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A. 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答案:B
解析:
传输层提供应用进程间的逻辑通信(通过端口号),即端到端的通信,数据链路层提供相邻结点(节点)间的逻辑通信,这些结点(节点)包括了交换机和路由器,不属于端系统。网络层提供了主机到主机的逻辑通信。
34.在无噪声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3kHz,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4种振幅的QAM 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
A. 12kbps B. 24kbps C. 48kbps D. 96kbps
答案:B
解析:
在无噪声情况下,用奈氏准则,可知最大码元传输速率为2W,W为带宽。而题中调制技术使得共有16种码元,需要4个二进制位。而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最大码元传输速率*一个码元携带的比特数。
可知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35.数据链路层采用后退N帧(GBN)协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当计 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收到0、2、3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
A. 2 B. 3 C. 4 D.5
答案:C
解析:
GBN协议采用累计确认的方式,发送方收到3号确认帧,说明0,1,2,3号帧接收方已经收到,发送方需要重发4,5,6,7号帧,共4个。
36.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PDU 地址是()
A. 目的物理地址 B. 目的IP地址 C. 源物理地址 D. 源IP地址
答案:A
解析:
交换机实质上是一个多端口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 使用物理地址进行转发, 而转发到目的地通常是使用 目的物理地址。因此PDU地址是目的物理地址。
37.在一个采用 CSMA/CD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根完整的电缆,传输速率为1Gbps, 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为200000km/s。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800bit,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 的距离至少需要 ()
A. 增加160m B. 增加80m C. 减少160m D. 减少80m
答案:D
解析:
应满足发送时延大于等于冲突窗口。还应注意,冲突窗口的大小(争用期)为端到端时延的两倍。可设数据帧长原为l,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为s,距离需要减少x。
两式联立可求得,x=80m。
38.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TCP 段,分别包含300B和500B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200,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 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列号是 ()
A. 500 B. 700 C. 800 D. 1000
答案:D
解析:
确认序列号=初始序列号+有效载荷长度=200+300+500=1000
39.一个TCP连接总是以1KB的最大段长发送TCP段,发送方有足够多的数据要发送。 当拥塞窗口为16KB时发生了超时,如果接下来的4个RTT(往返时间)时间内的TCP段的传 输都是成功的,那么当第4个RTT时间内发送的所有TCP段都得到肯定应答时,拥塞窗口大 小是 ()
A. 7KB B. 8KB C. 9KB D. 16KB
答案:C
解析:当在16KB发生了超时时,拥塞窗口阈值变为16KB/2=8KB。0-8KB是使用慢启动算法,8KB使用拥塞避免算法。
RTT数
拥塞窗口大小
0
1MSS(MSS为最大段长)=1KB
1
2MSS=2KB
2
4MSS=4KB
3
8MSS=8KB
4
9MSS=9KB
故4RTT后拥塞窗口大小为9KB。
40.FTP 客户和服务器间传递FTP命令时,使用的连接是()
A. 建立在TCP之上的控制连接
C. 建立在UDP之上的控制连接
B. 建立在TCP之上的数据连接
D. 建立在UDP之上的数据连接
答案:A
解析:FTP使用TCP连接传输控制和数据,其中传输命令的是建立在TCP之上的控制连接。
47.
某网络拓扑如下图所示,路由器R1通过接口E1、E2分别连接局域网1、局域 网2,通过接口LO连接路由器R2,并通过路由器R2连接域名服务器与互联网。R1的L0接口 的IP地址是202.118.2.1,R2的LO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2.2,L1接口的IP地址是130.11.120.1, E0接口的IP地址是202.118.3.1,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是202.118.3.2。
R1和R2的路由表结构为
目的网络IP地址 | 子网掩码 | 下一跳 IP 地址 | 接口 |
---|---|---|---|
-
将IP地址空间202.118.1.0/24划分为2个子网 分别分配给局域网1、局域网2,每个 局域网需分配的IP地址数不少于120个。请给出子网划分结果,说明理由或给出必要的计算过 程。
-
请给出R1的路由表,使其明确包括到局域网1的路由、局域网2的路由、域名服务器 的主机路由和互联网的路由。
-
请采用路由聚合技术,给出R2到局域网1和局域网2的路由。
答案:
1.每个子网中所需IP地址数量大于等于120+2=122个,有
,故主机号至少为7,子网数量为2,子网号至少为1,又IP地址空间202.118.1.0/24提供了8位主机号来分配子网。故子网号为1位,主机号为7位,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28。子网划分如下:子网一,202.118.1.0/25,分配给局域网一。子网二,202.118.1.128/25,分配给局域网2。(注,也可将子网一分配给局域网2,子网二分配给子网一)
2.(注:如果按照子网一分配给局域网2,子网二分配给子网一的话,需将接口E1和E2交换一下)
目的网络IP地址
子网掩码
下一跳 IP 地址
接口
202.118.1.0
255.255.255.128
E1
202.118.1.128
255.255.255.128
E2
202.118.3.2
255.255.255.255
202.118.2.2
L0
0.0.0.0
0.0.0.0
202.118.2.2
L0
3.
目的网络IP地址
子网掩码
下一跳 IP 地址
接口
202.118.1.0
255.255.255.0
202.118.2.1
L0
解析:
第一问已回答过程。
从第二问开始,对于局域网1和局域网2,两者是与R1直连的,不需要下一跳地址(下一跳地址用于指明下一个路由器接口),目的网络IP地址按照第一问填入即可,由图可知,局域网1和E1接口相连,局域网2与E2接口相连。
特定主机路由,子网掩码为全一,目的网络IP地址即特定主机IP地址,在本题中即域名服务器IP地址。从R1接口L0发出,经R2转发,因此下一跳地址为202.118.2.2。接口为L0。
Rl到互联网的路由实质上相当于一个默认路由, 默认路由一般写为0/0, 即目的地址为 0.0.0.0, 子网掩码为0.0.0.0。 对应的下一跳转发地址是202.118.2.2, 转发接口是L0。
对于第三问,局域网1和局域网2的地址可以聚合为202.118.1.0/24,而对于路由器R2来说,通往局 域网l和局域网2的转发路径都是从LO接口转发,下一跳为R1的接口202.1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