定义是比较特殊的类型,只有一个值 undefined,只声明变量,不赋值的情况下,变量的默认值为 undefined,一般很少【直接】为某个变量赋值为 undefined。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数据类型</title>
</head>
<body>
  
  <script> 
    // 只声明了变量,并末赋值
    let tmp;
    document.write(typeof tmp) // 结果为 undefined
  </script>
</body>
</html>

3.5.null

null 也是 JavaScript 中数据类型的一种,通常只用它来表示不存在的对象。使用 typeof 检测类型它的类型时,结果为 `object`。

04.类型转换

理解弱类型语言的特征,掌握显式类型转换的方法在 JavaScript 中数据被分成了不同的类型,如数值、字符串、布尔值、undefined,在实际编程的过程中,不同数据类型之间存在着转换的关系。

4.1.隐式转换

某些运算符被执行时,系统内部自动将数据类型进行转换,这种转换称为隐式转换。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隐式转换</title>
</head>
<body>
  <script> 
    let num = 13 // 数值
    let num2 = '2' // 字符串

    // 结果为 132
    // 原因是将数值 num 转换成了字符串,相当于 '13'
    // 然后 + 将两个字符串拼接到了一起
    console.log(num + num2)

    // 结果为 11
    // 原因是将字符串 num2 转换成了数值,相当于 2
    // 然后数值 13 减去 数值 2
    console.log(num - num2)

    let a = prompt('请输入一个数字')
    let b = prompt('请再输入一个数字')

    alert(a + b);
  </script>
</body>
</html>
```

注:数据类型的隐式转换是 JavaScript 的特征,后续学习中还会遇到,目前先需要理解什么是隐式转换。

补充介绍模板字符串的拼接的使用

4.2.显式转换

编写程序时过度依靠系统内部的隐式转换是不严禁的,因为隐式转换规律并不清晰,大多是靠经验总结的规律。为了避免因隐式转换带来的问题,通常根逻辑需要对数据进行显示转换。

4.3. Number

通过 `Number` 显示转换成数值类型,当转换失败时结果为 `NaN`(Not a Number)即不是一个数字。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隐式转换</title>
</head>
<body>
  <script>
    let t = '12'
    let f = 8

    // 显式将字符串 12 转换成数值 12
    t = Number(t)

    // 检测转换后的类型
    // console.log(typeof t);
    console.log(t + f) // 结果为 20

    // 并不是所有的值都可以被转成数值类型
    let str = 'hello'
    // 将 hello 转成数值是不现实的,当无法转换成
    // 数值时,得到的结果为 NaN (Not a Number)
    console.log(Number(str))
  </script>
</body>
</html>
```

05.运算符

5.1.算术运算符

数字是用来计算的,比如:乘法 * 、除法 / 、加法 + 、减法 - 等等,所以经常和算术运算符一起。

算术运算符:也叫数学运算符,主要包括加、减、乘、除、取余(求模)等

| 运算符 | 作用                                                 |
| ------ | ---------------------------------------------------- |
| +      | 求和                                                 |
| -      | 求差                                                 |
| *      | 求积                                                 |
| /      | 求商                                                 |
| **%**  | 取模(取余数),开发中经常用于作为某个数字是否被整除 |

> 注意:在计算失败时,显示的结果是 NaN (not a number)

```javascript
// 算术运算符
console.log(1 + 2 * 3 / 2) //  4 
let num = 10
console.log(num + 10)  // 20
console.log(num + num)  // 20

// 1. 取模(取余数)  使用场景:  用来判断某个数是否能够被整除
console.log(4 % 2) //  0  
console.log(6 % 3) //  0
console.log(5 % 3) //  2
console.log(3 % 5) //  3

// 2. 注意事项 : 如果我们计算失败,则返回的结果是 NaN (not a number)
console.log('pink老师' - 2)
console.log('pink老师' * 2)
console.log('pink老师' + 2)   // pink老师2
```

5.2. 赋值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对变量进行赋值的运算符

 =     将等号右边的值赋予给左边, 要求左边必须是一个容器

| 运算符 | 作用     |
| ------ | -------- |
| +=     | 加法赋值 |
| -+     | 减法赋值 |
| *=     | 乘法赋值 |
| /=     | 除法赋值 |
| %=     | 取余赋值 |

```javascript
<script>
let num = 1
// num = num + 1
// 采取赋值运算符
// num += 1
num += 3
console.log(num)
</script>
```

5.3.自增/自减运算符

| 符号 | 作用 | 说明                       |
| ---- | ---- | -------------------------- |
| ++   | 自增 | 变量自身的值加1,例如: x++ |
| --   | 自减 | 变量自身的值减1,例如: x-- |

1. ++在前和++在后在单独使用时二者并没有差别,而且一般开发中我们都是独立使用
2. ++在后(后缀式)我们会使用更多

> 注意:
>
> 1. 只有变量能够使用自增和自减运算符
> 2. ++、-- 可以在变量前面也可以在变量后面,比如: x++  或者  ++x 

```javascript
<script>
    // let num = 10
    // num = num + 1
    // num += 1
    // // 1. 前置自增
    // let i = 1
    // ++i
    // console.log(i)

    // let i = 1
    // console.log(++i + 1)
    // 2. 后置自增
    // let i = 1
    // i++
    // console.log(i)
    // let i = 1
    // console.log(i++ + 1)

    // 了解 
    let i = 1
    console.log(i++ + ++i + i)
  </script>
```

5.4.比较运算符

使用场景:比较两个数据大小、是否相等,根据比较结果返回一个布尔值(true / false)

| 运算符 | 作用                                   |
| ------ | -------------------------------------- |
| >      | 左边是否大于右边                       |
| <      | 左边是否小于右边                       |
| >=     | 左边是否大于或等于右边                 |
| <=     | 左边是否小于或等于右边                 |
| ===    | 左右两边是否`类型`和`值`都相等(重点) |
| ==     | 左右两边`值`是否相等                   |
| !=     | 左右值不相等                           |
| !==    | 左右两边是否不全等                     |

```javascript
<script>
  console.log(3 > 5)
  console.log(3 >= 3)
  console.log(2 == 2)
  // 比较运算符有隐式转换 把'2' 转换为 2  双等号 只判断值
  console.log(2 == '2')  // true
  // console.log(undefined === null)
  // === 全等 判断 值 和 数据类型都一样才行
  // 以后判断是否相等 请用 ===  
  console.log(2 === '2')
  console.log(NaN === NaN) // NaN 不等于任何人,包括他自己
  console.log(2 !== '2')  // true  
  console.log(2 != '2') // false 
  console.log('-------------------------')
  console.log('a' < 'b') // true
  console.log('aa' < 'ab') // true
  console.log('aa' < 'aac') // true
  console.log('-------------------------')
</script>
```

5.5.逻辑运算符

使用场景:可以把多个布尔值放到一起运算,最终返回一个布尔值

| 符号 | 名称   | 日常读法 | 特点                       | 口诀           |
| ---- | ------ | -------- | -------------------------- | -------------- |
| &&   | 逻辑与 | 并且     | 符号两边有一个假的结果为假 | 一假则假       |
| \|\| | 逻辑或 | 或者     | 符号两边有一个真的结果为真 | 一真则真       |
| !    | 逻辑非 | 取反     | true变false  false变true   | 真变假,假变真 |

| A     | B     | A && B | A \|\| B | !A    |
| ----- | ----- | ------ | -------- | ----- |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true  |
| false | true  | false  | true     | true  |
| true  | false | false  | true     | false |
| true  | true  | true   | true     | false |

```javascript
<script>
    // 逻辑与 一假则假
    console.log(true && true)
    console.log(false && true)
    console.log(3 < 5 && 3 > 2)
    console.log(3 < 5 && 3 < 2)
    console.log('-----------------')
    // 逻辑或 一真则真
    console.log(true || true)
    console.log(false || true)
    console.log(false || false)
    console.log('-----------------')
    // 逻辑非  取反
    console.log(!true)
    console.log(!false)

    console.log('-----------------')

    let num = 6
    console.log(num > 5 && num < 10)
    console.log('-----------------')
  </script>
```

5.6.运算符优先级

> 逻辑运算符优先级: !> && >  ||  

06.表达式和语句

分支语句可以根据条件判定真假,来选择性的执行想要的代码

分支语句包含:

1. if分支语句(重点)

2. 三元运算符

3. switch语句

6.1.if 分支语句

语法:

~~~javascript
if(条件表达式) {
  // 满足条件要执行的语句
}
~~~

小括号内的条件结果是布尔值,为 true 时,进入大括号里执行代码;为false,则不执行大括号里面代码

小括号内的结果若不是布尔类型时,会发生类型转换为布尔值,类似Boolean()

如果大括号只有一个语句,大括号可以省略,但是,俺们不提倡这么做~

~~~javascript
<script>
    // 单分支语句
    // if (false) {
    //   console.log('执行语句')
    // }
    // if (3 > 5) {
    //   console.log('执行语句')
    // }
    // if (2 === '2') {
    //   console.log('执行语句')
    // }
    //  1. 除了0 所有的数字都为真
    //   if (0) {
    //     console.log('执行语句')
    //   }
    // 2.除了 '' 所有的字符串都为真 true
    // if ('pink老师') {
    //   console.log('执行语句')
    // }
    // if ('') {
    //   console.log('执行语句')
    // }
    // // if ('') console.log('执行语句')

    // 1. 用户输入
    let score = +prompt('请输入成绩')
    // 2. 进行判断输出
    if (score >= 700) {
      alert('恭喜考入黑马程序员')
    }
    console.log('-----------------')

  </script>
~~~

6.2.if双分支语句

如果有两个条件的时候,可以使用 if else 双分支语句

~~~javascript
if (条件表达式){
  // 满足条件要执行的语句
} else {
  // 不满足条件要执行的语句
}
~~~

例如:

~~~javascript
 <script>
    // 1. 用户输入
    let uname = prompt('请输入用户名:')
    let pwd = prompt('请输入密码:')
    // 2. 判断输出
    if (uname === 'pink' && pwd === '123456') {
      alert('恭喜登录成功')
    } else {
      alert('用户名或者密码错误')
    }
  </script>
~~~

6.3.if 多分支语句

使用场景: 适合于有多个条件的时候

~~~javascript
 <script>
    // 1. 用户输入
    let score = +prompt('请输入成绩:')
    // 2. 判断输出
    if (score >= 90) {
      alert('成绩优秀,宝贝,你是我的骄傲')
    } else if (score >= 70) {
      alert('成绩良好,宝贝,你要加油哦~~')
    } else if (score >= 60) {
      alert('成绩及格,宝贝,你很危险~')
    } else {
      alert('成绩不及格,宝贝,我不想和你说话,我只想用鞭子和你说话~')
    }
  </script>
~~~

6.4.三元运算符(三元表达式)


**使用场景**: 一些简单的双分支,可以使用  三元运算符(三元表达式),写起来比 if  else双分支 更简单

**符号**:? 与 : 配合使用

语法:

~~~javascript
条件 ? 表达式1 : 表达式2
~~~

例如:

~~~javascript
// 三元运算符(三元表达式)
// 1. 语法格式
// 条件 ? 表达式1 : 表达式2 

// 2. 执行过程 
// 2.1 如果条件为真,则执行表达式1
// 2.2 如果条件为假,则执行表达式2

// 3. 验证
// 5 > 3 ? '真的' : '假的'
console.log(5 < 3 ? '真的' : '假的')

// let age = 18 
// age = age + 1
//  age++

// 1. 用户输入 
let num = prompt('请您输入一个数字:')
// 2. 判断输出- 小于10才补0
// num = num < 10 ? 0 + num : num
num = num >= 10 ? num : 0 + num
alert(num)
~~~

6.5.switch语句(了解)

使用场景: 适合于有多个条件的时候,也属于分支语句,大部分情况下和 if多分支语句 功能相同

注意:

1. switch case语句一般用于等值判断, if适合于区间判断
2. switchcase一般需要配合break关键字使用 没有break会造成case穿透
3. if 多分支语句开发要比switch更重要,使用也更多

例如:

~~~javascript
// switch分支语句
// 1. 语法
// switch (表达式) {
//   case 值1:
//     代码1
//     break

//   case 值2:
//     代码2
//     break
//   ...
//   default:
//     代码n
// }

<script>
  switch (2) {
    case 1:
    console.log('您选择的是1')
    break  // 退出switch
    case 2:
    console.log('您选择的是2')
    break  // 退出switch
    case 3:
    console.log('您选择的是3')
    break  // 退出switch
    default:
    console.log('没有符合条件的')
  }
</script>
~~~

07.循环语句

使用场景:重复执行 指定的一段代码,比如我们想要输出 10 次 '我学的很棒'

学习路径:

1.while 循环

2.for 循环(重点)

7.1.while 循环

while : 在…. 期间, 所以 while 循环 就是在满足条件期间,重复执行某些代码。

**语法:**

```javascript
while (条件表达式) {
  // 循环体
}
```

例如:

```javascript
// while循环: 重复执行代码

// 1. 需求: 利用循环重复打印3次 '月薪过万不是梦,毕业时候见英雄'
let i = 1;
while (i <= 3) {
  document.write("月薪过万不是梦,毕业时候见英雄~<br>");
  i++; // 这里千万不要忘了变量自增否则造成死循环
}
```

循环三要素:

