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目的
本文旨在明确描述智慧校园数据管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定义系统涉及的主要术语及用户角色,指导开发团队准确理解和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同时,文档还结合文字说明及相关图表,全面阐述系统的功能结构、性能指标、用户界面和运行环境,帮助提升校园管理的智能化和服务效率,满足学生、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的多样化需求,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并高质量交付。
1.2 预期读者
本文预期读者涵盖客户、项目经理、开发人员及相关利益方,确保各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信息同步、职责清晰。
1.3 术语表
- 用户:指所有使用系统的个体,包括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以及系统管理员。
- 系统:特指智慧校园数据管理系统。
- 客户:指甲方,为项目提出主要需求的相关人员。
- 学生:指学校内所有拥有该校学籍的在籍人员。
- 教师:指学校内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员。
- 行政管理人员:指学校内参与校务活动的一切人员,如辅导员等。
- 后勤人员:指学校内保障基础设施及物资的工作人员。
- 系统管理员:指学校雇佣的管理智慧校园数据管理系统的人员。
1.4 参考文献
【1】软件需求规格说明(IEEE 830标准)
【2】骆斌等.需求工程—软件建模与分析(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2.
【3】金芝等.软件需求工程方法与实践.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05.19
2. 需求概述
2.1 项目背景
随着当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正深刻改变教育行业。智能校园数据管理系统涵盖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课程与成绩管理,数据分析与报表功能等功能模块,面对当前校园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管理数据量大,传统校园管理模式效率低下等挑战,智能校园数据管理系统成为大势所趋。
2.2 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达成以下目标:
(1)面向老师,学生和各类工作人员设计数据管理系统,强化校园服务水平。
(2)将多个功能模块集成到一个平台,形成多功能数据管理系统,完善用户体验。
(3)整合校园各类信息资源,提供实时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实现校园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4)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个性化,互动化,探究式的智慧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3 项目范围
2.3.1 包含内容
本项目最终交付一个手机客户端APP:
- 统一身份认证:实现用户单点登录和统一身份认证。
- 数据共享平台:构建校园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数据的互联互通。
- 智能教室管理:统计学校教室数量及空闲情况,为用户提供预约功能。
- 在线学习平台:支持一键跳转到乐学平台和延河课堂平台。
- 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校园卡充值、班车预约、图书馆预约、课表、缴费、报修等服务功能,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 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构建校园大数据平台,为学校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2.3.2 不包含内容
