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开发者都不知道的 Kotlin技巧以及原理解析(三)

inline fun String?.isNotNullOrEmpty(): Boolean {

contract {

returns(true) implies (this@isNotNullOrEmpty != null)

}

return this != null && !this.trim().equals(“null”, true) && this.trim().isNotEmpty()

}

fun testString(name: String?) {

if (name != null && name.isNotNullOrEmpty()) {

println(name.length) // 1

}

}

相比于之前的代码,在 isNotNullOrEmpty() 函数中添加了 contract 代码块即可正常编译通过,这行代码的意思就是,如果返回值是 true ,this 所指向对象就不为 null。 而在 Kotlin 标准库中大量的用到 contract 特性。

Kotlin 注解在项目中的使用

contract 是 Kotlin 1.3 添加的实验性的 API,如果我们调用实验性的 API 需要添加 @ExperimentalContracts 注解才可以正常使用,但是如果添加 @ExperimentalContracts 注解,所有调用这个方法的地方都需要添加注解,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在声明 contract 文件中的第一行添加以下代码即可。

@file:OptIn(ExperimentalContracts::class)

在上述示例中使用了 inline 修饰符,但是编译器会有一个黄色警告,如下图所示。

编译器建议我们将函数作为参数时使用 Inline,Inline (内联函数) 的作用:提升运行效率,调用被 inline 修饰符的函数,会将方法内的代码段放到调用处。

既然 Inline 修饰符可以提升运行效率,为什么还给出警告,因为 Inline 修饰符的滥用会带来性能损失。

Inline 修饰符常用于下面的情况,编译器才不会有警告:

  • 将函数作为参数(例如:lambda 表达式)

  • 结合 reified 实化类型参数一起使用

但是在普通的方法中,使用 Inline 修饰符,编译会给出警告,如果方法体的代码段很短,想要通过 Inline 修饰符提升性能(虽然微乎其微),可以在文件的第一行添加下列代码,可消除警告。

@file:Suppress(“INVISIBLE_REFERENCE”, “INVISIBLE_MEMBER”)

然后在使用 Inline 修饰符的地方添加以下注解,即可愉快的使用。

@kotlin.internal.InlineOnly

注解 @kotlin.internal.InlineOnly 的作用:

  • 消除编译器的警告

  • 修改内联函数的可见性,在编译时修改成 private

// 未添加 InlineOnly 编译后的代码

public static final void showShortToast(@NotNull Context t h i s this thisshowShortToast, @NotNull String message) {

Toast.makeText( t h i s this thisshowShortToast, (CharSequence)message, 0).show();

}

// 添加 InlineOnly 编译后的代码

@InlineOnly

private static final void showShortToast(Context t h i s this thisshowShortToast, String message) {

Toast.makeText( t h i s this thisshowShortToast, (CharSequence)message, 0).show();

}

一行代码接受 Activity 或者 Fragment 传递的参数

如果想要实现一行代码接受 Activity 或者 Fragment 传递的参数,可以通过 Kotlin 委托属性来实现,在仓库 KtKit中提供了两个 API,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即可。

class ProfileActivity : Activity() {

// 方式一: 不带默认值

private val userPassword by intent(KEY_USER_PASSWORD)

// 方式二:带默认值:如果获取失败,返回一个默认值

private val userName by intent(KEY_USER_NAME) { “公众号:ByteCode” }

}

一行代码实现 Activity 之间传递参数

这个思路是参考了 anko 的实现,同样是提供了两个 API , 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即可,可以传递 Android 支持的任意参数。

// API:

activity.startActivity { arrayOf( KEY_USER_NAME to “ByteCode” ) }

activity.startActivity( KEY_USER_NAME to “ByteCode” )

// Example:

class ProfileActivity : Activity() {

companion object {

// 方式一

activity.startActivity {

arrayOf(

KEY_USER_NAME to “ByteCode”,

KEY_USER_PASSWORD to “1024”

)

}

// 方式二

activity.startActivity(

KEY_USER_NAME to “ByteCode”,

KEY_USER_PASSWORD to “1024”

)

}

}

Activity 之间传递参数 和 并回传结果

// 方式一

context.startActivityForResult(KEY_REQUEST_CODE,

KEY_USER_NAME to “ByteCode”,

KEY_USER_PASSWORD to “1024”

)

// 方式二

context.startActivityForResult(KEY_REQUEST_CODE) {

arrayOf(

KEY_USER_NAME to “ByteCode”,

KEY_USER_PASSWORD to “1024”

)

}

回传结果

// 方式一

setActivityResult(Activity.RESULT_OK) {

arrayOf(

KEY_RESULT to “success”,

KEY_USER_NAME to “ByteCode”

)

}

// 方式二

setActivityResult(

Activity.RESULT_OK,

KEY_RESULT to “success”,

KEY_USER_NAME to “ByteCode”

)

一行代码实现 Fragment 之间传递参数

和 Activity 一样提供了两个 API 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即可,可以传递 Android 支持的任意参数。

// API:

LoginFragment().makeBundle( KEY_USER_NAME to “ByteCode” )

LoginFragment().makeBundle { arrayOf( KEY_USER_NAME to “ByteCode” ) }

// Example:

class LoginFragment : Fragment(R.layout.fragment_login) {

companion object {

// 方式一

fun newInstance1(): Fragment {

return LoginFragment().makeBundle(

KEY_USER_NAME to “ByteCode”,

KEY_USER_PASSWORD to “1024”

)

}

// 方式二

fun newInstance2(): Fragment {

return LoginFragment().makeBundle {

arrayOf(

KEY_USER_NAME to “ByteCode”,

KEY_USER_PASSWORD to “1024”

)

}

}

}

}

一行代码实现点击事件,避免内存泄露

KtKit 提供了常用的三个 API:单击事件、延迟第一次点击事件、防止多次点击

单击事件

view.click(lifecycleScope) { showShortToast(“公众号:ByteCode” }

延迟第一次点击事件

// 默认延迟时间是 500ms

view.clickDelayed(lifecycleScope){ showShortToast(“公众号:ByteCode” }

// or

view.clickDelayed(lifecycleScope, 1000){ showShortToast(“公众号:ByteCode”) }

防止多次点击

// 默认间隔时间是 500ms

view.clickTrigger(lifecycleScope){ showShortToast(“公众号:ByteCode”) }

// or

view.clickTrigger(lifecycleScope, 1000){ showShortToast(“公众号:ByteCode”) }

但是 View#setOnClickListener 造成的内存泄露,如果做过性能优化的同学应该会见到很多这种 case。

根本原因在于不规范的使用,在做业务开发的时候,根本不会关注这些,那么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呢,Kotlin Flow 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 API callbackFlow,源码如下所示。

fun View.clickFlow(): Flow {

return callbackFlow {

setOnClickListener {

safeOffer(it)

}

awaitClose { setOnClickListener(null) }

}

}

自我介绍一下,小编13年上海交大毕业,曾经在小公司待过,也去过华为、OPPO等大厂,18年进入阿里一直到现在。

深知大多数Python工程师,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或者是报班学习,但对于培训机构动则几千的学费,着实压力不小。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Python开发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同时减轻大家的负担。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前端开发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大纲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扫码获取!!!(备注Python)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43DamMmH-1712864134948)]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WQh9p3QT-1712864134949)]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cEK9fkF8-1712864134949)]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VEEU3ljy-1712864134949)]

img

img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前端开发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大纲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扫码获取!!!(备注Python)

im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