1.初始值 (经常用变量)

2.终止条件

3.变量的变化量

例如:

```javascript
<script>
  // // 1. 变量的起始值
  // let i = 1
  // // 2. 终止条件
  // while (i <= 3) {
  //   document.write('我要循环三次 <br>')
  //   // 3. 变量的变化量
  //   i++
  // }
  // 1. 变量的起始值
  let end = +prompt('请输入次数:')
let i = 1
// 2. 终止条件
while (i <= end) {
  document.write('我要循环三次 <br>')
  // 3. 变量的变化量
  i++
}

</script>

7.2.中止循环

`break` 中止整个循环,一般用于结果已经得到, 后续的循环不需要的时候可以使用(提高效率)

`continue` 中止本次循环,一般用于排除或者跳过某一个选项的时候

```javascript
<script>
    // let i = 1
    // while (i <= 5) {
    //   console.log(i)
    //   if (i === 3) {
    //     break  // 退出循环
    //   }
    //   i++

    // }


    let i = 1
    while (i <= 5) {
      if (i === 3) {
        i++
        continue
      }
      console.log(i)
      i++

    }
  </script>
```

7.3.for 语句

> 掌握 for 循环语句,让程序具备重复执行能力

`for` 是 JavaScript 提供的另一种循环控制的话句,它和 `while` 只是语法上存在差异。

### for语句的基本使用

1. 实现循环的 3 要素

```html
<script>
  // 1. 语法格式
  // for(起始值; 终止条件; 变化量) {
  //   // 要重复执行的代码
  // }

  // 2. 示例:在网页中输入标题标签
  // 起始值为 1
  // 变化量 i++
  // 终止条件 i <= 6
  for(let i = 1; i <= 6; i++) {
    document.write(`<h${i}>循环控制,即重复执行<h${i}>`)
  }
</script>
```

2. 变化量和死循环,`for` 循环和 `while` 一样,如果不合理设置增量和终止条件,便会产生死循环。


3. 跳出和终止循环

```html
<script>
    // 1. continue 
    for (let i = 1; i <= 5; i++) {
        if (i === 3) {
            continue  // 结束本次循环,继续下一次循环
        }
        console.log(i)
    }
    // 2. break
    for (let i = 1; i <= 5; i++) {
        if (i === 3) {
            break  // 退出结束整个循环
        }
        console.log(i)
    }
</script>
```

结论:

- `JavaScript` 提供了多种语句来实现循环控制,但无论使用哪种语句都离不开循环的3个特征,即起始值、变化量、终止条件,做为初学者应着重体会这3个特征,不必过多纠结三种语句的区别。
- 起始值、变化量、终止条件,由开发者根据逻辑需要进行设计,规避死循环的发生。
- 当如果明确了循环的次数的时候推荐使用`for`循环,当不明确循环的次数的时候推荐使用`while`循环

>注意:`for` 的语法结构更简洁,故 `for` 循环的使用频次会更多。

7.4. 循环嵌套

利用循环的知识来对比一个简单的天文知识,我们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如果把自转和公转都看成是循环的话,就相当于是循环中又嵌套了另一个循环。



实际上 JavaScript 中任何一种循环语句都支持循环的嵌套,如下代码所示:


```html
// 1. 外面的循环 记录第n天 
for (let i = 1; i < 4; i++) {
    document.write(`第${i}天 <br>`)
    // 2. 里层的循环记录 几个单词
    for (let j = 1; j < 6; j++) {
        document.write(`记住第${j}个单词<br>`)
    }
}
```

记住,外层循环循环一次,里层循环循环全部

08.数组

<script>
  // 1. 语法,使用 [] 来定义一个空数组
  // 定义一个空数组,然后赋值给变量 classes
  // let classes = [];

  // 2. 定义非空数组
  let classes = ['小明', '小刚', '小红', '小丽', '小米']
</script>

通过 `[]` 定义数组,数据中可以存放真正的数据,如小明、小刚、小红等这些都是数组中的数据,我们这些数据称为数组单元,数组单元之间使用英文逗号分隔。

8.1.访问数组和数组索引

观察上图可以数据单元【小明】对应的索引值为【0】,数据单元【小红】对应的索引值为【2】

```html
<script>
  let classes = ['小明', '小刚', '小红', '小丽', '小米']
  
  // 1. 访问数组,语法格式为:变量名[索引值]
  document.write(classes[0]) // 结果为:小明
  document.write(classes[1]) // 结果为:小刚
  document.write(classes[4]) // 结果为:小米
  
  // 2. 通过索引值还可以为数组单重新赋值
  document.write(classes[3]) // 结果为:小丽
  // 重新为索引值为 3 的单元赋值
  classes[3] = '小小丽'
  document.wirte(classes[3]); // 结果为: 小小丽
</script>
```

使用数组存放数据并不是最终目的,关键是能够随时的访问到数组中的数据(单元)。其实 JavaScript 为数组中的每一个数据单元都编了号,通过数据单元在数组中的编号便可以轻松访问到数组中的数据单元了。

我们将数据单元在数组中的编号称为索引值,也有人称其为下标。

索引值实际是按着数据单元在数组中的位置依次排列的,注意是从` 0` 开始的,如下图所示:

8.2.数据单元值类型

数组做为数据的集合,它的单元值可以是任意数据类型

```html
<script>
  // 6. 数组单值类型可以是任意数据类型

  // a) 数组单元值的类型为字符类型
  let list = ['HTML', 'CSS', 'JavaScript']
  // b) 数组单元值的类型为数值类型
  let scores = [78, 84, 70, 62, 75]
  // c) 混合多种类型
  let mixin = [true, 1, false, 'hello']
</script>
```

8.3. 数组长度属性

重申一次,数组在 JavaScript 中并不是新的数据类型,它属于对象类型。

```html
<script>
  // 定义一个数组
  let arr = ['html', 'css', 'javascript']
  // 数组对应着一个 length 属性,它的含义是获取数组的长度
  console.log(arr.length) // 3
</script>
```

8.4.操作数组

数组做为对象数据类型,不但有 `length` 属性可以使用,还提供了许多方法:

1. push 动态向数组的尾部添加一个单元
2. unshit 动态向数组头部添加一个单元
3. pop 删除最后一个单元
4. shift 删除第一个单元
5. splice 动态删除任意单元

使用以上4个方法时,都是直接在原数组上进行操作,即成功调任何一个方法,原数组都跟着发生相应的改变。并且在添加或删除单元时 `length` 并不会发生错乱。

```html
<script>
  // 定义一个数组
  let arr = ['html', 'css', 'javascript']

  // 1. push 动态向数组的尾部添加一个单元
  arr.push('Nodejs')
  console.log(arr)
  arr.push('Vue')

  // 2. unshit 动态向数组头部添加一个单元
  arr.unshift('VS Code')
  console.log(arr)

  // 3. splice 动态删除任意单元
  arr.splice(2, 1) // 从索引值为2的位置开始删除1个单元
  console.log(arr)

  // 4. pop 删除最后一个单元
  arr.pop()
  console.log(arr)

  // 5. shift 删除第一个单元
  arr.shift()
  console.log(arr)
</script>
```

09.函数

 理解函数的封装特性,掌握函数的语法规则

声明和调用

函数可以把具有相同或相似逻辑的代码“包裹”起来,通过函数调用执行这些被“包裹”的代码逻辑,这么做的优势是有利于精简代码方便复用。

声明(定义)

声明(定义)一个完整函数包括关键字、函数名、形式参数、函数体、返回值5个部分

调用

声明(定义)的函数必须调用才会真正被执行,使用 `()` 调用函数。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声明和调用</title>
</head>
<body>
  <script>
    // 声明(定义)了最简单的函数,既没有形式参数,也没有返回值
    function sayHi() {
      console.log('嗨~')
    }
    // 函数调用,这些函数体内的代码逻辑会被执行
    // 函数名()
        
    sayHi()
    // 可以重复被调用,多少次都可以
    sayHi()
  </script>
</body>
</html>
```

> 注:函数名的命名规则与变量是一致的,并且尽量保证函数名的语义。

小案例: 小星星

~~~javascript
<script>
        // 函数声明
        function sayHi() {
            // document.write('hai~')
            document.write(`*<br>`)
            document.write(`**<br>`)
            document.write(`***<br>`)
            document.write(`****<br>`)
            document.write(`*****<br>`)
            document.write(`******<br>`)
            document.write(`*******<br>`)
            document.write(`********<br>`)
            document.write(`*********<br>`)
        }
        // 函数调用
        sayHi()
        sayHi()
        sayHi()
        sayHi()
        sayHi()
    </script>
~~~

9.1.函数参数

通过向函数传递参数,可以让函数更加灵活多变,参数可以理解成是一个变量。

声明(定义)一个功能为打招呼的函数

- 传入数据列表
- 声明这个函数需要传入几个数据
- 多个数据用逗号隔开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函数参数</title>
</head>
<body>

  <script>
    // 声明(定义)一个功能为打招呼的函数
    // function sayHi() {
    //   console.log('嗨~')
    // }
    // 调用函数
    // sayHi()
	

    // 这个函数似乎没有什么价值,除非能够向不同的人打招呼
    // 这就需要借助参数来实现了
    function sayHi(name) {
      // 参数 name 可以被理解成是一个变量
      console.log(name)
      console.log('嗨~' + name)
    }

    // 调用 sayHi 函数,括号中多了 '小明'
    // 这时相当于为参数 name 赋值了
    sayHi('小明')// 结果为 小明

    // 再次调用 sayHi 函数,括号中多了 '小红'
    // 这时相当于为参数 name 赋值了
    sayHi('小红') // 结果为 小红
  </script>
</body>
</html>
```

总结:

1. 声明(定义)函数时的形参没有数量限制,当有多个形参时使用 `,` 分隔
2. 调用函数传递的实参要与形参的顺序一致

9.2.形参和实参

形参:声明函数时写在函数名右边小括号里的叫形参(形式上的参数)

实参:调用函数时写在函数名右边小括号里的叫实参(实际上的参数)

形参可以理解为是在这个函数内声明的变量(比如 num1 = 10)实参可以理解为是给这个变量赋值

开发中尽量保持形参和实参个数一致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函数参数</title>
</head>
<body>
  <script>
    // 声明(定义)一个计算任意两数字和的函数
    // 形参 x 和 y 分别表示任意两个数字,它们是两个变量
    function count(x, y) {
      console.log(x + y);
    }
    // 调用函数,传入两个具体的数字做为实参
    // 此时 10 赋值给了形参 x
    // 此时 5  赋值给了形参 y
    count(10, 5); // 结果为 15
  </script>
</body>
</html>
```

9.3.返回值

函数的本质是封装(包裹),函数体内的逻辑执行完毕后,函数外部如何获得函数内部的执行结果呢?要想获得函数内部逻辑的执行结果,需要通过 `return` 这个关键字,将内部执行结果传递到函数外部,这个被传递到外部的结果就是返回值。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函数返回值</title>
</head>
<body>

  <script>
    // 定义求和函数
    function count(a, b) {
      let s = a + b
      // s 即为 a + b 的结果
      // 通过 return 将 s 传递到外部
      return s
    }

    // 调用函数,如果一个函数有返回值
    // 那么可将这个返回值赋值给外部的任意变量
    let total = count(5, 12)
  </script>
</body>
</html>
```

总结:

1. 在函数体中使用return 关键字能将内部的执行结果交给函数外部使用

2. 函数内部只能出现1 次 return,并且 return 下一行代码不会再被执行,所以return 后面的数据不要换行写

3. return会立即结束当前函数

4. 函数可以没有return,这种情况默认返回值为 undefined

作用域

通常来说,一段程序代码中所用到的名字并不总是有效和可用的,而限定这个名字的可用性的代码范围就是这个名字的作用域。

作用域的使用提高了程序逻辑的局部性,增强了程序的可靠性,减少了名字冲突。

全局作用域

作用于所有代码执行的环境(整个 script 标签内部)或者一个独立的 js 文件

处于全局作用域内的变量,称为全局变量

### 作用域

通常来说,一段程序代码中所用到的名字并不总是有效和可用的,而限定这个名字的可用性的代码范围就是这个名字的作用域。

作用域的使用提高了程序逻辑的局部性,增强了程序的可靠性,减少了名字冲突。

#### 全局作用域

作用于所有代码执行的环境(整个 script 标签内部)或者一个独立的 js 文件

处于全局作用域内的变量,称为全局变量

#### 局部作用域

作用于函数内的代码环境,就是局部作用域。 因为跟函数有关系,所以也称为函数作用域。

处于局部作用域内的变量称为局部变量

> 如果函数内部,变量没有声明,直接赋值,也当全局变量看,但是强烈不推荐
>
> 但是有一种情况,函数内部的形参可以看做是局部变量。

### 匿名函数

函数可以分为具名函数和匿名函数

匿名函数:没有名字的函数,无法直接使用。

#### 函数表达式

```javascript
// 声明
let fn = function () {
  console.log("函数表达式");
};
// 调用
fn();
```

9.4.即执行函数

