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GNR覆盖优化主要消除网络中存在的四种问题:覆盖空洞、弱覆盖、越区覆盖和导频污染。
6、乒乓切换,切换不及时RF调整提升主小区覆盖,控制非主小区覆盖;调整切换参数小区个体偏移CIO, A3同频切换偏置,幅度迟滞,时间迟滞等。
一、GNR覆盖优化主要消除网络中存在的四种问题:覆盖空洞、弱覆盖、越区覆盖和导频污染。
1、弱覆盖
方位角核查:尽量保证天线主瓣方向覆盖弱覆盖区域
下倾角优化调整:通过电子下倾角上抬增强覆盖,当电子下倾角小于-3时,覆盖依然偏弱,通过机械下倾角上抬增强覆盖。
功率调整:考虑到4/5G共AAU,建议按照小区功率157W配置进行优化,对于有功率余量的,可适当增加功率,但不得超出AAU功率范围。
站点整改:对于美化罩等原因导致方位角和下倾角不能进行调整造成的弱覆盖区域推动局方整改。
加站补点:对于站间距过大或周边存在阻挡,优化依然无法解决问题的弱覆盖点,需要加站补点,对于站间距超过800m的建议中间位置直接加宏站,对于存在阻挡且弱覆盖距离小于100m的可采用微站方案解决。
2、越区覆盖
下倾角优化调整:优先通过机械下倾角下压减小越区小区的覆盖范围,对于美化盒或无法上站进行天馈调整的,通过电子下倾角下压缩小覆盖范围。
站点整改:对于美化盒等原因导致的天馈无法调整下倾角的越区覆盖,需推动局方整改。
功率调整:对于天馈和站点整改后依然无法解决的越区覆盖,可适当降低小区发射功率,但降低过多会影响本小区的速率。
3、无主覆盖优化
主小区判断和增加覆盖:基于距离原则同时结合现场测试,判断此区域主覆盖小区,可通过减小下倾,调方位角和增大发射功率提升主小区覆盖,若主覆盖小区电平低于-88dbm,按照弱覆盖优化思路提升覆盖。
非主覆盖小区控制覆盖:对于无道路覆盖需求的非主覆盖小区,通过方位角优化调整主覆盖居民区、工厂等,通过下压机械下倾角收缩覆盖。
4、天线影响覆盖
与4G 宏基站“RRU+ 天线”的安装方式不同,5G 宏基站通常采用 AAU 形态,即RRU与天线集成在一起,内含192根或128根天线阵子,组成二维平面阵列有源天线。由于5G AAU 中RRU与天线不可拆分,且不兼容1.8 GHz/2.1 GHz等其他频段,与现网无源天线相互独立部署,一个三扇区的5G 宏基站需要增加3副体积庞大的AAU,尤其是3家运营商共享的站址,很容易出现天面空间不足而导致站点不可用的情况,这极大地增加了5G网络选址和建设难度。运营商的调研结果显示,28%的站点有天面整合的需求。5G 天面整合示意如图7所示。
考虑天面改造,比如采用多端口天线整合2G/3G/4G 天线。天线改造除了导致成本上升,还由于2G/3G/4G 多制式网络的紧耦合,天线方向角不再能够独立可调,在2G/3G/4G 网络拓扑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必然会难以协调各网的覆盖,导致多网覆盖质量下降。
二、切换类问题优化
1、基站未收到测量报告
站点状态核查;切换参数是否设置合理满足上报条件;A3切换事件是否配置正确,弱覆盖质差优化。
2、基站未下发测量配置
如果gNodeB没有下发测量配置,可以核查gNodeB配置的测量参数组,查看是否存在A3测量配置,若gNodeB配置正常,复测后出现同样情况,建议提单。
3、基站收到测量报告未下发切换命令
核查是否邻区漏配,若存在邻区关系,核查是否存在pci混淆和冲突。
4、下发了切换命令但目标PCI错误
后台网管核查外部定义是否正确。
5、NSA组网下添加辅站失败
核查4-5邻区和外部,4-5 X2是否配置,核查双连接license,锚点开关是否打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