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动态NAT的知识
1.概念:静态NAT严格地一对一进行地址映射,这就导致即便内网主机长时间离线或者不发送数据时,与之对应的公有地址也处于状态。为了避免地址浪费,动态NAT提出了地址池的概念:所有可用的公有地址组成地址池。
2.动态NAT原理:
当内部主机需要访问外部网络时,动态NAT会从地址池中选择一个尚未使用的公有地址,并建立临时映射关系,同时将该地址标记为“In Use”。当内部主机不再访问外部网络时,分配的公有地址将会被回收至地址池,并标记为“Not In Use”。
3.动态转换示例
4.NAPT:从地址池中选择地址进行转换时不仅转换IP地址,同时也会对端口号进行转换,从而实现公有的地址与私有地址的一对多映射,可以有效抵提高公有地址的利用。
5.NAPT 转换实例。
二、动态NAT的配置
1.拓扑图
2.配置终端的IP地址
PC1
PC2
PC3
服务器
3.路由器的配置
配置路由器
<Huawei>system-view
[Huawei]undo info-center enable
[Huawei]sysname R1
[R1]interface g0/0/0
[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92.168.1.254 24
[R1-GigabitEthernet0/0/0]undo shutdown
[R1-GigabitEthernet0/0/0]quit
[R1]interface g0/0/1
[R1-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00.1.1.1 24
[R1-GigabitEthernet0/0/1]undo shutdown
[R1-GigabitEthernet0/0/1]quit
4.配置NAPT
[R1]nat address-group 1 100.1.1.3 100.1.1.4 //创建NAT地址池,编号为1,开始的地址为100.1.1.3,结束的地址为100.1.1.4
[R1]acl 2000 //创建ACL,编号为2000
[R1-acl-basic-2000]rule 10 permit source 192.168.1.0 0.0.0.255 //定义规则编号为10,允许192.168.1.0/24
[R1-acl-basic-2000]quit
[R1]interface g0/0/1
[R1-GigabitEthernet0/0/1]nat outbound 2000 address-group 1 //满足ACL 2000的流量通过NAT出去,从地址池1中拿地址
[R1-GigabitEthernet0/0/1]quit
5.测试
从下面结果看出PC1、PC2、PC3都可以访问了服务器 。
三、总结
总的来说,NAPT技术通过动态映射内部设备的私有地址和端口到公有地址和端口,有效缓解了公网IPv4地址的短缺问题,并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网络安全保护。然而,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以及在高并发环境下可能出现的资源限制,都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以考虑和管理。因此,在规划和使用NAPT时,需综合考虑网络规模、安全需求和性能要求,以达到最佳的网络配置和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