```javascript
(function () {
  xxx;
})();
(function () {
  xxxx;
})();
```

10.对象

对象是 JavaScript 数据类型的一种,之前已经学习了数值类型、字符串类型、布尔类型、undefined。对象数据类型可以被理解成是一种数据集合。它由属性和方法两部分构成。

10.1.语法

声明一个对象类型的变量与之前声明一个数值或字符串类型的变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对象语法</title>
</head>
<body>

  <script>
    // 声明字符串类型变量
    let str = 'hello world!'
    
    // 声明数值类型变量
    let num = 199

    // 声明对象类型变量,使用一对花括号
    // user 便是一个对象了,目前它是一个空对象
    let user = {}
  </script>
</body>
</html>
```

10.2.属性和访问

数据描述性的信息称为属性,如人的姓名、身高、年龄、性别等,一般是名词性的。

1. 属性都是成 对出现的,包括属性名和值,它们之间使用英文 `:` 分隔
2. 多个属性之间使用英文 `,` 分隔
3. 属性就是依附在对象上的变量
4. 属性名可以使用 `""` 或 `''`,一般情况下省略,除非名称遇到特殊符号如空格、中横线等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对象语法</title>
</head>
<body>

  <script>
    // 通过对象描述一个人的数据信息
    // person 是一个对象,它包含了一个属性 name
    // 属性都是成对出现的,属性名 和 值,它们之间使用英文 : 分隔
    let person = {
      name: '小明', // 描述人的姓名
      age: 18, // 描述人的年龄
      stature: 185, // 描述人的身高
      gender: '男', // 描述人的性别
    }
  </script>
</body>
</html>
```







声明对象,并添加了若干属性后,可以使用 `.` 或 `[]` 获得对象中属性对应的值,我称之为属性访问。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对象语法</title>
</head>
<body>

  <script>
    // 通过对象描述一个人的数据信息
    // person 是一个对象,它包含了一个属性 name
    // 属性都是成对出现的,属性名 和 值,它们之间使用英文 : 分隔
    let person = {
      name: '小明', // 描述人的姓名
      age: 18, // 描述人的年龄
      stature: 185, // 描述人的身高
      gender: '男', // 描述人的性别
    };
    
    // 访问人的名字
    console.log(person.name) // 结果为 小明
    // 访问人性别
    console.log(person.gender) // 结果为 男
    // 访问人的身高
    console.log(person['stature']) // 结果为 185
   // 或者
    console.log(person.stature) // 结果同为 185
  </script>
</body>
</html>
```
扩展:也可以动态为对象添加属性,动态添加与直接定义是一样的,只是语法上更灵活。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对象语法</title>
</head>
<body>

  <script>
    // 声明一个空的对象(没有任何属性)
	let user = {}
    // 动态追加属性
    user.name = '小明'
    user['age'] = 18
    
    // 动态添加与直接定义是一样的,只是语法上更灵活
  </script>
</body>
</html>
```

10.3.方法和调用

数据行为性的信息称为方法,如跑步、唱歌等,一般是动词性的,其本质是函数。

1. 方法是由方法名和函数两部分构成,它们之间使用 : 分隔
2. 多个属性之间使用英文 `,` 分隔
3. 方法是依附在对象中的函数
4. 方法名可以使用 `""` 或 `''`,一般情况下省略,除非名称遇到特殊符号如空格、中横线等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对象方法</title>
</head>
<body>

  <script>
    // 方法是依附在对象上的函数
    let person = {
      name: '小红',
      age: 18,
      // 方法是由方法名和函数两部分构成,它们之间使用 : 分隔
      singing: function () {
        console.log('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的快,跑的快...')
      },
      run: function () {
        console.log('我跑的非常快...')
      }
    }
  </script>
</body>
</html>
```
声明对象,并添加了若干方法后,可以使用 `.` 或 `[]` 调用对象中函数,我称之为方法调用。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对象方法</title>
</head>
<body>

  <script>
    // 方法是依附在对象上的函数
    let person = {
      name: '小红',
      age: 18,
      // 方法是由方法名和函数两部分构成,它们之间使用 : 分隔
      singing: function () {
        console.log('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的快,跑的快...')
      },
      run: function () {
        console.log('我跑的非常快...')
      }
    }
    
    // 调用对象中 singing 方法
    person.singing()
    // 调用对象中的 run 方法
    person.run()

  </script>
</body>
</html>
```
扩展:也可以动态为对象添加方法,动态添加与直接定义是一样的,只是语法上更灵活。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 基础 - 对象方法</title>
</head>
<body>

  <script>
    // 声明一个空的对象(没有任何属性,也没有任何方法)
	let user = {}
    // 动态追加属性
    user.name = '小明'
    user.['age'] = 18
    
    // 动态添加方法
    user.move = function () {
      console.log('移动一点距离...')
    }
    
  </script>
</body>
</html>
```

注:无论是属性或是方法,同一个对象中出现名称一样的,后面的会覆盖前面的。

10.4.遍历对象

~~~javascript
let obj = {
    uname: 'pink'
}
for(let k in obj) {
    // k 属性名  字符串  带引号    obj.'uname'     k ===  'uname'
    // obj[k]  属性值    obj['uname']   obj[k]
}
~~~

for in 不提倡遍历数组 因为 k 是 字符串  

10.5.内置对象

回想一下我们曾经使用过的 `console.log`,`console`其实就是 JavaScript 中内置的对象,该对象中存在一个方法叫 `log`,然后调用 `log` 这个方法,即 `console.log()`。

除了 `console` 对象外,JavaScritp 还有其它的内置的对象

### Math

`Math` 是 JavaScript 中内置的对象,称为数学对象,这个对象下即包含了属性,也包含了许多的方法。

#### 属性

- Math.PI,获取圆周率

```javascript
// 圆周率
console.log(Math.PI);
```

#### 方法

- Math.random,生成 0 到 1 间的随机数

```javascript
// 0 ~ 1 之间的随机数, 包含 0 不包含 1
Math.random()
```

- Math.ceil,数字向上取整

```javascript
// 舍弃小数部分,整数部分加1
Math.ceil(3.4)
```

- Math.floor,数字向下取整

```javascript
// 舍弃小数部分,整数部分不变
Math.floor(4.68)
```

- Math.round,四舍五入取整

```javascript
// 取整,四舍五入原则
Math.round(5.46539)
Math.round(4.849)
```

- Math.max,在一组数中找出最大的

```javascript
// 找出最大值
Math.max(10, 21, 7, 24, 13)
```

- Math.min,在一组数中找出最小的

```javascript
// 找出最小值
Math.min(24, 18, 6, 19, 21)
```

- Math.pow,幂方法

```javascript
// 求某个数的多少次方
Math.pow(4, 2) // 求 4 的 2 次方
Math.pow(2, 3) // 求 2 的 3 次方
```

- Math.sqrt,平方根

```javascript
// 求某数的平方根
Math.sqrt(16)
```

数学对象提供了比较多的方法,这里不要求强记,通过演示数学对象的使用,加深对对象的理解。

11.DOM

文档对象模型, 定义了一套操作HTML文档的API

DOM 节点

节点是文档树的组成部分,**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 DOM 对象**,主要分为元素节点、属性节点、文本节点等。

1. 【元素节点】其实就是 HTML 标签,如上图中 `head`、`div`、`body` 等都属于元素节点。

2. 【属性节点】是指 HTML 标签中的属性,如上图中 `a` 标签的 `href` 属性、`div` 标签的 `class` 属性。

3. 【文本节点】是指 HTML 标签的文字内容,如 `title` 标签中的文字。

4. 【根节点】特指 `html` 标签。

5. 其它...

11.1.document

`document` 是 JavaScript 内置的专门用于 DOM 的对象,该对象包含了若干的属性和方法,`document` 是学习 DOM 的核心。

```html
<script>
  // document 是内置的对象
  // console.log(typeof document);

  // 1. 通过 document 获取根节点
  console.log(document.documentElement); // 对应 html 标签

  // 2. 通过 document 节取 body 节点
  console.log(document.body); // 对应 body 标签

  // 3. 通过 document.write 方法向网页输出内容
  document.write('Hello World!');
</script>
```

上述列举了 `document` 对象的部分属性和方法,我们先对 `document` 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11.2.获取DOM对象

1. querySelector   满足条件的第一个元素
2. querySelectorAll  满足条件的元素集合 返回伪数组
3. 了解其他方式
   1. getElementById
   2. getElementsByTagName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DOM - 查找节点</title>
</head>
<body>
  <h3>查找元素类型节点</h3>
  <p>从整个 DOM 树中查找 DOM 节点是学习 DOM 的第一个步骤。</p>
  <ul>
      <li>元素</li>
      <li>元素</li>
      <li>元素</li>
      <li>元素</li>
  </ul>
  <script>
  	const p = document.querySelector('p')  // 获取第一个p元素
  	const li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li')  // 获取第一个p元素
  </script>
</body>
</html>
```

总结:

- document.getElementById 专门获取元素类型节点,根据标签的 `id`  属性查找
- 任意 DOM 对象都包含 nodeType 属性,用来检检测节点类型

11.3.操作元素内容

通过修改 DOM 的文本内容,动态改变网页的内容。

1. `innerText` 将文本内容添加/更新到任意标签位置,**文本中包含的标签不会被解析。**

```html
<script>
  // innerText 将文本内容添加/更新到任意标签位置
  const intro = document.querySelector('.intro')
  // intro.innerText = '嗨~ 我叫李雷!'
  // intro.innerText = '<h4>嗨~ 我叫李雷!</h4>'
</script>
```

2. `innerHTML` 将文本内容添加/更新到任意标签位置,**文本中包含的标签会被解析。**

```html
<script>
  // innerHTML 将文本内容添加/更新到任意标签位置
  const intro = document.querySelector('.intro')
  intro.innerHTML = '嗨~ 我叫韩梅梅!'
  intro.innerHTML = '<h4>嗨~ 我叫韩梅梅!</h4>'
</script>
```

总结:如果文本内容中包含 `html` 标签时推荐使用 `innerHTML`,否则建议使用 `innerText` 属性。

11.4.操作元素属性

#### 常用属性修改

1. 直接能过属性名修改,最简洁的语法

```html
<script>
  // 1. 获取 img 对应的 DOM 元素
  const pic = document.querySelector('.pic')
	// 2. 修改属性
  pic.src = './images/lion.webp'
  pic.width = 400;
  pic.alt = '图片不见了...'
</script>
```

11.5.控制样式属性

1. 应用【修改样式】,通过修改行内样式 `style` 属性,实现对样式的动态修改。

通过元素节点获得的 `style` 属性本身的数据类型也是对象,如 `box.style.color`、`box.style.width` 分别用来获取元素节点 CSS 样式的 `color` 和 `width` 的值。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练习 - 修改样式</title>
</head>
<body>
  <div class="box">随便一些文本内容</div>
  <script>
    // 获取 DOM 节点
    const box = document.querySelector('.intro')
    box.style.color = 'red'
    box.style.width = '300px'
    // css 属性的 - 连接符与 JavaScript 的 减运算符
    // 冲突,所以要改成驼峰法
    box.style.backgroundColor = 'pink'
  </script>
</body>
</html>
```

任何标签都有 `style` 属性,通过 `style` 属性可以动态更改网页标签的样式,如要遇到 `css` 属性中包含字符 `-` 时,要将 `-` 去掉并将其后面的字母改成大写,如 `background-color` 要写成 `box.style.backgroundColor`

11.6. 操作类名(className) 操作CSS

 通过 classList 操作类控制CSS

为了解决className 容易覆盖以前的类名,我们可以通过classList方式追加和删除类名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Document</title>
    <style>
        div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ackground-color: pink;
        }

        .active {
            width: 300px;
            height: 300px;
            background-color: hotpink;
            margin-left: 100px;
        }
    </style>
</head>

<body>

    <div class="one"></div>
    <script>
        // 1.获取元素
        // let box = document.querySelector('css选择器')
        let box = document.querySelector('div')
        // add是个方法 添加  追加
        // box.classList.add('active')
        // remove() 移除 类
        // box.classList.remove('one')
        // 切换类
        box.classList.toggle('one')
    </script>
</body>

</html>
~~~

 11.7.操作表单元素属性

表单很多情况,也需要修改属性,比如点击眼睛,可以看到密码,本质是把表单类型转换为文本框

正常的有属性有取值的跟其他的标签属性没有任何区别

获取:DOM对象.属性名

设置:DOM对象.属性名= 新值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body>
    <input type="text" value="请输入">
    <button disabled>按钮</button>
    <input type="checkbox" name="" id="" class="agree">
    <script>
        // 1. 获取元素
        let input = document.querySelector('input')
        // 2. 取值或者设置值  得到input里面的值可以用 value
        // console.log(input.value)
        input.value = '小米手机'
        input.type = 'password'

        // 2. 启用按钮
        let btn = document.querySelector('button')
        // disabled 不可用   =  false  这样可以让按钮启用
        btn.disabled = false
        // 3. 勾选复选框
        let checkbox = document.querySelector('.agree')
        checkbox.checked = false
    </script>
</body>

</html>
~~~

11.8.自定义属性

标准属性: 标签天生自带的属性 比如class id title等, 可以直接使用点语法操作比如: disabled、checked、selected

自定义属性:

在html5中推出来了专门的data-自定义属性  

在标签上一律以data-开头

在DOM对象上一律以dataset对象方式获取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body>
   <div data-id="1"> 自定义属性 </div>
    <script>
        // 1. 获取元素
        let div = document.querySelector('div')
        // 2. 获取自定义属性值
         console.log(div.dataset.id)
      