- 本项目不包含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 本项目不包含具体教育资源开发
- 本项目不包含外部系统的数据集成
- 本项目不包括即时通信
- 本项目不包括贴吧,讨论区
- 本项目不包括AI助理
- 本项目不包括平板客户端,Web端,桌面客户端
2.4 用户特征
涉众 | 特征 | 期望 |
学生 | 1、学生使用校园智慧管理系统进行学生个人信息修改、保存上传和管理。 2、学生使用系统进行选修课程选择、退换等操作,能够随时方便地查看课程表。 3、学生每周使用系统接收任课老师的通知与课件等课程资料,进行作业、测验的查看和提交。 4、学生通过系统进行校园卡和校园网的充值、查询,以及卡的挂失等操作。 5、学生学期末使用系统进行考试成绩查询。 6、学生使用系统进行校园设施问题反馈。 | 1、查询快捷方便,保密性和安全性好。 2、课程信息界面简洁明了、描述准确客观;课程的搜索和筛选功能方便、可查看课程描述和要求;实时更新课程已选和退选信息。 3、通知、课件发布提醒以及作业截止日期及时提醒;作业评分和评语及时反馈;文件提交方便且支持不同文件类型。 4、付款时响应速度快;查看收付款记录方便;补办程序简洁,速度快。 5、详细显示成绩排名。 6、反馈及时上报并得到解决。 |
教师 | 1、教师通过系统发布课程信息以供学生参考。 2、教师通过系统进行学生管理和档案查看。 3、教师在考试后通过系统进行试卷批阅、成绩录入和分析。 4、教师课后通过系统进行教学资源分享,布置和批改作业。 5、教师在课上通过系统进行考勤管理 6、教师通过系统进行校园卡充值、查询、挂失等操作 | 1、教师能够便捷查看和了解年级统一发布的课程计划,调整并发布课程要求。 2、方便检索筛选学生信息;学生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批改时试卷分配的随机性;成绩录入系统要便利且高效;成绩计算要快速,准确;可视化整体成绩情况和学生表现;能够导出成绩及其分析。 4、文件上传要快速;支持不同文件类型传输;查看文件方便;反馈提交方便。 5、记录准确;生成可视化考勤报告。 6、付款时响应速度快;查看收付款记录方便;补办程序简洁,速度快。 |
行政管理人员 | 1、行政管理人员通过系统收集校园的各种数据+C5,安排课程表、制定新规则等。 2、行政管理人员需要通过系统审批各种活动,请假等。 3、行政管理人员需要通过系统给不同人员发布学校通知和要求。 4、行政管理人员通过系统与不同群体联系交流。 5、行政管理人员需要通过系统管理学生学籍、入学退学等信息。 | 1、能够高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校园数据,生成各类报表和统计图;能方便地生成可行的课程表。 2、简化和自动化各类管理流程。 3、信息传达及时;编辑发送时有分类功能。 安全管理:确保系统的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访问。 4、支持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 5、学生信息准确;信息安全不被泄露。 |
后勤人员 | 1、后勤人员通过系统接收报修请求后,在系统中查找和访问所需的工作安排、任务分配等信息。 2、后勤人员通过系统进行校园卡充值、查询、挂失等操作。 | 1、系统要能合理分配工作;工作查询便利,界面简洁;有及时的工作提醒;提供多种搜索选项和过滤器;能够跟踪维修进度和结果。 2、付款时响应速度快;查看收付款记录方便;补办程序简洁,速度快。 |
系统管理员 | 1、管理人员需要进行故障排除。 2、管理人员需要及时进行系统的更新和升级。 3、管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控系统运行状态,记录系统日志和事件 | 1、能够快速定位并修复系统故障;能够方便地进行系统配置、用户管理和权限分配。 2、能够支持系统的平滑升级和扩展,确保系统 与最新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保持一致。 3、希望自动生成运行状态并保存日志;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 |
2.5 假设与约束
2.5.1 假设
- 所有用户均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理解和使用能力。
- 用户可通过校内外互联网访问系统。
- 外语用户具有基本的中文沟通与理解能力。
2.5.2 约束
- 时间约束:项目被限制在6个月内完成,工作量较大,时间较短,对开发团队的效率有一定的考验。
- 人力财力约束:项目开发团队缺乏全面型人才,但项目资金有限,难以外请专家协助完成项目。
- 技术约束:在这个信息时代,数据库开发管理、数据存储处理等技术不断更新迭代,为项目设计带来全新挑战。
