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安全知识点

  • 后台数据库:后台服务器,包含数据库处理系统,存储和管理标签相关信息。
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
  • 根本原因:RFID 当初的应用设计是完全开放的。
  • 重要原因:对标签加解密需要消耗过多的处理器能力,会使标签增加额外的成本。优秀的标签工具未能嵌入到标签的硬件中。
主动攻击
  • 获得的射频标签实体,通过物理手段在实验室环境中去除芯片封装,使用微探针获取敏感信号,进行射频标签重构的复杂攻击。
  • 通过软件,利用微处理器的通用接口,扫描射频标签响应读写器的探寻,寻求安全协议加密算法存在的漏洞,删除射频标签内容或篡改可重写射频标签内容。
  • 干扰广播、阻塞信道或其他手段,构建异常的应用环境,使合法处理器发生故障, 进行拒绝服务攻击等。
被动攻击
  • 采用窃听技术,分析微处理器正常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电磁特征,获得射频标签和读写器之间或其他 RFID 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数据。
  • 通过读写器等窃听设备,跟踪商品流通动态。
💡 WSN
系统组成

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

外部攻击

攻击者未被授权的加入传感器网络中的攻击方式。传感器网络的通信采用无线信道,一个被动攻击者在网络的无线频率范围内窃听信道上传送的数据,获取隐私或者机密信息。

内部攻击

节点被俘获是 WSN 所面临的一个最大的安全威胁。若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一旦被敌手俘获,攻击者可利用这个叛逆节点发起内部攻击。

独有的安全威胁
  • HELLO 扩散法:是一种 DoS, 利用 WSN 路由协议的缺陷,允许攻击者使用强信号和强处理能量让节点误认为网络有一个新的基站。
  • 陷阱区:攻击者能够让周围的节点改变数据传输路线,去通过一个被捕获的节点或是一个陷阱。
安全威胁
物理层攻击信号干扰和窃听攻击;篡改和物理破坏攻击;仿冒节点攻击。
链路层安全威胁链路层碰撞攻击;资源消耗攻击;非公平竞争。
网络层的安全威胁虚假路由攻击;选择性地转发;Sinkhole 槽洞攻击;DoS 拒绝服 务 攻 击;Sybil 女 巫 攻 击;Wormholes 虫洞攻击;HELLO  洪泛攻击;确认欺骗;被动窃听。
传输层攻击洪泛攻击;重放攻击。

防护手段

物理层无线干扰攻击单频点的无线干扰攻击:宽频和跳频的方法。
全频长期持续无线干扰攻击:转换通信模式。
有限时间内的持续干扰攻击:传感器节点在被攻击的时候,降低自身工作的占空比, 定期检测攻击是否存在,感知到攻击终止后,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间歇性无线干扰攻击:传感器节点利用攻击间歇进行数据转发。
物理篡改攻击增加物理损害感知机制(使节点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收发数据包的情况、敏感 信号的变化,判断是否遭受物理侵犯)。
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存储。
对节点进行物理伪装和隐藏。
仿冒节点攻击节点认证
链路层链路层碰撞攻击纠错编码。
信道监听和重传机制。
资源消耗攻击限制网络发送速度,节点自动抛弃多余数据请求,降低网络效率。
在协议实现时制定一些策略,对过度频繁的请求不予理睬,或限制同一个数据 包的重传次数等。
非公平竞争短包策略,不使用过长的数据包,缩短每包占用信道的时间。
不采用优先级策略或者弱化优先级差异,可采用时分复用或者竞争的方式进行 数据传输。
网络层外部攻击的防御WSN网络层的外部被动窃听攻击,用加密报文头部或假名变换等方法隐藏关键节点的位置 和身份,用延时、填充等匿名变换技术实现信息收发的逻辑隔离,增大攻击者的逻辑推理难度。
WSN网络层的大部分外部主动攻击,用链路层加密和认证机制来防御。
虫洞和HELLO洪泛攻击方式不对数据包内部做任何改动。单纯应用密码学知识不能完全抵 御这类破坏。
内部攻击的防御身份认证(含邻居)抵御女巫攻击和Hello泛洪攻击。
基站为每个节点设置邻接点数限制抵御Hello泛洪攻击。
地理路由协议和安全定位技术抵御虫洞和污水池攻击。
冗余多径、多跳确认及基于信任管理机制的测评方法抵御选择性转发攻击。
传输层洪泛攻击限制连接数量、客户端谜题的方法进行抵御。客户成功回答服务器的若干问 题后再建立连接,其缺点:合法节点进行更多的计算、通讯和消耗更多的能量。
入侵检测机制。基站限制这些泛洪攻击报文的发送。如规定在一定时间内, 节点发包数量不能超过某个阈值。
重放攻击对数据包赋予时效性来抵御重放攻击,加密的数据包里添加时间戳或通过报文 鉴别码MAC对所有报文进行鉴别,发现并防止攻击者通过伪造报文来破坏同步机制。
2、传输层
① 工作原理

信息传递处理

② 安全缺陷

恶意程序在无线网络环境和传感网络环境中有无穷多的入口。如 (D)DoS、假冒攻击等。

③ 安全策略
  • IPSec(IPSecurity)
  • 防火墙
  • 隧道服务
  • 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
  • 身份识别和访问控制
3、应用层
① 工作原理

数据处理和分析,做出正确的控制和决策,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应用和服务。

② 安全缺陷

漏洞会影响到的范围很大,包括系统本身及其支撑软件、网络客户和服务软件、网络路由器和安全防火墙等。

③ 安全策略
  • 服务安全:外部服务安全、传输级安全、消息级安全、数据级安全和身份管理几个方面的策略。
  • 中间件安全:数据传输、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方面的策略。
  • 数据安全:数据加密、数据保护和数据备份方面的策略。
  • 云安全:访问控制与认证策略。