    </script>
</body>

</html>
~~~

11.9.间歇函数

> 知道间歇函数的作用,利用间歇函数创建定时任务。

`setInterval` 是 JavaScript 中内置的函数,它的作用是间隔固定的时间自动重复执行另一个函数,也叫定时器函数。

```html
<script>
  // 1. 定义一个普通函数
  function repeat() {
    console.log('不知疲倦的执行下去....')
  }

  // 2. 使用 setInterval 调用 repeat 函数
  // 间隔 1000 毫秒,重复调用 repeat
  setInterval(repeat, 1000)
</script>
```

11.10.事件 

事件是编程语言中的术语,它是用来描述程序的行为或状态的,**一旦行为或状态发生改变,便立即调用一个函数。**

例如:用户使用【鼠标点击】网页中的一个按钮、用户使用【鼠标拖拽】网页中的一张图片

11.11.事件监听

结合 DOM 使用事件时,需要为 DOM 对象添加事件监听,等待事件发生(触发)时,便立即调用一个函数。

`addEventListener` 是 DOM 对象专门用来添加事件监听的方法,它的两个参数分别为【事件类型】和【事件回调】。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事件监听</title>
</head>
<body>
  <h3>事件监听</h3>
  <p id="text">为 DOM 元素添加事件监听,等待事件发生,便立即执行一个函数。</p>
  <button id="btn">点击改变文字颜色</button>
  <script>
    // 1. 获取 button 对应的 DOM 对象
    const btn = document.querySelector('#btn')

    // 2. 添加事件监听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等待事件被触发...')
      // 改变 p 标签的文字颜色
      let tex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
      text.style.color = 'red'
    })

    // 3. 只要用户点击了按钮,事件便触发了!!!
  </script>
</body>
</html>
```

完成事件监听分成3个步骤:

1. 获取 DOM 元素
2. 通过 `addEventListener` 方法为 DOM 节点添加事件监听
3. 等待事件触发,如用户点击了某个按钮时便会触发 `click` 事件类型
4. 事件触发后,相对应的回调函数会被执行

大白话描述:所谓的事件无非就是找个机会(事件触发)调用一个函数(回调函数)。

11.12.事件类型

将众多的事件类型分类可分为:鼠标事件、键盘事件、表单事件、焦点事件等,我们逐一展开学习。

### 鼠标事件

鼠标事件是指跟鼠标操作相关的事件,如单击、双击、移动等。

1. `mouseenter 监听鼠标是否移入 DOM 元素

```html
<body>
  <h3>鼠标事件</h3>
  <p>监听与鼠标相关的操作</p>
  <hr>
  <div class="box"></div>
  <script>
    // 需要事件监听的 DOM 元素
    const box = document.querySelector('.box');

    // 监听鼠标是移入当前 DOM 元素
    box.addEventListener('mouseenter', function () {
      // 修改文本内容
      this.innerText = '鼠标移入了...';
      // 修改光标的风格
      this.style.cursor = 'move';
    })
  </script>
</body>
```

1. `mouseleave 监听鼠标是否移出 DOM 元素

```html
<body>
  <h3>鼠标事件</h3>
  <p>监听与鼠标相关的操作</p>
  <hr>
  <div class="box"></div>
  <script>
    // 需要事件监听的 DOM 元素
    const box = document.querySelector('.box');

    // 监听鼠标是移出当前 DOM 元素
    box.addEventListener('mouseleave', function () {
      // 修改文本内容
      this.innerText = '鼠标移出了...';
    })
  </script>
</body>
```

###  键盘事件

keydown   键盘按下触发
keyup   键盘抬起触发

### 焦点事件

focus  获得焦点

blur 失去焦点

### 文本框输入事件

input  

11.13.事件对象

任意事件类型被触发时与事件相关的信息会被以对象的形式记录下来,我们称这个对象为事件对象。

```html
<body>
  <h3>事件对象</h3>
  <p>任意事件类型被触发时与事件相关的信息会被以对象的形式记录下来,我们称这个对象为事件对象。</p>
  <hr>
  <div class="box"></div>
  <script>
    // 获取 .box 元素
    const box = document.querySelector('.box')

    // 添加事件监听
    box.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e) {
      console.log('任意事件类型被触发后,相关信息会以对象形式被记录下来...');

      // 事件回调函数的第1个参数即所谓的事件对象
      console.log(e)
    })
  </script>
</body>
```

事件回调函数的【第1个参数】即所谓的事件对象,通常习惯性的将这个对数命名为 `event`、`ev` 、`ev` 。

接下来简单看一下事件对象中包含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1. `ev.type` 当前事件的类型
2. `ev.clientX/Y` 光标相对浏览器窗口的位置
3. `ev.offsetX/Y` 光标相于当前 DOM 元素的位置

注:在事件回调函数内部通过 window.event 同样可以获取事件对象。

11.14.环境对象

> 能够分析判断函数运行在不同环境中 this 所指代的对象。

环境对象指的是函数内部特殊的变量 `this` ,它代表着当前函数运行时所处的环境。

```html
<script>
  // 声明函数
  function sayHi() {
    // this 是一个变量
    console.log(this);
  }

  // 声明一个对象
  let user = {
    name: '张三',
    sayHi: sayHi // 此处把 sayHi 函数,赋值给 sayHi 属性
  }
  
  let person = {
    name: '李四',
    sayHi: sayHi
  }

  // 直接调用
  sayHi() // window
  window.sayHi() // window

  // 做为对象方法调用
  user.sayHi()// user
	person.sayHi()// person
</script>
```

结论:

1. `this` 本质上是一个变量,数据类型为对象
2. 函数的调用方式不同 `this` 变量的值也不同
3. 【谁调用 `this` 就是谁】是判断 `this` 值的粗略规则
4. 函数直接调用时实际上 `window.sayHi()` 所以 `this` 的值为 `window`

11.15.回调函数

如果将函数 A 做为参数传递给函数 B 时,我们称函数 A 为回调函数。

```html
<script>
  // 声明 foo 函数
  function foo(arg) {
    console.log(arg);
  }

  // 普通的值做为参数
  foo(10);
  foo('hello world!');
  foo(['html', 'css', 'javascript']);

  function bar() {
    console.log('函数也能当参数...');
  }
  // 函数也可以做为参数!!!!
  foo(bar);
</script>
```

函数 `bar` 做参数传给了 `foo` 函数,`bar` 就是所谓的回调函数了!!!

11.16.事件流

事件流是对事件执行过程的描述,了解事件的执行过程有助于加深对事件的理解,提升开发实践中对事件运用的灵活度。

简言之,捕获阶段是【从父到子】的传导过程,冒泡阶段是【从子向父】的传导过程。

11.17.捕获和冒泡

了解了什么是事件流之后,我们来看事件流是如何影响事件执行的:

```html
<body>
  <h3>事件流</h3>
  <p>事件流是事件在执行时的底层机制,主要体现在父子盒子之间事件的执行上。</p>
  <div class="outer">
    <div class="inner">
      <div class="child"></div>
    </div>
  </div>
  <script>
    // 获取嵌套的3个节点
    const outer = document.querySelector(".outer");
    const inner = document.querySelector(".inner");
    const child = document.querySelector(".child");

    // html 元素添加事件
    document.documentElement.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html...");
    });

    // body 元素添加事件
    document.body.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body...");
    });

    // 外层的盒子添加事件
    out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outer...");
    });

    // 中间的盒子添加事件
    out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inner...");
    });

    // 内层的盒子添加事件
    out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child...");
    });
  </script>
</body>
```

执行上述代码后发现,当单击事件触发时,其祖先元素的单击事件也【相继触发】,这是为什么呢?

结合事件流的特征,我们知道当某个元素的事件被触发时,事件总是会先经过其祖先才能到达当前元素,然后再由当前元素向祖先传递,事件在流动的过程中遇到相同的事件便会被触发。

再来关注一个细节就是事件相继触发的【执行顺序】,事件的执行顺序是可控制的,即可以在捕获阶段被执行,也可以在冒泡阶段被执行。

如果事件是在冒泡阶段执行的,我们称为冒泡模式,它会先执行子盒子事件再去执行父盒子事件,默认是冒泡模式。

如果事件是在捕获阶段执行的,我们称为捕获模式,它会先执行父盒子事件再去执行子盒子事件。

```html
<body>
  <h3>事件流</h3>
  <p>事件流是事件在执行时的底层机制,主要体现在父子盒子之间事件的执行上。</p>
  <div class="outer">
    <div class="inner"></div>
  </div>
  <script>
    // 获取嵌套的3个节点
    const outer = document.querySelector(".outer");
    const inner = document.querySelector(".inner");

    // 外层的盒子
    outer.addEventListener(
      "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outer...");
      },
      true
    ); // true 表示在捕获阶段执行事件

    // 中间的盒子
    outer.addEventListener(
      "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inner...");
      },
      true
    );
  </script>
</body>
```

结论:

1. `addEventListener` 第 3 个参数决定了事件是在捕获阶段触发还是在冒泡阶段触发
2. `addEventListener` 第 3 个参数为 `true` 表示捕获阶段触发,`false` 表示冒泡阶段触发,默认值为 `false`
3. 事件流只会在父子元素具有相同事件类型时才会产生影响
4. 绝大部分场景都采用默认的冒泡模式(其中一个原因是早期 IE 不支持捕获)

11.18.阻止冒泡

阻止冒泡是指阻断事件的流动,保证事件只在当前元素被执行,而不再去影响到其对应的祖先元素。

```html
<body>
  <h3>阻止冒泡</h3>
  <p>
    阻止冒泡是指阻断事件的流动,保证事件只在当前元素被执行,而不再去影响到其对应的祖先元素。
  </p>
  <div class="outer">
    <div class="inner">
      <div class="child"></div>
    </div>
  </div>
  <script>
    // 获取嵌套的3个节点
    const outer = document.querySelector(".outer");
    const inner = document.querySelector(".inner");
    const child = document.querySelector(".child");

    // 外层的盒子
    out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outer...");
    });

    // 中间的盒子
    inn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ev) {
      console.log("inner...");

      // 阻止事件冒泡
      ev.stopPropagation();
    });

    // 内层的盒子
    child.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ev) {
      console.log("child...");

      // 借助事件对象,阻止事件向上冒泡
      ev.stopPropagation();
    });
  </script>
</body>
```

结论:事件对象中的 `ev.stopPropagation` 方法,专门用来阻止事件冒泡。

> 鼠标经过事件:
>
> mouseover 和 mouseout 会有冒泡效果
>
> mouseenter 和 mouseleave 没有冒泡效果 (推荐)

11.19.事件委托

事件委托是利用事件流的特征解决一些现实开发需求的知识技巧,主要的作用是提升程序效率。

大量的事件监听是比较耗费性能的,如下代码所示

```html
<script>
  // 假设页面中有 10000 个 button 元素
  const button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table button");

  for (let i = 0; i <= buttons.length; i++) {
    // 为 10000 个 button 元素添加了事件
    buttons.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 省略具体执行逻辑...
    });
  }
</script>
```

利用事件流的特征,可以对上述的代码进行优化,事件的的冒泡模式总是会将事件流向其父元素的,如果父元素监听了相同的事件类型,那么父元素的事件就会被触发并执行,正是利用这一特征对上述代码进行优化,如下代码所示:

```html
<script>
  // 假设页面中有 10000 个 button 元素
  let button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table button");

  // 假设上述的 10000 个 buttom 元素共同的祖先元素是 table
  let parents = document.querySelector("table");
  parents.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点击任意子元素都会触发事件...");
  });
</script>
```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只有点击 button 子元素才去执行事件的回调函数,如何判断用户点击是哪一个子元素呢?

![event](assets/event.png)

事件对象中的属性 `target` 或 `srcElement`属性表示真正触发事件的元素,它是一个元素类型的节点。

```html
<script>
  // 假设页面中有 10000 个 button 元素
  const button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table button");

  // 假设上述的 10000 个 buttom 元素共同的祖先元素是 table
  const parents = document.querySelector("table");
  parents.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ev) {
    // console.log(ev.target);
    // 只有 button 元素才会真正去执行逻辑
    if (ev.target.tagName === "BUTTON") {
      // 执行的逻辑
    }
  });
</script>
```

优化过的代码只对祖先元素添加事件监听,相比对 10000 个元素添加事件监听执行效率要高许多!!!

