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Hub标星9-8k,知乎阅读10w+,极致干货

if (shouldUseSource(name)) {
// 动态引入外部模块
include “: n a m e " p r o j e c t ( " : {name}" project(": name"project(":{name}”).projectDir = getComponentDir(name);
}
})

然后在 app/build.gradle 中切换依赖,需要将所有被间接依赖的组件全部 exclude 以防止同时依赖了一个组件的 module 和 aar:

allComponents.forEach({ name ->
if (shouldUseSource(name)) {
implementation(project(“:KaTeX parse error: Expected 'EOF', got '}' at position 46: …PONENT_GROUP } }̲ else { impleme…{COMPONENT_GROUP}: n a m e : {name}: name:{versions[name]}”) { exclude group: COMPONENT_GROUP }
}
})

由于所有组件的 group 都是一样的,所以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后来一些基础 SDK 也出现了这种需求,这时候就需要一种通用的源码依赖方案,因此做了一下修改,直接使用 gradle 提供的依赖替换功能,只需要修改 setting.gradle 即可:

// … 忽略读取配置代码 …
configs.forEach { artifact, prj ->
include “: p r j . n a m e " p r o j e c t ( " : {prj.name}" project(": prj.name"project(":{prj.name}”).projectDir = new File(prj.dir)
}
gradle.allprojects { project ->
if (project == project.rootProject) {
return
}
project.configurations.all {
resolutionStrategy.dependencySubstitution {
configs.forEach { artifact, prj ->
// 在这里进行替换
substitute module(artifact) with project(“😒{prj.name}”)
}
}
}
}

而 build.gradle 的依赖写法与普通的工程完全一样。

普通状态下的的主工程:

源码引用 template 组件后的主工程:

这样我们就可以像之前在单工程中一样写代码了。

得益于源码引用,我们直接在提交组件代码的时候,CI 会自动联合主工程编译出完整包,QA 会根据完整包进行测试,在测试通过后即可自动发布到公司的仓库,并通过内部的集成平台集成到主工程

小 tip :工程 .idea/vcs.xml 中定义了当前工程关联的 Git 仓库,可以在联合编译的同时通过修改 vcs.xml 来把组件目录也关联到主工程 Git 配置中,在开发过程中就可以使用 Android Studio 的内置 Git 功能了

包含子业务线的组件

我们当前的组件,绝大部分是一个组件一个仓库的,对于一般的组件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于有的业务线,本身规模比较大,包含了若干个子业务,比如知乎大学,电子书、live 和私家课等子业务,这些子业务本身功能独立,但是共享整个业务线的基础代码,同时大业务线也有会一些汇总所有子业务的页面,它们的关系是这个样子:

这几个业务如果都要拆分出去独立成组件,然后抽离公共部分成为也成为一个业务线基础组件,这时候会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由于几条业务线都属于同一个主业务线,做活动或者上新 Feature 的时候,这几个组件经常会发生联动,需要先更新 base 再更新其他业务线,提交 mr 也要同时提多个仓库,出现频繁的连锁更新;而如果不拆的话,业务线代码本身就已经很庞大,即使是单独编译组件 app 也会很慢,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业务线的代码边界会像组件化之前的主工程一样逐渐劣化,耦合会越来越严重。

所以现在需求变成了这个样子:

  1. 对外保持只有一个组件:有联动需求的时候,组件仍然只发布一次更新
  2. 各个子业务仍旧保持互相独立和隔离,可以独立运行

我们曾经试图使用 sourceSets 的方式将不同的业务代码放到不同的文件夹,但是 sourceSets 的问题在于,它并不能限制各个 sourceSet 之间互相引用,base 模块甚至可以直接引用最上层的代码,虽然可以在编译期进行检查,但是总有一些后知后觉的意味,并且使用 sourceSets 想让各个模块单独跑起来配置也比较麻烦。而 Android Studio 的 module 天然具有隔离的优势。所以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在组件工程中使用多 Module 结构:

各个子业务线分别拆成同一个工程中不同的 Module:它们共同依赖 base ,同时各个业务线互相不依赖,这些子业务又在一个主 Module 中汇集起来,正如上面图片所示那样

对于外界来说只有一个 main 组件,如果直接通过 ./gradlew :main:uploadArchives 来发布,那么就只能把 main Module 的代码发布上去,其他 Module 的代码是无法被连带上去的,所以我们需要在发布的时候将所有的代码合并到 main 中去。这时候只能使用添加 sourceSet 的方式,而一旦使用了 sourceSet,代码就不再隔离了。所以我们使用了一个动态的策略:编译时使用 sourceSet 依赖,其他时候使用 module 依赖,这样可以同时拥有两者的优势。