三、物联网安全技术方法

IoT安全技术分类
| 应用环境安全技术 |
| 可信终端、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 |
| 网络环境安全技术 |
| 无线网安全、虚拟专用网、传输安全、安全路由、防火墙、安全域策略、安全审计等。 |
| 信息安全防御关键技术 |
| 攻击检测、内容分析、病毒防治、访问控制、应急反应、战略预警等。 |
| 信息安全基础核心技术 |
| 密码技术、高速密码芯片、PKI公钥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平台安全等。 |

1、密钥管理机制

要求:

  • 密钥生成或更新算法的安全性。
  • 前向私密性:对中途退出传感器网络或被俘获的恶意节点,无法参加与报文解密或者生成有效的可认证的报文。
  • 后向私密性和可扩展性:新加入传感器网络的合法节点可利用新分发或者周期性更新的密钥参与网络的正常通信;保障网络可扩展,允许大量新节点的加入。
  • 抗同谋攻击:若干节点被俘获后, 其所掌握的密钥信息可能会造成网络局部范围的泄密, 不应对整个网络的运行造成破坏性或损毁性的后果。
  • 源端认证性和新鲜性。
2、数据处理与隐私性
① 数据处理

数据经过信息感知、获取、汇聚、融合、传输、存储、挖掘、决策和控制等处理流程,末端的感知网络几乎要涉及上述信息处理的全过程。

② 隐私保护

数据处理过程中涉及到基于位置的服务与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隐私保护问题。

3、安全路由协议

物联网的路由要跨越多类网络,有基于IP地址的互联网路由协议、基于标识的移动通信网和传感网的路由算法,解决两个问题:多网融合的路由问题;传感网的路由问题。

4、认证与访问控制
① 认证技术
  • 基于轻量级公钥算法的认证技术。
  • 基于预共享密钥的认证技术。
  • 基于单向散列函数的认证方法。
② 访问控制

对用户合法使用资源的认证和控制,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机制(RBAC)及其扩展模型。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BAC)。

5、入侵检测与容侵技术
① 容侵

在网络中存在恶意入侵的情况下,网络仍能正常地运行。

② 容错性

在故障存在的情况下系统不失效,仍能工作的特性。

③ WSN的容错性

部分节点或链路失效时,网络能进行传输数据的恢复或网络结构自愈, 减小节点或链路失效对WSN功能的影响。

四、影响物联网安全的非技术方法

教育、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口令管理

五、物联网安全管理

1、概念

物联网安全管理是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关于物联网安全风险的相互协调动,关于IoT安全风险的指导和控制活动常包括制定物联网安全方针、风险评估、控制目标与方式选择、风险控制、安全保证等。

2、建设思路
  1. 物联网安全管理体系策划与准备。
  2. 确定物联网安全管理体系适用范围。
  3. 现状调查与风险评估。
  4. 建立物联网安全管理框架。
  5. 物联网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编写。
  6. 物联网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和改进。
  7. 物联网安全管理体系审核。
3、风险管理
① 安全风险

在IoT系统当前的安全措施配置情况下,在特定时间窗口中威胁发起者利用相关脆弱性成功实施攻击,非法获取特定IoT资产上特定的访问权限,造成IoT资产上特定对象安全失效的潜在频率和危害性后果。

② 风险管理六阶段
  1. 风险管理准备阶段。包括风险管理计划声明和物联网系统描述两个过程。
  2. 物联网安全风险因素识别阶段。包括关键物联网资产识别、脆弱性识别、威胁识别、已有安全措施识别四个过程。
  3. 物联网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阶段。包括基于利用图的风险事件过程建模,风险事件频率计算,风险事件损失计算三个过程。
  4. 物联网系统安全保障分析阶段。在物联网系统安全风险管理方法中,可采用动态信息安全保障体系PDRR(Protect,Detect,Response,Recovery)  模型,对被评估物联网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分析。
  5. 物联网系统安全决策阶段。这一阶段视对物联网安全风险的评估结果而定。
  6. 物联网安全风险动态监控阶段。

六、加密和验证

1、对称密码

速度非常,需要在一个受限组内共享密钥并维护其保密性。加密大量文本时,对称密钥是首选机制。

流密码

实现简单、便于硬件实施、加解密处理速度快、没有或只有有限的错误传播。只要用于军事外交等机密部门。

分组密码

分组密码将明文消息编码表示后的数字序列,划分成长度为n的组,每组分 别在密钥的控制下变换成等长的密文数字序列。若明文流被分割成等长串,  各串用相同的加密算法和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是分组密码。

① DES
特点
  • 分组加密算法:以64位为分组。64位明文输入,64位密文输出。
  • 对称算法: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秘钥。
  • 有效秘钥长度:为56位密钥通常表示为64位数。
  • DES 算法是两种加密技术的组合:混乱和扩散,先替代后置换。
  • 易于实现:DES 算法只使用了标准的算术和逻辑运算。
优点

效率高,算法简单,系统开销小,适合加密大量数据。

最后

自我介绍一下,小编13年上海交大毕业,曾经在小公司待过,也去过华为、OPPO等大厂,18年进入阿里一直到现在。

深知大多数Java工程师,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漫长且无助。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嵌入式&物联网开发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同时减轻大家的负担。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嵌入式&物联网开发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需要这份全套学习资料的朋友可以戳我获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大纲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img-v3gOKbft-1715761105143)]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S9Rhb1F6-1715761105144)]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Xz49pSln-1715761105145)]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嵌入式&物联网开发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需要这份全套学习资料的朋友可以戳我获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大纲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 3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