11.20.页面加载事件

加载外部资源(如图片、外联 CSS 和 JavaScript 等)加载完毕时触发的事件

有些时候需要等页面资源全部处理完了做一些事情

**事件名:load**

监听页面所有资源加载完毕:

```javascript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 {
  // xxxxx
});

11.21.元素滚动事件

滚动条在滚动的时候持续触发的事件

```javascript
window.addEventListener("scroll", function () {
  // xxxxx
});
```

11.22.页面尺寸事件

会在窗口尺寸改变的时候触发事件:

```javascript
window.addEventListener("resize", function () {
  // xxxxx
});
```

## 元素尺寸与位置

获取元素的自身宽高、包含元素自身设置的宽高、padding、border

offsetWidth 和 offsetHeight

获取出来的是数值,方便计算

注意: 获取的是可视宽高, 如果盒子是隐藏的,获取的结果是 0

11.23.日期对象

掌握 Date 日期对象的使用,动态获取当前计算机的时间。


ECMAScript 中内置了获取系统时间的对象 Date,使用 Date 时与之前学习的内置对象 console 和 Math 不同,它需要借助 new 关键字才能使用。

### 实例化

~~~javascript
  // 1. 实例化
  // const date = new Date(); // 系统默认时间
  const date = new Date('2020-05-01') // 指定时间
  // date 变量即所谓的时间对象

  console.log(typeof date)



~~~

### 方法



 ~~~javascript
   // 1. 实例化
  const date = new Date();
  // 2. 调用时间对象方法
  // 通过方法分别获取年、月、日,时、分、秒
  const year = date.getFullYear(); // 四位年份
  const month = date.getMonth(); // 0 ~ 11
 ~~~


getFullYear 获取四位年份

getMonth 获取月份,取值为 0 ~ 11

getDate 获取月份中的每一天,不同月份取值也不相同

getDay 获取星期,取值为 0 ~ 6

getHours 获取小时,取值为 0 ~ 23

getMinutes 获取分钟,取值为 0 ~ 59

getSeconds 获取秒,取值为 0 ~ 59

### 时间戳

时间戳是指1970年01月01日00时00分00秒起至现在的总秒数或毫秒数,它是一种特殊的计量时间的方式。

注:ECMAScript 中时间戳是以毫秒计的。

~~~javascript
    // 1. 实例化
  const date = new Date()
  // 2. 获取时间戳
  console.log(date.getTime())
// 还有一种获取时间戳的方法
  console.log(+new Date())
  // 还有一种获取时间戳的方法
  console.log(Date.now())

~~~

11.24.插入节点

在已有的 DOM 节点中插入新的 DOM 节点时,需要关注两个关键因素:首先要得到新的 DOM 节点,其次在哪个位置插入这个节点。

如下代码演示:

```html
<body>
  <h3>插入节点</h3>
  <p>在现有 dom 结构基础上插入新的元素节点</p>
  <hr>
  <!-- 普通盒子 -->
  <div class="box"></div>
  <!-- 点击按钮向 box 盒子插入节点 -->
  <button class="btn">插入节点</button>
  <script>
    // 点击按钮,在网页中插入节点
    const btn = document.querySelector('.btn')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 1. 获得一个 DOM 元素节点
      const p = document.createElement('p')
      p.innerText = '创建的新的p标签'
      p.className = 'info'
      
      // 复制原有的 DOM 节点
      const p2 = document.querySelector('p').cloneNode(true)
      p2.style.color = 'red'

      // 2. 插入盒子 box 盒子
      document.querySelector('.box').appendChild(p)
      document.querySelector('.box').appendChild(p2)
    })
  </script>
</body>
```

结论:

- `createElement` 动态创建任意 DOM 节点

- `cloneNode` 复制现有的 DOM 节点,传入参数 true 会复制所有子节点

- `appendChild` 在末尾(结束标签前)插入节点
再来看另一种情形的代码演示:

```html
<body>
  <h3>插入节点</h3>
  <p>在现有 dom 结构基础上插入新的元素节点</p>
	<hr>
  <button class="btn1">在任意节点前插入</button>
  <ul>
    <li>HTML</li>
    <li>CSS</li>
    <li>JavaScript</li>
  </ul>
  <script>
    // 点击按钮,在已有 DOM 中插入新节点
    const btn1 = document.querySelector('.btn1')
    btn1.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 第 2 个 li 元素
      const relative = document.querySelector('li:nth-child(2)')

      // 1. 动态创建新的节点
      const li1 = document.createElement('li')
      li1.style.color = 'red'
      li1.innerText = 'Web APIs'

      // 复制现有的节点
      const li2 = document.querySelector('li:first-child').cloneNode(true)
      li2.style.color = 'blue'

      // 2. 在 relative 节点前插入
      document.querySelector('ul').insertBefore(li1, relative)
      document.querySelector('ul').insertBefore(li2, relative)
    })
  </script>
</body>
```

结论:

- `createElement` 动态创建任意 DOM 节点

- `cloneNode` 复制现有的 DOM 节点,传入参数 true 会复制所有子节点

- `insertBefore` 在父节点中任意子节点之前插入新节点

11.25. 删除节点

删除现有的 DOM 节点,也需要关注两个因素:首先由父节点删除子节点,其次是要删除哪个子节点。

```html
<body>
  <!-- 点击按钮删除节点 -->
  <button>删除节点</button>
  <ul>
    <li>HTML</li>
    <li>CSS</li>
    <li>Web APIs</li>
  </ul>

  <script>
    const btn = document.querySelector('button')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 获取 ul 父节点
      let ul = document.querySelector('ul')
      // 待删除的子节点
      let li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li')

      // 删除节点
      ul.removeChild(lis[0])
    })
  </script>
</body>
```

结论:`removeChild` 删除节点时一定是由父子关系。

11.16.查找节点

DOM 树中的任意节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要么是父子关系,要么是兄弟关系,不仅如此,我们可以依据节点之间的关系查找节点。

#### 父子关系

```html
<body>
  <button class="btn1">所有的子节点</button>
  <!-- 获取 ul 的子节点 -->
  <ul>
    <li>HTML</li>
    <li>CSS</li>
    <li>JavaScript 基础</li>
    <li>Web APIs</li>
  </ul>
  <script>
    const btn1 = document.querySelector('.btn1')
    btn1.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 父节点
      const ul = document.querySelector('ul')

      // 所有的子节点
      console.log(ul.childNodes)
      // 只包含元素子节点
      console.log(ul.children)
    })
  </script>
</body>
```

结论:

- `childNodes` 获取全部的子节点,回车换行会被认为是空白文本节点
- `children` 只获取元素类型节点

```html
<body>
  <table>
    <tr>
      <td width="60">序号</td>
      <td>课程名</td>
      <td>难度</td>
      <td width="80">操作</td>
    </tr>
    <tr>
      <td>1</td>
      <td><span>HTML</span></td>
      <td>初级</td>
      <td><button>变色</button></td>
    </tr>
    <tr>
      <td>2</td>
      <td><span>CSS</span></td>
      <td>初级</td>
      <td><button>变色</button></td>
    </tr>
    <tr>
      <td>3</td>
      <td><span>Web APIs</span></td>
      <td>中级</td>
      <td><button>变色</button></td>
    </tr>
  </table>
  <script>
    // 获取所有 button 节点,并添加事件监听
    const button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table button')
    for(let i = 0; i < buttons.length; i++) {
      buttons[i].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 console.log(this.parentNode); // 父节点 td
        // console.log(this.parentNode.parentNode); // 爷爷节点 tr
        this.parentNode.parentNode.style.color = 'red'
      })
    }
  </script>
</body>
```

结论:`parentNode` 获取父节点,以相对位置查找节点,实际应用中非常灵活。

#### 兄弟关系

```html
<body>
  <ul>
    <li>HTML</li>
    <li>CSS</li>
    <li>JavaScript 基础</li>
    <li>Web APIs</li>
  </ul>
  <script>
    // 获取所有 li 节点
    const li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ul li')

    // 对所有的 li 节点添加事件监听
    for(let i = 0; i < lis.length; i++) {
      lis[i].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 前一个节点
        console.log(this.previousSibling)
        // 下一下节点
        console.log(this.nextSibling)
      })
    }
  </script>
</body>
```

结论:

- `previousSibling` 获取前一个节点,以相对位置查找节点,实际应用中非常灵活。
- `nextSibling` 获取后一个节点,以相对位置查找节点,实际应用中非常灵活。

12.BOM

浏览器对象模型,定义了一套操作浏览器窗口的API

12.1.window对象

**BOM** (Browser Object Model ) 是浏览器对象模型

- window对象是一个全局对象,也可以说是JavaScript中的顶级对象
- 像document、alert()、console.log()这些都是window的属性,基本BOM的属性和方法都是window的
- 所有通过var定义在全局作用域中的变量、函数都会变成window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 window对象下的属性和方法调用的时候可以省略window

 ![67604743636](assets/1676047436362.png)

## 定时器-延迟函数

JavaScript 内置的一个用来让代码延迟执行的函数,叫 setTimeout

**语法:**

~~~JavaScript
setTimeout(回调函数, 延迟时间)
~~~

setTimeout 仅仅只执行一次,所以可以理解为就是把一段代码延迟执行, 平时省略window

间歇函数 setInterval : 每隔一段时间就执行一次, , 平时省略window

清除延时函数:

~~~JavaScript
clearTimeout(timerId)
~~~

>注意点
>
>1. 延时函数需要等待,所以后面的代码先执行
>2. 返回值是一个正整数,表示定时器的编号

~~~html
<body>
  <script>
    // 定时器之延迟函数

    // 1. 开启延迟函数
    let timerId = setTimeout(function () {
      console.log('我只执行一次')
    }, 3000)

    // 1.1 延迟函数返回的还是一个正整数数字,表示延迟函数的编号
    console.log(timerId)

    // 1.2 延迟函数需要等待时间,所以下面的代码优先执行

    // 2. 关闭延迟函数
    clearTimeout(timerId)

  </script>
</body>
~~~

12.2.location对象

location (地址) 它拆分并保存了 URL 地址的各个组成部分, 它是一个对象

| 属性/方法 | 说明                                                 |
| --------- | ---------------------------------------------------- |
| href      | 属性,获取完整的 URL 地址,赋值时用于地址的跳转      |
| search    | 属性,获取地址中携带的参数,符号 ?后面部分          |
| hash      | 属性,获取地址中的啥希值,符号 # 后面部分            |
| reload()  | 方法,用来刷新当前页面,传入参数 true 时表示强制刷新 |

~~~html
<body>
  <form>
    <input type="text" name="search"> <button>搜索</button>
  </form>
  <a href="#/music">音乐</a>
  <a href="#/download">下载</a>

  <button class="reload">刷新页面</button>
  <script>
    // location 对象  
    // 1. href属性 (重点) 得到完整地址,赋值则是跳转到新地址
    console.log(location.href)
    // location.href = 'http://www.itcast.cn'

    // 2. search属性  得到 ? 后面的地址 
    console.log(location.search)  // ?search=笔记本

    // 3. hash属性  得到 # 后面的地址
    console.log(location.hash)

    // 4. reload 方法  刷新页面
    const btn = document.querySelector('.reload')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 location.reload() // 页面刷新
      location.reload(true) // 强制页面刷新 ctrl+f5
    })
  </script>
</body>
~~~

12.3.navigator对象

navigator是对象,该对象下记录了浏览器自身的相关信息

常用属性和方法:

- 通过 userAgent 检测浏览器的版本及平台

~~~javascript
// 检测 userAgent(浏览器信息)
(function () {
  const userAgent = navigator.userAgent
  // 验证是否为Android或iPhone
  const android = userAgent.match(/(Android);?[\s\/]+([\d.]+)?/)
  const iphone = userAgent.match(/(iPhone\sOS)\s([\d_]+)/)
  // 如果是Android或iPhone,则跳转至移动站点
  if (android || iphone) {
    location.href = 'http://m.itcast.cn'
  }})();
~~~

12.4.histroy对象

history (历史)是对象,主要管理历史记录, 该对象与浏览器地址栏的操作相对应,如前进、后退等

**使用场景**

history对象一般在实际开发中比较少用,但是会在一些OA 办公系统中见到。


常见方法:


~~~html
<body>
  <button class="back">←后退</button>
  <button class="forward">前进→</button>
  <script>
    // histroy对象

    // 1.前进
    const forward = document.querySelector('.forward')
    forward.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 history.forward() 
      history.go(1)
    })
    // 2.后退
    const back = document.querySelector('.back')
    back.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 history.back()
      history.go(-1)
    })
  </script>
</body>

~~~

12.5.本地存储(重点)

本地存储:将数据存储在本地浏览器中

常见的使用场景:

<https://todomvc.com/examples/vanilla-es6/>    页面刷新数据不丢失

好处:

1、页面刷新或者关闭不丢失数据,实现数据持久化

2、容量较大,sessionStorage和 localStorage 约 5M 左右

###  localStorage(重点)

**作用:** 数据可以长期保留在本地浏览器中,刷新页面和关闭页面,数据也不会丢失

**特性:**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并且存储的是字符串, 省略了window

![67604963508](assets/1676049635087.png)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本地存储-localstorage</title>
</head>

<body>
  <script>
    // 本地存储 - localstorage 存储的是字符串 
    // 1. 存储
    localStorage.setItem('age', 18)

    // 2. 获取
    console.log(typeof localStorage.getItem('age'))

    // 3. 删除
    localStorage.removeItem('age')
  </script>
</body>

</html>
~~~

### sessionStorage(了解)

特性:

- 用法跟localStorage基本相同
- 区别是:当页面浏览器被关闭时,存储在 sessionStorage 的数据会被清除

存储:sessionStorage.setItem(key,value)

获取:sessionStorage.getItem(key)

删除:sessionStorage.removeItem(key)

### localStorage 存储复杂数据类型

**问题:**本地只能存储字符串,无法存储复杂数据类型.

**解决:**需要将复杂数据类型转换成 JSON字符串,在存储到本地

**语法:**JSON.stringify(复杂数据类型)

JSON字符串:

- 首先是1个字符串
- 属性名使用双引号引起来,不能单引号
- 属性值如果是字符串型也必须双引号

~~~html
<body>
  <script>
    // 本地存储复杂数据类型
    const goods = {
      name: '小米',
      price: 1999
    }
    // localStorage.setItem('goods', goods)
    // console.log(localStorage.getItem('goods'))

    // 1. 把对象转换为JSON字符串  JSON.stringify
    localStorage.setItem('goods', JSON.stringify(goods))
    // console.log(typeof localStorage.getItem('goods'))

  </script>
</body>
~~~



**问题:**因为本地存储里面取出来的是字符串,不是对象,无法直接使用

**解决: **把取出来的字符串转换为对象

**语法:**JSON.parse(JSON字符串)

~~~html
<body>
  <script>
    // 本地存储复杂数据类型
    const goods = {
      name: '小米',
      price: 1999
    }
    // localStorage.setItem('goods', goods)
    // console.log(localStorage.getItem('goods'))

    // 1. 把对象转换为JSON字符串  JSON.stringify
    localStorage.setItem('goods', JSON.stringify(goods))
    // console.log(typeof localStorage.getItem('goods'))

    // 2. 把JSON字符串转换为对象  JSON.parse
    console.log(JSON.parse(localStorage.getItem('goods')))

  </script>
</body>
~~~

## 综合案例

### 数组map 方法

**使用场景:**

map 可以遍历数组处理数据,并且返回新的数组

**语法:**

~~~javascript
<body>
  <script>
  const arr = ['red', 'blue', 'pink']
  // 1. 数组 map方法 处理数据并且 返回一个数组
   const newArr = arr.map(function (ele, index) {
    // console.log(ele)  // 数组元素
    // console.log(index) // 索引号
    return ele + '颜色'
	})
console.log(newArr)
</script>
</body>
~~~

>map 也称为映射。映射是个术语,指两个元素的集之间元素相互“对应”的关系。
>
>map重点在于有返回值,forEach没有返回值(undefined)

### 数组join方法

**作用:**join() 方法用于把数组中的所有元素转换一个字符串

**语法:**

~~~html
<body>
  <script>
    const arr = ['red', 'blue', 'pink']

    // 1. 数组 map方法 处理数据并且 返回一个数组
    const newArr = arr.map(function (ele, index) {
      // console.log(ele)  // 数组元素
      // console.log(index) // 索引号
      return ele + '颜色'
    })
    console.log(newArr)

    // 2. 数组join方法  把数组转换为字符串
    // 小括号为空则逗号分割
    console.log(newArr.join())  // red颜色,blue颜色,pink颜色
    // 小括号是空字符串,则元素之间没有分隔符
    console.log(newArr.join(''))  //red颜色blue颜色pink颜色
    console.log(newArr.join('|'))  //red颜色|blue颜色|pink颜色
  </script>
</body>
~~~

13.正则表达式

**正则表达式**(Regular Expression)是一种字符串匹配的模式(规则)

**使用场景:**

- 例如验证表单:手机号表单要求用户只能输入11位的数字 (匹配)
- 过滤掉页面内容中的一些敏感词(替换),或从字符串中获取我们想要的特定部分(提取)等 


13.1.正则基本使用

1. 定义规则

   ~~~JavaScript
   const reg =  /表达式/
   ~~~

   - 其中` /   / `是正则表达式字面量
   - 正则表达式也是`对象 `

2. 使用正则

   - `test()方法`   用来查看正则表达式与指定的字符串是否匹配
   - 如果正则表达式与指定的字符串匹配 ,返回`true`,否则`false`

~~~html
<body>
  <script>
    // 正则表达式的基本使用
    const str = 'web前端开发'
    // 1. 定义规则
    const reg = /web/

    // 2. 使用正则  test()
    console.log(reg.test(str))  // true  如果符合规则匹配上则返回true
    console.log(reg.test('java开发'))  // false  如果不符合规则匹配上则返回 false
  </script>
</body>
~~~

13.2.元字符

1. **普通字符:**

- 大多数的字符仅能够描述它们本身,这些字符称作普通字符,例如所有的字母和数字。
- 普通字符只能够匹配字符串中与它们相同的字符。    
- 比如,规定用户只能输入英文26个英文字母,普通字符的话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2. **元字符(特殊字符)**

- 是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字符,可以极大提高了灵活性和强大的匹配功能。
- 比如,规定用户只能输入英文26个英文字母,换成元字符写法: /[a-z]/  

#### 边界符

正则表达式中的边界符(位置符)用来提示字符所处的位置,主要有两个字符



>如果 ^ 和 $ 在一起,表示必须是精确匹配

~~~html
<body>
  <script>
    // 元字符之边界符
    // 1. 匹配开头的位置 ^
    const reg = /^web/
    console.log(reg.test('web前端'))  // true
    console.log(reg.test('前端web'))  // false
    console.log(reg.test('前端web学习'))  // false
    console.log(reg.test('we'))  // false

    // 2. 匹配结束的位置 $
    const reg1 = /web$/
    console.log(reg1.test('web前端'))  //  false
    console.log(reg1.test('前端web'))  // true
    console.log(reg1.test('前端web学习'))  // false
    console.log(reg1.test('we'))  // false  

    // 3. 精确匹配 ^ $
    const reg2 = /^web$/
    console.log(reg2.test('web前端'))  //  false
    console.log(reg2.test('前端web'))  // false
    console.log(reg2.test('前端web学习'))  // false
    console.log(reg2.test('we'))  // false 
    console.log(reg2.test('web'))  // true
    console.log(reg2.test('webweb'))  // flase 
  </script>
</body>
~~~

13.3.量词

量词用来设定某个模式重复次数


> 注意: 逗号左右两侧千万不要出现空格

~~~html
<body>
  <script>
    // 元字符之量词
    // 1. * 重复次数 >= 0 次
    const reg1 = /^w*$/
    console.log(reg1.test(''))  // true
    console.log(reg1.test('w'))  // true
    console.log(reg1.test('ww'))  // true
    console.log('-----------------------')

    // 2. + 重复次数 >= 1 次
    const reg2 = /^w+$/
    console.log(reg2.test(''))  // false
    console.log(reg2.test('w'))  // true
    console.log(reg2.test('ww'))  // true
    console.log('-----------------------')

    // 3. ? 重复次数  0 || 1 
    const reg3 = /^w?$/
    console.log(reg3.test(''))  // true
    console.log(reg3.test('w'))  // true
    console.log(reg3.test('ww'))  // false
    console.log('-----------------------')


    // 4. {n} 重复 n 次
    const reg4 = /^w{3}$/
    console.log(reg4.test(''))  // false
    console.log(reg4.test('w'))  // flase
    console.log(reg4.test('ww'))  // false
    console.log(reg4.test('www'))  // true
    console.log(reg4.test('wwww'))  // false
    console.log('-----------------------')

    // 5. {n,} 重复次数 >= n 
    const reg5 = /^w{2,}$/
    console.log(reg5.test(''))  // false
    console.log(reg5.test('w'))  // false
    console.log(reg5.test('ww'))  // true
    console.log(reg5.test('www'))  // true
    console.log('-----------------------')

    // 6. {n,m}   n =< 重复次数 <= m
    const reg6 = /^w{2,4}$/
    console.log(reg6.test('w'))  // false
    console.log(reg6.test('ww'))  // true
    console.log(reg6.test('www'))  // true
    console.log(reg6.test('wwww'))  // true
    console.log(reg6.test('wwwww'))  // false

    // 7. 注意事项: 逗号两侧千万不要加空格否则会匹配失败

  </script>
~~~

13.4.范围

表示字符的范围,定义的规则限定在某个范围,比如只能是英文字母,或者数字等等,用表示范围

~~~html
<body>
  <script>
    // 元字符之范围  []  
    // 1. [abc] 匹配包含的单个字符, 多选1
    const reg1 = /^[abc]$/
    console.log(reg1.test('a'))  // true
    console.log(reg1.test('b'))  // true
    console.log(reg1.test('c'))  // true
    console.log(reg1.test('d'))  // false
    console.log(reg1.test('ab'))  // false

    // 2. [a-z] 连字符 单个
    const reg2 = /^[a-z]$/
    console.log(reg2.test('a'))  // true
    console.log(reg2.test('p'))  // true
    console.log(reg2.test('0'))  // false
    console.log(reg2.test('A'))  // false
    // 想要包含小写字母,大写字母 ,数字
    const reg3 = /^[a-zA-Z0-9]$/
    console.log(reg3.test('B'))  // true
    console.log(reg3.test('b'))  // true
    console.log(reg3.test(9))  // true
    console.log(reg3.test(','))  // flase

    // 用户名可以输入英文字母,数字,可以加下划线,要求 6~16位
    const reg4 = /^[a-zA-Z0-9_]{6,16}$/
    console.log(reg4.test('abcd1'))  // false 
    console.log(reg4.test('abcd12'))  // true
    console.log(reg4.test('ABcd12'))  // true
    console.log(reg4.test('ABcd12_'))  // true

    // 3. [^a-z] 取反符
    const reg5 = /^[^a-z]$/
    console.log(reg5.test('a'))  // false 
    console.log(reg5.test('A'))  // true
    console.log(reg5.test(8))  // true

  </script>
</body>
~~~

13.5.字符类

某些常见模式的简写方式,区分字母和数字


## 替换和修饰符

replace 替换方法,可以完成字符的替换


~~~html
<body>
  <script>
    // 替换和修饰符
    const str = '欢迎大家学习前端,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前端,都成为前端大神'
    // 1. 替换  replace  需求:把前端替换为 web
    // 1.1 replace 返回值是替换完毕的字符串
    // const strEnd = str.replace(/前端/, 'web') 只能替换一个
  </script>
</body>
~~~

修饰符约束正则执行的某些细节行为,如是否区分大小写、是否支持多行匹配等

- i 是单词 ignore 的缩写,正则匹配时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 g 是单词 global 的缩写,匹配所有满足正则表达式的结果

~~~html
<body>
  <script>
    // 替换和修饰符
    const str = '欢迎大家学习前端,相信大家一定能学好前端,都成为前端大神'
    // 1. 替换  replace  需求:把前端替换为 web
    // 1.1 replace 返回值是替换完毕的字符串
    // const strEnd = str.replace(/前端/, 'web') 只能替换一个

    // 2. 修饰符 g 全部替换
    const strEnd = str.replace(/前端/g, 'web')
    console.log(strEnd) 
  </script>
</body>
~~~

14.函数作用域

在函数内部声明的变量只能在函数内部被访问,外部无法直接访问。

```html
<script>
  // 声明 counter 函数
  function counter(x, y) {
    // 函数内部声明的变量
    const s = x + y
    console.log(s) // 18
  }
  // 设用 counter 函数
  counter(10, 8)
  // 访问变量 s
  console.log(s)// 报错
</script>
```

总结:

1. 函数内部声明的变量,在函数外部无法被访问
2. 函数的参数也是函数内部的局部变量
3. 不同函数内部声明的变量无法互相访问
4. 函数执行完毕后,函数内部的变量实际被清空了

15.块作用域

在 JavaScript 中使用 `{}` 包裹的代码称为代码块,代码块内部声明的变量外部将【有可能】无法被访问。

```html
<script>
  {
    // age 只能在该代码块中被访问
    let age = 18;
    console.log(age); // 正常
  }
  
  // 超出了 age 的作用域
  console.log(age) // 报错
  
  let flag = true;
  if(flag) {
    // str 只能在该代码块中被访问
    let str = 'hello world!'
    console.log(str); // 正常
  }
  
  // 超出了 age 的作用域
  console.log(str); // 报错
  
  for(let t = 1; t <= 6; t++) {
    // t 只能在该代码块中被访问
    console.log(t); // 正常
  }
  
  // 超出了 t 的作用域
  console.log(t); // 报错
</script>
```

JavaScript 中除了变量外还有常量,常量与变量本质的区别是【常量必须要有值且不允许被重新赋值】,常量值为对象时其属性和方法允许重新赋值。

```html
<script>
  // 必须要有值
  const version = '1.0.0';

  // 不能重新赋值
  // version = '1.0.1';

  // 常量值为对象类型
  const user = {
    name: '小明',
    age: 18
  }

  // 不能重新赋值
  user = {};

  // 属性和方法允许被修改
  user.name = '小小明';
  user.gender = '男';
</script>
```

总结:

1. `let` 声明的变量会产生块作用域,`var` 不会产生块作用域
2. `const` 声明的常量也会产生块作用域
3. 不同代码块之间的变量无法互相访问
4. 推荐使用 `let` 或 `const`

注:开发中 `let` 和 `const` 经常不加区分的使用,如果担心某个值会不小被修改时,则只能使用 `const` 声明成常量。

16.全局作用域

`<script>` 标签和 `.js` 文件的【最外层】就是所谓的全局作用域,在此声明的变量在函数内部也可以被访问。

```html
<script>
  // 此处是全局
  
  function sayHi() {
    // 此处为局部
  }

  // 此处为全局
</script>
```

全局作用域中声明的变量,任何其它作用域都可以被访问,如下代码所示:

```html
<script>
    // 全局变量 name
    const name = '小明'
  
  	// 函数作用域中访问全局
    function sayHi() {
      // 此处为局部
      console.log('你好' + name)
    }

    // 全局变量 flag 和 x
    const flag = true
    let x = 10
  
  	// 块作用域中访问全局
    if(flag) {
      let y = 5
      console.log(x + y) // x 是全局的
    }
</script>
```

总结:

1. 为 `window` 对象动态添加的属性默认也是全局的,不推荐!
2. 函数中未使用任何关键字声明的变量为全局变量,不推荐!!!
3. 尽可能少的声明全局变量,防止全局变量被污染

JavaScript 中的作用域是程序被执行时的底层机制,了解这一机制有助于规范代码书写习惯,避免因作用域导致的语法错误。

17.作用域链

解释什么是作用域链前先来看一段代码:

```html
<script>
  // 全局作用域
  let a = 1
  let b = 2
  // 局部作用域
  function f() {
    let c
    // 局部作用域
    function g() {
      let d = 'yo'
    }
  }
</script>
```

函数内部允许创建新的函数,`f` 函数内部创建的新函数 `g`,会产生新的函数作用域,由此可知作用域产生了嵌套的关系。

如下图所示,父子关系的作用域关联在一起形成了链状的结构,作用域链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作用域链本质上是底层的变量查找机制,在函数被执行时,会优先查找当前函数作用域中查找变量,如果当前作用域查找不到则会依次逐级查找父级作用域直到全局作用域,如下代码所示:

```html
<script>
  // 全局作用域
  let a = 1
  let b = 2

  // 局部作用域
  function f() {
    let c
    // let a = 10;
    console.log(a) // 1 或 10
    console.log(d) // 报错
    
    // 局部作用域
    function g() {
      let d = 'yo'
      // let b = 20;
      console.log(b) // 2 或 20
    }
    
    // 调用 g 函数
    g()
  }

  console.log(c) // 报错
  console.log(d) // 报错
  
  f();
</script>
```

总结:

1. 嵌套关系的作用域串联起来形成了作用域链
2. 相同作用域链中按着从小到大的规则查找变量
3. 子作用域能够访问父作用域,父级作用域无法访问子级作用域

18.闭包

闭包是一种比较特殊和函数,使用闭包能够访问函数作用域中的变量。从代码形式上看闭包是一个做为返回值的函数,如下代码所示:

```html
<body>
  <script>
    // 1. 闭包 : 内层函数 + 外层函数变量
    // function outer() {
    //   const a = 1
    //   function f() {
    //     console.log(a)
    //   }
    //   f()
    // }
    // outer()

    // 2. 闭包的应用: 实现数据的私有。统计函数的调用次数
    // let count = 1
    // function fn() {
    //   count++
    //   console.log(`函数被调用${count}次`)
    // }

    // 3. 闭包的写法  统计函数的调用次数
    function outer() {
      let count = 1
      function fn() {
        count++
        console.log(`函数被调用${count}次`)
      }
      return fn
    }
    const re = outer()
    // const re = function fn() {
    //   count++
    //   console.log(`函数被调用${count}次`)
    // }
    re()
    re()
    // const fn = function() { }  函数表达式
    // 4. 闭包存在的问题: 可能会造成内存泄漏
  </script>
</body>
```

总结:

1.怎么理解闭包?

- 闭包 = 内层函数 + 外层函数的变量

2.闭包的作用?

- 封闭数据,实现数据私有,外部也可以访问函数内部的变量
- 闭包很有用,因为它允许将函数与其所操作的某些数据(环境)关联起来

3.闭包可能引起的问题?

- 内存泄漏

19.变量提升

变量提升是 JavaScript 中比较“奇怪”的现象,它允许在变量声明之前即被访问,

```html
<script>
  // 访问变量 str
  console.log(str + 'world!');

  // 声明变量 str
  var str = 'hello ';
</script>
```

总结:

1. 变量在未声明即被访问时会报语法错误
2. 变量在声明之前即被访问,变量的值为 `undefined`
3. `let` 声明的变量不存在变量提升,推荐使用 `let`
4. 变量提升出现在相同作用域当中
5. 实际开发中推荐先声明再访问变量

20.函数提升

函数提升与变量提升比较类似,是指函数在声明之前即可被调用。

```html
<script>
  // 调用函数
  foo()
  // 声明函数
  function foo() {
    console.log('声明之前即被调用...')
  }

  // 不存在提升现象
  bar()  // 错误
  var bar = function () {
    console.log('函数表达式不存在提升现象...')
  }
</script>
```

总结:

1. 函数提升能够使函数的声明调用更灵活
2. 函数表达式不存在提升的现象
3. 函数提升出现在相同作用域当中

### 函数参数

函数参数的使用细节,能够提升函数应用的灵活度。

#### 默认值

```html
<script>
  // 设置参数默认值
  function sayHi(name="小明", age=18) {
    document.write(`<p>大家好,我叫${name},我今年${age}岁了。</p>`);
  }
  // 调用函数
  sayHi();
  sayHi('小红');
  sayHi('小刚', 21);
</script>
```

总结:

1. 声明函数时为形参赋值即为参数的默认值
2. 如果参数未自定义默认值时,参数的默认值为 `undefined`
3. 调用函数时没有传入对应实参时,参数的默认值被当做实参传入

#### 动态参数

`arguments` 是函数内部内置的伪数组变量,它包含了调用函数时传入的所有实参。

```html
<script>
  // 求生函数,计算所有参数的和
  function sum() {
    // console.log(arguments)
    let s = 0
    for(let i = 0; i < arguments.length; i++) {
      s += arguments[i]
    }
    console.log(s)
  }
  // 调用求和函数
  sum(5, 10)// 两个参数
  sum(1, 2, 4) // 两个参数
</script>
```

总结:

1. `arguments` 是一个伪数组
2. `arguments` 的作用是动态获取函数的实参

#### 剩余参数

```html
<script>
  function config(baseURL, ...other) {
    console.log(baseURL) // 得到 'http://baidu.com'
    console.log(other)  // other  得到 ['get', 'json']
  }
  // 调用函数
  config('http://baidu.com', 'get', 'json');
</script>
```

总结:

1. `...` 是语法符号,置于最末函数形参之前,用于获取多余的实参
2. 借助 `...` 获取的剩余实参,是个真数组

21.箭头函数

箭头函数是一种声明函数的简洁语法,它与普通函数并无本质的区别,差异性更多体现在语法格式上。

```html
<body>
  <script>
    // const fn = function () {
    //   console.log(123)
    // }
    // 1. 箭头函数 基本语法
    // const fn = () => {
    //   console.log(123)
    // }
    // fn()
    // const fn = (x) => {
    //   console.log(x)
    // }
    // fn(1)
    // 2. 只有一个形参的时候,可以省略小括号
    // const fn = x => {
    //   console.log(x)
    // }
    // fn(1)
    // // 3. 只有一行代码的时候,我们可以省略大括号
    // const fn = x => console.log(x)
    // fn(1)
    // 4. 只有一行代码的时候,可以省略return
    // const fn = x => x + x
    // console.log(fn(1))
    // 5. 箭头函数可以直接返回一个对象
    // const fn = (uname) => ({ uname: uname })
    // console.log(fn('刘德华'))

  </script>
</body>
```

总结:

1. 箭头函数属于表达式函数,因此不存在函数提升
2. 箭头函数只有一个参数时可以省略圆括号 `()`
3. 箭头函数函数体只有一行代码时可以省略花括号 `{}`,并自动做为返回值被返回

#### 箭头函数参数

箭头函数中没有 `arguments`,只能使用 `...` 动态获取实参

~~~html
<body>
  <script>
    // 1. 利用箭头函数来求和
    const getSum = (...arr) => {
      let sum = 0
      for (let i = 0; i < arr.length; i++) {
        sum += arr[i]
      }
      return sum
    }
    const result = getSum(2, 3, 4)
    console.log(result) // 9
  </script>
~~~

#### 箭头函数 this

箭头函数不会创建自己的this,它只会从自己的作用域链的上一层沿用this。

~~~html
 <script>
    // 以前this的指向:  谁调用的这个函数,this 就指向谁
    // console.log(this)  // window
    // // 普通函数
    // function fn() {
    //   console.log(this)  // window
    // }
    // window.fn()
    // // 对象方法里面的this
    // const obj = {
    //   name: 'andy',
    //   sayHi: function () {
    //     console.log(this)  // obj
    //   }
    // }
    // obj.sayHi()

    // 2. 箭头函数的this  是上一层作用域的this 指向
    // const fn = () => {
    //   console.log(this)  // window
    // }
    // fn()
    // 对象方法箭头函数 this
    // const obj = {
    //   uname: 'pink老师',
    //   sayHi: () => {
    //     console.log(this)  // this 指向谁? window
    //   }
    // }
    // obj.sayHi()

    const obj = {
      uname: 'pink老师',
      sayHi: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  // obj
        let i = 10
        const count = () => {
          console.log(this)  // obj 
        }
        count()
      }
    }
    obj.sayHi()

  </script>
~~~

22.数组解构

数组解构是将数组的单元值快速批量赋值给一系列变量的简洁语法,如下代码所示:

```html
<script>
  // 普通的数组
  let arr = [1, 2, 3]
  // 批量声明变量 a b c 
  // 同时将数组单元值 1 2 3 依次赋值给变量 a b c
  let [a, b, c] = arr
  console.log(a); // 1
  console.log(b); // 2
  console.log(c); // 3
</script>
```

总结:

1. 赋值运算符 `=` 左侧的 `[]` 用于批量声明变量,右侧数组的单元值将被赋值给左侧的变量
2. 变量的顺序对应数组单元值的位置依次进行赋值操作
3. 变量的数量大于单元值数量时,多余的变量将被赋值为  `undefined`
4. 变量的数量小于单元值数量时,可以通过 `...` 获取剩余单元值,但只能置于最末位
5. 允许初始化变量的默认值,且只有单元值为 `undefined` 时默认值才会生效

注:支持多维解构赋值,比较复杂后续有应用需求时再进一步分析

23.对象解构

对象解构是将对象属性和方法快速批量赋值给一系列变量的简洁语法,如下代码所示:

```html
<script>
  // 普通对象
  const user = {
    name: '小明',
    age: 18
  };
  // 批量声明变量 name age
  // 同时将数组单元值 小明  18 依次赋值给变量 name  age
  const {name, age} = user

  console.log(name) // 小明
  console.log(age) // 18
</script>
```

总结:

1. 赋值运算符 `=` 左侧的 `{}` 用于批量声明变量,右侧对象的属性值将被赋值给左侧的变量
2. 对象属性的值将被赋值给与属性名相同的变量
3. 对象中找不到与变量名一致的属性时变量值为 `undefined`
4. 允许初始化变量的默认值,属性不存在或单元值为 `undefined` 时默认值才会生效

注:支持多维解构赋值

~~~html
<body>
  <script>
    // 1. 这是后台传递过来的数据
    const msg = {
      "code": 200,
      "msg": "获取新闻列表成功",
      "data": [
        {
          "id": 1,
          "title": "5G商用自己,三大运用商收入下降",
          "count": 58
        },
        {
          "id": 2,
          "title": "国际媒体头条速览",
          "count": 56
        },
        {
          "id": 3,
          "title": "乌克兰和俄罗斯持续冲突",
          "count": 1669
        },

      ]
    }

    // 需求1: 请将以上msg对象  采用对象解构的方式 只选出  data 方面后面使用渲染页面
    // const { data } = msg
    // console.log(data)
    // 需求2: 上面msg是后台传递过来的数据,我们需要把data选出当做参数传递给 函数
    // const { data } = msg
    // msg 虽然很多属性,但是我们利用解构只要 data值
    function render({ data }) {
      // const { data } = arr
      // 我们只要 data 数据
      // 内部处理
      console.log(data)

    }
    render(msg)

    // 需求3, 为了防止msg里面的data名字混淆,要求渲染函数里面的数据名改为 myData
    function render({ data: myData }) {
      // 要求将 获取过来的 data数据 更名为 myData
      // 内部处理
      console.log(myData)

    }
    render(msg)

  </script>
~~~

24.forEach遍历数组

forEach() 方法用于调用数组的每个元素,并将元素传递给回调函数

>注意:  
>
>1.forEach 主要是遍历数组
>
>2.参数当前数组元素是必须要写的, 索引号可选。

~~~html
<body>
  <script>
    // forEach 就是遍历  加强版的for循环  适合于遍历数组对象
    const arr = ['red', 'green', 'pink']
    const result = arr.forEach(function (item, index) {
      console.log(item)  // 数组元素 red  green pink
      console.log(index) // 索引号
    })
    // console.log(result)
  </script>
</body>
~~~

25.filter筛选数组

filter() 方法创建一个新的数组,新数组中的元素是通过检查指定数组中符合条件的所有元素

主要使用场景: 筛选数组符合条件的元素,并返回筛选之后元素的新数组

~~~html
<body>
  <script>
    const arr = [10, 20, 30]
    // const newArr = arr.filter(function (item, index) {
    //   // console.log(item)
    //   // console.log(index)
    //   return item >= 20
    // })
    // 返回的符合条件的新数组

    const newArr = arr.filter(item => item >= 20)
    console.log(newArr)
  </script>
</body>
~~~

26.构造函数

构造函数是专门用于创建对象的函数,如果一个函数使用 `new` 关键字调用,那么这个函数就是构造函数。

```html
<script>
  // 定义函数
  function foo() {
    console.log('通过 new 也能调用函数...');
  }
  // 调用函数
  new foo;
</script>
```

总结:

2. 使用 `new` 关键字调用函数的行为被称为实例化
3. 实例化构造函数时没有参数时可以省略 `()`
4. 构造函数的返回值即为新创建的对象
5. 构造函数内部的 `return` 返回的值无效!