- 硬件约束:系统必须兼容现有校园网络与校内相关人员的不同设备。
3. 功能需求
3.1 功能需求优先级
3.1.1 核心功能(高优先级)
- 用户管理:包含学生、教师、管理员等账号的注册、登录、权限分配和身份认证。
- 教学管理核心功能:
- 学生课程选课、课表查看、成绩查询和作业提交。
- 教师学生管理、成绩录入与分析、教学资源分享、课程计划编制、考勤管理。
- 校园卡管理:学生、教师及后勤人员的校园卡付款、充值、查询与挂失,必须响应快速和方便操作。
- 系统安全与权限控制:保障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系统稳定运行,是系统可信赖的前提。
3.1.2 辅助功能(中优先级)
- 多功能集成平台设计:实现各模块有效集成和用户体验的完善,使系统功能更加丰富且便于操作。
- 后勤与行政管理支持:保障校园基础设施及物资管理,支持各类行政业务顺畅开展。
- 通知与消息推送:紧急通知、课程变动提醒、活动公告推送。
- 系统维护与管理:管理人员的故障排除、系统更新升级、日志监控和运行状态监控。
3.1.3 拓展功能(低优先级)
- 数据整合与实时分析:生成考试成绩趋势可视化、教务运行报表等辅助决策功能,推进校园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提高管理效率。
- 拓展服务功能:如班车服务、请假销假、校园活动管理、和在线客服等。
3.2 面向对象分析
3.2.1 用例图
3.2.2 领域模型:类图
3.2.3 行为模型:顺序图
- 该图为用户注册登录时的顺序图。用户首先输入账户密码进行登录,之后给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查询用户信息,若无则添加用户(注册),之后数据库将信息返回给服务器,服务器将成功或失败的信息返还给用户。
- 该图为学生查看课表信息的顺序图。用户(即学生)先在课表管理系统以学生身份登录,然后向系统发送查看课表请求,系统将请求发送至数据库,数据库返回课表数据,再由系统向学生显示课表。
- 该图为教师录入考试信息的顺序图。用户先在考试管理系统上以教师身份登录,然后选择课程。考试管理系统向数据库获取指定课程信息。之后由教师创建考试,系统向数据库验证考试信息,验证完成后在数据库中存储此考试信息。存储成功后系统向教师反馈成功录入的信息。
- 该图为学生查询考试信息的顺序图。用户先以学生身份登录考试管理系统,然后向系统请求考试列表。系统根据学生提供信息在数据库中查询考试信息,查询到后返回考试信息。由系统向学生展示考试表。
- 该图为报修管理系统顺序图。用户(学生/老师)登录报修系统后提交报修申请,系统验证身份通过后生成报修单并存储到数据库,同时通知后勤系统记录通知信息,最后向用户返回报修成功的确认信息,完成报修流程。
- 该图为通知管理系统顺序图。行政管理人员登录通知管理系统,验证身份成功后新建通知。通知管理系统向数据库确定接收人范围并将通知存储至数据库,然后向学生/老师/后勤发送通知。数据库记录学生/老师/后勤的阅读状态即返回内容,并向通知管理系统生成回执反馈和阅读数据。用户可通过系统查看回执及数据统计。
3.3 结构化分析
3.3.1 数据建模:E-R图
3.3.2 过程建模:数据流图
- 上下文图
- 0层图
- 1层图(分成上下两张图展示)
4. 非功能需求
4.1 系统演示
4.1.1 登录界面
4.1.2 学生首页界面
4.1.3 教师首页界面
4.1.4 行政管理人员首页界面
4.1.5 后勤人员首页界面
4.1.6 系统管理员首页界面
4.2 性能需求
1)速度:
所有用户使用功能90%在1s内完成。
2)容量:
系统至少能够容纳4万用户。
3)负载:
系统应该允许5000个用户同时进行正常使用,在用户数量达到峰值1万时,系统仍能保证80%用户正常工作。
4)实时性:
当某个用户修改数据,系统应在1s内进行全平台数据更新。
4.3 质量属性
- 功能性:
学校应用系统应支持核心功能如学生管理、课程安排和成绩查询,满足日常教学与管理需求。
- 可靠性:
系统需确保数据准确性和运行稳定性,避免因故障导致信息丢失或服务中断。
- 易用性:
界面设计简洁直观,操作流程清晰,方便教师、学生和管理员快速上手使用。
- 效率:
系统应快速响应用户请求,高效处理大量数据,减少等待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 可维护性:
代码结构清晰,模块化设计便于后续功能扩展、错误修复和系统更新。
- 可移植性:
系统应兼容多种设备和操作系统,支持跨平台部署,适应不同学校的硬件环境。
4.4 系统环境
- 目标计算机:手机应用平台
- 操作系统:Android和iOS
- 网络环境:稳定的移动网络环境
- 编程语言:Java
- 开发工具:VScode、IntelliJ IDEA
-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