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TML中,alt
属性主要用于<img>
元素,以提供替代文本(alternative text)。当图片因为某种原因无法显示时(比如网络错误、文本浏览器、屏幕阅读器或者图片加载被禁用时),alt
属性中的文本就会被显示出来或者读出来。此外,alt
属性还对于提高网页的可访问性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视觉障碍的用户。
基本用法
<img src="example.jpg" alt="示例图片">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example.jpg
图片无法显示,那么alt
属性中的文本“示例图片”就会作为替代文本显示出来(在某些浏览器中)或者读出来(在屏幕阅读器中)。
重要性
- 可访问性:对于视觉障碍的用户或者使用屏幕阅读器的用户来说,
alt
属性中的文本是他们理解图片内容的关键。 - SEO(搜索引擎优化):搜索引擎无法直接理解图片的内容,但是它们会读取
alt
属性中的文本,并将其作为图片内容的参考。因此,使用适当的alt
属性可以帮助提高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 - 用户体验:在网络连接较慢或者图片加载失败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
alt
属性中的文本了解图片的内容。
编写alt
属性的建议
- 描述性:
alt
属性应该提供关于图片内容的准确描述。避免使用模糊或通用的词汇,如“图片”、“图像”等。 - 简洁性:虽然
alt
属性应该提供足够的描述信息,但也要保持简洁。过长的文本可能会降低用户体验。 - 避免冗余:如果图片周围已经有足够的文本描述了图片的内容,那么
alt
属性中的文本可以简短一些,避免与周围的文本重复。 - 装饰性图片:对于纯装饰性的图片(如分隔线、背景图案等),可以使用空的
alt
属性(即alt=""
)或者省略alt
属性。这样做可以避免屏幕阅读器读出不必要的文本。 - 图标和按钮:对于图标和按钮等可点击的元素,如果它们没有文本标签或者文本标签不足以描述其功能,那么应该在
alt
属性中提供额外的描述信息。 - 避免关键词堆砌:不要为了SEO而在
alt
属性中堆砌关键词。这样做不仅会降低用户体验,还可能被搜索引擎视为作弊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