注:实践中为了从视觉上区分构造函数和普通函数,习惯将构造函数的首字母大写。

### 实例成员

通过构造函数创建的对象称为实例对象,实例对象中的属性和方法称为实例成员。

```html
<script>
  // 构造函数
  function Person() {
    // 构造函数内部的 this 就是实例对象
    // 实例对象中动态添加属性
    this.name = '小明'
    // 实例对象动态添加方法
    this.sayHi = function () {
      console.log('大家好~')
    }
  }
  // 实例化,p1 是实例对象
  // p1 实际就是 构造函数内部的 this
  const p1 = new Person()
  console.log(p1)
  console.log(p1.name) // 访问实例属性
  p1.sayHi() // 调用实例方法
</script>
```

总结:

1. 构造函数内部 `this` 实际上就是实例对象,为其动态添加的属性和方法即为实例成员
2. 为构造函数传入参数,动态创建结构相同但值不同的对象

注:构造函数创建的实例对象彼此独立互不影响。

### 静态成员

在 JavaScript 中底层函数本质上也是对象类型,因此允许直接为函数动态添加属性或方法,构造函数的属性和方法被称为静态成员。

```html
<script>
  // 构造函数
  function Person(name, age) {
    // 省略实例成员
  }
  // 静态属性
  Person.eyes = 2
  Person.arms = 2
  // 静态方法
  Person.walk = function () {
    console.log('^_^人都会走路...')
    // this 指向 Person
    console.log(this.eyes)
  }
</script>
```

总结:

1. 静态成员指的是添加到构造函数本身的属性和方法
2. 一般公共特征的属性或方法静态成员设置为静态成员
3. 静态成员方法中的 `this` 指向构造函数本身

27.内置构造函数

> 掌握各引用类型和包装类型对象属性和方法的使用。

在 JavaScript 中**最主要**的数据类型有 6 种,分别是字符串、数值、布尔、undefined、null 和 对象,常见的对象类型数据包括数组和普通对象。其中字符串、数值、布尔、undefined、null 也被称为简单类型或基础类型,对象也被称为引用类型。

在 JavaScript 内置了一些构造函数,绝大部的数据处理都是基于这些构造函数实现的,JavaScript 基础阶段学习的 `Date` 就是内置的构造函数。

```html
<script>
  // 实例化
	let date = new Date();
  
  // date 即为实例对象
  console.log(date);
</script>
```

甚至字符串、数值、布尔、数组、普通对象也都有专门的构造函数,用于创建对应类型的数据。

### Object

`Object` 是内置的构造函数,用于创建普通对象。

```html
<script>
  // 通过构造函数创建普通对象
  const user = new Object({name: '小明', age: 15})

  // 这种方式声明的变量称为【字面量】
  let student = {name: '杜子腾', age: 21}
  
  // 对象语法简写
  let name = '小红';
  let people = {
    // 相当于 name: name
    name,
    // 相当于 walk: function () {}
    walk () {
      console.log('人都要走路...');
    }
  }

  console.log(student.constructor);
  console.log(user.constructor);
  console.log(student instanceof Object);
</script>
```

。

总结:

1. 推荐使用字面量方式声明对象,而不是 `Object` 构造函数
2. `Object.assign` 静态方法创建新的对象
3. `Object.keys` 静态方法获取对象中所有属性
4. `Object.values` 表态方法获取对象中所有属性值

### Array

`Array` 是内置的构造函数,用于创建数组。

```html
<script>
  // 构造函数创建数组
  let arr = new Array(5, 7, 8);

  // 字面量方式创建数组
  let list = ['html', 'css', 'javascript']

</script>
```

数组赋值后,无论修改哪个变量另一个对象的数据值也会相当发生改变。

总结:

1. 推荐使用字面量方式声明数组,而不是 `Array` 构造函数

2. 实例方法 `forEach` 用于遍历数组,替代 `for` 循环 (重点)

3. 实例方法 `filter` 过滤数组单元值,生成新数组(重点)

4. 实例方法 `map` 迭代原数组,生成新数组(重点)

5. 实例方法 `join` 数组元素拼接为字符串,返回字符串(重点)

6. 实例方法  `find`  查找元素, 返回符合测试条件的第一个数组元素值,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则返回 undefined(重点)

7. 实例方法`every` 检测数组所有元素是否都符合指定条件,如果**所有元素**都通过检测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重点)

8. 实例方法`some` 检测数组中的元素是否满足指定条件   **如果数组中有**元素满足条件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9. 实例方法 `concat`  合并两个数组,返回生成新数组

10. 实例方法 `sort` 对原数组单元值排序

11. 实例方法 `splice` 删除或替换原数组单元

12. 实例方法 `reverse` 反转数组

13. 实例方法 `findIndex`  查找元素的索引值
### 包装类型

在 JavaScript 中的字符串、数值、布尔具有对象的使用特征,如具有属性和方法,如下代码举例:

```html
<script>
  // 字符串类型
  const str = 'hello world!'
 	// 统计字符的长度(字符数量)
  console.log(str.length)
  
  // 数值类型
  const price = 12.345
  // 保留两位小数
  price.toFixed(2) // 12.34
</script>
```

之所以具有对象特征的原因是字符串、数值、布尔类型数据是 JavaScript 底层使用 Object 构造函数“包装”来的,被称为包装类型。

#### String

`String` 是内置的构造函数,用于创建字符串。

```html
<script>
  // 使用构造函数创建字符串
  let str = new String('hello world!');

  // 字面量创建字符串
  let str2 = '你好,世界!';

  // 检测是否属于同一个构造函数
  console.log(str.constructor === str2.constructor); // true
  console.log(str instanceof String); // false
</script>
```

总结:

1. 实例属性 `length` 用来获取字符串的度长(重点)
2. 实例方法 `split('分隔符')` 用来将字符串拆分成数组(重点)
3. 实例方法 `substring(需要截取的第一个字符的索引[,结束的索引号])` 用于字符串截取(重点)
4. 实例方法 `startsWith(检测字符串[, 检测位置索引号])` 检测是否以某字符开头(重点)
5. 实例方法 `includes(搜索的字符串[, 检测位置索引号])` 判断一个字符串是否包含在另一个字符串中,根据情况返回 true 或 false(重点)
5. 实例方法 `toUpperCase` 用于将字母转换成大写
7. 实例方法 `toLowerCase` 用于将就转换成小写
8. 实例方法 `indexOf`  检测是否包含某字符
9. 实例方法 `endsWith` 检测是否以某字符结尾
10. 实例方法 `replace` 用于替换字符串,支持正则匹配
13. 实例方法 `match` 用于查找字符串,支持正则匹配

注:String 也可以当做普通函数使用,这时它的作用是强制转换成字符串数据类型。

#### Number

`Number` 是内置的构造函数,用于创建数值。

```html
<script>
  // 使用构造函数创建数值
  let x = new Number('10')
  let y = new Number(5)

  // 字面量创建数值
  let z = 20

</script>
```

总结:

1. 推荐使用字面量方式声明数值,而不是 `Number` 构造函数
2. 实例方法 `toFixed` 用于设置保留小数位的长度

28.原型对象

构造函数通过原型分配的函数是所有对象所 共享的。

- JavaScript 规定,每一个构造函数都有一个 prototype 属性,指向另一个对象,所以我们也称为原型对象
- 这个对象可以挂载函数,对象实例化不会多次创建原型上函数,节约内存
- 我们可以把那些不变的方法,直接定义在 prototype 对象上,这样所有对象的实例就可以共享这些方法。
- 构造函数和原型对象中的this 都指向 实例化的对象

```html
<script>
  function Person() {
    
  }

  // 每个函数都有 prototype 属性
  console.log(Person.prototype)
</script>
```



了解了 JavaScript 中构造函数与原型对象的关系后,再来看原型对象具体的作用,如下代码所示:

```html
<script>
  function Person() {
    // 此处未定义任何方法
  }

  // 为构造函数的原型对象添加方法
  Person.prototype.sayHi = function () {
    console.log('Hi~');
  }
	
  // 实例化
  let p1 = new Person();
  p1.sayHi(); // 输出结果为 Hi~
</script>
```



构造函数 `Person` 中未定义任何方法,这时实例对象调用了原型对象中的方法 `sayHi`,接下来改动一下代码:

```html
<script>
  function Person() {
    // 此处定义同名方法 sayHi
    this.sayHi = function () {
      console.log('嗨!');
    }
  }

  // 为构造函数的原型对象添加方法
  Person.prototype.sayHi = function () {
    console.log('Hi~');
  }

  let p1 = new Person();
  p1.sayHi(); // 输出结果为 嗨!
</script>
```

构造函数 `Person` 中定义与原型对象中相同名称的方法,这时实例对象调用则是构造函中的方法 `sayHi`。

通过以上两个简单示例不难发现 JavaScript 中对象的工作机制:**当访问对象的属性或方法时,先在当前实例对象是查找,然后再去原型对象查找,并且原型对象被所有实例共享。**

```html
<script>
	function Person() {
    // 此处定义同名方法 sayHi
    this.sayHi = function () {
      console.log('嗨!' + this.name)
    }
  }

  // 为构造函数的原型对象添加方法
  Person.prototype.sayHi = function () {
    console.log('Hi~' + this.name)
  }
  // 在构造函数的原型对象上添加属性
  Person.prototype.name = '小明'

  let p1 = new Person()
  p1.sayHi(); // 输出结果为 嗨!
  
  let p2 = new Person()
  p2.sayHi()
</script>
```

总结:**结合构造函数原型的特征,实际开发重往往会将封装的功能函数添加到原型对象中。**

### constructor 属性


在哪里? 每个原型对象里面都有个constructor 属性(constructor 构造函数)

作用:该属性指向该原型对象的构造函数, 简单理解,就是指向我的爸爸,我是有爸爸的孩子

**使用场景:**

如果有多个对象的方法,我们可以给原型对象采取对象形式赋值.

但是这样就会覆盖构造函数原型对象原来的内容,这样修改后的原型对象 constructor 就不再指向当前构造函数了

此时,我们可以在修改后的原型对象中,添加一个 constructor 指向原来的构造函数。

### 对象原型


对象都会有一个属性 __proto__ 指向构造函数的 prototype 原型对象,之所以我们对象可以使用构造函数 prototype 

原型对象的属性和方法,就是因为对象有 __proto__ 原型的存在。

注意:

- __proto__ 是JS非标准属性
- [[prototype]]和__proto__意义相同
- 用来表明当前实例对象指向哪个原型对象prototype
- __proto__对象原型里面也有一个 constructor属性,指向创建该实例对象的构造函数



### 原型继承

继承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另一个特征,通过继承进一步提升代码封装的程度,JavaScript 中大多是借助原型对象实现继承

的特性。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描述的正是继承的含义。

```html
<body>
  <script>
    // 继续抽取   公共的部分放到原型上
    // const Person1 = {
    //   eyes: 2,
    //   head: 1
    // }
    // const Person2 = {
    //   eyes: 2,
    //   head: 1
    // }
    // 构造函数  new 出来的对象 结构一样,但是对象不一样
    function Person() {
      this.eyes = 2
      this.head = 1
    }
    // console.log(new Person)
    // 女人  构造函数   继承  想要 继承 Person
    function Woman() {

    }
    // Woman 通过原型来继承 Person
    // 父构造函数(父类)   子构造函数(子类)
    // 子类的原型 =  new 父类  
    Woman.prototype = new Person()   // {eyes: 2, head: 1} 
    // 指回原来的构造函数
    Woman.prototype.constructor = Woman

    // 给女人添加一个方法  生孩子
    Woman.prototype.baby = function () {
      console.log('宝贝')
    }
    const red = new Woman()
    console.log(red)
    // console.log(Woman.prototype)
    // 男人 构造函数  继承  想要 继承 Person
    function Man() {

    }
    // 通过 原型继承 Person
    Man.prototype = new Person()
    Man.prototype.constructor = Man
    const pink = new Man()
    console.log(pink)
  </script>
</body>
```

29.原型链

基于原型对象的继承使得不同构造函数的原型对象关联在一起,并且这种关联的关系是一种链状的结构,我们将原型对

象的链状结构关系称为原型链



```html
<body>
  <script>
    // function Objetc() {}
    console.log(Object.prototype)
    console.log(Object.prototype.__proto__)

    function Person() {

    }
    const ldh = new Person()
    // console.log(ldh.__proto__ === Person.prototype)
    // console.log(Person.prototype.__proto__ === Object.prototype)
    console.log(ldh instanceof Person)
    console.log(ldh instanceof Object)
    console.log(ldh instanceof Array)
    console.log([1, 2, 3] instanceof Array)
    console.log(Array instanceof Object)
  </script>
</body>
```

① 当访问一个对象的属性(包括方法)时,首先查找这个对象自身有没有该属性。

② 如果没有就查找它的原型(也就是 __proto__指向的 prototype 原型对象)

③ 如果还没有就查找原型对象的原型(Object的原型对象)

④ 依此类推一直找到 Object 为止(null)

⑤ __proto__对象原型的意义就在于为对象成员查找机制提供一个方向,或者说一条路线

⑥ 可以使用 instanceof 运算符用于检测构造函数的 prototype 属性是否出现在某个实例对象的原型链上

  • 35
    点赞
  • 2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