也就是说:表面看起来,这是一个普通的多模块的工程,但是实际上,他们的关系是动态的:写代码时是七个葫芦娃,编译时是葫芦小金刚:

如何做到呢,可以简单的判断当前启动的 Task,一般我们只在 assemble、install、upload 的时候使用合体操作,而其他时候使用普通的 project 依赖,示例代码如下:

boolean useSource = gradle.startParameter.taskNames.any {
it.contains(“assemble”) || it.contains(“install”) || it.contains(“upload”))
}
subProject.forEach { subProject ->
if (useSource) {
android.sourceSets.main {
java.srcDirs += file(“…/ s u b P r o j e c t / s r c / m a i n / j a v a " ) r e s . s r c D i r s + = f i l e ( " . . / {subProject}/src/main/java") res.srcDirs += file("../ subProject/src/main/java")res.srcDirs+=file("../{subProject}/src/main/res”)
}
} else {
dependencies { implementation project(“:$subProject”) }
}
}

其他资源例如 resources、assets、aidl、renderscript、jni、jniLibs、shaders 以及 aar 和 jar 文件,它们都是多文件的,可以使用与上面类似的方法添加。

但是 manifest 不同,一个 module 中只有一个 AndroidManifest.xml ,所以需要有一个方法将子业务的 manifest 合并。我们使用了官方提供的 ManifestMerger 实现了 manifest 的合并,这里不再展开合并的具体代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看源码。

将上面代码封装了一个方法 using,主 module 就可以这样引用子 module 了:

dependencies {
using “base”
using “sub1”
using “sub2”
using ‘sub3’
using ‘sub4’
}

由于每个子业务组件都是独立的,仍然可以单独配置独立编译独立运行,由于每个业务的代码量相对整个业务线来说大大减少了,所以得到了更快的编译速度。

总结

最近两年很多公司都开始了 App 的组件化,组件化的基础思想都是相通的,但是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解决方案,各个公司在组件化的过程中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不断的调整方案,适合自身发展的,才是最好的。一些组件化初期看起来不起眼的问题,可能进行到后期才会慢慢显现出来,这时候就要及时调整方案。知乎的组件化也是在不断的变动中逐渐完善的,并且以后肯定也会随着业务和代码的变动不断的进行优化,这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后续我们也会持续分享一些组件化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以上就是我们在组件化过程中的一部分实践,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如有错误和疏漏,欢迎各位同学指正。

自我介绍一下,小编13年上海交大毕业,曾经在小公司待过,也去过华为、OPPO等大厂,18年进入阿里一直到现在。

深知大多数Android工程师,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或者是报班学习,但对于培训机构动则几千的学费,着实压力不小。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Android移动开发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同时减轻大家的负担。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Android开发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大纲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添加V获取:vip204888 (备注Android)
img

结尾

最后小编想说:不论以后选择什么方向发展,目前重要的是把Android方面的技术学好,毕竟其实对于程序员来说,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技术有太多太多,要想不被环境淘汰就只有不断提升自己,从来都是我们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我们!

当程序员容易,当一个优秀的程序员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从初级程序员到高级程序员,从初级架构师到资深架构师,或者走向管理,从技术经理到技术总监,每个阶段都需要掌握不同的能力。早早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才能在工作和能力提升中甩开同龄人。

想要拿高薪实现技术提升薪水得到质的飞跃。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有人可以带着你一起分析,这样学习起来最为高效,所以为了大家能够顺利进阶中高级、架构师,我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套高手学习的源码和框架视频等精品Android架构师教程,保证你学了以后保证薪资上升一个台阶。

当你有了学习线路,学习哪些内容,也知道以后的路怎么走了,理论看多了总要实践的。

高级UI,自定义View

UI这块知识是现今使用者最多的。当年火爆一时的Android入门培训,学会这小块知识就能随便找到不错的工作了。

不过很显然现在远远不够了,拒绝无休止的CV,亲自去项目实战,读源码,研究原理吧!

高级UI,自定义View

UI这块知识是现今使用者最多的。当年火爆一时的Android入门培训,学会这小块知识就能随便找到不错的工作了。

不过很显然现在远远不够了,拒绝无休止的CV,亲自去项目实战,读源码,研究原理吧!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Zwz6DW5X-1711773631432)]

本文已被CODING开源项目:《Android学习笔记总结+移动架构视频+大厂面试真题+项目实战源码》收录

  • 26
    点赞
  • 1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